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对不起的人,但他必须要这么做。
天际见了白,皇帝等待已久的朝阳却未露面,厚重云翳遮覆住了天空,阴阴的,有种混沌的风雨欲来的沉闷。
€€€€€€€€€€€€€€€€€€€€
各个门都没有进出记录,朔西人进京相当于走私人ko,查起来相当费时费力。但是他们既然能干下这些事,便不会只有一两个人,这些人在京城从未露过面,而能够给他们栖身之处的地方少之又少。
在穆兰妲活着的时候,她的商铺可以作为联络转移的枢纽,甚至那些客房都可以给朔西人容身。她死后这里就被废弃,但一定会有痕迹留下。
一辆马车飞驰在大街上,扬尘落定,前头下来一个人。他一下来,便差人上去把封了老久的一家铺子门前的封条给扯了。周围有眼尖的,以为是哪个人来接手这家铺子,暗暗打量片刻,发觉对方不过是个普通的年轻人。
这举动说不上招摇,可也算不得隐秘,大街两侧商户林立,送往迎来的有客人也有跑腿的伙计,没人注意到一边的客栈里,有个跑堂的悄悄离开,钻进不知哪条巷子里去了。
京城各府都有自己的辖地,两府之间少说也有几里地,这跑堂的其貌不扬,一双腿迈得奇快,一炷香的功夫,在热热闹闹的商铺林子转了一圈,又奔到佛颂悠悠的宝刹之中。
小庙无有香客,跑堂的猝地闯进去,青灰一列僧衣登时乱散。
“又是来寻圆庄师父的?”有个僧人一瞧是他,立刻知道是来找谁了。
跑堂的低着头,不大爱搭理人,只微微点头。
僧人一哂,道那圆庄还挺受欢迎,也没多想,便让人进去了。
“穆兰妲的地方暴露了。”悄寂的僧房内鸟雀惊起,簌簌抖落木叶。在内打坐的僧人上身赤裸,闻言倏地睁眼。
“你的文身应该藏好。”跑堂的喘着气,捡来一只坐垫坐下:“他们会认出你。”
“不会有外人来这里,”达奚旃这么说着,还是依言披上僧袍,“他们说着要渡众生,可是还是害怕我这种人。”
“骄傲是你的毛病,你迟早会因此吃亏。”
达奚旃摸着发茬密布的脑袋,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浪费时间,“那里的东西已经清扫干净,即便有人到那里去,也找不到什么€€€€是谁找到了那里?”
“只有刑狱衙门才会管这件事,很有可能是刑部。”跑堂的说:“官府生疑,我们一时半会儿联络不到所有人,就算官府搜不到,我们也要早点做打算,以防万一。”
“穆兰妲背叛了我们,”达奚旃忽然说,“是我高看了她,我以为她和我们一样,文上了图腾,忠诚就永远不会改变,但汉人毕竟是汉人,他们如蛇蝎一般阴毒善变。”
“你怎么会知道?”
“除了她,还会有谁。她死在刑部大牢,死前一定给他们留下了什么。”
跑堂的看着他:“你也利用了她。”
“她的心志不坚,经受不住考验。”达奚旃有些烦躁,说:“不要提那个已死之人了,她的灵魂会有苍天来惩罚。你现在回去,不要惊动他们,继续在那里盯着。”跑堂的站起身:“那你€€€€”
“我还在这里,再过两天是我们的大日子,不能因此打乱了计划。”
“好。”跑堂的说着,把坐垫推回去,有些担忧:“我来时走得急,从正门就出来了,万一有人问起€€€€”
达奚旃道:“遇见同乡,遇见债户,都是急事。”
“等等!”达奚旃忽然露出凶光,跑堂的遽然一悚,止住脚步,有些畏惧地看着他。
“你刚才说,你是从正门ko进去的?那他们也是从正门进的?”
跑堂的点头,似乎还未意识到达奚旃的意思。
“他们要查案,就不该这么轻易地让人知道......”达奚旃又抹了一把头皮,“再怎么轻率,也应该避开街前才对。”
跑堂的呼吸一窒,说:“他们故意让我看到?”
