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的那天朕发现自己是反派 第108章

“是么?给朕听听。”

王霁连忙看热闹似的抬起头,想看看阿枝会怎么说,没想到阿枝还真开口道:“臣是说陛下叫薄州牧前往南越之事,实在属于知人善任,想来没有其他人能知道,南越竟然能收到来那么多田税和捐税。”

傅平安也一愣:“薄孟商?”

她很快反应过来:“薄孟商给你写信了?”

阿枝闻言脸颊微红:“薄使君没有联系陛下么?”

傅平安也想起来了,因为南越路途遥远,情况又特殊,前面几年是免了赋税的,但是说了五年后要一起交上来,算算日子,确实到时候了。

傅平安顿时感兴趣道:“她给你的信里说了?那你说说,她收了多少。”

一行人便这样一边聊着,一

边走到了朝阳宫。

……

虽然只休息了一天,再上朝时,傅平安却感觉朝中大臣看她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了。

她不知道这是错觉还是立后带来的改变,总之她仍旧是端坐在位置上,听着一些例行的汇报,今日的早朝还算和平,直到了最后,边上王霁问完还有何事上奏,大司农上官命站出来了。

傅平安便觉得肯定没好事。

但是,她必须得先哄着对方才行。

如今祈福在即,少府算了行程和开销,明确指出这一来一回,起码需要三个月,也就是说,整整三个月天子将不在中央,朝中诸事,紧急事件还可以追上天子仪驾,但其余日常琐事,却只能交给留守在朝中的官员与侯爵来处理。

傅平安已经做好打算,傅灵羡是肯定要跟着她一起走的,朝中的事便由陈松如主理,如此为了防止陈家的其他人生出事端,陈文仪等陈家官吏就要带走一些,那如上官命这样的官员,便也是要留守的。

所以,祈福完成之前,她不能节外生枝。

所以,虽然心里腻歪得不行,傅平安还是面带笑容地说:“爱卿请讲。”

果然,上官命指出,今年因为出征漠北国婚等大事发生的太多了,眼看着便要预算不足,陛下却又那么着急去潜梁山祈福,如此,太仓就更空虚了,不一定能撑到年末。

确实,这国家财务就是由这九卿之一的大司农负责的,他提出此事,非常合理。

傅平安心想着他不会要借此事来阻止她去祈福吧?这事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她不想节外生枝,也不能在这底线上让步。

正要开口,上官命却话锋一转:“……臣的意思是,或许可以从陛下的内库之中调拨一些钱财出来用以祈福事宜,如此,不就可以解了这燃眉之急了么。”

傅平安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个意思,哭穷呢。

这时也和菜场买菜没什么区别,对方提了,傅平安心里虽觉得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却也要讨价还价一番,便开口:“夏季的赋税也没有完全收上来,更何况,此去祈福,本就该节俭些,又不是去游玩避暑的。”

上官命道:“陛下不要觉得臣在危言耸听,去岁到今年的赋税,

三分之一大概都要用于军费开支了,若是下半年有什么大灾,又该如何应对呢?”

傅平安道:“那以大司农所言,还需要多少钱?”

上官命说了个数字,这数字自然是往高了说的,说完他面露得色,觉得因这事叫陛下掏钱,实在是再合理不过,却听见傅平安说:“那若是三日之内太仓便多了那么多赋税,想必大司农便没什么话说了吧。”

上官命听着这话觉得怪怪的,却说出去的话也覆水难收,便开口道:“……是,如果能有这么多赋税收上来,自然无后顾之忧。”

傅平安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等等吧,退朝。”

上官命:“?”

