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 第68章

明朝。

此话一出,明朝上下震荡不已。

尤其是朱厚照刚刚继位不久的正德元年,朝臣们忧心忡忡,脸上写满了各种心思。当今圣上之后继位的,居然是朱厚€€,兴献王之子?这其中是发生了何事?

是因为陛下无子,还是因为那等不可说的原因……

朝堂之中,一时间人心惶惶。

但后几年的朝臣们则都心知肚明,如今上头的那几位就在为储君人选而各执己见,无一不是为了己方利益。

这就是现在的大明。

【A项,王阳明,本命王守仁,字伯安,小时候名叫王云,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出生于1472年,逝于1529年,可以算是历经三朝了。

且都在中叶。

提起王阳明的心学,就少不得要提到龙场悟道。

这一切的起因,就是王阳明仗义上书,但是触怒了擅政的奸佞宦官刘瑾,将他杖打四十后,从兵部武选司主事贬谪到贵州龙场驿站当驿丞。

非但如此,刘瑾还一路派人追杀,幸好王阳明通水性,这才跳水诈死躲过一劫,到了龙场。】

明朝。

朱佑樘正因李广受贿的事情,而又怒又惊。文武大臣用来行贿的黄金白银,竟是用千百石来记录,这令朱佑樘不由得反省起自己这些年来的作为。

痛定思痛后,他处置了一拨佞臣,并开始重用刘大夏这些贤臣。

除此之外,朱佑樘还准备启用一些年轻的有才之士,以备来日。

正所谓瞌睡了就有枕头。

天幕当即就给他送来了人才。

“好哇,王守仁果然是个才识不错的好苗子。”朱佑樘并不感到意外,甚至准备将人召至宫中一见。

不过比起见一见王守仁来,眼下朱佑樘更想找到那个刘瑾。

又是宦官!

有李广杀鸡儆猴在前,居然还敢故态复萌,究竟是朱厚照还是朱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们竟是连半分经验教训都不曾放在眼中吗!

“传太子!”朱佑樘怒火中烧地说道。

朱厚€€那孩子他不甚了解,但是自家长子的性子为人,他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虽聪慧,却也顽劣。

“陛下,刘瑾正是东宫的随侍太监。”张皇后颇为惊慌地来到殿中。

她早就对太子身边的几个太监有所不满,觉得他们令太子玩物丧志,但万万没有想到,那刘瑾日后居然还会把控朝政,定夺朝臣的生死!

那她的儿子呢?

她的儿子是否也被这刘瑾给把控了?

光是想到这一层,张皇后就忍不住浑身上下冒起凉气来,跌跌撞撞地就往皇帝这边跑来。

“刘瑾,朱厚照!”朱佑樘拳头都握紧了。

【龙场悟道后,王阳明先生彻底打开了人生新格局。我可以这么说吗?

他平定江西的盗贼之乱,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立院讲学,是一位全能大儒,成为了他年少时想要成为的圣人。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大明还是运气好啊。】

朱佑樘听到这里,心里是又急又高兴,急的是随着天幕的提前预知,龙场悟道未必还会发生,若是因此而影响到了王守仁的成长,那折损可就大了去了。

但同时朱佑樘又对王守仁充满信赖,觉得以后无论改变与否,以王守仁的秉性,定还是会成功悟道。

“天佑大明,得此能臣。”

朱元璋和朱棣等人也忍不住夸赞,但一想到此题的正确选项便是天幕不曾选择的A,那么D项的蔚山之战便极有可能发生在大明的末期……

还是因为抗倭。

这个不庭之国,不想过去了那么多年,还是对大明心有不轨!

看来并不能轻易揭过。

要早做准备和打算。

【D项蔚山之战,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是抗倭援朝的知名战役之一。】

援朝,还是之一?

作者有话要说:

在这里和宝子们道个歉,公告出来了,接下去要好好备考了。预计快的话是15号考试,周四之后大概要请假了,回归时间以考试时间为准。

再次和大家说声抱歉。

[1]元€€张养浩《为政忠告》

.

