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其他皇子而言,嘉和帝对他的忽视已经不算什么。
至少,他生了他,将他扶育成人,给了他太子之位……
甚至最后€€,他为他铺了路。
一个父亲该为子女做的,嘉和帝都为他做了。
他的父亲落到这般结局,身为人子,他怎能不悲痛?
宣瑛跪在€€一旁,眼角无声滑落一滴泪。
这个人是他的父亲,生育他,养育他,对他有€€父爱,却不多€€。
他与嘉和帝感情疏离。
又因为容德妃的死€€,他对嘉和帝多有怨怼。
可是,这个人是他的父亲,他并非完全没有感情。
作为人子,看到父亲落得这样的下场,除了悲伤,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为父亲报仇吗?
他无法责怪李从心。
是他父亲害死€€了李从心全家,李从心才杀了他的父亲,而李从心最终也死在皇室的利箭之下……
他无法去追究谁的责任,内心里只剩下沉痛。
嘉和帝看到宣帆落下泪,道:“阿帆,不要为朕哭,身为帝王,不该感情用事,朕的一生……是不错的一生……”
他突然笑了起来,笑得眼角都流出血泪:“至少高祖没完成的事情,曾曾祖没完成的事情,曾祖没完成的事情,祖父没完成的事情,父亲没完成的事情,朕,完成了……”
随着他笑,血又喷涌出来:“朕这一生……没遗憾,却……都是遗憾。”
完成了所谓的大€€业,却失去了爱人、儿子、恩师……
他终于,孤独的走完这一生了。
他望向宣帆,急切的拉住宣帆的手,手心里都是血,滑腻腻的。
他几次都没有€€握住,还是宣帆紧紧握着他的手,让他的手没有€€滑落。
嘉和帝声音急促,仿佛黑白无常催促着他,他语不成声:“朕……朕还有€€最后€€一道圣旨,你……你可以当做是遗言。”
宣帆泪流满面,颤声道:“父皇,您说,儿臣一定会为您办到。”
嘉和帝望向宣瑛,眸子里不知是释然,还是醒悟。
他道:“朕这一生,不是个好父亲,对每个儿子都有诸多亏欠。朕知道你宽德仁厚,朕希望你登基后€€,饶了宣海宣瑜,饶恕他们……就……就当是为了朕,弥补他们€€吧……”
宣帆握着嘉和帝的手,点点头道:“好,只要找到他们€€,一定€€从轻发落,绝不会伤害他们性命。”
没有人能够再回答他。
嘉和帝在沉沉夜幕中没了声息。
跪了一地的臣子太医太监戚戚哀哀的哭了起来。
整个漆黑夜幕中,只剩下此起彼伏的哀哭声。
黄昏时的“吾皇万岁”还在€€激荡着远山,嘉和帝却永远沉寂在€€浓夜中。
李想看着他服侍了五六十年的主子的惨状,再看€€看€€自€€己最心爱的儿子万箭穿心的死€€状,一时悲痛不能自€€已。
李从心是他为嘉和帝选出的一把€€刀,没想到最终插在€€了嘉和帝的心头上。
他与嘉和帝,算计扶持走了一生。
他们之间是主仆,也是朋友。
有€€过猜忌,有€€过算计,也有过真情……
他们是陪伴彼此最长的人。
当年,他是宫里受尽欺辱的奴才,嘉和帝是皇子中最不起眼的皇子。
他们是一对受气包主仆。
他没少因嘉和帝被其他皇子打。
每次看€€到他被打得遍体鳞伤,嘉和帝就安慰他道:“李想,有€€生之年,我一定不会再让人欺负你……”
李想点头:“奴才信。”
他们就这样走过半生。
他陪着他从不起眼受尽欺辱的皇子,成了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
现在€€,他却薨逝了。
还是死在自己儿子的手里。
等两人都死€€了,李想才发现自己身边已经没有重要的人了。
虽说伴君如伴虎,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为了嘉和帝而活。
他没有亲人、朋友。
干儿子也都各怀鬼胎。
到头来,他发现与他最亲近的人,还是这个对他充满猜忌的主子,以及那个对他有所图谋的干儿子……
这两人同一时刻离他而去。
他望着嘉和帝,泪眼蒙蒙道:“皇上……伺候您一辈子,最后€€还让老奴的儿子杀死€€了您,是老奴的过错。黄泉路上,没有€€老奴的伺候,您一定€€不适应。”
说着,他就抽出匕首,一刀插入自己的心口。
宣帆震惊喊道:“李公公?”
