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为李世民剧透玄武门[历史直播] 第2章

即使已经莫测的天象刺激得有些麻木,但当天音响起时,玄武门边的众人还是立刻炸开了锅€€€€骑兵小卒乃至统帅将领甚至都顾不得什么“观众”、“微博”,而是敏锐抓住了最关键的要害€€€€

“陛下!”李元吉嘶声喊叫,惊恐愤恨:“陛下!€€€€李世民,你居然敢篡夺皇位!你这逆贼,你这忘八,你这狗彘不食的贼子€€€€“

刹那间污言秽语从他口中滚滚而出,每一句都带着刻骨铭心无可发泄的愤恨。做为秦王的死敌,在天幕展开之时,他还能心存侥幸,妄想李世民会因为谋逆被剿灭处死,好歹也算报复一场;但等到天音宣示出“陛下”二字,那最后的侥幸也尽数破灭,只留下无可宣泄的怨愤:

他居然成功了,他居然成功了,这狗贼居然成功了!那我怎么办,我怎么办?!

该死该死该死!老大该死,老头子也该死,都是一群没有用的东西!居然连一个李世民都挡不住,居然连一个夺了兵权的人都防不了!€€€€早知道就该先动手,早知道就该先下毒,否则怎么会落到这个下场,这个下场€€€€

绝望恐惧与怒火在李元吉心中腾起了万丈高,于是齐王骂得愈发顺口,恶毒诅咒污糟辱骂汹涌澎拜,将自家二哥喷得狗血淋头。李世民全神贯注,仰望天穹,对四弟的咒骂充耳不闻。倒是尉迟敬德实在不能忍耐,拍马向前一步,朝齐王露了露自己肌肉隆起的臂膀:

€€€€殿下,虽然末将的刀剑不在了,但还有一双拳头喔。

齐王看了一眼尉迟敬德那饭钵大的拳头,足有自己半个脑袋大的肌肉,忽然打了个哆嗦,将剩下的喝骂尽数吞了下去。

眼见四弟终于安静,冷眼旁观的太子李建成忽地一声冷笑,漠然出声:

“恭喜二弟,得偿所愿,孤是不是也该称呼你一声陛下?”

李世民的神色毫无波澜,语气也极为平静:

“让大哥见笑了。这种种谋划,都是大哥亲手教会我的,又何谈‘恭喜’呢?“

不知怎么的,听到“李二陛下”四个字后,李世民虽然心中松一口气,却并没有想象中大愿得偿的狂喜不禁,反而是略带怅然,若有所失。

他回头望向簇拥自己身侧的心腹爱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与张公瑾镇定平静,只是驻马聆听天音;侯君集则面带喜色,似乎已然在畅想从龙之功。

【……作为左右整个唐朝命运最为关键的一次宫变,同样也是李二陛下英明一生难得的黑点,玄武门事件从来就是唐初最大的热点话题,相关争论很多,也不可能短时间理清。我们这期视频能做的呢,就是为大家简单梳理一下玄武门之变的整个流程。

首先,玄武门之变的发动是相当突然的。在武德六年以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与秦王的矛盾就日渐剧烈,但老父亲李渊在其中还能居中平衡,和和稀泥,甚至提出过让李世民出镇洛阳,自建天子旌旗的方案;还试图派秦王与太子共同统兵,尽量缓和关系。依靠着老爹的拉扯弹压,几兄弟也还能勉强维持兄友弟恭,不至于走到兵戈相见的地步。

但到了武德九年的五月,一切形势便急转直下,再也不可挽回了。】

天幕迅速变化,闪现出了一片深邃漆黑的夜空,点点星光在夜色中闪烁发亮,而其中西北角的星辰尤为耀眼,几乎照亮了小半个夜空。

星辰上则是隶书的四个大字:“太白经天”。

李世民眯起了眼睛,仔细凝视着天幕上清晰可辨的星辰。他对天文之学不胜了解,虽然心中若有所思,一时却并无头绪。

【武德九年五月初一,长安上空出现了极为罕见的“太白经天,昼见”的星象,立刻便震动了朝野。所谓“太白”,就是现在的金星,而“太白经天”,即太白金星居然在白昼时显现于天空正南方位,直接压住了太阳的光辉。

太阳被认为是人主的象征,而金星居然能“与日争光”,那意味着什么?在当时的占星学里,这叫“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天下即将革新,老百姓要换一个王了!

