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崽牌大佬捕捉器 第179章

天冷,但是去县里所花费的时间太长,殷峥不放心皎皎待在家里,就整了个大点的背篓,里面用毯子和棉衣铺了一层,又放了些皮毛铺在上面,就将皎皎和秦棉棉往里一放。

为了避免风灌进去冷着他们,殷峥还在背篓上盖了棉布,皎皎和秦棉棉待在背篓里,怀里都还抱着用来捂手的鹅卵石,暖乎乎的一点都不冷。

只是皎皎时常会从背篓里钻出来,踮着脚给爸爸捂耳朵,殷峥不让他捂让他进背篓去,皎皎就不,一个劲地踮着脚伸着手要给他捂。

殷峥拿他没办法,只能往后仰着头配合着让他捂,等捂热乎了皎皎才又钻进背篓里。

绵密的雨落在脸上,寒风一吹像是细密的冰刀割在脸上,殷峥埋头走在路上,觉得今年的深初冬没有往年那样寒冷。

没一会皎皎又从背篓里钻出来,秦棉棉也钻了出来,不过他不知道自己能干嘛,站着发了会呆后,突然移动了下脚步替皎皎挡住风。

给爸爸捂热耳朵后皎皎还将他宝贝的兔绒帽戴在爸爸头上,只是相较于皎皎来说殷峥的头太大,那帽子他戴不上只能放在头上歪歪扭扭地顶着。

怕帽子落在地上弄脏,殷峥将帽子从头上拿下来,递给皎皎让他自己戴。

皎皎从爸爸手上拿过帽子,动作笨拙地往头上戴。

他穿得太厚,小手伸直溜了也够不着头顶,最后还是秦棉棉给他戴上的。

呦呦这几个月长大了不少,已经快有殷峥腰身高了,它脖子上也戴着条围领,正踢踏着蹄子颠颠地跟在殷峥旁边,时不时的上前用头拱拱殷峥,示意殷峥坐在它背上。

殷峥瞥了一眼它不怎么强壮的背脊,并没有坐。

加阳县离李家村较远,以殷峥的脚程也差不多走了两个时辰,深秋之际路上的行人本就少,再加上遭了荒,一路上能看见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进入了县城这样的情况也没见好,除了随处可见的乞丐外几乎看不见什么人。

灾民几乎都被挡在了城外,也就是前两天上面的赈灾粮下来了,县衙安排官兵在城外搭起了施粥的帐篷,县里的大户人家也在外面搭了施粥的帐篷,眼见着情况得到了控制才开的城门。

这里临近边关,赈灾的力度是最大的,全因前面起了战事,上面担心灾民闹事,影响到边关的战事,让其腹背受敌。所以对这批赈灾粮盯得格外严,层层下来几乎没怎么被克扣。

近了县城,殷峥原打算像在镇上那样去敲大户人家的角门,只是还没靠近就被守在门前的人一脸嫌弃地远远喝退。

连去了几家都是这样,殷峥就放弃了这个打算,转而去往城外灵音寺的必经之路等着。

临近年节,寺庙的香火越来越旺,多是一些富贵人家的女眷所致。

雨渐渐停了,没什么温度的太阳从厚重的云层下探出头,殷峥把背篓放下来,将里面的皎皎和秦棉棉抱出来透气。

从来没来过这种地方的皎皎懵懂又好奇地探着头左右张望了会,就噔噔噔跑到爸爸旁边靠着爸爸的腿。

秦棉棉也跟着过来,小手攥着殷峥的衣服,呦呦也有样学样地靠过来张开嘴叼住殷峥的衣角。

等了没多久,远处就驶来了三辆马车,除了三辆马车外,还有四五个骑着马穿着各色斗篷或英气或俊秀的少年郎。

阳光,水洼,寂静的没有人烟的官道边,穿着粗棉的高大男人和他脚边穿着细棉的白嫩幼崽,再往远处看去,隐约能看见排队领粥的灾民和光秃秃的枝干。

穿着粗棉高大凶悍的男子和穿着细棉白嫩幼小的小孩,这两放在一起就充满了违和感。

赵泽熙眼里闪过一丝怀疑,他驱马上前,越靠近这个男人就越感觉危险,全身的汗毛都不觉竖起。

他压下心里的不适,弯下腰问那小孩:“这是你的谁?”

