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七代人的统一兼并战争终于在秦王嬴政这一代落下了帷幕,而身为丞相的顾衍却缺席了齐国使臣送来降表的燕朝。
他端坐在丞相府的中庭,像往常一样处理着几乎没有尽头的公文。甘罗从太学回来,低声问顾衍道,“先生,如今城中都在讨论王上一统天下的事情,您不去燕朝真的好吗?”
顾衍将处理好的文件放在一旁,打算带着还需要商量的到丞相衙门去一趟,听到甘罗的话,他笑着说,“于王上而言,这是彪炳功勋的一天,应该让他一人独享。”他的位置太靠近王座,他不愿在这种日子去抢嬴政的风头。
“至于我,今天不过和往常一样。”他笑着说。
第99章
天下归一,嬴政当然表现得喜不自胜,大手一挥宣布要举行整整七日的庆典。当然,在庆典之前他需要召开天下统一的第一次外朝。
虽然极具纪念意义,但事实上对于多年为官的众臣来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流程。吉时,众臣按位阶立于皋门外,宽敞的殿前广场左右各种九棘和三槐(1),顾衍身为三公之首自然立于三槐之前,他的身后就是国尉缭和刚刚走马上任的御史大夫李斯,而他的刑部长官廷尉之职被韩非替代,吕不韦站在各部长官之前,表示右相的位置。他们身后便是有官职的各类官员,按部门和职位分别站在九棘旁边,而对面的九棘站的便是没有官职,但有爵位的人€€€€这其中有不少是旧六国的贵族。当然,李斯的处置办法非常有效,大部分的六国遗族应该再过两代就无人可继承爵位了。
乡遂及都鄙公邑的官吏站在贵族们的后面,三公后面也站着的是平民的代表和各地郡守,但位置要比各部的长官还靠前些,以示中央对地方工作的看重和对百姓的尊重。
嬴政位于皋门的高台上,高声诵读祭词。顾衍按照乐曲的变换行礼,带着群臣祝贺自己的王上一统天下。
至于祭词里‘赖宗庙之威,兴义兵以诛天下□□,使六王毕,四海一。天下皆统,当传后世’这些不符合祭祀谦卑原则的话,顾衍选择性失聪,也没有搅和嬴政的雅性。
当然,他知道嬴政是不会在大朝上宣布自己要改换名号的。
按照现在人的性格,改换名号这种大事,尤其是他是想要表功天下才该换名号,他不能自己提出来,甚至连封号都不能自己提,必须是群臣上表才行。
贴心的顾衍已经和李斯打过招呼,会在朝会结束之前将这个事情提出来,至于名号嘛€€€€
“王上以渺渺之身,立不世之功业,功盖三皇德高五帝,名号不改不足以表德天下,使百姓信服。”果然,在朝会快要结束的时候,李斯站出来行礼,当着众人的面将早就准备好的词说了出来。
虽然这话说得非常惹人震惊,但是因为是礼仪性的朝会,所以也没有人交头接耳的商量。这也是顾衍决定在大朝上提出来的原因,南方其实并没有完全安定,百越之地更是不安全,齐国刚刚投降归附秦国的情况还不明,如果在燕朝或者内朝上提出了,有多少朝臣和贵族会站出来反对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在大朝上,他们不能随意开口,而能开口的三公都是秦王拥趸。
在祭祀场合将这件事定下来,是受到天地庇佑的,日后也不会有人真的在公开场合反对€€€€私底下的交流不会影响国家,顾衍并不在乎。
嬴政也没有提前得知这件事,他讶异的看向顾衍,希望从他的反应里得到些提示。
顾衍平和的行礼,“王上功业之威仪,非三皇五帝不可敌,然古往今来并未有帝王立王上如此伟业,纵周天子也有千里之地不可治,分为列国。王上东起齐鲁汪洋之地,西至昆仑之脉,南涉百越之林,北统阴山之遥,实乃古今未有,后世未必再有之功,故臣斗胆,引开世之大统,立千古之一帝”
“王上当命‘皇帝’,号为始皇帝,方才可表德立功。”顾衍顶着众人震惊的表情,亲自解释道,“御史大夫认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其中泰皇最贵(2)’,臣认为既有不世之功,自然需新称才可,故去‘泰’留‘皇’,与帝同称,方为‘皇帝’。”
他亲自将自己的王上捧上了皇帝之位,尤觉不够,继续说,“至于号,便是万世之始,自然号为始皇帝!”
