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他非要皇帝考科举 第23章

杨嫂忽然伸手阻止,眼泪流了下来,“二少爷,使不得啊,这是夫人给你留的嫁妆,怎能用在老奴身上!”

杨二顺被姑母的举动吓得缩回了手,不敢去接了。

秦周反手握住杨嫂的手,似在跟杨嫂说,又似说给杨二顺听。

“杨嫂,你不用担心,这个只是租契,田契仍在我手。我定期会来看你的,若你在这里住的...不舒服,我去官府递个状子,那租契就失效了。”

杨嫂闻言一怔,随即明白了秦周的意思,他怕侄子贪图租金,对自己不好,故而说这话示警侄子。

而杨二顺果然脸色一变,也明白了秦周话中的意思,他谨慎恭敬的接过租契,口中承诺一定尽全力照顾杨嫂,为其养老送终。

杨嫂心中感慨万千,泪眼婆娑。

天色不早了,秦周提出要回老宅。

临行前,秦周再三嘱咐了杨二顺务必要护理好杨嫂的伤,又趁杨二顺不注意,偷偷塞给了杨嫂一百两银子的银票,以备其不时之需。

杨嫂心中万分感动,却激动的一句完整话都说不出来,她费力的倚靠在门处,目送着秦周的马车消失在巷子口.....

秦周回到老宅,天色已然全黑了。

折腾了一天,他早已疲乏,只简单吃了点食物添肚子,就上床休息了。

秦周躺着床上计划着下面的打算。

明日夜里,姚学政府上的学子宴,他还是要去的。一来,可以让老太爷放松警惕,方便自己离开明德,去京城寻阿楚。二来,他并不知道去京城的路线,必须去明德城找人给画出路线图。

秦周心中想法明晰后,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翌日,秦周早早将家里农事做完,身着一件干净素雅的白色长衫,又将头发整齐的束起。

他平日里尽是短衣束裤的田舍郎打扮,此时收拾一番后,俨如一位文弱俊俏的小书生。

秦周赶着那辆黑厢马车,一路疾驰来到了明德城,他见时辰距离学子宴尚早,便在市集各处打听去京城的路线。

这不打听不要紧,一圈打听下来,秦周犯了大愁!

第30章 学子宴

原来,这明德城虽然是怀南行省巡抚的驻节地(省会)所在,但由于古代交通闭塞,人口流动性小,许多百姓别说去京城,一辈子连怀南行省都没有出过。

故而,秦周问了不下百人,只有三个人回答了他去京城的路线,可是,三个人却指出了三条不同的道路。

这可叫秦周犯了愁,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信哪个人的路线。

此时夕阳西下,眼看到了学子宴的时间,秦周只好赶着马车,先去姚学政府上赴宴。

掌灯之时,秦周来到姚学政府外。

他向姚府家仆交了请柬,通报了姓名。

家仆甚是有礼的将他引入府内。

姚学政的府邸修的雅致古朴,亭台楼阁间栽满了青松,青松之侧点缀了不少含苞待放的秋菊,松菊映衬相得,似乎彰显着主人的高洁志趣。

秦周被引入一方池水长廊边的八角亭前,有三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书生正在亭前等候。

这三人目光只在秦周身上停了一瞬,便齐刷刷的收回。

其中身材最胖的书生还向身旁人讥讽道:“先前听说姚大人请了个第七名来学子宴,我还以为是谣传,想不到真有此事,第七名!哼!也不嫌丢人,啧啧...”

他嘴里发出几声轻蔑之音,白眼都要翻到头顶了。

秦周没有理会他们的嘲讽,恶狗吠人一声,难道人还要叫回去吗?

