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赵王竟然在此时€€相信了后€€者,于是向€€秦国派出使节,希望讲和。”
“但秦国君王等的就是这个,赵国想议和的消息一出,反应最大的不是秦国,而是韩国等周围小国。他们一看€€自家大哥都扛不住了,于是纷纷向€€秦国投降,秦国不战而胜。”
“赵王也傻了,这时€€候的他已经孤立无援,本来€€想隔岸观火的他成了火势最大的那一方。他急了,也慌了,又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那就是他听信了秦国传出的所谓的小道消息,将老将廉颇换下,换上€€了他以€€为€€秦国最怕的年轻将领赵括。”
“大家也都知道赵括是个怎么样的人,纸上€€谈兵说的就是他,虽然读了不少书但根本没有带兵作战的经验,而且性格非常自负。他一上€€场就改变了廉颇防守的策略,转而进攻。”
“而战神白起则是老谋深算的多,装作不敌连连败退,实则是诱敌深入,后€€来€€直接切断了赵军的粮草,一举拿下了长平关,来€€了个瓮中捉鳖。”
“史料记载:四月,王€€因此攻打赵国。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也就是说,其实这场战争只发生在四到七月,满打满算不过€€90天,其中还有46天赵军是被€€断了粮草的状态。”
“可想而知赵军的结局只会是惨败。白起则是杀红了眼,直接歼灭了赵军的中坚力量,最后€€坑杀赵军40万。”
“要知道,在战争之处,秦国和赵国不论是从€€兵力还是将领能力来€€看€€,都是势均力敌,就算是硬碰硬,也最起码能打个五五开,但就是因为€€赵王的昏庸和赵括的自负,才导致了如此惨败。”
“也正是这次惨败,极大地促进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可以€€说,如果没有长平之战的大获全胜,也许直到很久之后€€,我们华国才能实现真正的大一统局面,意义非凡。”
“可是,战况如此惨烈,也是两€€个‘国’之间的战争,甚至是秦先发兵,那为€€什么我们说长平之战并不是一场侵略战争呢?”
“首先,我们要看€€看€€战争发起者,也就是昭襄王的意图。”
“《初见秦》中记载:‘大王垂拱以€€须之,天下编随而服矣,霸王之名可成。’”
“可见,昭襄王所要的并不是赵国的版图和资源,他希望的事天下编随而服,只是借助赵国这个跳板,结束华夏大地这上€€百年来€€动荡不堪的局面,实现大一统的太平天下。”
“那么最受非议的坑杀赵降兵40万,又是昭襄王的意思吗?“
“《吕氏春秋》有云:‘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
“也就是说,在占领长平之后€€,昭襄王又花了三年时€€间才彻底占领赵国。“
“试想一下,解决掉了40万赵兵只用了三个月,又为€€什么需要3年才占领赵国呢?可见昭襄王的策略并非以€€杀劝降。“
“事实上€€,在长平之战胜利之后€€,昭襄王并没有继续北进,直取邯郸,而是转而接受了韩国赵国的几座城池,转而向€€东、向€€南进发。“
“而之后€€白起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昭襄王只给了他很少的兵力,让他去€€进攻邯郸。彼时€€的赵国举国上€€下都对白起和秦国恨之入骨,人人皆习武,老幼妇孺皆愿上€€阵拼杀。所以€€白起自然而然地败了,随后€€昭襄王就名正言顺地杀了白起。“
“常言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坑杀赵军40万显然不是昭襄王授意的结果,极大可能是白起自把自为€€,这也惹怒了昭襄王。”
“讨论完了战争发起者的意图,我们再来€€聊聊这场战争的本质。”
“首先,它是发生在同一国家内部的战争,这个同一国家并不是我们后€€世根据战争的结果划分的,而是在先秦时€€代,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些所有国家所使用的几乎都是同一种文字,用的都是同一套礼制,也全都尊崇周天子为€€陛下。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民€€族,但是统一在一个区域内的大多数民€€族,也是众望所归。”
“事实上€€,对于秦国发起的战争,我们的教科书中给了它一个非常恰当的名字€€€€兼并战争。彼时€€的周朝已成颓败之势,在此种情况下,华国内部拥有多种势力,统一就成了历史的必然结果,这是我国的地缘条件所决定€€的。”
“天下迟早要统一于某一国,从€€当时€€各国的势力来€€看€€,不是秦国就是楚国,或者是赵国。也许统一于秦是效率最高的。”
“那么就结果而论,难道秦国发起的战役是正义的吗?”