退朝之后,众人议论纷纷,想着陛下为何如此胸有成竹,然而不等到三日,只次日下午城门快关的时候,众人便知道了缘由,那封为南越州牧,从前被认为已经是前去偏远之地再无翻身之日的薄孟商,带着好几辆马车和一群土人组成的卫队从城南进了京。

……

薄孟商归心似箭。

这一半的心,自然是放在阿枝身上。

于是将马车中的粮食和铜钱交给太府接收之后,她便想去孙家,但陛下却下了谕旨,叫她必须要和宫中派来的中常侍一起将所有粮税都清点入库。

她只在太府耐心等待,眼看着天快黑了,那宫中来的中常侍也终于到了,她料想对方肯定是陛下如今最宠爱的内官,想着自己离京久了,万不能得罪了,挂着笑脸刚准备行礼,却见夜色之中那披星戴月而来的,是个熟悉的身影。

是阿枝。

对方穿着紫色的官服,头发用布巾包起来,又戴了个簪花的冠,看起来颇为文雅,却又不失气势,薄孟商看得一呆,阿枝却颇镇定道:“薄使君,许久未见了。”

“阿……孙……孙常侍,数年未见,孙常侍风采依旧。”

薄孟商甚至觉得,比印象中好像更好看了些。

想了想,便觉得,五年之前,阿枝仍是有些腼腆羞涩的性子,在外人面前,常是低着头的,叫人看不清样貌,如今行为举止更加大方洒脱了,就是听到薄孟商这样说,也只微微笑了笑,道:“寒暄的话便不说了,咱们去看看太府清点好了没。”

两人并肩而行前往太府后院,那边果然已经清点完毕,正在入账,阿枝便过去将已经记好的帐细细查看了一番,以确认没有错处,薄孟商便也一起去看,但两人距离太近时,她难免心猿意马心驰神曳,回答也没有条理,阿枝终于忍不住皱眉,低声道:“陛下叫我前来,是相信我和你,也是一种成全……若是没有做好这差事,我便向陛下自请,往后不要与你共事了。”

薄孟商闻言一惊,忙深深弯腰行礼,道:“是在下错了。”

之后直到深夜,果真心无旁骛,直到处理完事情,阿枝道:“咱们进宫去找陛下复命吧。”

薄孟商看了看天色:“那么晚了,陛下还醒着么?”

阿枝道:“你竟不了解陛下了,若我们不去复命,陛下恐怕要醒到天明。”

薄孟商一想,确实如此,陛下对于这些事,都是很在意的。

她点头称是,两人上了同一辆马车,在夜色中穿行,等快到宫门,薄孟商脑海中突然浮现起先前阿枝说的一句话来€€€€陛下叫我前来,是相信我和你,也是一种成全。

成全?

是什么成全?

薄孟商突然察觉到此话中的含义,但此时再问,似乎已经错过时机,她只好先努力压制住胡乱跳动的心脏,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到将要见到的陛下身上。

陛下的变化一定更大吧?

边陲消息封闭,但一路走来,她也渐渐发现,陛下已经成为一个声名远播的皇帝了。

真是可惜,只差了三日,她竟然没赶上陛下的大婚。!

第一百零二章

薄孟商与阿枝一起复命之后,阿枝便先退下了,殿中留薄孟商一人,傅平安望着薄孟商,心中感慨万千。

对方晒黑了,也瘦了,当年那凛然不屈的世家女,如今看起来平凡了许多€€€€傅平安是说,那某些因富贵养出来的无法控制的倨傲,和神情中在当初还是会偶然流露的不屑,现在是一点都看不出来了。

对方垂手而立时,傅平安恍惚觉得看见了朝堂上的那些三公九卿,神情永远沉静,行事滴水不漏。

傅平安率先提起错过婚礼的事:“只差了没几日呢,竟没赶上。”

其实这自然有傅平安这场婚礼办得太过于匆忙的原因,若是按照寻常的步骤,薄孟商再从南越走个来回都来得及。

但薄孟商自然不能这么说,于是也只遗憾摇头道:“没有见到陛下大婚时的风采,实属遗憾,从前陛下登基时,臣便期待着这一日了。”

傅平安突然从皇座上站起来,走到薄孟商近前,躬身行了个半礼:“朕仍记得夫子开蒙之恩,当日令夫子远走南越,实属无奈,幸而夫子顺利归来,还带来了如此多的钱粮,要说起来,真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

薄孟商本来还一脸惶恐,不敢受傅平安的礼,闻言一愣:“陛下有何燃眉之急?”