现在大唐首都公然出现太白经天,这是几个意思?

还没等朝堂上下消化完这个劲爆消息呢,很快啊,很快,五月初三正午,咔一声又来了一个太白经天,六月初一再来一个太白经天,等于说是老天爷已经不是在暗示了,那直接是开公麦向大唐开集体广播了€€€€换皇帝,换皇帝,重要的事情要重复三遍,你们马上就要换皇帝了!

而且最坑爹的是什么呢?是六月初一的太白经天星象居然还出现在了秦的分野上,等于天意已经相当之不讲武德的做了钦点:你们不仅要换皇帝,而且换的那个皇帝还和“秦”有关系喔。

真的,都暗示到这个份上了,说实话干脆不如直接报秦王出生年月日吧,何必绕这个圈子呢?

当然,作为被天意开了公麦三次催促换人的现任皇帝李渊,那心里是个什么想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事实相当明白,自太白经天事件第一次出现的五月,秦王的处境就迅速恶化,太子和齐王开始公然动手。他们驱逐了房玄龄杜如晦,以重金拉拢尉迟敬德,借军权调动秦王府内诸多骁将,甚至计划在昆明池诛杀李世民】

€€€€而李渊呢?李渊在整个谋划中一直缄默不言,似乎全然置身事外。但他是真的一无所知吗?没有皇帝的允许,太子怎么可能肆意驱逐官员、调动将领?五月之后,在兄弟相争日益白热化的进程中,李渊的倾向已经相当明确。】

李世民嘴角微微抽搐。即使那不知来历的天音语气戏谑轻松,他仍旧不由自主的想起这数月以来的遭遇€€€€太子、齐王狡诈百出的排挤与暗算;父亲若有如无的敌视与打压,真是明枪暗箭,无处不在,比战场更叫人疲倦。

而更让他心寒的,则是昨日父皇召见自己时的举动。父皇向他展示了傅弈的奏报,当望见那句“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时,他真正是汗流浃背、战栗不已,几乎不能开口解释。而父皇那森冷、猜忌、隐含威胁的语气,亦令李世民刻骨铭心,永远不敢忘记。

说到底,没有父皇昨日的震慑,自己今日怎么敢拼死一搏,妄动干戈?

李世民心中无限感慨,抬头打量那片深邃的星空。尽管已经被天幕的神力再三震动,但眼见这些闪烁耀眼的星辰,他心中仍然大感惊骇:

€€€€难道天神是将星辰召唤而来,齐聚于这片小小的天空之上吗?这是何等伟力,这是何等神迹?!

拥有这等神力,怪不得能对大唐朝局洞若观火,如数家珍般列出这么多的机密!

秦王犹自震动出神,天幕中的星空却已再度变化,夜色里跳出了一行“天文模拟”的大字,星辰的光辉随之闪烁不定。

【不过,这里我们要指出的一点是,武德九年一连三发的太白经天事件,实际可能未必有记载中的那么凑巧。这里呢,我们采用国家天文台开发的软件,实时模拟出武德九年到贞观五年的星象……】

话音刚落,天幕的星空随即急剧变化,大小星辰绕着特定的轨道开始移动旋转,灼灼辉光闪烁耀眼,画出明亮玄妙的轨迹€€€€

“殿下!”

紧随秦王身后的长孙无忌突然一把伸出手来,牢牢抓住了自己妹夫的手臂,声音已经激动得发颤:

“殿下,河图,河图!河图洛书!”

李世民微微一愣,而后恍然大悟,不由也涌上了一股狂喜:河图,这是河图洛书!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河图!

昔日伏羲王天下,龙马献河图;禹王治水,神龟负洛书。这是上天赐予圣王的神物,无上的典谟瑰宝,华夏一切典章礼仪的源头与始祖。而其中的“河图”,据传便是星河之图,描绘了星象的变迁流转,阐释天道奥妙、万象法则的“天地运转之数”。

而现在,星象变迁流转的奇迹正在自己眼前显现,清晰可辨,毫无瑕疵€€€€天意,天意正在为他再一次展示独属圣贤的“河图”!

刹那间无以言喻的亢奋自心头升起,李世民的语气都忍不住嘶哑:

“取笔墨,取笔墨来!全部记下来!”

