第155章 .大阪(1)

155.大阪(1)

不一会儿,空姐来分中餐,陶斐睡得很死,陆乔推了推他,他迷迷糊糊地掀开眼罩一角道:“没胃口,你替我吃了吧。”

陆乔:“……”

公司给员工们订的并非廉航,经济舱的飞机餐也相当丰盛,有日式凉面、寿司、炸鸡,还有一小罐酸奶。

陆乔平时为了省钱寄给家里,吃得很简单,每个月的组内聚餐几乎是他唯一改善伙食的机会,如今一个人能享用两份飞机餐,他像是意外中奖了似的,心情总算有点好转。

吃饱后,空姐收了餐盘,并给每人发了一份入境卡和行李申报表,飞机即将降落,整个航程还不到三个小时,看来两个国家是真的相当近。

靠窗的众人看着窗外,只见飞机盘旋在一坐浮岛上空,慢慢往下,浮岛上便是国际著名建筑师伦佐·皮亚诺的作品——关西国际机场。

在出发前,顾逍已经把张思毅之前做的攻略改了精简版打印出来,发给了每一个组员,上头列了他们会到访参观的建筑物,关西机场就排在第一位。

在座几乎所有人读书期间都在书本的经典案例中看到过这个作品,如今实物近在眼前,众人都兴奋不已,有些对建筑比较狂热的员工已经忍不住尖叫起来,搞得边上的空姐和其他乘客都纳闷不已,不知道这群人在激动个什么劲儿。

张思毅如果是一个人来,反应也不会太大,可是现在被同事们一带,他也莫名其妙激动起来,跟着“啊啊”大叫,像个神经病。

飞机顺利降落,一群人走进机场,只看见迎面满目的日文,觉得既陌生又新鲜。

建于1994年的,使用逾二十年,曾在书中被评价为“精准的仪器,数学与科技的结晶”的关西机场在如今看来已经没有那么闪耀,反而显得有些陈旧;传说中豪华的玻璃窗和钢制结构在现阶段各种技术层出不穷的建筑衬托下也不再显得独特新颖,但这仍然阻挡不了职业人士的大师情结。

无境众人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感慨——

“伦佐·皮亚诺啊!我男神啊!”

“有生之年终于见到大师的作品了,以前都只是在书里看的!”

“好棒!到日本了耶!”

这时,不知道谁说了一句:“说实话,一开始说要来日本,我内心是反对的。”

大家突然间声音轻了下来,想起那段不堪的历史,纷纷叹了口气。

“我也是……不太喜欢日本。”

“可恶的小日本,当年欺负我们好惨……”

“妈的,老子还是南京人呢!”

“国恨家仇,不能忘啊!”

群嘲了一会儿,眼看情绪越来越不对,顾逍出声道:“我们这一次是本着参观学习建筑物的目的来的,并非崇日之行,大家理性看待历史和建筑就行了,别有什么思想包袱。”

童贺宜也附和着劝大家道:“我赞成顾工的说法,如果把建筑当成纯粹的艺术,那艺术是没有国界之分的,如果不喜欢日本,别买日货回国就行了,特别是马桶盖。”

大伙儿本来还沉浸在一股怨愤的情绪里,对此行既期待又抵触,矛盾不已,现在被两个组长这么一劝,尤其是童工刚刚说的后半句玩笑,众人直接哄堂大笑,总算拨开愁云见天日。

还有人道:“我们就来个‘小日本吐槽’之旅好了,看到好的地方默默放在心里,谁都不要讲,看到不好的通通拿出来嘲讽一下,嘿嘿。”

大伙儿哄笑:“可是如果那样,那和国内部分谎报新闻自欺欺人的媒体有什么区别?还是实事求是吧,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咯。”

“对对对,我们要做有气度的中国人。”

“要做有气度的建筑师!”

顾逍笑着打断大家:“行了行了,少胡思乱想,多看看建筑就好,来,大家先合个照吧……张思毅呢?”

