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第49章

这何尝不是一种“空城计”呢?

史上第一次空城计就发生在春秋时期。

楚国攻郑,叔詹向郑文公献计。以“城门大开、城中商铺正常营业、城池看似毫无防备、实则暗中有伏兵”的假象迷惑了楚国,导致楚军不敢随意攻城。

但楚军也没有傻呼呼地直接离开,而是选择乔装成百姓进城打探虚实。

可惜打探的这段时间给了援军赶来的机会,待到齐、鲁、宋三国大军抵达,楚国才知道自己被骗了,郑国分明是在故布疑阵拖延时间。

赵将自然也知道这个故事,可空城计原本就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赵军如今的情况容不得他冒险,哪怕怀疑李信没有埋伏,他也不可能出城追击。

最可气的在于,李信这一千人马都是骑兵。

就算他没有援军,发现敌人出城追杀自己,也可以飞快策马奔逃。城内没多少赵国骑兵,步兵根本追不上他们,剩下那点骑兵追上了也是送人头。

李信算准了这一点,行事才如此嚣张。

赵国倒是有射程和力道都足够的弓弩,可是这座城里没配备多少,所以是真的拿他李信没办法。

想到这里,赵将更生气了。

堵不住李信的嘴,就只能任由这家伙继续在城外动摇人心。短期内庶民不会相信他的话,但时间长了可就不好说了。

等到庶民快要饿死的时候,总有人会决定拼一把。

反正留在城里也是死、出去被杀了也是死。万一城外的敌军说的是真的,那出城好歹还有一线生机不是。

赵将意识到,李信不是真的在骗人出城,也没指望庶民能开城跑出来。他这是在逼赵军出兵,放弃继续龟缩。

要是赵军一直躲着,秦国要破城就得做个二选一。

要么围城打援,一边等着城中因饥饿哗变,一边抢夺后续送来的粮草、击杀赶来的援军。

不过赵军这边短期内应该没有新的粮队会赶来,所以秦军没法依靠抢夺补充粮草。这样就得跟赵军打消耗战,时间长了会额外耗费很多粮食。

秦军显然不太愿意这么干。

可是不这样,就只能选择强行攻城。靠着硬实力打下城池,速度确实是快上不少,只是要多死一些士兵。

王翦原本是这么打算的,但知道李信劫了粮后就改变了主意。他不想多消耗粮草,也不想多死士兵,他选择把压力给到赵军。

€€€€所以赵国主将,你是愿意跟秦国耗着,等待城中哗变,死得憋屈。还是愿意开城出来真刀真枪和秦国打一场,虽败犹荣?

当兵的人不少都有血性,宁愿战死也不肯龟缩。

只有大将才会为大局计,想着哪怕是拖延到哗变,能替赵国多消耗一点秦国的粮草也是好的。

普通士兵和底层将领没那么多想法,他们只想冲出去杀敌。

主将劝也劝了,却不是所有人都听的。

这一天晚上,有一支队伍就干脆违背了主将的命令,趁着对方弹压各方势力忙得没空关注他们的时候,悄悄出城去了。

领头的小将年轻气盛,出身赵国贵族家庭。一般人没办法在主将发话前说动守门的士兵开门,他却可以,因为没人敢得罪他。

对方带着一队轻骑直奔王翦大营:

“我们赶快点,趁着天黑袭营。我白天已经观察过了,王翦军中军纪散漫,大概是觉得短期内打不起来,就懈怠了。”

多好的机会啊,趁着秦军没防备,他们赶紧偷袭一波就回去。

小将也知道自己这点人造不成太大的杀伤,他就是气不过,想出来找回点场子。只要能出一口恶气,他就心满意足了。

他完全没想过,王翦是不是故意让士兵做出这副样子迷惑赵国的。

毕竟要是秦军看起来无懈可击的话,赵人恐怕很难做出开城对决的决定。

小股部队冲入秦军营帐后,才发现自己被骗了。这点人面对严阵以待的秦军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很快被消灭干净。

王翦收到战后的报告,得知来的人才这么一点,有些失望。

老将军颇为叹惋:

“我们演得如此精妙,居然只骗出来这点人吗?亏了啊!”

送了一波菜之后,城内赵军就会反应过来秦国在装样子,后面肯定不会再上当了。可惜了,这回钓鱼只钓到点小虾米。

但秦国本来也不可能事事顺心,王翦很快放平心态。

他思忖片刻,下令道:

“扒了他们的衣服,挑一些和他们身量相仿、会赵国语言和口音的士兵,假扮成他们,试试看能不能骗开城门。”

王翦还让人做出军营被袭后混乱成一片的模样,甚至派了人去“追击敌军”。让人一看就知道秦军大营被偷袭成功,而且还放跑了偷袭者。

这时再让假赵军跑回城下去叫门,运气好说不定真能将门骗开。

王翦的计谋虽然粗糙,但确实是有可行性的。成功率大概在一半左右,赌的就是赵将反应的速度没那么快。

然而不幸的是,主将再忙也不至于忽略秦国大营的动静。收到秦军混乱的消息之后,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

他也不管是不是真的有赵军成功偷袭了,反正下了死命令不准任何人开城门。

如果事情是假的,不开城门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而如果事情是真的,那些偷袭的士兵本来就是偷跑出去的,需要按军法处置。还想给他们开门?想得美!

