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三千深情 第85章

王晏之:“自当固守本心,不忘初衷。”

谢扶光:“自是夫夫同心,不可亲近他人。”

“又错!”谢夫人道。

两人心中茫然不解,这怎么还会错?

谢夫人看着两个年轻人道:“人生漫漫,天下英才何其多,未尝不会有令人心动之人,未必不会遇见如你们如今这般不顾一切之人,然倾慕与深爱,仍有种种不同,要学会区分,学会取舍。”

“我希望你们能永远记得今日之事,今日之情,永远保持如今的心,那自然最好。”

“可若是有朝一日再无可能挽回,再回不到今日,也莫要生怨。”

“你们相识一场本就是缘,不过缘来则聚,缘去则散,不必后悔,也不必怨怼。”

王晏之和谢扶光本以为谢夫人是刻意为难他们,此时一听却方知自己心胸狭窄,不及长辈思虑深远。

他们深深一拜,“多谢伯母/母亲教诲!”

谢夫人这才露出笑来,“既如此,我们便成全你们,待看你们这段锦绣良缘,又能走多长远。”

这下不用提醒,谢扶光便笑着和王晏之齐齐一拜,“多谢爹娘伯父伯母!”

锦绣华美,谁人不爱。

这段锦绣良缘,终还是成了。

王晏之想要立刻成亲,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双方父母虽不再追究他们闹出的这场笑话,却也不会让王晏之得寸进尺,日子是早就定好的,该什么时候成婚,就什么时候成婚,半点便宜也别想占。

不仅如此,两家父母还非常严格地执行婚前不可见面的规矩,自那以后,二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但人都是天生反骨,越是不让见面,他们便越想见,越想知道对方的消息。

为此,他们想出了许多办法,例如王晏之写诗唱词,让自己的诗词在京城传唱,借由诗词来向谢扶光传递消息。

而谢扶光也时常在宴会上有所作品,似与王晏之的诗相应对,二人以此为隐秘的交流,是心有灵犀的游戏。

他们的婚事众所周知,因此,也有人察觉到了一点微妙的不对劲,却也只觉得二人诗词相合,像他们二人,极为相配。

对此,王晏之和谢扶光也只是笑而不语。

偶尔在宴会上遇见时,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们放过孔明灯,飞过竹蜻蜓,还试过风筝,渐渐的,他们竟也得出其中趣味,不觉得不见面难熬了。

二年春,王谢两家热热闹闹办起了喜宴。

王晏之骑着马,谢扶光举着扇,那扇子竟也十分眼熟,与王晏之相熟之人一看,便发现那并非是婚礼常用的团扇,而是折扇,且是王晏之常用的扇子,不过如今扇面并非是从前他习惯的山水,而是缎面锦绣,艳丽夺目。

众人纷纷心中暗骂王晏之闷骚,却又十分羡慕这场盛大的婚事。

世人皆以十里红妆为傲,然今日谢兄这份红妆,又何止十里。

谢扶光坐在轿上,目眼睛却微微从扇后露出,望向前方骑在马上之人,目之所及,满是喜炮炸起的红色纸片,飘飘扬扬在空中,宛如从天而降的红雨。

到了王家,王晏之总算能光明正大地看自己的新婚夫郎,这一看,便忘了其他。

直到有人喊道:“新郎官,你把你夫郎都要看羞了!”

众人哄堂大笑,王晏之这才稍稍收敛视线,心中却道:失策,该回喜房再看的。

……似乎是真的有些羞。

他竭力克制,才没有让自己当众笑得像个脑子有疾的傻子。

一拜天地,拜巧妙因缘。

二拜高堂,拜王谢姻亲。

夫妻对拜,拜你心悦我,我倾慕你,拜携手同心,不离不弃。

抬头时,二人四目相对,相视而笑,不曾移。

王晏之一杯倒,拒绝了敬酒,更将想闹洞房的人关在门外,独留下他们二人。

谢扶光放下扇子,笑着唤他:“夫君?”

王晏之也笑着回礼:“夫郎有礼。”

没有合卺酒,便以茶代酒。

黄昏已过,夜幕降临。

王晏之亲手取下谢扶光头上那支金簪,如墨青丝散落在后背,被大红婚服衬得更像锦缎。

大红的纱帐垂落,将那无边风景笼罩其中,只能隐约窥其光影,听其声音,羞得大丫鬟小双儿皆离得远远的,除非听见呼唤,再不敢靠近。

婚后,二人在王家过了一阵悠闲又甜蜜的日子,三月过后,他们便迫不及待收拾行李启程远行。

那是王晏之的旅途,而如今,还要多一个谢扶光,那也是谢扶光一直期待的未来。

对此,无论是王家还是谢家,都表示管不了这两人,唯一的要求是每月有家书,每年至少在京城住两月。

他们当然没意见。

马车上路,谢扶光期待地问:“夫君,我们这次要去哪儿?”

王晏之扇子一扬,“自然是扬州,好歹出来一番,怎能不回咱们定情之地?”

说到扬州,谢扶光倒是想起来一些事,“梦楚姑娘他们如何了?”