“汉人狡诈,你的行踪已经暴露了,不要从正门走。”达奚旃说着,忽然想到什么,停下来。
“从哪里出去?”跑堂的焦急地看向他,额上已经冒了汗。
“我想到一个方法,能够两全,既不让你被找到,也能够打消他们的疑虑。”达奚旃说着,盯紧了他。跑堂的倏然起一背的白毛汗,结结巴巴地:“什么方法?”
他应该往前凑一点,但却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直到达奚旃极具压迫感的身躯逼近了,他才麻木地感到一股凛冽的杀意。
片刻之后,刑部的人果然来了。小官吏出来和住持交涉,现有大盗流窜在外,要查各个僧人的度牒,以免被贼人浑水摸鱼。
其中有个穿布衣的,看着没有架子,可是跟来的人都服服帖帖站在他后边,僧人们大为奇怪,却不敢问出,依顺他们陆续聚集起来,可度牒还没交完,一把火先烧起来了。
刑部官员正在翻看度牒,猛地见到僧房后浓浓一阵黑烟,虽不见火光,却极为呛人。一群人心道不好,大呼小叫提着水往后跑。
僧人满脸惊恐,边跑边问有什么人在房内。
“是圆庄,”另一个僧人抖着嗓子,“还有那个来找他的施主!”
庙子本就不大,他们慌慌张张跑到僧房并没有用多久,很快他们就发现那里早有人了,都是翻墙而入的。而院中浓烟滚滚,却没有火,其中一间僧房房门大开,隐隐的黑雾中站着一条高大人影,外面的僧人颤声叫道:“圆庄!”
那人影便走过来了,手上满是鲜血,风一吹,浓烟全部飘荡出来,屋内的情形也让众人看清了€€€€散乱的纸张烧了一半,中间有个浑身是血的人,当胸扎着一把匕首,正是那来找圆庄的香客!
住持正在其中,当着刑部的面,惊骇不已:“圆庄,你!”
高大的和尚擦了把脸,说:“我杀了人,报官吧。”
刑部的人全愣了。
“你!”住持年老,闻言脚下一软,被人眼疾手快搀扶住,“你这是为什么!”
“我为躲徭役,从黑市买来度牒,此人以此要挟,我便杀了他。一念之差铸下大错,我不连累在场各位。”他眉眼沾血,但僧人们看他的神情竟然前所未有的顺眼起来。
僧众正舒一ko气时,听闻身侧有人道:“放火又是怎么一回事?”
正是那个布衣的青年,看起来文弱,全然不惧这血淋淋的场面,仰头对上那杀人和尚的眼睛。
刑部来的都是办案经验丰富的官吏,虽然位卑,却自有一番断案法子,当下窃窃议论起来。
达奚旃缓慢地抬袖,擦了脸上血迹,“杀了人,原是想逃的,故而烧了度牒和僧衣,想找山头做个绿林。但日与其后担惊受怕,还不如引刀一快。”
在他一念之间,这些僧人险些都要葬身火海,在场的和尚们一听这话,脸色又凝起来。
青年没搭腔,他身边的官吏嘀嘀咕咕凑过来:“商大人,尸首横在寺庙,毕竟......此人还是抓回去......”
商闻柳微笑:“你就这么想让我们抓你?”
达奚旃咧开嘴:“你们当官的,不就该抓那些国法不容、天理不容的人吗?”
事出反常,必定有诈。但不论怎么说,商闻柳都不能不抓他。
“上枷。”
达奚旃被推搡着,带上了一套刑枷,在僧人们的注视中走远了。
第174章 三更
“人已经抓进去了?”
“进去了,”青袍的胥吏捧着册子,跟着问话那人走,“这会儿该是审问呢,您去看看?”
今日是个大阴天,刑部的院子荫凉舒爽,胥吏心情松快,言语也就不那么谨慎了。他自觉失言,人家正是停职的时候,哪来的道理跑大牢里做这个旁审?
胥吏在心里抽了自己几个嘴巴,正揣摩着眼前这人的心思,忽的便听人道:“是谁在审问?”