顾衍平和的笑着,他抬头看向嬴政,好似对着那模糊的身影道,‘如此贺礼,不知如何?’
嬴政手持王剑,立于祭坛前,忽然风起将神幡吹的猎猎作响,在一片风声中他忽然笑了,‘如此贺礼,朕收到了。’
虽然他知道早晚他都会自号始皇帝,但在这种场合下得到万臣朝贺,被恭上皇位的感觉,真的很好。顾衍的礼物,他非常喜欢。
当然,正式的文书还得吏部出面写成文稿然后经过三公的手后呈交嬴政,不过顾衍知道,此时要是没人有胆量站出来反对,在燕朝上他们就更没有理由反对了。
他话音刚落,身后果然传来轻微的骚动声,但很快就归于平静,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即使刚刚快把顾衍的背盯穿的那些六国遗族和旧贵族们也收回了视线,默认了一切的发生。
“请王上登临皇帝之位,以宽宥我等臣子之殷殷之心。”顾衍没有等到嬴政的回答
,催了一句,不过嬴政却在祭台之前说,“寡人受之有愧,如今天下无战乱之困,但百姓还未能安居乐业,寡人恐怕自己会德不配位啊,丞相如此盛赞是折煞寡人了。”
当然,这并没有在顾衍和群臣的意料之外,甚至这才是正常流程。
顾衍立刻接话又劝,他甚至拿出来百姓的收入,国家税收等等的增长作为嬴政统治国家功绩的证据,然后嬴政又推辞说自己德行有失。
顾衍躬身行礼,终于抬出了自己最后的理由,“王初年,秦国人口不足300万,四境人口不足3000万,而如今经过了十年征战,有无数战士战死沙场,但人口增长了三倍有余;当年粮食一亩产一石半,而如今亩产不论丰年旱年都能稳定在四石左右,真正做到了不加赋而国富民强;十年前,婴儿十不存一,但如今仅有十之一婴儿会早夭”
他一条条将这十年秦国走过的路娓娓道来,每一条的成果都震撼着在场的的官员、贵族和百姓代表。顾衍当然是故意的,他并不是单独说给嬴政听的,这些数据更多的是给对这些年发展毫无概念的百姓,三老,和那些六国遗贵说的。
只有把成果告诉他们,他们才能真正的敬畏、认同秦国的统治€€€€如果能吃饱饭,穿暖衣究竟还有多少人怀念那个欺压他们的过去?
将这些数据统计出来的民部官员们矜持地向周围的其他同僚们点点头,他们不但是这些数据的统计者,九成的人都是当年跟着顾衍一起埋头苦干的基层或者中层官员,可以说有这么的成就有他们八成的功绩。
听着让人心满意足的数据,嬴政眼睛的亮亮的。他其实对国家的富足是有一定概念的,毕竟每个月都会收到来自顾衍整理的收支表格。商周时期就已经有“量入以为出”的预算思想,在顾衍的精简和优化后,太学的博士们又提出了不仅要编年度预算,而且还应建立三到三十年的中长期财政收支平衡机制。当然,地方也会定期向中央报告财政收支情况,这个制度被称为上计制度。
所以就算不关注民生方面的事情,嬴政也对其中的数字很熟悉。
可每月的了解只是知道有的数字在增长,有的数字在降低,并没有顾衍这样全都拿出来说的震撼。
他在顾衍这番引证数据的劝说下,终于不再推辞€€€€当然,按礼他也不能再推辞下去了,嬴政矜持的点点头,“那便请丞相上表,待寡人昭告宗庙后便该换称号,以彰天德。”
顾衍行礼,而此时跟着他一同跪下的人有很多都变得心甘情愿。其中很多来自各地乡、里的三老和百姓代表甚至忍不住啜泣,毕竟刚刚丞相所言皆是民生福祉,他们接受了秦的好处,未来也更有盼头,但因为日子是一天天过的,所以感触不深,如今被丞相这样一说自然会想起十年前的生活,那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啊!
即使秦的徭役确实比曾经的六国重,但很多都是为了百姓的生活所兴的徭役,他们并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他们来的时候观察了,秦宫有的墙壁看起来还没有他们给自己乡里建的书院看着气派呢!
如果顾衍知道自己身后的三老在想什么,他一定会扶额叹息。秦宫已经用了百年,再结实的的墙面难免会表层脱落,各地乡级书院都是最近五年内建起来的,而且用了石灰粉墙,丹砂着色,看着当然要比青石夯土建成的宫殿好看了!