“她立了功,朝廷自然有所嘉奖,特放她良籍,赏她金银,且她也已经找到父亲,父母相聚,已是大幸。”

这倒也是。

谢扶光看他,“夫君,为何朝廷谁都赏了,却没赏你?”

王晏之悠悠道:“不是没有,而是我没要。”

谢扶光满脸好奇,“是什么?”

王晏之摊手,“皇帝想赏我个官做,我拒绝了。”

做官干嘛?整天对皇帝下跪吗?他可没那本事。

像他这样,偶尔帮帮忙,还能得朝廷嘉奖,不要官职也有口头荣誉,可要是真做了官,那给朝廷做事就是职业,做好了没夸,做不好挨骂,该怎么选,他又不是傻子。

谢扶光想了想,也觉得这是笔赔本买卖,深深觉得他夫君真聪明!

车逐渐远去,车内的声音也越来越远。

“我打算写本书。”

“夫君想写什么?”

“那自然是,先写我们。”

王晏之以他们为原型,写了本《金簪记》,言辞风趣幽默,情节妙趣横生,其中各种反转戏剧令人哭笑不得,欲罢不能,一经上市,便畅销江南,甚至越来越远。

由其衍生的说书和戏曲歌舞也是百花齐放,广为流传,直到千年以后,仍是影视改编极热门的话本。

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王晏之一生诗词累累,流传下来的也占据着当代学生求学二十多年的课本,其中一本游记更是全国学子的噩梦,让人又爱又恨。

谢扶光早年经商,曾将生意做到海外,彰显当时的盛世,中年开始致学,之后更是将自己所学整理成册,《数问》的出现,证明本国数学曾领先国外七百年。

且他也写诗,还总爱和王晏之以诗交流,每每学一首王晏之,总要关联学一首谢扶光的,或者反过来。

二人被广大学子亲切地誉为难拆cp,来表明他们的难舍难分。

无处发泄的他们只好在被虐时看看他们的电视剧,被电视剧里的他们甜一甜,就觉得课本上的他们似乎也没有那么可恶了。

这一日,《金簪记》再度被翻拍,请了当前最有颜值和实力的小生小花,导演致力于打破经典,创造辉煌。

然再如何翻拍,别人戏里的故事却怎么也不如真实的故事。

有王晏之和谢扶光在,才是那段属于他们的锦绣良缘。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有下个故事简介】

本故事已完结,祝小王同学和小谢同学余生皆锦绣,见你便是良缘,拜拜,下个故事写嫁给未婚夫他爹。

简介:萧问阙作为大周第二位皇帝,征战多年,收复失地,好不容易统一天下,朝政安稳,正该是他过安稳日子,享儿女孝顺的时候,却因为一场意外,不得不将儿子的未婚妻收入后宫。

看着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孤苦无依,遭受算计,萧问阙想,就让他在宫里住着吧,他护得住天下百姓,没道理护不住一个楼风吟。

楼风吟自小和太子定亲,父兄祖父相继离去,他唯一能倚靠的人变成了太子,直到有一天,他被太子推开,茫然地落在原地,无处可去。

他自小当成长辈的陛下向他伸出手,“过来。”

本故事分为前世今生两个部分,前世古代今生现代。

文风依旧纯爱,ntr感不强,主要写的是尊敬的长辈和爱护的晚辈之间的禁忌。

排雷:古代部分攻非处,后期有生子,轮回后的现代双处。

€€€€

第60章 嫁给未婚夫他爹1

昭宁七年,前朝丢失的最后一块失地成功被楚国收入囊中,大楚就此实现天下一统,四海归一。

朝廷也很快收到大军即将得胜还朝,亲征陛下也即将随军归朝的消息,群臣既期待又忐忑。

说起他们这位陛下,便不得不提起对方的武德充沛,从做太子开始便一直征战沙场,后来做了皇帝,在长安老实了几年,等到朝政平稳过渡,在他的平衡下稳定运行,便又拍拍屁股带着大军离开长安,去收复失地,只留下不过刚刚十一二岁的太子监国。

看着彬彬有礼向他们请教学问的太子,一众朝臣便是再气也无处发,参皇帝的奏折至今堆满了一间库房。

然而任凭他们如何不安,不想这建立不久的新朝落得二世而亡,他们也只能捏起鼻子兢兢业业干活。

幸而在昭宁帝的远程把控,太子监国,朝臣辅佐的情况下,朝政竟也平平稳稳度过了这几年,并也未出什么大的差错。

可皇帝不在长安,终无法令朝臣安心,如今昭宁帝终于要回来,满朝文武虽心思各异,却也都纷纷松了口气。

在众多人期待着皇帝回长安处理朝政时,却也有人心中有着不同的想法。

陆太傅今日给太子上完课,又久了一会儿。

内官已经将太子的东西收拾好,太子看向陆太傅,“太傅可还有事要嘱咐?”

陆太傅:“……并未。”

太子:“既然如此,太傅便早些回府吧,也好有时间陪伴家人。”

陆太傅深深看了太子一眼,太子与他对视,神色岿然不动,最终,陆太傅朝着太子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