大伙儿左右看看,发现张思毅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顾逍皱着眉头环顾了一圈,还好公司的红色t裇衫显眼,只见张思毅正蹲在不远处拿着卷尺量玻璃尺寸。

众人:“……”

顾逍好气又好笑,让大家站好队,自己走过去叫他。

有同事感慨道:“四姨可真用功啊。”

朱鸿振抓着书包肩带说:“以前都没见他这么努力!”

袁志成:“他手上那个卷尺是不是顾工送的?”

毕乐乐:“是啊,我记得纪飞羽还说过,那把卷尺顾逍用了很多年的。”

朱鸿振:“我听四姨提起过一次,说这是顾逍送他的生日礼物。”

其实卷尺也不是什么很贵重的东西,关键是“生日礼物”,大家听了都很惊讶,想不到顾逍竟然会送下属生日礼物,这可是只有张思毅一个人有的待遇啊!

大伙儿纷纷表达了一番羡慕嫉妒之情,这时候,杜芮轩突然又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最近四姨身上好像出现了顾工的影子吗?”

杜芮轩所谓的“顾工的影子”当然不是指真的指代“影子”,而是说张思毅有某些地方和顾逍越来越像了。

众人再度沉默了,是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本并不出挑的张思毅变得越来越努力、上进,尤其是这几个月,和陶斐一起在新项目中大放异彩,平时也不再咋咋呼呼,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跟同事相处都变得比刚入职时更成熟沉稳。

包括现在,在大家还沉浸在初到日本的喜悦中时,张思毅已经开始投入真正的“学习”中去了。

和他一对比,原本那些还在为“来日本干什么”而纠结的同事们顿时有点自愧不如。

顾逍拎着张思毅回来了,他给大家拍了合照,又跟顾逍走在前头继续讨论:“去年毕业我跟负心汉不是去了法国吗,咱们还去参观了‘蓬皮杜中心’,也是伦佐·皮亚诺的设计,当初看了觉得那玩意儿真是丑爆了,一根根钢筋暴露在外面算什么嘛!难怪有建筑批评家说它是‘钢铁怪物’和‘炼油厂’,可是这个建筑的用途是艺术馆啊,相当的格格不入,我还跟负心汉说伦佐·皮亚诺肯定是非主流的先驱哈哈哈。”

顾逍笑着指点他道:“我不是跟你讲了,评价一个建筑你不能光从外形入手,蓬皮杜中心是1969的设计,那是个什么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整个欧洲都现在迷茫与困顿当中,对世界和自我充满了怀疑与否定,巴黎的建筑风格都是千篇一律的中世纪巴洛克洛可可,为什么伦佐·皮亚诺和理查德·罗杰斯的设计从四十多个国家将近七百个方案中脱颖而出?在我看来并不是他特立独行标榜另类,而是他的设计代表了某些决策者——也就是甲方所期待看到的巴黎未来,代表了部分人想要摆脱过去的观念,也代表了巴黎的包容性,这个建筑的出现仿佛让人民看到了城市的发展和未来的希望……所以,要说建筑与政治、历史彻底分开肯定是不合理的。”

张思毅若有所思,以前他学建筑历史都只学个囫囵吞枣,参观建筑也从未结合过历史,想得不够深,不够远,听顾逍这一番点拨才有点开窍。

难怪陶斐他们本科时要看这么多的书,就算看不懂也要看,其中包括各种历史、思想、哲学等书籍,网上还有人开玩笑说最厉害的建筑师不是疯子就是看破红尘的禅师。

虽然那时候还不知道看那些书有何用处,但随着境界的不断提升,当技术和能力趋于成熟,那么,唯有思想深度才能决定一个建筑师能否突破自我,突破普通人与大师的界限。

此时此刻,置身关西国际机场,瞻仰着二十年前的大师作品,张思毅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贫瘠与浅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