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和群臣穿现代 第73章

这种想要炫耀,但是传说中的“我”、别人以为的“我”实际比我更厉害了的憋屈感。

当然,作为帝王。

楚深和是少数知道真相之人,论功行赏还是一一落到了实处的。

尽管这也不妨碍他念着命宫人去民间搜刮而来的“离谱”传言去调侃自己的小将军。

最离谱的是民间的传言越传越广,传到周边小国之后似乎是更换了个样子?

那是在大宣确实已经打赢了周国之后。

却没想到新年之时,除却原周国的现首领、周边几个附属小国前来进贡。

居然有几个大宣从未接触过、只是户部尚书打通了经商之路可能有所耳闻的沙漠之外的小国带着他们当地的特产也来进贡了。

彼时大宣的满朝文武都一头雾水,楚深和也是摸不着头脑,他甚至对这几个小国的名字都没听过。

这几个小国的帝王对着大宣的官员热情友好,诚意十足。

直到在除夕晚宴上,这几个部落的首领在看见谢小将军的一刹那就冲了上去。

不开玩笑,如果不是为了不破坏两国邦交,谢清时差点当众就要拔剑自卫了。

当然,剑没拔出来,但少年将军英姿勃发,冷着脸时,战场归来、尸山血海练就的一身煞气也非常能唬人。

“几位王上有何指教?”

十二岁就敢偷上战场的谢小将军语气算不上好,完全是一副桀骜不驯的姿态。

当场就有几个“迂腐”、看重礼仪的文官皱了眉头,想着私下要与陛下说。

虽然他们也觉得可能性暂时不大,但还是得小心谢小将军野性难驯,谢家父子功高震主。

否则,谢小将军在这样的场合,对着几位远邦国家的君王语气如此不耐锋锐,早晚闯了大祸。

然后……

他们就眼睁睁地看着那几位帝王被谢小将军一个眼神定在了原地,其中有人明显姿态僵硬被吓得颤了一下。

几位帝王顿了两秒,面上就扬起了无比热情甚至有些“讨好”的笑意,与谢清时搭话:“这位就是天神之将谢将军吗?”

???

天神之将?

那不是百姓说着玩儿的吗?

楚深和当时就觉得有些微妙的不对劲,这股预感在接下来听到的几句话中达到了顶峰。

而主人公€€€€谢小将军听到这个称呼时就有些僵住了,一些不太美妙的回忆与熟悉的羞耻感涌上心头。

天神之将?

好歹之前还没人当着他的面这么称呼啊!

因此,他的面色更冷了几分:“几位王上称呼我谢小将军即可。”

嗯,就和陛下一样。

那几位没听说过名字的小国帝王忙不迭地摆手:“好,谢小将军。”

然后,下一句,“听闻天神之将在战场上可以瞬间呼唤来神通之力,山神大人咆哮怒吼,祝您一臂之力,雨神龙王欢呼雀跃,为您降下责罚,冰川之主……”

???

包括楚深和。

那一年,参加了除夕晚宴的满朝文武都被这几句话震得失语,想吐槽都觉得槽多无口……

这几位帝王是神智清醒的吗?

尽管因为先前交流几句,就知道这几位帝王的国家太小,风俗也很封建,对鬼神之说深信不疑。

但,要是这么简单,我大宣哪里还用得上辛辛苦苦去打仗?

直接让谢小将军每天去找他以前当天神时的“狐朋狗友”,今天找这个,明天找那个,就能以鬼神之力一统天下了。

大宣也不用发愁天灾连绵、苦恼农田不丰了……

这,特喵的又是哪来的说书先生编的小道消息啊?

之前盛京的那些与这比起来还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旁观之人尚且憋得难受,更不用说被离谱夸大到完全不实的传言包裹的主人公€€€€谢小将军了。

面前的几位帝王还在喋喋不休地说着,眼里满是好奇这些消息的真实与否。

满殿的群臣包括陛下都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像在看“笑话”。

谢小将军甚至觉得有些委屈,明明他是读过历史的。

他的战功,不说前无古人,但也绝对是古往今来历史长河中最为顶尖的佼佼者了。

而且他还年轻,还能创造更多的辉煌战果。

但,这可恶的满天下的说书人。

把他的战功和鬼神之力牵扯上,人哪里比得过传说啊?