毕竟很多衙门和书院都是新的,拿来和百年建筑比有些过分了。
而且这次不需要在秦宫放那么多六国贵女,嬴政也没有建设新宫殿的想法€€€€他满脑子都是省钱去打西域,就算不能打到罗马,周围的月氏、羌族什么还是可以解解心瘾的。
顾衍见他不打算大兴土木,也就随他去了,这也造成了秦宫看上去虽然威仪但是确实有些年久失修,没想到被三老当作王上节俭为民的表现记在了心里,回到各地后大肆给自己辖区的百姓说。这也成了嬴政仁德的表现。
五日后,太史令卜算吉日,嬴政端着顾衍写的表独自走进赢姓宗庙。
这是他作为赢姓子孙昭告先祖的仪式,当然不会有外朝官员在,宗庙外跪着的都是赢姓子弟,顾衍并不在其中。
所以,他也没有亲身经历嬴政在宗庙门口宣布自称始皇帝,以‘朕’自称这个过程。当天收到嬴政发往各地的王令简报时,并没有比咸阳城的百姓更早知道。
“以后,就要称王上‘陛下’了。”他将自己收到的王令简报交给张苍,嘱咐道。
“诺。”张苍低眉道。
第100章
始皇元年,春。
因为陛下下令要与民同乐七日,所以几乎整个秦国疆域都热闹了起来。即使很多地方距离咸阳较远,但是祭祀,拜祖庙需要好几个月,政令通过专门的邮政系统投递到各地乡县衙门,庆典刚好在始皇元年的正月,和新一年的第一次春祭放在了一起。
已经归为民部的戏剧团们更是卯足了劲,在各地上演不同的戏剧,各郡的报纸也成批成批的庆贺天下一统,没有战争之类的事情,给这次庆典预热。总之,在很多百姓还没有在城门口看到王令的时候,就已经从各种途径知道了天下一统,陛下要与民同乐七天的事情了。
“哎呀,那是不是还要选些节目去咸阳给陛下表演哦!”一名吴女怀抱一个婴孩,和旁边一起看报的人说。自从在这里发现了钨矿,他们里就变得比其他里有钱得多,里长甚至找来了以前在楚国做过贵族教师的女师和先生,给全里教秦文和楚文,很多百姓都是农活结束边纺纱边学习的。所以他们这里的识字率比周围都要高,就是普通的农人都能看懂秦楚两文的报纸。
“听说陛下还有楚国亲戚呢!肯定喜欢楚歌什么的,说不定要吧€€€€”吴地很早就被楚国攻占,很多人都是半个吴人半个楚人这种血统,所以说起来也有点骄傲在里面。
“嘿,说不定呢!而且顾丞相也是楚人啊,肯定喜欢看到咱们南地的歌舞,要不咱们给乡上说说,选个唱的好的舞团去咸阳也给陛下热闹一下?”
“也是哦,陛下让咱们热闹热闹,他自己要是守着没什么文化的秦地可是很可怜的哦。”刚开始挑起话头的吴女也赞同,南方诸国一直认为秦人少歌舞礼乐,这个印象就算是秦的王都不能免俗。
浪漫的南地人们喜欢舞蹈唱歌,而且性格飘忽,想到什么是什么,当即就有人要去找里长商量这个事。
齐国就更不用说了,出自富饶地方的百姓想法也像海一样宽广自由,想要往咸阳送礼物的事情很早就呈到了郡守的案上。其实齐人也不是真的觉得这是个需要庆祝的事,他们毕竟刚刚归属秦国还没有一年呢,但是因为曾经有给周王纳贡的传统,自觉知礼守礼的齐鲁之地觉得既然称臣肯定要有面南称臣的姿态在,而且秦国待他们不赖,刚刚投降就有农官和亲民官来扶持农作物,处理家长里短和治病了,很多百姓都觉得应该以礼还之,于是他们抬出了自己压箱底的东西送往都城咸阳。
虽然其他郡并没有什么来自民间的自觉,可架不住这两个地方要是想到咸阳去展示自己的礼物和歌舞就要经过大部分地方,所以还没到春祭的时间呢,全国就都知道东边和南边有几个郡要给陛下献礼!