反正过一会儿,他打算饱餐一顿,就早早告辞了,明日还得继续打听去京城的路线呢。

不多时,有家仆唱喏一声。

“学政大人到€€€€”

几人顿时正衣肃穆,站在一侧。

但见姚学政身着蓝色交领深衣,手中握着把折扇,儒雅闲适的步入亭内。

秦周随着几位书生跪拜施礼,“见过姚大人。”

姚学政炯炯有神的目光掠过几位书生,微微点头,“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几人起身,站在一侧。

姚学政率先入了亭内的宴席桌,坐在了最尊贵的主人位,随即一招手,“今日是家宴,几位都是这次院试选出的才子,不必拘束,入坐吧。”

几名书生闻言,默契的按照第一、第二、第三名的名次顺序,距离姚学政由近到远,依次坐下。

秦周见状,毫不在意的坐在末位。

姚学政一边吩咐下人上菜,一边和声道:“本官也是初次见你们,都自我介绍一下吧。”

距离他最近的,也就是之前出言嘲讽秦周的胖书生,眼中露出几分傲色,起身拱手道:“回姚大人,小生常卦克,家父乃是明德府同知常涌,小生此次考了院案首。”

秦周怔了怔,吃惊的目光望向他,常挂科?你父母给你起这名,是认真的吗?

姚大人神情并没有因为常卦克的父亲是正五品同知而有所变化,他只微点了下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接下来第二名、第三名书生也先后自我介绍,都是明德府大户出身。

到了秦周这里,他站起身来,眨了眨眼睛,来了一句,“我叫秦周。”

就在众人还在等他说下句时,他已然坐回了椅子上。

姚大人的目光定在他脸上,似乎来了几分兴趣,“你就是秦周。”

秦周愣愣的点了点头。

姚大人轻捋胡须,“我看了你写的策论,你的教农之策写的非常精彩,凭这策论,你本该入前三。可惜,你的字迹稚嫩缭乱,书法水平本就是考试的一项,故而本官只点了你为第七名。”

秦周直接忽略了姚学政说他字难看的话语,耳中只听进去人家夸文章好,他心中得意,那是阿楚写的策论,当然写的好了!他的阿楚最有学问了!

他嘴上弱弱的谦虚了一句。

宴席上其他几位书生,脸色顿时变了变,姚大人似乎很赏识那个第七名!尤其是常卦克,他望向秦周的目光添了几分敌意。

姚大人饶有兴趣接着问道:“你策论里提到的兴水利六法,与本官细说一二。”

秦周挠了挠头,兴水利六法?哦,阿楚写的那篇策论的确有,他立即照着原文,把涉及兴水利六法的内容背了一遍。

姚大人听后道:“你说这些,本官在你文章里看到了,本官想听些更细致的见解。”

秦周愣了愣,更细致的见解,阿楚也没写啊!他只好硬着头皮,又把刚才背诵那段,复背了一段。

姚大人脸色沉了几分,这个秦周看着俊俏灵巧,难道脑子不太灵光吗?他为何还在复述策论里的内容?

秦周背完第二遍,看姚大人面色疑惑,以为他没听清楚,开口又背起第三遍了。

姚大人反应过来,看来这个秦周,并非自己想象般那样有才华见识,他有些失望的挥了挥手,“好了,你不必说了。”

太好了!不用背了!秦周立即听话的闭上嘴。

此时,宴桌上已摆满了菜肴美酒。秦周搭眼一看,这些菜式并非什么昂贵的山珍海味,但菜品搭配的小巧精致,令人望之颇有几分食欲。

姚学政轻举起酒杯,向南的方向虚拱手道:“当今皇上初登大宝,雄才大略,广纳贤才。本官设置这学子宴,就是为了勉力你们这些优秀学子自强不息,发愤读书,未来成为大齐的栋梁之才,成为皇上的肱骨之臣。尔等知否?”

几名书生纷纷躬身举起酒杯,齐声道:“学生等谢大人垂青,定不负大人所望!”

姚学政轻点头,浅酌了一口杯中酒。

几名书生则纷纷干掉了杯中酒,以视决心和恭敬。

秦周望着酒杯里的酒,自己酒量可不太好,算了,就喝一杯也无妨,他咬了咬牙,也一口喝光了。

接下来,几名书生争先向姚大人敬酒,口中恭维称颂之词,不绝于耳。当然,也有人借机打探朝廷政事。

“姚大人,学生听从南境逃回来的亲属说,当今皇上登基不到十日,南岭国就大举侵犯我大齐南境,杀死边境百姓无数,不知如今情势如何?”

