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变成丧尸也要摆烂 第77章

就这样,它在山中自由自在地生长了十年。在此期间,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这不是一项需要正式上报的项目,也没有占用任何研究经费,更没有消耗任何人力€€€€如果前辈在山中散步的精力消耗不算的话€€。

直到有一天€€€€国内另一家€€著名的微生物研究所有了一项发现。这一发现的成果并不是什么开€€天辟地的新结论,而是印证了之前国外的一项研究。

那项研究是针对真菌之间信息交流和沟通语言而展开€€的。研究人员发现真菌会通过依附在植物根部的菌丝网络传递一些特定€€化学介质和电信号,这些物质承载着真菌们€€想要表达的信息。

举个浅显的例子,当一株真菌发现了一处营养丰富的朽木,它会通过地下网络向这片区域内其他真菌分享,安利它们€€一同过来解这块“肥肉”。而当一株真菌发现某处植物根部有个虫蚂洞穴,而这种虫蚂喜爱使用它们€€的子实体€€€€蘑菇,真菌也会通过网络告诉其他真菌,让它们€€远离此处。

国内另一家€€研究所通过观察蕈菌,印证这一发现是正确的。

这也唤起了前辈对蜜环菌的重视,他打€€算展开€€研究,尝试自己得出这个结论。

他召集了几位山里的农民,连续挖了半个月,将近乎三分之二蜜环真菌以及其生活的土壤带回了实验室。

此时€€的蜜环菌,预计重量已经有一吨左右€€€€从刚回来的十克到现在的一吨,花了十年的光阴。

尽管如此,跟它原本可能€€享有的寿命相比,只是漫漫岁月长河中极其不起眼的一滴水。然而对人类来说,十年足以让一头乌发全部变白。

被带回的蜜环真菌被养在地下最大€€的一个实验室中,湿度、阳光以及一切生长环境都和它之前几乎相似。

蜜环菌在新环境里继续绵延着它的菌丝,一点一点地构筑它那白色的大€€网。

但关于它的实验甚至还€€没来得及开€€始,它所在的实验室负责人就被换成了陈愚之。

陈愚之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甚至没找到它在哪里。

整个实验室里只有泳池般大€€小的培养皿中,培养皿中目力所及都是黑色的土壤和土壤上层埋着的暗褐色朽木和枯草€€€€那是真菌的养料。

那天是阴雨天,实验室里湿度增加,气压降低了些,按理€€说这会让人觉得有些压抑,但一推门进去,陈愚之便闻到了一种混杂在泥土淡腥味里的略带苦涩感的清香€€€€那种香气仿佛是有情绪的,像是散发着快乐而活跃的因子。

陈愚之忽然想起,今天确实是真菌会喜欢的天气€€€€闷热而潮湿。

因为手头还€€有一些其他的要紧工作,陈愚之并没有着急开€€展这项研究,只是每天按时€€来实验室看一下情况,调整下湿度、温度和光照强度,再给它添一点腐木和腐草。

他们€€就像是每天按时€€见€€面的熟人,碰面后简单地打€€声€€招呼,问€€句好,并不再多€€联络。

有时€€候透过偌大€€的培养皿侧壁,她能€€看见€€一些密布的白色菌丝网,它们€€每天只会移动生长一点点,但间隔三五天后再看,就会发现它们€€的动作很明显。

半个月后,原本只有指甲盖大€€小的淡黄色小圆点长成了巴掌大€€的小伞,零零散散开€€在了偌大€€的培养皿内,像是墨黑色天空里散落的星星。

又过了一阵子,陈愚之经历了一次人生的低谷。研究所几项关于延长人类寿命的项目全部陷入停滞,资金遭遇断裂,一些成员不得不离开€€了研究所去生物公司另谋生路。

陈愚之没什么经济负担,本可以专心做研究,但她的父亲却在一场应酬酒局后醉酒被呕吐物窒息而意外离世。因为太过突然,母亲如遭雷击,伤心过度,紧接着跟随父亲一起去。

工作和家€€庭全部遭遇了致命的打€€击,陈愚之一时€€间觉得万念俱灰,毫无指念,生命力一丝光都没有。

但工作还€€得继续下去,她必须保住这个饭碗。她强忍悲伤和绝望,麻木地继续着自己的研究,只是她不再对结果抱有任何期待。唯独山里四€€时€€的美景,偶尔会让她窒息憋闷的心房稍稍透进点微风。

