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相信苏泰会€€谋反,求助所有的人为苏家洗去冤屈。
她告诉他他外€€公绝不可能会谋反。
她要他记着,将来要为外公洗刷冤屈。
他一直都记着。
他不仅要帮他洗刷冤屈,还要帮他报仇。
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他走到现在。
宣瑜嗤笑:“看,你还是不知真相,不光你,就连当€€初写史书的,也绝不信苏泰与宣其会造反,证据摆在眼前,他们都认为那是伪造的,那是诬陷,甚至不愿意将钟台逆案写成是逆案,而是写成钟台案。为此,我父皇砍了十八个史官,二十多个谏议大夫……”
他淡淡道:“你以为苍西河那些巨额钱财是谁贪墨的?你以为苏泰与宣其他们只是遭到世家的报复吗?你以为这只是一场政治对€€抗的大清洗?不,这是一场横跨两代皇帝史书无法承载的黑暗。”
他一一详细道来。
当年嘉和帝还只是琅武帝最不起眼的皇子。
他因极其体€€弱,自幼养在宫外€€山泉别苑中,当€€时魏家也在那里有座别苑,魏家的女儿就住在那里€€。
两人青梅竹马一同长大,感情甚笃。
后来嘉和帝被接回宫,但他早已与魏家的女儿许下终身。
这直接导致在几个皇子夺嫡过程中,他被魏家推到前面。
可当时几方势力拉锯,他虽有魏家的支持,但并不占上风。
而这时,苍西河爆发€€了洪水,琅武帝被几个儿子夺嫡伤透了心,他便将目光放在了政治上。
他萌发了治理苍西河的伟大构想。
这一构想得到现在的嘉和帝当初的五皇子宣岸的支持。
他甚至提出很多可行性意见,嘉和帝这才注意到这个儿子,他认为这个儿子是极力€€促成这件事的,他在这个儿子的眼眸中看到了征服这条河的野心。
他便让他督工。
可惜他错信了人。
宣岸与世家将这笔巨款贪墨,用来结党营私,收买各个地方的节度使,笼络各方势力€€,招兵买马。
最后夺嫡之战一触即发€€,靠着这笔巨款,他在几方夺嫡中胜出。
支持他的世家也分到了一杯热腾腾的汤羹,因为这笔巨款,他的帝王路走得并不那么艰难。
只有琅武帝带着自己的构想与千秋功业的美梦,赴了黄泉。
宣其与苏泰因苍西河水患,查到了事情的真相。
这件事在各个朝代历史上闻所未闻,骇人听€€闻。
他们将罪证分成两份,宣其拿着帝王的那份,苏泰拿着世家的那份。
宣其与苏泰想帝王家解决帝王家的事情,世家解决世家的事情。如此便不会€€出现权臣逼迫君主€€,寒门皇子对世家出手等诸多矛盾。
祁丹椹看到的那份便是世家的那份。
他因此以为自己的外祖父触碰到世家的利益,被世家陷害谋反。
宣其拿着罪证,要求嘉和帝下罪己诏,将这件事昭告天下。
苏泰则拿着罪证去找了魏信与各世家家主€€,要求世家将功赎罪,并将贪墨的银两交出来。
可是这是任何一个帝王都不能承受之重,任何一个世家都无法赎清的罪,任何一页史书都写不下的黑暗。
那是黑暗夺嫡的政治运动,是三十万百姓的命,是几百万百姓的家园,更是经过两朝休养生息累计起来的百姓的血泪钱……
他们遭到了嘉和帝的训斥与世家的抵抗。
嘉和帝并不承认这件事,也根本不可能发€€罪己诏。
天下都是他的,他拿了钱财又如何?死了三十几万百姓又如何?良田万倾被淹又€€如何?几百万百姓丧失家园又如何?
他是帝王,他有什么错?
天底下只有亡国的皇帝,没有犯错的君王!