姚学政面色肃然,眼中显出几分自豪之色,“皇上经文纬武,做太子时就被尊称为北境战神,小小南岭国何足挂齿!皇上御驾亲征,不过半月有余,就歼灭了南岭国的主力,听说不日便会班师回朝了。”

几名书生立即对大齐这位新皇帝发出赞颂之词。秦周嘴上随着应和几声,心思却全在宴桌菜品研究上,他可不关心什么皇帝打仗的事。

第31章 学政爱妾

姚学政扫了他们一眼,见几人还有进一步探究国事的意思,语气严肃警告道:“这些都是国事,本官说给你们听,就是让你们身怀赤子之心,懂得忧国忧民,未来入仕后为皇上分忧。而非让你们在这里包打听,私下再去炫耀的!”

几个书生连声称是,院案首“常挂科”见姚学政这副义正言辞的样子,当场做了一首华丽辞藻堆砌的诗赋,赞美姚学政为君分忧,为民请命。

秦周陪在末座,毫不理会“常挂科”吐沫星子乱飞的作赋,专心品尝着桌上菜肴。

他还是第一次来当官的家里吃饭,还是个从三品的朝廷大官,家里的厨子肯定是顶级的。他可不能错过这个品鉴美食的好机会。

姚学政在被其他书生频频敬酒间隙,目光扫到末位秦周,发现他表情极为认真的品尝着每道菜,心中不觉有几分好笑,此子行为举止与众不同,难道他真是来吃宴的?

秦周连尝了几道菜后,眼中露出失望之色,这三品大员家里的厨子也不怎么样啊!菜品摆盘摆的好看,味道却差强人意。他食欲减退,也就不怎么伸筷子了。

另一边,几名书生仍在卖力的拍着马屁,姚学政则表情淡漠,展开手中折扇轻摇。

“常挂科”一眼看见姚学政折扇面上,画的是一副墨竹,原来姚学政喜欢竹子。

他眼珠子转了转,谄笑道:“学生观大人手中折扇绘有墨竹,大人既然喜竹,小人家中有当代书画大家周老夫子所绘《富贵竹》扇面真迹,学生愿献于大人。”

周老夫子乃是当世书画大家,作品极得皇室贵族所青睐,常卦克竟然要将他画的扇面送给姚学政,这可是价值不菲的大手笔啊!其他二名书生,纷纷投去羡慕嫉妒的目光。

秦周此时也停下筷子,这个“常挂科”,竟然用值钱字画巴结姚学政!

姚学政却似不为所动,“本官很喜欢宋羲的墨竹图,周老夫子的富贵竹如此贵重,本官只怕用不了。”

秦周带有赞同的目光望向姚学政,他觉得姚学政说的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才是重要的,不喜欢的东西,再贵也不要!

秦周不禁对这位姚学政添了几分好感。

“常挂科”转了转眼珠,宋羲是谁?没什么印象,应该是个无名小卒。

他以为姚学政在假意推脱,连忙道:“宋羲这等凡夫俗子的画怎能配上学政大人,学生觉得只有周老夫子的富贵竹才配得上大人的高雅气度!”

姚学政的脸色冷了几分,“啪”的一下将折扇合上,“宋羲不是凡夫俗子,他是前代隐士大儒,他画的墨竹虚实相间,劲拔孤直,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有一种刚正不阿、倔强不屈的高风亮节之气。这种气节正是你们这些年轻学子应该效仿学习的!而不应学富贵竹,作那般趋炎附势、谄媚迎合之态。你们领悟了吗?”

这番话听到秦周耳中,心中敬意愈重,姚学政讲的真好,连他这个学渣都听明白了。

秦周对这个前代隐士宋羲也好奇起来。他暗自决定,等以后找到阿楚,一定得问问关于这个宋羲的生平事迹 。

“常挂科”听出姚学政的不悦,倒吸一口凉气,暗自懊悔失言,吓得不敢再多言,其他二名书生见他拍马屁拍在马脚上,都偷偷窃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