长孙无忌赶紧俯首称是,翻身从马上跃下,扯出腰间携带的笔墨丝绸(宫变中随时需要书写敕令,因此入宫的将士都带着笔墨),也顾不得地上脏污尘土,跪伏在地开始描画。画了几笔后不得其法,于是干脆抬头召唤:“张公谨!”

张公谨虽为武将,家中却世代传有观星占卜的学问。眼见长孙无忌相招,愣一愣后立即跳下马来,同样伏在地上开始涂抹。

太子冷眼旁观,见此情形不由冷笑。不同于他那不学无术,现在还只顾低声咒骂的四弟,李建成当然也立刻想到了河图洛书。但正因为如此,他才不屑一顾:弑兄篡位的人物,难道也能上应天命?难道天意毫无是非,会给逆贼赏赐这样的神物?

他绝不会相信这样的谬论,他也绝不能相信这样的谬论。这肯定€€€€肯定只是那长孙氏的自欺欺人!

星象继续流转,那颗闪耀的太白金星很快出现了正南方,光华耀眼夺目。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武德九年的五月初一、五月初三时,的确出现了很明显的“太白经天”的迹象,官吏所言没有差错。但六月初一这一次却不太对头了€€€€的确有太白经天,但太白金星却出现在了毕月乌的方位,对应于益州,以当时的分野判断,应该属于魏,而非秦。

€€€€换句话说,这是“太白见魏分”而非“太白见秦分”,怎么说也该是魏王有天下,而非秦王有天下吧?密奏“太白见秦分”的太史令,又到底是在干什么呢?】

秦王:…………

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星象部分,在此感谢知乎大佬“详侃历史“的启发;部分参考了星土分野说的理论建构与礼乐文化的融合。当然对星象所知极少,难免会有疏漏。

第2章 玄武门之变(二)

听到天音金口玉言,直截了当的否认了所谓“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后,想到昨日被父皇震慑的恐惧与惊骇,李世民……李世民有点懵住了。

€€€€原来是假的吗?

那这两日以来的种种干戈,难道全是乌龙?

太史令究竟是干什么吃的?

【当然,关于太史令傅弈的这一次错误,学界也有不少争论。部分人认为这是蓄意构陷秦王,但大多数的共识则此否认态度。毕竟,李世民上台后对傅弈也颇为礼敬,并没有清算;而且他一个天文方面的人才,一直都在星象历法上打转,似乎也没有必要搅合浑水。

因此,主流的看法是,傅弈犯了一个当时天文观测者很容易犯的毛病€€€€隋唐之时,天象观测的标准相当混乱,新旧规则冲突不一;而傅弈很可能受了这种混乱标准的影响,觉得以往的划分都不算准确,于是自行发挥创造,认为益州原本属于秦国,因此将太白金星硬生生划给了“秦”。

本来创造一下也不要紧,但太史令这么主观一发挥,直接就搞出了一个上天钦点秦王当皇帝的事实,直接拉爆了武德九年的僵持局面。】

秦王说不出话来了。

无语半晌之后,他终于叹一口气,伸手招来尉迟敬德:

“……你记住,等今日的事情了了,就传我的敕令,先让傅弈闭门读几天的书,好好把星象钻研明白,不要€€€€不要总是发明创造。”

尉迟敬德嘴角同样在抽搐,但终于俯首答应了下来。

【五月太白经天事件爆发后,双方矛盾再也不可缓和,甚至皇帝也展露出了敌意。腹背受敌的秦王迅速就开始了动作。

在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的反复劝告下,李世民立刻下定决心,于六月初三密奏李渊,称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请求明日与二人对质。六月四日清晨,秦王引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七十余骑埋伏于玄武门;上午,太子齐王奉召入宫,开始上演千古留名的历史名场面。

李建成、李元吉当时骑马赶到了临湖殿,察觉到情况不对后立刻折返,半途便遇到了呼唤他们的李世民。李元吉心虚害怕,所以抢先动手,张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大概是武力值实在太低,三次拉动弓弦都未将弓拉满,每一次都没有射中,而李世民举弓一箭,正中靶心,将李建成当场毙命。】

太子的脸色剧变,瞬间毫无血色。即使看到天幕时心中早已有了预期,但亲耳听到自己的死法,心中仍然波澜起伏。他咬着牙看了李世民一眼,反手握住腰间的长剑,用意再为明显不过€€€€即使要死,也总不能窝窝囊囊,毫无反抗的被一箭射死。

倒是太子身后一直小声辱骂的齐王,听见天音宣告了太子的死讯,瞬间便把剩下的脏话咽了下去。

他左右望上一眼,终于小声开口:

“大哥……”

李建成瞥了他一眼,面无表情:

不是你这个废物三次射箭不中,孤会就这么交代了吗?