自己往密林里躲一躲吧,正好天黑也方便藏匿。能活下来算他们命大,活不下来也是自找的。

主将的冷酷挽救了城池的一次危机,假赵军无功而返。

好在因为城中的人也分不清楚底下的是不是真的赵军,因此没敢射箭,大家还是平安回来了,没有伤亡。

可是出了这次的事情之后,赵军内的氛围更加浮躁了。

尤其他们在清点人数时确实少了一队人马,让众人认定昨晚是真的有人成功袭击了秦国大营。

出去立了功的将士却被主将下令拦截在外,不肯接纳他们进城。白天秦军还当着城楼上赵军的面将那些人的尸体下葬在城外,直接就气炸了其余有血性的赵军。

他们对主将产生了怨怼,认为是主将害得这些将士被杀。要是当时开了城门,将士们就不用死了。

迫于这种种的压力,最后主将还是没能抗住,决定主动开城出兵。

再不开门,城中有意见的将士能直接杀了他取而代之。没了他这个主将统帅,剩下的那盘散沙只会败得更迅速。

没办法了,殊死一搏吧,或许会有奇迹发生呢?

然后,赵军被正面击败了。

邯郸外的关隘又少一处,只剩下寥寥几个没那么能挡的小关。

接下来,王翦只花了半个多月就兵临邯郸城下,赵国危在旦夕。

作者有话要说:

扶苏:沉迷给父亲写诗.gif

第32章 爹控的滤镜

此刻的邯郸城内,气氛几近凝滞。

谁也没料到情况会急转直下,分明之前李牧在时局面一片大好,眼看着士兵就要一鼓作气把秦人赶回老家了。没想到只是换了个主将,竟然就闹到如今的地步。

赵国贵族们当然不会觉得是自己临阵换将有错,他们只觉得赵颜二人简直废物。好好的大军送到他们手上都掌控不了,白费了他们的一番功夫。

但现在不是说这个时候,贵族们赶紧登门拜访郭开,请他将李牧将军放出来。只要李牧出面,赵国之围定然可解。

然而郭开却推三阻四:

“王上那边认定了武安君已死,如何能放人?”

赵国贵族大皱眉头:

“都已经到了这生死攸关之际,何须顾虑这等小事?”

郭开心知这种话忽悠不了大家,好在他早有准备,提前趁乱送走了李牧。否则一个闹不好,这群人干脆杀了他私自放出李牧,那就完了。

“并非我有意推脱,而是武安君实则并不在城中。”

郭开做出一副懊恼的模样:

“此前在下担心王上会发现端倪,留武安君在邯郸恐怕会有危险。况且前线战事不利,正需他出面主持大局,便悄悄将人送出了邯郸。若是一切顺利,武安君应当很快就能与代地的大军汇合了。”

啊这……

贵族们面面相觑。

相国的这个选择,说实在的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因为大家都没想到秦军会那么快包围邯郸,把李牧放出去的话,对方就可以集结军队,反击秦军了。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李牧还没收拢大军反攻,秦军先兵临城下了。现在这个局面,也说不好李牧是在城内主持守城战好,还是去找代军好。

邯郸城内兵力单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牧即便在这里也不一定能守住。反而是出去率领大兵支援邯郸,更稳妥一些。

但前提是李牧真能及时率兵抵达,万一不等他过来,邯郸就已经被破了呢?

韩国贵族在秦国当阶下囚的日子有多难过大家都听说了,即便李牧后续簇拥其他赵国公子复国,他们这批被俘虏的赵国贵族也很难被放归回来过好日子。

想到这里,贵族们不由得埋怨郭开动作太快。李牧不在他们真的没有主心骨,时刻都要担忧下一秒城就被破了。

郭开送走了这群自私自利的蠢货,立刻调动人手护住自己的府邸。

从现在开始,他谁也不见了。那些谎言不知道能支撑多久,他得保证秦军破城之前自己不会被发现真相的贵族们打死。

什么送李牧回代地?

郭开冷笑,这种鬼话也有人信,他们真是没救了。

秦国军营中。

自从月前王翦攻破了那处大型关隘后,众人就确定邯郸被围只是时间的问题了。于是王翦传讯给扶苏,请他率领剩余的守营士兵一起赶往邯郸。

其实留守的士兵大多不是战斗型的兵种,而是搞后勤的。

选择留在这里也是因为这里方便和各处通讯以及粮草调度,顺便能把金贵的长公子留在安全的大后方免得出现意外。

但如今已经到了最终决战的时候,当然不能再分兵。其他地方赶不过来的军队也就罢了,大营肯定是要跟上的。

尤其营中储存了大量粮草,运送途中容易被劫。整个拔营前往邯郸就安全得多,而且围住邯郸城之后,王翦终于能分出足够的兵力过来参与护送。

随着军队一起回到大营的,还有被押送过来的李牧。

老将军虽然神情疲惫,人看着倒是还好,没受什么罪。见到扶苏时横眉冷对,一点好脸色都没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