这天她又照例去蜜环菌所在的实验室。

昏暗的、空无一人的地下实验室,仿佛是她可以自由倾诉心事€€,独自面对自己的秘密空间。

她搬了一张椅子,难得一次坐了下来看着这片寂静的黑色土壤。

地下室里只有精心控制剂量的水滴悄悄滴落在土壤上细微的声€€音。

她轻声€€地、低低地诉说着自己的心事€€和苦恼。

没有人倾听就意味着没有人会来安慰她。但她也不需要别人的安慰,那对她的现状起不到任何缓解作用,还€€会徒增被倾诉人的心理€€负担。

她只要静静地说出来就好,将身上沉重的背包在地上放一放,让肩膀上的重量暂时€€轻那么一些。

走€€出这个实验室,她又会重新戴好那个麻木微笑€€、乐观的面具,对好心询问€€她情况的同事€€一遍遍重复“我不要紧”,“谢谢关心”。

对着一缸寂静的泥土和沉闷的空气,她一连倾诉了好几天。

渐渐的,她有了奇怪的发现。

紧挨着她椅子的那块培养皿里,出现了一大€€团白色的菌丝。它们€€在缓慢地、一天天向她靠拢,直至第四€€天,她才彻底发现它们€€行动的轨迹。

她将手轻轻贴向培养皿有些微凉的玻璃,几分钟过后,那面玻璃在掌心的温度下变热。玻璃之下,菌丝再度改变了形态。

她忽然来了兴趣€€€€因为她发现这间实验室并非毫无倾听者。

这缸巨大€€的玻璃皿里,有一位“沉默的巨人”。

她观察着它,它也在注视着她。

陈愚之在实验室里装了监控,同时€€在巨大€€的培养皿内的泥土里也埋了好几处微小的感应器。

每天早上她都会倍速放一遍监控,然后查看一个晚上感应器所记录的数据。仪器将菌丝的运动轨迹和活跃度清晰地记录了下来。

她意外地发现,自己每天下午五点惯例去实验室的前半个小时€€和她离开€€后的半个小时€€,是菌丝最为活跃的一段时€€间。

她每天都会遇到许多€€人,但它好像……每天都只在等她一个人。

它似乎真的有一些像动物一样的思维和想法。

三域五界,动植物和真菌都归属于真核生物域。真菌和动物属于后鞭毛生物,而植物界属于双鞭毛生物,所以真菌和动物关系更近。

但不同的是,组成菌丝的每个细胞都一样,它们€€没有出现像动物那样分化了的器官,没有大€€脑、眼睛、耳朵、胃,完全不具备产生思维、想法的生理€€基础。

大€€脑是多€€么复杂而精密的生物结构啊。哪怕是小鼠的大€€脑,人类也尚无法将其研究透彻。而像真菌这样简单的生物结构,根本不可能€€形成类似大€€脑一般复杂而神秘的组织。

研究出真菌存在信息传递行为并不算什么,这距离它们€€形成动物思维一样的意识还€€相差了几万年的进化,毕竟曾经植物也被研究出有一些“情绪”。

但那时€€的陈愚之,迫切地需要做点什么非功利的、纯粹出于好奇和兴趣的事€€情,这能€€迅速让她摆脱消沉情绪的泥淖。

这是她积极开€€展的一项自救行动。

为了更好地研究菌丝网络里究竟在发生着什么,传递怎样的讯息,她借来了仓库里一台尘封的大€€型计算机€€€€它是五年前的机器,运算速度比现在低了不少,于是被人无情地闲置了。但对于研究和记录蜜环真菌的数据,算力绰绰有余。

她用镊子一点点地翻找着土壤里的菌丝,挑选出那些生长得较为粗壮的丝体,接上最微小的一款电流感应器。

这项工作只有她一个人完成。

她每天腾出两个小时€€完成这项工作,最后整整花了三个月,才成功的将土壤里的主要菌丝网接入了计算机。剩下的细枝末节的菌丝,她已经没有力气再去整理€€了。

沉默的巨人一下子被赋予了具体的数据形体。她看着宽大€€的一面计算机显示屏上不断跳跃着、变化着的数据,心中忽然涌起一种久违的充实感。

原本眼里那些在土壤中缓慢爬行的菌丝,在显示屏上出现了令人复杂且眼花缭乱的电子信号。那些信号有着极其多€€样的波形,改变速度极快,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