是的,他怀疑这个男人极有可能是拐子,站在官道上是准备将这拐来的小孩卖了。

皎皎仰头看着这个骑着大马的哥哥,漆黑明亮的眼眸里带着自豪,挺了挺小胸脯道:“是爹爹,是皎皎的爹爹!”

赵泽熙看着小孩似盛满碎星的眼眸里没有一丝害怕和勉强,便知道自己是误会了,当即一笑,这才发现一旁还站着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孩和一只鹿。

嗯?

赵泽熙又看了眼,这才发现这是只麋鹿,还是少见的白色。

“怎么了?”其他几个少年郎也驱马上前。

“没什么。”赵泽熙笑道:“就是好奇他们在这干嘛?”

闻言其他几人看向殷峥和皎皎他们,其中一个少年好奇地问:“那么大冷天的你们在这干嘛?”

“卖貂。”皎皎稚声稚气地回答,然后将趴在他脖子上的貂拿下来给他们看:“哥哥们要买吗?”

赵泽熙他们看向皎皎手上浑身雪白没有一丝杂色的貂,惊讶道:“这貂品相不错啊!”

“爹爹抓的。”皎皎挺了挺小胸脯,眼神亮晶晶地道:“爹爹厉害。”

“是是是,你爹爹厉害!”赵泽熙好笑地道。

“姐!”其中一位少年扭头朝身后的马车喊道:“这里有一只品相少见的貂,你不是一向喜欢这些玩意吗,你要不要?”

丫鬟推开车门,马车里的柳南絮探出头来:“什么品相的貂啊,值得你这番大惊小怪,我看看。”

从马车上下来的柳南絮上前一看,眼里闪过喜爱:“这貂品相确实不错,多少钱?”

从来没卖过貂这种猎物的殷峥,沉沉的目光中闪过了一丝茫然,最后他对比了一些自己卖的狍子,一只狍子一两二钱,貂这种猎物听说可以卖个大价钱,大概能抵得上十只狍子吧!

想了会的殷峥抬头道:“十五两。”

赵泽熙、柳南絮等人:“……?”

这人看着挺吓人的,怎么会……算了,她柳南絮也不是那种会贪便宜的人。

身为盐商的女儿,她什么都不多,多的就是银子。

柳南絮看了一眼身边的丫鬟,丫鬟会意上前给了殷峥一张百两的飞钱:“银钱重,我们通常都不带在身上,这张飞钱你拿着去县里的钱庄,自会给你兑一百两银子。”

没想到这貂能卖这么多钱的殷峥伸手接过飞钱。

将貂给他们时,皎皎抿着唇高兴地从兜兜里拿了饴糖给他们。

皎皎对这群买了貂的哥哥姐姐很有好感,要知道好多人家都不愿买貂,远远地就将爸爸赶走,可气人了。

看着皎皎手里的糖,几个少年郎和柳南絮面上不显,心里却很是嫌弃皎皎手里的糖,都当做没看见,无视了皎皎举着的小手,只有赵泽熙弯下腰给接了,还笑着道了声谢。

马车里,等得有点不耐的孟栖梧抬眼瞟了眼车外,眼神落在站在皎皎身旁的秦棉棉身上时一顿,确认自己没看错后她猛地从马车里出来。

听到动静的人纷纷回头看她。

“栖梧怎么了?”柳南絮疑惑地问。

孟栖梧没说话,目光落在扭头跟着看过来的秦棉棉身上,确定自己没看错后,她绞紧了手里的手帕。

她曾经跟着京城王府的表姐去过秦府,也见过一次秦府的嫡子秦知熠,如今这小孩虽然五岁了,但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他就是秦府的嫡子。

想着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秦府嫡子走失的事件……

“栖梧?”见她不理自己,柳南絮不满地再次喊了声。

回过神来的孟栖梧害怕他们察觉到她的异常,猛地移开视线看向柳南絮道:“没事,就是在马车里待久了,闷得慌,出来透透气。”

“哦,那你要不要下来走走?”

怕他们注意到那小孩,孟栖梧直接道:“不了,这天这么冷,晚点说不定又下雪了,我们还是赶紧回去吧!”