“是左主事。”胥吏夹起书册,不再多言。
左澹把审问的差事揽下来,商闻柳并不意外。左澹困官已久无法升迁,就是因为他嗅觉太灵敏,事事都要有他的名字,这样的人升上去,对堂官而言是个隐患,放在主事的位置却正好,以商闻柳对孔照的了解,非到不得已的时候,孔照决不会提拔他。
左澹在六品官的位置待了这么多年,大概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他现在进退两难,既不敢懈怠,又不能
他不仅要让孔照知道他有一份功劳,还要让更上面的人知道他的功劳。
这就是说,左澹已经听到朔西人的消息了,否则他不会上赶着来担这份差。
“他什么时候去的?”
“有半个时辰了吧。”
胥吏拘谨地答着话,又问:“大人有吩咐?”
“我本不该插手这个案子,”商闻柳忽然笑了笑,“左主事有什么嘱托,你们遵从就好。”
如何面对左澹,商闻柳心中已经有数。眼下需要他去做的事有很多。
他笃定,庙子里抓到的那个和尚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但现在度牒和一切能够证明和尚身份的东西都被烧毁,庙里的僧人也都不清楚他的来历,这个人似乎凭空出现,只是为了在此时赶个凑巧入狱。
商闻柳不相信这样的巧合,这个圆庄就是冲着他来的,他要早做应对。
“衙门没我的事了,我回去歇个半日。”出人意料的,商闻柳转身对那胥吏交待。
胥吏有些迟疑,道:“万一有事......”
“万一有事,自有各位堂官解决,我在刑部走动已是坏了规矩,再留,就要坏事了。”
小胥吏愣住了,眼睁睁看着人走出去,临走前还留下话:“牢里若在审讯,你就早些过去,我看现在那里正缺人手。”
€€€€€€€€€€€€€€€€€€€€
刑部大牢关押的都是穷凶极恶之徒,他们有的身上背着十几条人命,有的是残害一方的匪首,还没几个是只杀了一人便被关进这里面来的。
这犯人架子不小,坐在刑桌前面,挑衅道:“你没资格审我。”
书吏蘸着墨汁,眼看室内气氛僵持,不知如何是好。
桌案前的左澹鼻子都气歪了:“那你说说,谁才有资格审你?”
犯人摸着发茬,冷冷一笑:“谁把我抓来的,谁才有资格审我。”
在场的人也不少,闻言面面相觑,这是要叫商郎中来?人家虽说在奔走办差,可明面上还是停着职呢。“狂徒!”左澹一怒之下汗落如雨,猛地拍桌,“你以为这是哪里,容得你放肆!”
“我听见有人叫你主事,区区六品官,也配听我的证词?你不怕人头落地吗?”达奚旃放肆地笑,全然没把周身摆放的刑具放在眼里。
换做旁人,在场的官吏一定会认为这是狂言,但达奚旃的气势太过凶悍,所有人都不敢出声了,畏惧地看着他。
“我有三个要求,你们叫不来他€€€€”达奚旃扭头看了外面的天空一眼,又深深地盯住左澹,“我是不会开ko的。”
€€€€€€€€€€€€€€€€€€€€
过道里一片死寂,不出一会儿,杂乱的脚步声传来。
左澹步子不稳,或许是方才遭遇的羞辱,他神色略显茫然。随行的书吏看出来了,担忧道:“左主事,若是不适,便早些落衙,这里下官替您守着。”
左澹面有忧惧,但很快把这点异常掩去了,抬袖擦着汗道:“不必了,那犯人满ko胡言,你们不要听信。”
“主事做事周到,下官心里有数的。”
“还有,”左澹有点心不在焉,“今日他的话,你们几个莫要说给旁人知晓。”
今日他的面子跌大了,书吏心知肚明,忙不迭说是。
左澹有些心神不宁,下了衙,浑浑噩噩往家里走,穿街走巷,一睁眼,入目都是陌生的街坊。
他不知道身在何处,茫然看了四周,有两个孩子蹲在一座石牌坊下,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什么。路过的大人各走各的路,没一个看他们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