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雪则解释得详细了些:“我爸妈之前没想好给我取什么名字,出生那天刚好初雪,再加上我妈觉得这个婴儿很白,不像其他新生儿的皮肤又红又皱巴巴,就决定让我叫倪雪。”
“哈哈哈,说起来白雪公主的名字由来也是因为皮肤白呢,”赵乐被这番话逗笑了,和倪雪一来一回地聊起来,“你别说,我还真的想问,你是混血吗?”
倪雪:“我爸爸是,到我这儿基本不剩什么成分了。”
就这么一路闲聊,四人来到烧烤店门口。这个时间点,大排档开始陆陆续续上人,屋内屋外都没空座,他们等了十几分钟,才等到室内一桌人撤走,刚好空出一张四人桌。
服务员手脚麻利地收走盘子、将餐桌擦拭干净,又递上一张可以自己勾画的菜单和一支笔。赵乐和李今纾先选好自己想吃的,然后调转菜单的方向,推到对面两位男生面前:“再看看还要什么。”
其实赵乐和李今纾已经是按照四人份在点餐,考虑到男生饭量大,还多勾选了一些,烧烤店无非也就那些东西,因此每一栏后面标注的数量都十分可观。
怕吃不完浪费,蒋冬河自己没有再多点,但他担心倪雪吃不惯,看了看主食那一栏,又加一碗馄饨。
这家店上菜慢,四十分钟起步,在等餐的这段时间里,几人开始无所事事地喝饮料。赵乐看向倪雪和蒋冬河,终于讲出了自己的真正意图:“其实今天叫你们吃饭,主要是想问一问,你们两个愿意和我们一起拍视频吗?”
倪雪咬着吸管,吸椰子水中的马蹄爆珠:“嗯?这回又是什么视频?”
“是我们自己的账号。”李今纾解释道,“有四个人,另外两个男生在隔壁念书,我们几个是发小,都是本地人,大学前一直是同学。”
倪雪想了一下隔壁学校,忽然对这发小四人组肃然起敬。
赵乐:“对,就是今纾说的这样。我们是高中开始一起拍视频的,为了好玩,也没什么垂直领域,就瞎拍,以日常vlog为主吧。现在准备好好经营一下。”
“哎呀,说这么多,不如直接给你们看看我们的账号。”赵乐说,“去某站搜‘别怕我们是自己人’。”
倪雪很配合地拿出手机,点开app图标。这是一个有十六万粉丝的账号,头像是四个凑在一起的Q版小人脑袋,上传的视频不算多,但点击量还不错。内容的确如赵乐所说,就是四个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倪雪顺手点上了关注:“关注了。”
“谢啦,”赵乐想了想,说道,“不用这么快做决定,反正快到中秋假期了嘛,到时候我们六个人出来一起吃顿饭,就算不拍视频,也可以交个朋友。”
“好啊。”
倪雪用余光发现,蒋冬河好半天没任何动作。他没忍住,又看了蒋冬河一眼。感受到倪雪的注视,蒋冬河一掀眼皮,说:“我没有下载过这个app。”
“哦,这样啊……”听了这个解释,倪雪也没有感觉有多意外。
蒋冬河是一个连微信也不怎么看的人€€€€但是总会有各项通知要通过微信转达,所以不得不在一天之内查看几次。
至于其他的娱乐性质app,蒋冬河不感兴趣,觉得没什么意思。
“那……我帮你下载一个?”倪雪问蒋冬河。
蒋冬河把手机递给他:“嗯,你下吧。”
接过之后,倪雪注意到这个手机显然已经有些年头,屏幕边角处已经碎裂了,摸上去甚至会划伤手指。
他继续替蒋冬河操作,在屏幕上戳了半天,却始终不见有任何反应。他有点无语:“你这手机用了几年?”
“五六年吧,一直用的它,没换过。”蒋冬河说,“你要对它有耐心,指不定什么时候一抽风,又正常运行了。”
倪雪沉默几秒,有些抓狂:“……你是怎么忍受的?”