第63章 常识判断d

明朝。

朱瞻基细细盘算了下,抗倭的倭,便是倭国,那需要援的朝,便是李氏朝鲜。

据他所知,此前有过的抗倭援朝之战,有唐高宗之时。

海东三岛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互有争斗,新罗面对高句丽和百济的联合进攻,寻求大唐的援助后,大胜百济,令百济向倭国求助。

此后所发生的海战,约莫就是一次抗倭援朝的战役。

再之后的宋和元,朱瞻基就没有太清晰的记忆点了,实在是元朝、南宋、高丽之间的关系,颇有些理还乱的错综复杂。

“抗倭援朝,应当是赢了。”朱瞻基喃喃自语道。

刚说完他就怔愣了一下,随即便开始苦笑,没想到有朝一日,他竟要因为大明能战胜倭国而下意识地松一口气。

而大明之所以会有日后那等局面,说到底,还是因为他选的好储君。

五十万精锐全军覆没。

大明国运之转折。

朱瞻基不由得捂住了心口,是他亲手葬送的大明盛世啊!

哪怕早已处置了王振,可一听到后世的几个皇帝,皆还是宠信宦官,甚至到了让宦官擅政的地步,朱瞻基的心口就更加抽痛了。

“孽障!都是孽障!”

【所以比起明确不在中叶的D项来,A项就是更为确切的选项了。

这题的答案就是A了。

我真的很不喜欢考中叶、某某宗这样的题型,因为说个皇帝的名字,至少我贫瘠的脑袋瓜子里还能因为各种野史八卦而对选项做出排除来。

否则那么多皇帝,我是真记不住他们的庙号。

明英宗居然是朱祁镇,就问离不离谱?

明武宗居然是朱厚照,更离谱了吧!就因为他的“老家”是宣府的镇国府?还是因为他给自己取了个“大将军朱寿”的名头?亦或者他要把王阳明活捉了的宁王放回去,再由自己亲擒?

桩桩件件,无一不透露着离谱两个字。】

秦朝。

嬴政忍不住冷笑出了声,不知为何,在听闻别人的子嗣有多荒诞不经时,他并未觉得幸灾乐祸,反而是心中越发沉重。

守业当真有那般难?

为何一个个的,不论王朝几经更迭,总有不孝子孙出现?若只是平平无奇,守不住天下倒也罢了,为何还要将祖上奋勇几世,才好不容易获取的天下葬送出去?

不孝子孙视天下为玩物,视亲征为玩笑。

若真的更想去当什么大将军,不如就将皇位禅于更合适之人!

西汉。

刘邦不禁陷入了沉默,好家伙,他御驾亲征,是因为不得不御驾亲征。

而后世那些个皇帝,明明可以不用亲征,甚至是不懂亲征,却非要大动干戈跑去所谓的“亲征”?

幸好都不是他的后代子孙,要不然,他非要让这些不知战争残酷,只为了自己得一个好听的虚名,或是为了好玩而瞎添乱的小娃娃们一些教训。

唐朝。

李隆基好久没听到天幕讲自己了,反而重新讲起了大明的糗事。

这让他忍不住为朱祁镇、朱厚照做出的离经叛道的事情而发笑的同时,心中越发的惴惴不安,因为讲完大明,恐怕就又要转到大唐了。

届时,首当其冲的定然是他!

北宋。

武将出身的赵匡胤是真听不得这些“门外汉皇帝”对行军打仗指手画脚的事情。

这个朱厚照在自家疆域内的小打小闹也就罢了,那个朱祁镇令人发指的行径,当初可是叫他心情梗塞了好些天都睡不着。

这样的子孙,和赵光义的子孙,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了。

元朝。

忽必烈的眼神飘了飘。

天幕说的抗倭援朝,理应是有他一个的,只是他们是生在马背上的,可用铁骑踏遍世界,却并不善海战,是以并未能……

还好天幕没有细说。

想来只要吸取经验,加以天幕课程的辅助,打造出如明朝下西洋那样的海船,将天时、地利、人和尽数掌握手中,定能一洗前耻!

明朝。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甚至连天幕讲了什么错题都忘了,满脑子都是明英宗、明武宗这些庙号,以及这些皇帝所干出来的事情。

况且,何止明英宗与明武宗?

明神宗又怎么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