李想颤抖着身体,痛苦道:“老奴恳求殿下,求殿下让老奴为圣上殉葬,若没了老奴的伺候,圣上黄泉路上一定不习惯……若没了圣上,老奴在€€下面也没个认识的人,老奴就孤零零的……”
宣帆点头道:“本宫准了。”
李想额头触地:“谢殿下隆恩。”
他的头刚一触碰地面,身体一歪,就到了。
他临死前望向嘉和帝,道:“有€€来生,就做过普通人吧。”
他陪着嘉和帝几十年,他看€€着他负了心爱之人,利用了那个绝色美人,杀了自€€己盼望的长子,害死€€了寄予厚望的儿子,毒死€€了对自己有恩的恩师……
这样惨烈的帝王路。
这样孤寡的一生。
无数次他看着嘉和帝对着寂静长夜,点灯坐天明。
嘉和帝的身旁,除了他,再无一人。
这一生,嘉和帝从没有€€得到过幸福,一直汲汲营营追求着自己的帝王之道。
如果帝王之路是这么痛苦,那来世还是做个寻常人吧。
像寻常人那样幸福美满的过一生,也是个不错的一生。
不要再做皇帝了。
嘉和二十七年八月初八,嘉和帝薨逝。
沉沉夜幕降临,皇宫的丧钟一遍遍敲响,往日热闹的京都城都笼罩在一层阴郁中。
嘉和二十七年的动乱政变,是整个大琅朝旷古烁今的政变。
这场动乱随着嘉和帝的薨逝而落下帷幕。
这场动乱,彻底解决了往日由世家左右朝局的局面,为大€€琅朝繁华盛世拉开了序幕。
第96章
嘉和帝与贤妃、淑妃是同一天落葬皇陵。
举国默哀七日。
祁丹椹将当年抛尸苏家的乱葬岗买了下来,在那处乱葬岗建了一座陵园,叫做苏氏陵园。
那处乱葬岗虽处荒山,但€€景致秀丽,山环水绕,远离都城喧嚣,是个不错的埋骨之地。
他将苏玉的墓也立在了这里。
等到将来找到那位为他外祖父收敛尸体的老童生,也可将外祖父的墓地迁到此处。
届时苏家人就团聚了。
苏氏陵园开始动工时,太子派了工部的人来,参与谋划建设。
并以朝堂的名义€€拨了一笔钱财,用以修建苏氏陵园,还将周围的一整片山划分陵园范围内。
祁丹椹没€€有拒绝。
太子这一举动,无疑是想昭告天下,苏氏满门是被冤枉的。
有了朝堂的参与,这座陵园将会万古长存的传承下去。
不知不觉间,已经入秋。
晚间散衙没一会儿,夜色就笼罩下来。
现在宣瑛几乎将大理寺所有的事情,都交给祁丹椹。
他忙着帮宣帆处理军务、官员职位变更,以及各地方急奏之事。
其中还包括苍山县大坝坍塌的紧急补救之策。
先帝在位时,宣瑛与祁丹椹被派去修筑堤坝,因京都事变,修筑堤坝与赈灾之事被耽搁。
现€€在秋汛即将到来,抢修堤坝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他们得提前€€做好预防事项,尽量避免苍西河中下游百姓的损失。
两人这段时日都太忙了,几乎脚不离地。
但€€无论多忙,宣瑛总会在祁丹椹散衙之后,来接他回€€府。
今日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