他僵着面色,打断几位帝王:“几位王上,这些是假的,世界上本无鬼神之说。”

“山体滑坡、突降暴雨、冰川融化……这些都只是偶然。”

甚至战场上刮起的大风,也是他依据经验提前预判到的好吗?

但是,他不否认还好。

他一否认,加上确实存在的事实,看在几位君王眼里,更是板上钉钉了。

嘶,恐怖如斯。

难怪这个叫大宣的国度,短短几年,战无不胜,经济发达,城池建设焕然一新,人口都翻了近一倍……

这在几个国土面积本就抵不上大宣一方城池、人口也是稀少的帝王看来是人力难以达到的。

你听听啊,要不是天神下凡……就算不是神兵相助,这位谢小将军也是天神转世吧?

不然,怎么次次这些偶然都帮忙。

不然,怎么有可能,能够几百人打败几万人?

一人单枪匹马越过周国数万大军的防线,取敌首级?

因此,这几个楚深和都没听说过的,只有吕容风经商时路过过的远邦小国。

捧上了自己国家最为珍贵的宝物,不请自来。

前来进贡,表示臣服。

知道了几个小国来意的楚深和与满朝文武:“……”

还想解释的谢小将军:“……”

嗯,他的战功再添一笔。

真真正正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

帮助大宣收服了好几个国家呢!

不就是,损失了一点他的名声吗?

楚深和欣然接纳了几个小国的投靠,也派了大宣的官员过去协助治理,因地制宜,帮助几个小国发展。

并颇有些好笑地嘱咐了当时已经被他任命编纂《宣武名臣》的翰林供奉€€€€孔珂,一定要事无巨细地记载好自己的常胜将军的“英勇”战果。

然后,亲自接见了谢小将军,好好安慰了一番,赐下了许多宝物。

天知道,他真的非常艰难地忍住了冲动,才没有封谢小将军为天神将军……

咳咳,结果,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孔珂?

恐怕,那几个离大宣远得都不曾听过名姓的小国居然听到了谢小将军的英勇事迹,也得多亏了当时风靡天下的《战神风云》。

不费吹灰之力收服几国……

原来,还有他的翰林供奉深藏功与名。

对啊,他怎么没想到呢。

作为知道孔珂有一个“辛子客”马甲的知情人,他以前居然没能联想起来,属实是有点大意了。

当然,现在知道了之后,联想太过……

楚深和更想起了除了谢小将军之外的其他大臣、甚至他自己在民间的“伟岸”形象……

就连户部尚书都曾跑来难得有些头疼地和他“诉苦”过:“陛下,缘何这段日子盛京百姓都在传,臣明年会想方设法让他们收入翻上一番?”

“好在臣的打算,是翻上三番。”

楚深和:“……”

他也不知道是谁在传他计划今岁受灾地区的郡县赋税减免一半。

圣旨还没下呢,他明明是打算全免……

这个传消息的人猜测的还挺“准”。

在“利民”政策还没正式施行时就传得广为人知,而且还恰好比真实情况低上一线。

让老百姓在期盼的情绪下再加一层惊喜。

还真是……

机智呢。

现在想来,总觉得和翰林供奉都脱不了关系呢。

孔珂还在对面说着:“陛下,您让我编纂的那本《宣武名臣》已经完成了,我打算在这本小说里,经过艺术加工、文学创作,复刻下来,让这后世的人也看看我大宣风采。”

“不过您要是不适应的话,反正我写的是大楚,您就别当成大宣来看。”

楚深和:“……”

谢邀,他正姓楚。

更有代入感了。

他低头看了看手机屏幕上一会儿功夫就飞快闪过的读者评论,眼睛便又是一疼: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