“连桂林郡都偷着送礼?”内史(1)的长官将各地报过来要路过他辖区的申请往案几上一摔,他们内史虽然是最先得到消息的,但没人一个人想到还能通过这次庆典往咸阳派人表演或者送些新奇玩意,“而且济北郡和琅琊郡究竟是怎么回事,一起送了个什么这么大?”一个要三百尺长,一百尺宽的玩意究竟是个什么?
“郡守,现在准备也来不及了吧”一帮的郡丞皱着眉头说,他已经看了各地的申请,真的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但是关中地区没有一个郡想到这事!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了,现在也挑不出什么节目,更不要说现造物件了,“要不,还是按周礼给陛下和丞相备礼?”
“陛下说得是与民同乐,咱们拿着玉璧什么的是不是不好?”另一个郡丞嘟囔,“要不把今年排的戏剧一路巡演到咸阳?某看过的,讲的是女子苦等出征的情郎归家,然后在天下一统后她的情郎成为将军归来的故事,挺不错。”
郡守也没有办法,想了想让郡丞把剧团的负责人叫过来再商量一下。
当然,内史并不是最着急的,最着急的是最后得到消息的北地郡和九原郡。九原郡因为是李牧刚刚收复胡人地盘得到扩张的郡,地广人稀又比较穷,所以一时间也拿不出什么。刚刚被嬴政封为九原郡守的李牧其实并不想参与没必要的内卷,他现在也不担心秦王不信任他什么的,在九原郡守好城池比什么都好,但是他的孙子李左车(2)却不这么认为。
“祖父,陛下信任您但是不代表您就能不去表示心意啊!送礼不是没有价值的,很多郡都是通过这个给陛下表忠心,您若是不送难免会让人诟病。”
“那左车打算怎么办?九原郡苦寒,又没甚物产。”总不能学楚人先祖去隔壁郡偷吧,而且隔壁上郡和北地郡也穷的叮当响,他们三个郡全靠丞相每年调拨财务才能支撑起军费。
“但是您训练了步兵啊,前几日还有大胜,陛下肯定希望看到您训练的能以少胜多,以步兵胜骑兵的部队是什么样的。”
“嗯,有道理。”李牧想了想,“那就挑点长得端正的,也让大家去咸阳热闹热闹。至于礼物嘛€€€€”显然经过李左车的提醒,李牧已经有了想法。
终于,在正月春祭来临之前,各郡的礼物都按时到达了咸阳周边。
顾衍收到各地的奏章后,甚至想过把它们统统打回去让这些劳民伤财的玩意都回去。但是转念一想,这其中很多都是百姓自发的,就这一次的话也没必要打消大家的积极性,所以又留案了。
嬴政是从来都没有见识过百姓对他的热情的,上一世他东巡的时候也是禁卫军开道,保证在官道附近十里没有人烟。所以知道各郡送来了歌剧团,贺礼什么的还挺新奇的。
所以,在七天的庆典开始的那一天,他亲自带领百官站到了咸阳宫的女墙上,居高临下看着整个咸阳城街道。
因为在规划时,顾衍就预留了一些民生相关的设施和地方,比如牲畜贸易的场地,还有商铺和算作此时特色的女闾(3)都在太学、官府等地的西边,从咸阳宫看过去也是能看到的。而因为庆典,这些本来就比较繁华的地方更加拥挤,从秦宫上看过去密密麻麻的都是人,顾衍看不清但也不难想象这究竟是多么壮观的场面。
来自西域的胡商很多本就擅长经商,早在听说国家有大庆典的
时候就在典属国的帮助下租赁了西市场地或者屋子售卖自己国家的特色物品,很多中原人没见过的香料、造型独特的金银器都在售卖范围里,易于保存的果干也很受大家欢迎。
而胡商们也用很多种子和官商们换了纸、玻璃制品和肥皂这些新颖的生活用品,罗马的来的使者更看好瓷器,也让手下换了不少打算带回自己的国家。
很快,当咸阳城钟鼓齐鸣的时候,巡演就开始了。在城外等待多时的各郡剧团都展示着自己,走在已经被清理过的主路上,他们尽可能的展示自己的特技,为一会到自己的摊位上正式表演招揽客人。始皇有令,最受百姓欢迎的表演团队能进秦宫为他献艺。
在来自恒山郡的表演团队里,有给人异常的卖力。恒山郡,在几年前还有个更让人熟悉的名字€€€€燕国。
嬴政高兴的看着咸阳城难得的热闹,他不断地向路过女墙底下的百姓和演员们招手示意,终于感到顾衍一直和他说得什么百姓的爱戴也很重要这种话的力量。
要知道,就算是当年东巡亲自看到自己的江山,或者在泰山上祭天时那种感觉都没有如今来得满足。他笑着对在他身后半步的顾衍说,“丞相当年所说之言,朕今日才深有体会啊!”