他的臣子不能指责他的错,他的儿子没有资格说他错。
他不仅不思己过,为了解决眼前爆发的洪灾与冲毁的堤坝,为了挽回朝廷的可信度……
他要求加重€€税收,从百姓那里征来税收,用来赈济受灾的百姓,重€€新修筑苍西河。
他知道这场洪灾如果拖下去,就会€€发€€生民变。
他也知道苍西河要赶紧治理,否则今天有苏泰发€€现,过几天亦有人发€€现,届时他的秘密就保不住了……
但国库空虚,他只能从百姓那里拿到钱财。
他与世家贪墨治理苍西河流域巨额款项的把柄在宣其与苏泰的手中。
为了让这两人同他一个阵营,他让宣其与苏泰负责征收税收。
他连自己一手教大的亲儿子都不信,只要他们手里€€拿着他的把柄,他就一天不安生。
他让两人征收税收,就是将两人一起染黑。
仿佛他是黑的,他只要把自己儿子老师染黑,那么他的儿子老师才不会背叛他,将这件历史无法承受的事情公布出去……
不出意外€€的,他征收税收的策略遭到了宣其与苏泰的反对€€。
现今苍西河流域百姓死亡惨重€€,几百万人家园遭毁、无家可归,瘟疫横行……
其他地方的百姓也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若是征加税收,那岂不是要将百姓往死里逼。
更何况苍西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是由于嘉和帝与世家的贪墨才造成这样的后果,他们应该承担这些后果。
他们要求世家与嘉和帝出钱安置灾民,帮百姓重€€建家园,甚至要求嘉和帝将功补过,从国库拿出钱财,重新治理苍西河……
两方僵持下。
谁也不肯退让。
嘉和帝与世家斗了那么多€€年,在这件事上达到统一。
因为这件事的罪过是他们都无法承担的。
他们无法承担上千万百姓的愤怒怨恨,也无法承担后世史书的口诛笔伐……
所以他们绝不能退让。
因为嘉和帝派去征收税收的官吏看到民生疾苦,不肯征收税收。
他将那些官吏杖杀……
他恼怒宣其忤逆他。
他想要一个能继承他衣钵的太子,一个顺从他的太子,一个完全属于€€他的太子。
而不是处处忤逆他的天下人的太子。
那一段时间€€,不少官吏因此毙命。
最后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宣其与苏泰都意识到,嘉和帝不可能更改征收税收的想法。
他犯下的错,他不想担,他让天下百姓担。
宣其与苏泰知道,这场税收征下去,将有多€€少白骨路于€€野,多€€少父母卖儿鬻女,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他们不忍心看。
这税收决不能往下征收。
他们说不动皇帝,皇帝防范着他们。
要救天下百姓,他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他们想,发€€动兵变,先控制住局势,救天下万民于水火。
将来等他们将一切平息后,嘉和帝还是那个嘉和帝,他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届时他要惩罚他们,他们也绝不会后悔。
但是这一次,他们必须拨乱反正,必须让天下百姓度过这个浩劫。
祁丹椹淡淡听着,望向苍茫的夜空。
细细的雪如同空中浮尘般飘散。
十几年前一样的苍茫夜空下,也有一对€€师生站在北风呼啸中,望着天边细雪。
苏泰登上钟台的百尺高€€楼,远眺着墨靛色夜空与夜空下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
他问€€道:“殿下想要的是怎样的一个天下呢?”
宣其郑重有声道:“本宫想要王朝海晏河清,想要百姓安居乐业,想要国家繁荣昌盛。不会€€有有才之士被埋没,怀才不遇郁郁而终。不会有无辜受冤的百姓,无法沉冤昭雪。不会€€有士族子弟仗势欺人,平民百姓有苦无处申。更不会€€有荒废的田地、没地可种的百姓、渎职的官吏、被父母贩卖的儿女、饿死于闹市的白骨……”
苏泰:“那殿下会后悔吗?”
宣其:“不知道。太傅呢?”
苏泰:“微臣不会€€后悔,有些路终究是需要用血去探路的,如果能为天下百姓为江山社稷探出更好的一条路,微臣这条命,死得其所……至于后世史书的寥寥数笔,是忠是奸,那是后人的事,微臣只想让现今这片夜空下的黎民,去迎接一个更好的黎明……”
第59章
宣瑜讲完时,夜色完全笼罩了京都。
尘埃般细雪飘散着,如同€€带着浮光般,反射着远处照来的€€灯火,整个夜空划分成墨靛色与苍青色……
祁丹椹耳边只有宣瑜愠怒混杂着细雪的€€声音:“所以,你以为本王的€€外祖父是€€罪魁祸首,其实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父皇,你无法接受本王,那么你也不能喜欢宣瑛,我们的父亲才是一切的元凶……”
在宣瑜的€€认知里。
祁丹椹无法接受他€€,不过因为他€€的€€外祖父,他€€们是€€对立的€€,他€€带着他外祖父一家的原罪出生。
可这件事幕后真凶乃他的父皇,那么与他€€同€€样背负着原罪的€€宣瑛,也不配让祁丹椹喜欢他€€。
都背负着原罪,谁又比谁无辜?
凭什么宣瑛就要比他过得好,得到他€€得不到的€€人€€?
可他€€终究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