天幕再一次变化,这一次自空中化出了十几个身披铠甲的武士,在密林中乘马彼此追逐,杀声沸反盈天。

李世民微微一怔:难道这就是天意眼中的“玄武门之变”?

€€€€但看这些骑士的铠甲武器,却与现下的样式似是而非;而马背上呼喝喊叫的这些武士,看似凶狠凌厉、杀气腾腾,但姿势动作丝毫不得章法,以他的眼光来看,多半只是一群空架子而已。

……如果真让自己执弓乘马,恐怕料理这十几人丝毫不在话下。

秦王赶紧摇一摇头,甩掉了这亵渎天道的念头

【随后,尉迟恭带领骑兵七十人自埋伏处赶到,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下马来。可就在此时,李世民却犯下了从军以来从没有过的低级错误,他的坐骑被箭矢惊吓,驮着李世民奔入玄武门旁边的树林,李世民挣扎未果,又被林中的树枝挂住,从马上摔下,一时不能起立。】

充作旁白的天音轻松愉快,似乎只是随意闲谈,但下面的众人无不屏住了呼吸,大为紧张。

€€€€虽然已经预知了结局,但这样的大事实在凶险万分,稍有差池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谁都不敢担保自己能有走到最后的侥幸。不仅侯君集、尉迟敬德等看得目不转睛,就连围在外层的骑兵也听得全神贯注:从龙之功当然好,但要是中途不慎赔上一条性命,那未免也太冤枉了。

在场数十人中,大概只有李建成、李元吉能走走神了。李元吉是被自己的惨烈下场吓得脸色铁青,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李建成则死死盯住了秦王府诸将,眼见这些人因为自己的死讯面露喜色,心中不觉怒火翻腾。

当然,他与秦王已是死敌,幸灾乐祸丝毫不足为奇,最让李建成愤怒不安,乃至隐隐心怀恐惧的,却是天音的态度!

秦王府众人当局者迷,还在苦苦思索自身可能的遭遇;但太子旁观者清,却直接看透了这天幕怪异的态度:除了一开始“屠兄宰弟”的评价之外,这天音似乎并不对李世民抱有什么敌意!即使说到玄武门弑兄夺位这样惨绝人寰、逆伦悖理的大恶事时,居然都还能言语戏谑,轻松自在?

难道,难道在天道的眼里,这样的大罪也是可以一笑了之吗?

€€€€他李二凭什么?!

李建成大觉不安,将马鞭攥得极紧。

【说实话,以李世民戎马半生的经历,以他放言“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奈若何!“ 的射术与骑术水平,以他当日率五百骑窥伺窦建德大军的胆色,很难想象这样一位顶级武将会在自己最关键的一次战斗中犯下这样的错误。正因如此,后世史家才频频猜测,以为这位马上皇帝杀伐果断,但在向兄弟痛下杀手的一瞬间,大概终究还是有不忍心的

但不过如何,骨肉相残的结局已经无可挽回了。李世民自马上摔倒之后,李元吉迅速赶到,夺过弓箭,准备以弓弦勒死世民,尉迟恭跃马奔来,高声怒喝。元吉自知不是对手,赶紧放开李世世民,想奔入武德殿寻求父皇庇护,但尉迟恭快马追上他,同样一箭毙命,将李元吉射杀于殿前。】

或许是刚刚受的惊吓太大,虽然已经确凿无疑的听到了自己的结局,但李元吉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只是极为恐惧的望了一眼尉迟恭,又往后缩了缩。

倒是李世民仔细聆听,听到史家所评的“兄弟”二字时,不由略微皱眉:

骨肉相残……么?

【至此,玄武门之变中紧张、凶险的一段已经结束。但最为关键的戏肉却才刚刚开始€€€€既然都已经在玄武门前大动干戈,那来都来了,当然不可能杀两个兄弟就完事儿,对吧?于是,李世民很快就派尉迟敬德入宫,为宫内海池上泛舟“游玩”的皇帝李渊与诸位宰相做护卫……】

李建成倒吸一口凉气,刹那间狂怒攻心:

“李二!你居然敢逼迫父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