“也不是,这是功利主义的观点。但现在的学者倾向€€于说,战争本身,除了自卫反击战以€€外,天生就不带着正义这个基因。”
“在那个年代,战争不是一个选择,而是生活本身。每一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战争发生,这是整个周朝的国力决定€€的,僧多粥少,每一个国家都在竭尽全力的想要获取更多的资源。秦国也只是被€€历史的车轮推着走的国家之一。”
“春秋无义战,但秦的所谓的‘侵略’结果是好的,为€€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极大贡献。”
“所以€€,总结来€€讲,其一,秦国与其他国家的战争本质上€€是大家在认同同为€€中国的一部分所发生的内部战争,中国是个实际的共同体而非想象的;其二,秦国的兼并战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团结统一的步伐,结果是好的;其三,不说别€€的战争,只说长平之战,其中所出现的种种残暴现象并非统治者的本意,而是战争这一非正常状态所不得已衍生出的枝节。”
“它的存在是合理和必然的,至于它的本质是否正义,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评判,不能定€€棺盖论。我想我对于长平之战的想法大抵如此,不知道您还有什么补充吗?”
楚孑说完,看€€向€€了摄像机另一头的“一心€€橙子”。
褚旭东此刻的脑海中只闪过€€了四个字€€€€“哑口无言”。
楚孑说所得,几乎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列出了一切历史的证据。但从€€中以€€足以€€见得对于长平之战的看€€法,因此无可辩驳,也几乎不容辩驳。
他又能说些什么呢?
褚旭东在心€€中不得不承认,无论是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他都不及对方的分毫。
他有的那些歪曲的观点,无非是建立在历史的模糊地带的诡辩,在条条记载面前不堪一击。
如果在此时€€提出,无非就是小丑跳梁罢了。
他能做的只有一件事了€€€€转移话题。
既然无法将长平之战与甲午战争类比,那么只说说甲午战争,也许不是不行吧?
但他没想到,在自己€€还没组织好语言悄悄将话题引过€€去€€之时€€,楚孑又开了口。
“既然您这边对于长平之战没有什么补充了,那我想多说一点,简单谈谈甲午战争,以€€及1937年的侵华战争,可以€€吗?”
楚孑说完,坚定€€地看€€向€€他。
那目光几乎将他洞穿。
第130章
经过这小小的暂停, 观众们已经都回过味来了€€,立即开始汹涌起来。
“不得不说,楚孑讲的是真好啊, 几句话就把一场这么大的战争讲明白了!”
“是啊,教科书上说的没错, 这的确是一场兼并€€战争, 我€€看谁还说这就是侵略!”
“白起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呢, 不过想来应该是时€€间不够, 不然还真想听楚孑展开讲讲。”
“你们发现了€€吗, 楚孑讲的时€€候完全没看提词器之类的地方, 而是一直在和镜头€€互动€€。”
“是啊,这些话也非常生动€€口语,一点不像是在背稿。”
“而且还是直播诶!这就是信手拈来啊,同志们!”
“哈哈哈哈,虽然不想做拉踩这样的事, 但某橙子发的那€€么多€€录制视频都能看出读稿的痕迹。”
“是啊,什€€么叫高下立判啊!”
“你们看现在橙子的表情, 戴着头€€套都掩饰不住的局促哈哈哈。”
“我€€也没想到楚孑会直接提起日方的两次侵华战争。”
“就这是这样才有爽到!谁想看烂橙子先说些有的没的颠倒黑白的话啊!”
“对对对, 楚孑快讲!已经搬好小板凳蹲好了€€!”
楚孑见€€褚旭东没什€€么反应, 又看了€€看弹幕,稍稍放下了€€一点心。
这些其实都不是事先准备好的,全靠平时€€积累,想到哪说到哪。
但没想到,效果还不错,也许直播正€€适合这种轻松随性的范围。
但他也知道, 接下来探讨的问题是有一些严肃的。
所以,他收敛了€€神色, 等到弹幕渐渐安静下来,又停顿了€€一会儿,才继续讲到。
“这是一个历史的问题,在这里我€€不妨借用邓广铭先生的一句话,邓先生说,学习历史有四把钥匙,分别是职官制度、历史地理、年代学和目录学。”
“所以,我€€在接下来的讨论之中,也会用到这四把钥匙,希望我€€说的是准确的、不经修师的,当然,我€€知道观众们卧虎藏龙,所以如果我€€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在弹幕中指出来,我€€一定不会装作€€没看到。”
楚孑说的谦逊而又不卑不亢,褚旭东听完心中一紧。
虽然没提我€€,但真是句句话都在点我€€啊。
“其实我€€想了€€很久该如何开启这一话题,但想来想去,都绕不开一句话。”
“何为€€华国?”
