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当完美太子 第235章

果然,一问史官才知道,人家只是要记录一点和太子有关的事件在自传里。

主要史官整日跟在君上身边,不写这些东西,他的自传就没什么可写的了。他又不像别的官员,光是当官的过程就已经十分惊心动魄。

好吧,其实史官本人的经历也很惊心动魄。只不过那些惊心动魄都和太子有关,根本绕不开。

秦王政想到史官平日里是怎么在起居录中为太子描补的,想着哪怕换成自传,约莫也差不多。

于是他劝爱子大度一些:

“史菅不敢乱写的,你不必生气。”

扶苏轻哼一声,到底没有继续追究。

人家私底下写的东西,他又不可能全部找出来一一查看。别人想写总能找到办法藏的,与其不让写,还不如警告史官写的时候注意一点措辞。

史官连连点头答应了。

他当然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全写上去,太子形象崩塌对大秦没好处。万一给反贼拿到他的自传借此生事,他九条命都不够砍的。

就比如这回的事情,自然是只会记录到太子问他要随笔看。至于后续关于自传的小争端,就当没发生过。

车队后续在武关停留了几日。

这段时间一些比较重要的奏折有些直接发到了武关,没有去追王上的车架。还有一些紧急的奏折也是发到武关的,所以武关这里挤压了一些公务需要处理。

秦王政留下的几日就是在为这些事情忙碌,把事解决了再继续启程。

因为事情不算多,扶苏大部分时候并不会留下帮忙。秦王政让他多出去走走,见见外头的世面。

扶苏:突然就变成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了。

说起来扶苏上辈子也是有机会去见世面的,就忽悠韩信答应他御驾亲征那回。要不是被王贲劝回去了,他就能一路北出,在边关待好几个月。

此前扶苏只见识过繁华的都城,偶尔为了观察民生还会去咸阳附近的乡县微服私访看一看。不过都城附近再穷困也比其他地方好,这回路上倒是可以找机会见识一下真正的困苦贫穷之地。

数日后王架启程,正式踏入了古楚地。

他们下一站的目的地是南阳郡的郡守府所在地宛县。

从武关到宛县其实正在修建驰道,目前还没修建好。不过这条路本身就一直有商队往来,所以虽然还没驰道,但来往倒不是很艰难。

秦楚通商次数多了之后,秦地的商人就在君上的授意下有意识地开始休整道路。

巴清按照扶苏的意思给手下集合的不同商队划分了行商范围,每支队伍各负责一片区域,互相之间可以形成接力。

比如楚国南部的商队发现了什么好东西,不必亲自送到咸阳,只要往北送到下一个商队手里。这样一节节地传递,既能将东西送到,也不会耽误自己的正事。

这种犹如后世快递一般的接力模式非常好用,作为官方商队很少互相搞恶意竞争,配合十分顺畅。

时间久了巴清心思就活泛起来,觉得可以把快递生意做大一些。之后商队就不止传递进贡给君上的东西了,还会替一些富户给远方的亲眷送东西,也会替庶民传递家书。

反正都是顺带的,送一车东西也是送,送两车东西也是送。又不会因为多一车就减慢多少速度,还能多赚点钱,何乐而不为。

不过这样的快递运输暂时只在郡县间进行。

商队做生意很少下到乡里去,就算去也是偶尔去一趟。为了送快递特意走一趟不划算,所以这个生意只帮忙送到县城。

县城中常有基层官吏下乡巡查,商队会拜托他们给对应的人传个口信,叫他们自己来拿。

倘若寄东西的人愿意多给一点钱,商队就会把这钱拿去给下乡的小吏,托他们顺路带过去。

为了方便运输,也方便自己跑商,后来商队就开始自费修路了。

起初只是把有车辙痕迹的旧路填平整一些,不怎么用心修。这样成本比较低,而且也够用了。

大秦正在逐渐推行车同轨,以前他们做生意还会按照当地的车轮间距制作马车。现在上头都发话了,他们作为有官方背景的商队总不能带头违反。

但是改变车轮间距不是随口一说的事。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旧路已经按照原间距形成了凹陷下去的轨道,毕竟都是土路,来往久了肯定不平整。

用旧车走问题不大,把车轮陷在轨道里前进就行。这样还能省点力气,不用时刻注意车子被驾驶到两边的林田里。

换了间距之后再走旧路,就会出现一不小心一边的轮子陷进凹陷里了、另一边却对不进另一处凹陷,于是车子歪斜一边高一边低的状况。

所以路也得跟着修,重新填平,等着形成新的车轨。

然后就是之前的旧车不能用了,更改车轨后耗费甚大。不是说只要改个轮子就行,整个车厢的大小都要跟着改。

幸好对于商队来说,他们用的车子多是装货的,不那么讲究美观。

小车厢拆下来拼拼凑凑做成大车厢,顶多就是费点人力和时间。而且有些运输用的车子也没车厢,只要改个车板就行。

可对于贵族来讲,那就不一样了。

贵族是不会坐用小车改大的改造车的,那样掉身份。所以他们就得重新制作新的车辆,这个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古时说千乘之国,说的是这个国家里有一千辆兵车它就算是个大国了。延伸到贵族之家也差不多,拥有的车架多的家族就算很体面了。

但这个“多”,其实也没有特别多,每一辆马车对于贵族来讲都是一笔大资产。秦国改了车轨,不许他们用旧车,那就是让他们的钱打水漂,能不拉仇恨么?