她借到了国内另一家€€用蕈菌做实验的数据。对方的实验方法跟她差不多€€,但观测到的数据却异常简单清晰,远没有蜜环真菌所展示出来那样的复杂度。

陈愚之的心里忽地窜起一个小火苗。

微小的火苗久违地点燃了她的研究兴趣和热情,她开€€始花更多€€时€€间跑在地下这间实验室里,她的睡眠时€€间一度压缩到了只有四€€个小时€€。

其他同事€€见€€她有了黑眼圈问€€是不是没休息好,她反而会开€€心地回复:“我睡得很好。”

收集到大€€量数据后,她开€€始尝试解析不同电信号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起初她理€€想化地认为这些信号都具有重复度,一定€€可以通过统计频率对其含义€€进行推测。

但两个月后,这项工作毫无进展。

一些曾经反复出现过的信号形态忽然再没有出现过。相反,新的信号形态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这一过程此消彼长地重复着,导致她根本无法研究这些信号的规律€€€€她以为自己快要窥探到了蜜环真菌的世界,实际上她连门缝都没摸到。

实验再度陷入了瓶颈,她又开€€始渐渐消沉起来。

这时€€,她的“额外”工作引起了副所长的注意。

对方是个四€€十出头的男人,从事€€的是脑科学研究,辅修计算机。他是个典型的工作狂,全身心扑在研究上,无比敬业,一直未婚未育,据说连恋爱都没有谈过。

当他第一次参观蜜环真菌的实验室,看到硕大€€电子屏上不断更新的数据信息和菌丝构成的复杂网路时€€,敏锐地察觉到了这项工作的奇特性和创造性。

看到他眼里跳跃着兴奋的光后,陈愚之意识到自己或许可以向这个人寻求帮助。她将实验的过程和思路向他作了介绍说明,并讲明了自己当前的困境和瓶颈。

“为什么这些信号会一点规律都没有?”她真诚地向对方请教。

副所长第一时€€间并没有给她答案,而是表示希望能€€给他一把实验室的钥匙。

陈愚之给了。她通过实验室的监控,发现他连续好几个晚上都待在地下实验室没有回去,坐在显示屏前一动不动很久,像个雕塑一般。

这人的疯狂程度不输自己,陈愚之心想。

第61章 运算

“为什么会毫无规律?”方樾不解道。

他和她的实验想法似乎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他只跟章漪两€€个人, 靠着€€一台普通的计算机,用了两天时间便统计了部分银星所掌握的语言。

为什么陈愚之在实验室里用大型计算机却发现不出任何规律?

方樾思忖了会儿,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在陈愚之的叙述里, 她从头到尾用的都是€€蜜环真菌,从未用银星这一名字来指代。

它们难道不是€€同一个生物吗?

陈愚之的叙述还在继续,她忽然抱歉地€€笑笑:“不好意思,请问有水吗?讲得€€有些口渴。”

方樾这才回过神来,拿了杯子起身去走廊外接水。

就在他出去的间隙里, 陈愚之看向池小闲, 好奇道:“你眼睛里是€€戴着€€什么吗?似乎是€€一种人造物品。”

“美瞳, 一种有色隐形眼镜。”池小闲眨了下戴着€€美瞳的眼睛:“您怎么知道?”

“你小时候是€€黑色的眼睛。”

池小闲愣了一下, “您……认识我?”

“你父母曾来过我们研究所交流过两€€个月, 那时你也跟来玩了, 就住在我们山里的宿舍里, 那会儿你大概九岁。”

九岁……

池小闲心€€头一跳。

那是€€个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重新回忆的年€€纪。

就在那一年€€,他父母在野外探察中€€消失在了滔滔洪水里。自此以后, 他有意地€€不去回想那一年€€发€€生过的所有事情, 以免勾起任何可能的伤心€€与€€痛苦。

时间像是€€能力强大的魔法师,逐渐让很多事情在他的印象中€€变得€€黯淡、褪色,父母去世也渐渐变成了回忆中€€的一个浅淡的符号。像是€€历史€€教材中€€标注日期的事件, 只需要理解意义,无需体€€会背后绵延漫长的痛苦。

九岁那年€€似乎还发€€生过很多事情, 却都被那件事情给冲淡了。

池小闲抱歉地€€摇摇头:“我记不清了。”

“可以让我看看你的头发€€么?”陈愚之道。

反正在宿舍间里也没有外人,池小闲便将假发€€摘了下来, 露出一头轻柔蓬松的银发€€来。

两€€人对视一眼, 忽得€€都笑了。

陈愚之也是€€一头白发€€,虽然跟他颜色不完全相同, 但乍一看很像同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