顾衍也想起了十五年前他第一次见嬴政的时候就说什么民贵君轻,甚至还想在课本上刻‘自由’,‘独立’这类有些痴心妄想的词汇,然后笑着对嬴政说,“终有一天,陛下会看到心中之天下的。”如今,不过是漫漫长路的开端罢了。
等表演的队伍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准备正式的表演后,送物质贺礼的郡才入城。其实本来这些礼物是送给皇帝本人的,按理来说并不会在大庭广众下展示,不过嬴政坚持与民同乐,而且里面来自齐鲁之地的贺礼确实大得离谱,礼单上也只写了是当地特色工匠们的心血,第一眼要给陛下看,所以顾衍就安排所有物质上的贺礼也和表演团一样在咸阳城巡游一下。
刚开始都是比较正常的贺礼,什么当地特殊的动物,新培育出的产量更高的粮种,还有新造型的四轮马车,北地血统优良的马匹,看上去贵重但是还是比较常规的礼物,越到后面越奇怪,当济北郡和琅琊郡的名字被礼部的赞礼官唱报出来的时候,所有人,包括在底下看热闹的百姓们都瞪大了眼睛,因为咸阳城把主城门都打开了!
虽然因为四面天险,有潼关、函谷关、武关镇守,关中地区是没有标准意义的城池的,但这个没有城池指的是没有建设那种几十米厚百米高的内外瓮城,正经的一个几十米高的城门总是有的,毕竟是个表示嘛!不然谁知道到哪里了。
刚刚那些送贺礼的队伍都是从侧门进入的,主城门除了皇帝出行,军队归国外很少会打开,给这两个郡的贺礼打开当然不是皇帝亲自来迎接了,只能是他们的贺礼太大侧门进不来。
轰隆的开门声伴随着的是木轮滚动的声音,如果仔细听还能从嘈杂的议论声中听到沉重的号子声。
顾衍也瞪大了眼睛,想要看清楚究竟是什么东西。
引路的礼官带着这个庞然大物穿过主干道,好在城里的主路比较宽转弯的时候没有碰到周围的房檐。劳工们走到女墙下,高声恭祝陛下寿与天齐云云,在所有人都准备好后缓慢的将盖着的布扯开。
哗€€€€
一阵哗然,所有人看到这个巨大的船只都惊呆了!齐鲁之地,建了个超大号的宝船送给了陛下!
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啊,怎么会有人想着将船送到首都,就是个模型也过分大了吧!当然,没人相信这么大这么重的船只可以飘在水上,而且看上去雕梁画栋的,肯定是给陛下赏玩的。大家震惊的是齐鲁之地真的能干出这种事情。
嬴政也睁大了眼睛,当年东巡的时候他确实也想过出海,甚至还给了徐福五百童男童女让他出海寻仙山,但是那是在海上,而且为了安全考虑他只是远远看了一眼齐国最优良的宝船,从未如此近距离的看过这个庞然大物。
就连身为客人得以在女墙上观赏的鸠那罗在听到大家震惊的声音后,也低声用天竺语问身边的随从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得知是一艘大船后他平静的点点头,心里更改了对秦国国力的评价。很多西域使臣也忍不住估摸着自己的国家可以做到这样的事吗?在得到答案后纷纷遗憾的摇摇头,秦国的国力之强他们真的难以估量。
全城,估计只有顾衍一个人倒吸一口冷气想去把济北郡和琅琊郡的郡守训斥一顿。
从山东把这么大的东西运到咸阳,究竟在路上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他都不敢算!只是一估摸就觉得肉疼,就算齐地因为常年没有战乱,百姓富足也不能这么挥霍啊!
甘罗显然知道自己的先生在想什么,连忙扶助自家先生在嬴政看不到的地方低声安慰,“先生莫生气,齐地百姓们不过是为了表达对陛下的拳拳真心,以后肯定不会了。”虽然他也觉得稍微有些浮夸了,但是真的很震撼,他也没近距离见过这种只有琅琊船工们掌握制造工艺的宝船呢!
顾衍当然知道自己的学生在想什么,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决定回去就给各郡发公函告诉他们下一次如果有庆典,就不用送礼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