傅平安微微勾唇冷笑,将早上朝堂上的事说了,她没做评价,薄孟商却面带愠色:“为国祈福是幸事,大司农处处设障,也不知是何居心,为臣子如此僭越,也就是陛下仁善,才能容他。”

这几句话说的,就有几分从前的样子了,傅平安便笑道:“幸好有卿,明日上朝,他就要无话可说了。”

薄孟商忙道:“幸不辱命。”

傅平安又问起徐谓青和方允俐:“她们没随你回来么?”

薄孟商道:“因在南越还有许多事要处理,所以只叫臣先回来复命了。”

傅平安一脸惊讶:“她们竟愿意,朕还以为你们都会急着回来。”

薄孟商露出笑来:“臣等按陛下指导手册上的建议行事,如今南越已经大变样了,若不是南越路途遥远,真希望陛下也能去看看。”

傅平安道:“朕也如此希望,若不然,夫子同朕详细说说那边的情况吧。

聊到这,便是闲话差不多该聊正事了,于是薄孟商将这些年来的事一一说来。

“众人皆说,南越土人未经开化,是无法管教的,他们至今仍行鬼事,祭拜无名之神,不听王道,只听族内所谓长老的话,他们未有城邦,亦未有文字,甚至不会种地,臣等刚到达时,也是这么认为的……”

实际上,最大的困难就在开头,他们刚过去,就碰到某村落进行活人祭祀,被献祭的是个才十二岁的女孩,要祭给当地一位名叫“麻拐”的神灵€€€€后来徐谓青经过多方询问确定,这应该是当地某个控制雨水河流的神明。

因为当地溪流河川众多,经常溢出淹了农田,所以经常在春夏交接之时进行活人祭祀。

女孩不愿去死,偷偷跑了出来,遇到了薄孟商一行人,对方表示,这挑选祭品完全是族中人巫确定的,她被选中,只是因为父亲得罪了人巫,人巫在村中一手遮天,大家都对他心存愤恨,却不敢反抗。

“当时臣就想到了陛下指导手册中的话€€€€打土豪,分田地,聚民心。”

【白井黑子:……很微妙。】

【你猜: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的么,当时给了这样一个指导手册么!】

【长安花:不是叫《南越改革试点五年发展计划么》?】

【聊赠一枝春:后来还给了一本《基层动员指导手册》】

【好可爱啊:……啥玩意儿,我真的会笑。】

【23336566:切实有效的手段啊,解放现代人都行,解放古人也准行。】

“臣等观察当地地形状况,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河道支流太多,淤泥堵塞,而当地人不知如何进行河道治理,才会年年遭遇水祸,于是臣等就……演了一出戏。”

说到这的时候她微微脸红,似乎不太好意思,傅平安却被勾起好奇心:“什么戏?”

“臣让徐从事化上妆,穿上白衣,扮演那麻拐神,称不喜欢这祭品,说要换一个。”

“他们竟然信了?”

“臣等手上有陛下给的一些烟花,他们要近前察看,便扔一个吓唬他们,他们果真被吓到了,不敢上前,并且相信是神迹,臣等便称说更喜欢那人巫作为祭品,众人便集体将人巫

给祭了……也算运气好,那一年河水真的没有泛滥,农忙之后,臣等揭露了这个伎俩,表示那日的麻拐神根本不是真的,但河水也没有泛滥,可见祭祀并不是必须的。”

“轻易改变信仰恐怕有点难。”

“所以臣等也没叫他们改变,实际上,臣等揭穿伎俩之后,那些人反而奉我们为神使了,于是臣等将计就计,表示清理淤泥,改变河道也都是神的旨意,后来几年,也差不多如此行事,这五年过去,有些聪明些的就反应过来了,开始想要学我魏国的文字与知识……”

傅平安击掌而叹:“夫子说得简单,其实其中艰苦,必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薄孟商道:“这是为陛下为魏国,没有什么辛苦的。”

聊到这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傅平安虽因为情绪亢奋而没有睡意,但生理上还是疲惫起来,但她还是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明日朝上,必是会有嘉赏的,只是不知夫子对往后仕途有什么想法?”

薄孟商心中一突,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她自然是想回魏京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