蒋冬河神色如常,淡淡道:“没坏就能继续用啊。”
倪雪:“……”
不难看出,蒋冬河是个物欲极低的人。很少见他对什么事物感兴趣,温和外壳下其实是冷淡的底色。倪雪仔细思索了一下,发现不知道蒋冬河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蒋冬河会喜欢上什么样的人。
当然,冒出这个想法本身就很奇怪,也很惊悚。倪雪自己也吓了一跳。哼,蒋冬河平时对他这么凶,被这种人喜欢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
小蒋不想报名社团,但答应雪雪可以陪他一起看招新展览。小蒋对娱乐app不感兴趣,但如果倪雪想要帮他下载,他不会拒绝倪雪。
明天也有,还是期待评论噢=3=
PS. 最近更新在书架中没有提示,追更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作者专栏,这样在鱼塘里就可以立刻看见了!
第12章 12 好了,不哭了
军训结束后,就是为期三天的中秋假期。在军训的十四天里,蒋冬河暂停了自己的兼职,而现在军训已经结束,又刚好是假期,蒋冬河便重新联系了家长和学生,排好未来几天的课程。
出租房里,蒋冬河挂断与其中一位家长的电话,看了一眼手机日历,忽然对倪雪说:“快到20号了,我需要交上下个月的房租。你这半个月住这的钱我就不向你要了,从下月开始和我分摊就可以。”
在蒋冬河家待了这么多天,倪雪险些把这一茬忘记。当初蒋冬河的约法三章中,第一条就是关于费用的问题,倪雪还在上面签了字€€€€尽管这完全不是一份正式的合约,但倪雪本就寄人篱下,也不好意思再继续白吃白住下去。
倪雪问:“为什么是20号?”
蒋冬河答:“因为我是上个月20号签订的租房合同。”
倪雪又问:“房租每个月多少?”
蒋冬河又答:“2300,一人1150,水电费再另算,我会再通知你。”
放在以前,倪雪当然会觉得这点小钱不算什么,连吃顿饭都未必够用,而现在他却不太确定兜里的钱究竟能不能凑出1150。
如果交不出钱,蒋冬河会不会干脆利落地把它扔出家门?倪雪颇为不安地检查了自己所有账户下的余额,发现之前卖表的钱还剩下851.9元,说来有点凄惨,这八百多块就是他倪雪现如今的所有财产。
钱财同样讲究开源节流,一个人就算再怎么节省,也无法靠着八百块撑过一年半载,至于开源,在倪雪心中更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
“咳,蒋冬河,我必须告诉你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倪雪清清嗓子,然后小声说,“我现在还没有那么多钱……”
对此,蒋冬河像是早有预料。就凭他对倪雪的了解,这人余额里恐怕只剩下几百€€€€这还是在理想一点的情况下。他冷笑一声:“那你就去赚钱啊。”
看来也只能这样了。倪雪不得不开始面对现实,他必须像蒋冬河那样,拥有一笔可以养活自己的收入,才能考虑以后的事情。他只好再次向蒋冬河求助:“那有什么途径吗?”
蒋冬河心里嫌倪雪麻烦,但还是耐着性子帮这人想了想。过了一会儿,蒋冬河说:“你也可以试试来做家教,课时费还不错。”
“噢,好的。”倪雪点头答应了下来。在倪雪的认知中,教学就是对着学生讲讲课本中写得清清楚楚的事情,似乎没有什么难度。
蒋冬河回到屋里的小桌前,翻开一本笔记,同时吩咐倪雪:“那这样吧。我现在要备课,你制作一份自己的pdf版简历,等我备完课来看看。”
倪雪看着蒋冬河,若有所思地开口:“原来还要备课啊……”
“倪雪,我收回刚才的建议。你想找的兼职显然不是家教,应该叫陪聊。”蒋冬河将椅子转了半圈,正对着坐在床上的倪雪,语气冷静地开始分析,“其实也不是不行,总会有人喜欢你这款。但你记得注意尺度啊,别裸/聊,也别网/贷。”
蒋冬河坐在椅子上,双腿交叠着,好像还笑了一下。
倪雪瞪他一眼,脸都被气得泛红:“蒋冬河,你是不是把我当傻子?”
像是快要忍不住,蒋冬河脸上的笑意一点一点扩散,声音也满含戏谑:“恭喜你,回答正确。”
怒气条加载完成,数值100%,倪雪终于朝蒋冬河吼道:“你好烦,我讨厌你!”