“好吧!”柳南絮高兴地抱着貂上了马车。

赵泽熙翻身上马时对着皎皎挥了挥手:“小孩,我们走了,天这么冷你们也赶紧回去吧!”

被爸爸抱在怀里的皎皎挥了挥小手,弯着眼眸道:“哥哥再见。”

赵泽熙失笑,没想到那个男人虽长得凶悍,却挺会养小孩,两个小孩都养得白白嫩嫩的。

马车里,听到赵泽熙话的孟栖梧慌忙探出头来看,发现他说话的对象是另一个小孩后,才放下心来催促他们赶紧走。

马车驶离,车内的孟栖梧低着头握紧拳头。

秦知熠的身份很尊贵,不仅是秦府唯一的嫡子,还是当今圣上的外甥,而且圣上这个舅舅很是喜欢秦知熠这个外甥,刚出身就封为郡王不说,还时常让雍和公主带进宫玩,据说他还是圣上给亲自启的蒙,这可是皇子都没有的待遇。

若是…若是自己是这个小郡王的救命恩人,那她……

孟栖梧的心脏急促地跳动起来,她从窗里探出去看了眼背着背篓渐行渐远的殷峥,眼里闪过一丝狠芒。

她必须是秦知熠的救命恩人,秦知熠的救命恩人只能是她!

更得有点晚了十分抱歉!

第162章

兔毛在出城前就交给了成衣铺子,原本打算给皎皎做三双兔绒鞋,秦棉棉两双,奈何皎皎坚持爸爸也要有。

殷峥身量高,做他一双鞋所费的兔皮抵得上皎皎做三双。他原本是不打算做的,费料子不说,他年轻体壮火也旺,以往一双布鞋就能过冬,这兔绒鞋穿着指不定捂出多少汗,但皎皎抱着他的腿水汪汪的眼睛一眨巴,殷峥就只能无奈投降应了下来。

最后所带去的兔皮只够两小一大一人做上一双,不过殷峥又给买了几双加了棉绒的鞋给皎皎他们换着穿,当然有皎皎在一旁看着的情况下,他也给自己买了一双。

鞋订好了,过两天来取时再一道买年货。

“爸爸,下雪了!”

站在背篓里的皎皎伸手接住从天上飘下来的雪,眼睛亮晶晶地向爸爸说着。

“嗯。”

皎皎踮着脚给爸爸捂着耳朵,还努力朝前伸着头,企图看到爸爸的表情:“爸爸你冷吗?”

“不冷。”

“皎皎也不冷。”

“皎皎你看哪?”秦棉棉指着不远处的松树道:“那树上有松鼠!”

皎皎跟着扭头看过去,高兴道:“真的,它好像在看我们。”

“呦呦~”走在他们身旁的呦呦也跟着叫了两声,还探着头往树上的松鼠看。

“爸爸。”

“嗯?”

“等下大雪了,我们就打雪仗好不好?”

“好。”

小雪细密地下着,寂静的官道上,高大的身影背着一个比寻常大很多的背篓,背篓里站着两个白嫩的小孩眼睛亮亮地说着什么,高大的身影沉默地走着,时不时开口应和两声,低沉的嗓音里没有丝毫不耐,恍惚间还有种浑厚的温柔。

一只白色的麋鹿跟在他们身旁,迈着欢快的步伐时不时“呦呦~”两声,鹿鸣悠长旷远,远处山间的寺庙传来钟声,细密的雪渐渐将他们的身影覆盖。

京城,谢府,一个五岁的男孩正踩在小厮的背往书房里爬。

“小少爷,要不咱们走吧,大少爷回来看见了可要罚您的。”趴在地上让小少爷当垫脚的小厮道。

“哼,谢殊玉他敢罚我,我就敢跟祖母告状。”钰哥儿不屑地哼了一声:“他不让我进书房,我偏要进,我倒也看看他在书房里藏了什么宝贝。”

说着他将碍事的织锦镶毛斗篷脱下来丢在一边,卯足了劲往上翻,费了一番终于功夫翻进去的他拍了拍手,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就开始在书房里翻找起来。

他一定要找到谢殊玉的把柄,有把柄在手上,看他以后还敢罚自己抄书!

此时和三两好友赏梅回来的谢殊玉正朝着书房走来,他手里拿着一包特意绕路去昌福斋买的松子糖,和一本青州先生亲笔点解的《大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