“很多€€人可能说,华国是位于亚洲东部,紧邻太平洋的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她拥有5000年文明等等。”
“这些话对,但又不准确,或者说,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角度上来说不准确。因为€€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甚至是有争议的地区,都可以用同样的话术来描述。”
“华国到底是什€€么?她的存在是合理合法的吗?边界又是哪?如果不先弄清这些问题,就很难谈论别国的侵犯到底是不是侵略,我€€想大家也应该听过诸多€€基于这个问题的模糊地带所提出的错误言论了€€,我€€就不再一一提出来。”
“而从历史学和考古学角度论述华国,其实离不开要借用日方的一些研究文献、成果,为€€什€€么呢?”
“因为€€从晚晴时€€期,他们对我€€们的研究,比我€€们自己多€€太多€€了€€。”
“所谓侵略有功论的原型,也正€€是基于彼时€€日方提出的观念,即以亚洲或者东亚为€€一个整体来论述历史。”
“为€€什€€么他们在研究华国的时€€候非常喜欢把华国放在亚洲的大环境之下呢?”
“这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们希望削弱华国的同一性,也就是说,想要淡化华国的边界。”
“比如日方著名的的‘满蒙回藏鲜之学’。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这种说法盛行一时€€。”
“只是可惜,当时€€我€€国还处于动€€荡之中,尽管,无论是康有为€€、梁启超还是章太炎、王国维等学者都注意到了€€我€€国国土的问题,但国家太乱,太飘摇,让他们没有像霓虹国学者那€€样从政治到学术去重构华国合法性的机会。”
“当然,当时€€不仅仅是学者界,政界的分歧也颇多€€,比如李鸿章希望专注海防,放弃边塞,而左宗棠极力反对等等,每天都吵的不可开交。”
“也是因为€€他们的分歧,晚晴学界也分成了€€这样两派,一派就是我€€上面€€提到的那€€些学者,认为€€大清国的疆域即应该是现代华国,而另一派则同意了€€日方的观点,认为€€只有长城以南的汉族地区才是现代华国。”
“后者就是影响至今的‘日亲满疏’论的拥趸者。”
“当然,这种乱象在之后的民国,终于被大批学者注意到了€€。不论是没出国留洋的陈垣,还是受过西洋学术教育的陈寅恪、傅斯年和胡适,都开始潜下心来研究有关问题。”
“这就不得不提那€€战乱的开始了€€,九一八事变。”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方不仅用士兵与铁骑侵略、践踏我€€国领土,学术界的入侵也同样可怕。他们开始疯狂研究满洲,试图找到占领此地的合理性。”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傅斯年的著作€€《东北史纲》问世€€,他在书中专门驳斥了€€霓虹国学者的‘满蒙非华国论’,并€€率先提出了€€‘满洲’一词是日方为€€了€€侵略而制造出的名词,不论是在民族、地理、政治和经济方面€€都毫无依据。”
“傅斯年深刻强调‘史料即史学’这一现代学术观念,但也兼顾了€€日方学者常用的‘虏学’,即即突厥学、蒙古学、藏学、印度学、伊朗学、佛教学等学问,他承认满洲确实是历史存在的观念,但日方用此来论证自身侵略行为€€的正€€当性,则是完全的曲解与谬改。”
“这一切的根据,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华国首先是文化的而非种族的’,钱穆先生在《华国文化导论》中就提到过,在古代观念中,所谓的文化,其实只是一种生活习惯与政治方式,不论在彼时€€存在的何种民族,都是以农耕生活为€€基础建造的城市,凡非农耕社€€会,又非城市国家,则不为€€诸夏而为€€夷狄。”
“这便是从古至今,华国之所以同一存在的合理性。”
“正€€如我€€之前在讲述先秦的时€€候所提出的,从秦汉时€€期开始,我€€们‘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不论是从语言、风俗还是政治制度,其实就已经把整个文化范围确定下来了€€。因此,欧洲那€€一套理论并€€不适合我€€们。”
“事实上,历史本就是一个因地而异的学科,用别的国家和地区的理论,又怎么能概括另一个国家的情况呢?”
“仅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日方用来攻击我€€国历史、文明和同一性的论点并€€不合理。”
“所以,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侵略战争。”
“从宋朝开始,我€€们就是一个非常稳固的民族国家了€€。”
“当然,这方面€€我€€并€€不是专家,只是简单谈谈。”
“自宋代开始,在越来越庞大的四夷压迫之下,华国作€€为€€一个集体其实就一直在面€€对外界的侵略挑战,从宋到清,再到之后的民国,华国在东方世€€界的国际关系就已经形成了€€。”
“事实上,在这样巨大的外力之下,大家也可以见€€到宋、明、清,我€€国的国力在不断地进步,但这绝不是‘侵略有功论’能用来援引的例证。”
“华国的崛起从来都是自发的、由内而外的、由一些率先觉醒的有志之士所带领的。而古往今来的侵略者,都没有为€€这片土地带来多€€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