代换到后世,大约就是官方规定旧房子不许住了,必须全部拆了重建。无论是坐拥很多房产的大户还是只有一套房子安家的小民,都得反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扶苏提议让商队做车辆以旧换新的生意。

让贵族添点钱换新车,旧车贵族自己不乐意拆了废物利用,商队又不嫌弃这个。改一改之后细心遮挡起修改的痕迹,当二手车转卖给不介意这个的贵族,还是有的赚的。

若是有小贵族找商队做改装车的生意,他们也接。

反正贵族要的只是个面子而已。

对外说是换了新车,实际上是用更少的钱改装了。又没人会把你的车拆开来检查是不是改装的,不怕露馅。

不过实际上各国故地留下的贵族也不多,大部分都被大秦土匪抢了一轮。众人手里留下的车架就那么点,能为此心生怨怼的人远不如当初那么多。

后头大家都白手起家,重新购置马车时自然购入的就是新式车辆了,也就没了这些官司。

唯一的问题就是随着商队生意越做越大,他们发现自己之前随便修的路实在不太好用。

指望朝堂拨款修路有些慢,大秦的驰道已经确定只联通部分郡的郡守府。想要郡郡之间皆有驰道都得等个几十年慢慢修,更何况郡内各县之间的道路。

朝堂不修,商队却要做生意,那就只能自己修。

是缝缝补补随便修一点,以后年年重修,还是一次性花多点钱修个好的,刚开始商队有点拿不定主意。

后来请示过巴清之后,得到了上面的准话。

如果商队自己能雇来人手修路,那么官府愿意出一小部分的资金支援,替他们分担成本。

商队雇人那就不算徭役了,是做工拿报酬。

虽然大秦徭役也给工钱,可一个是强制性的,一个是自愿雇佣的。在庶民看来就是不一样,干活的积极性也不同。

就这样,有些进展顺利的县城之间已经修上了新路。

唯独驰道预计要修的部分没人去动,免得自己花钱修完之后达不到驰道的标准,平白浪费人力物力。

秦王车架路过一些地方时,还能看见有庶民热火朝天地为商队做工。

车架稍稍停了一会儿,秦王政站在高处观摩了片刻。

史官好奇地小声问蒙毅:

“官府只出一部分钱修路,商队没有意见吗?”

他见这雇佣修路的商队不仅要出工钱材料,还要给庶民提供一日两餐。这么多人,支出可不少,修路分明是官府的职责。

蒙毅答道:

“商队是在替大秦赚钱,在交税之外,剩余的利润本就要抽一半贡给太子。”

因为商队名义上是太子名下的,所以为了获得太子庇佑,商队首领都很有眼色地额外给太子送上一半的钱财,算是花钱买个靠山。

商税算是国库收入,而给太子的,就是太子的私人收益了。只是太子一般都会直接把这些钱一起送入国库,并不会自己留着。

这次修路太子让他们用上贡的这一半利润去修,给庶民的工钱等待遇也走这里出。商队自己除了费点劲招工之外没什么损失,又难得可以为太子办事,还能顺便改善自己行商时的环境。当然卯足了劲地好好干活,力求尽善尽美。

甚至有些商队的首领会来事,自掏腰包添补了一些。说是不能叫太子全出了,他们有钱,也愿意为大秦做点贡献。

蒙毅遥遥指了指路边竖着的石碑:

“上头记录了捐钱人的姓名,有些富户想赚个好名声,就也捐了些。”

石碑立下之后,愿意来应聘的庶民也多了起来。毕竟这种石碑的存在就代表这条路是私人修建,确实和徭役不同,不是官府在巧立名目忽悠他们去做苦工。

史官点评:

“但它确实是巧立名目忽悠人服役。”

蒙毅微微一笑:

“有些事情总要人去做的,只要最后的结果能皆大欢喜,便是好事。”

史官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秦王政则在思索:

“修建驰道时,是否也可借鉴这个模式?”

扶苏想了想:

“驰道一看就是徭役,庶民仍会抱怨。不过若是能提升一些待遇,想来民怨也能平息。”

比如提供的两餐给他们吃得好点,多用点油,偶尔能有点肉沫,对如今的庶民来说就是极好的伙食了。

很多人一辈子没吃过几次肉。

收买人心不难,只看你愿不愿意出钱、有没有那个心。

这两年随着和西方的通商,大秦的捞金能力飞速上涨。西方那边的罗马确实有钱,扶苏能眼也不眨地出那么多钱修路,全靠吸血罗马。

不然光靠九州大地自己通商,得到的收益要在短时间内给所有县修路,还是太勉强了一些。

之前跟商队说的虽然是“太子那一半的分成都拿去修路”,可要修一条好路,这点分成是还不太够。扶苏把过往两年的分成都提出来,才能填上这个窟窿。

幸好富户为了留名也出了不少钱,立碑确实是个很高明的主意。

但是立碑只能忽悠富户和贵族,忽悠不了庶民。像是修建长城,本身负责这些的工匠就要在上面刻字留名,为了方便后续发现问题时追责。

在庶民看来留名是留下把柄,只有贵族和富户才觉得这是在给自己争取好名声。

因为他们只出了钱,没去干活,无论道路修出什么问题来,都与他们无关。反而他们要成为受害者,出了一堆钱结果你们没把路修好,他们的钱可是被浪费了呢。

秦王政转身:

“走吧。”

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