“嗯,又被倪雪讨厌了,我好害怕啊。”这回蒋冬河没再藏着掖着,笑得明目张胆,肩膀一抖一抖,眼泪都快要挤出来。他已经很久没这样笑过,不得不说,跟倪雪拌嘴、没事逗这人几句还真是有奇效,心情都舒畅了许多。
“……你还笑!”倪雪背过身去,不再看蒋冬河,并决定这一晚不会再同蒋冬河讲一句话。
房间里渐渐安静下来,不时传来笔尖摩擦纸面发出的沙沙声。
倪雪也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着手制作简历,毕竟蒋冬河还要检查。
他对蒋冬河的单方面冷战结束于四十分钟后,蒋冬河已经备好了课,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颈筋骨,转回身来,问倪雪的进度:“做完了么?”
“嗯。”倪雪把手中的电脑拿给蒋冬河看。
蒋冬河大致浏览了一眼,发现这份简历居然出乎他的意料,还挺有样子的。他继续往下细看:“雅思8.0,托福117分,熟练掌握德语法语西语等语种……简历写得还可以,你发给我,我明天问问学生家长,看看她知不知道谁需要外语老师。你很喜欢学语言吗?”
“算兴趣爱好吧。因为发现比较擅长这个,就会多学一些。”倪雪补充,“但其实大学本来没想读英专的,显得我很想不开。”
蒋冬河:“那怎么还是学了这个?”
倪雪真诚地说:“因为我分数还不够,没办法学更想学的。”
对面的市状元陷入沉默,这个问题大概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
中秋假期第一天,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倪雪睁开眼睛时,蒋冬河已经不在房间里。等蒋冬河再回来,是晚上九点钟。期间,倪雪在下午五点通过微信问蒋冬河,会不会回来吃晚饭。隔了一个半小时才等来回复,蒋冬河让倪雪自己解决。
倪雪下楼,在小吃摊买了个鸡蛋灌饼。时至今日,倪雪逐渐开始适应这种能快速填饱肚子的食物。
这个中秋过得实在很冷清。尤其当一个人待在小房间里时,孤独的感觉会被无限放大。蒋冬河一推开家门,就看到倪雪躺在床上,眼睛闭着,不知道是不是在睡觉。他喊:“倪雪?”
倪雪睁开眼睛,慢慢地坐起来,看向门口:“你回来了啊。”
这时的室外温度相比于军训时,渐渐转凉,蒋冬河出门时穿上了长袖外套。他把外套挂好,又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小盒子:“今天学生家长送了两块月饼,有五仁和黑芝麻,你选哪个?”
“黑芝麻。”倪雪秒答。
“我一猜就是,听说很多人不喜欢五仁。”蒋冬河笑笑,将黑芝麻那块递给倪雪,“对我来说都差不多,我很少吃月饼。”
撕开包装,倪雪轻轻咬了一小口,很软很甜,和所有黑芝麻月饼一样,没有特别之处。他还记得蒋冬河说过,不喜欢吃太甜的东西。但不管怎么说,在特定的日子吃特定的食物,好像才算是完整地过了节日。
原来快乐也可以变得很简单。只是和蒋冬河一起在又小又破的房间里吃月饼,他也会也开心。
蒋冬河秉持着严谨的态度吃完一整个五仁月饼,并给出评价:“好像还是尝不出具体的味道,就是吃个氛围。”
蒋冬河看起来同样心情不错,见倪雪又钻回被子里,随意道:“给我腾个地儿。”
床上一团被子向里边挪了挪,留出让蒋冬河躺下的位置。
两人并排躺在了床上。这张床的尺寸略显刁钻,作为单人床空间绰绰有余,如果想躺下两个身高超过一米八的男生,又显得十分局促,所以晚上睡觉时还是会有个人去睡沙发。
就在吃完饭困的时候,蒋冬河接到了父母打来的电话。
蒋父蒋母担心儿子平时太忙,一直不敢过多打扰,趁着中秋假期才准备问问儿子在京市的情况。
电话接起,蒋母的声音响起:“冬河,吃晚饭了吗?”
蒋冬河没有刻意避开倪雪,听筒内的声音二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蒋冬河回答:“嗯,吃了一碗炒面,还吃了块月饼。”
“那就好,现在已经回屋休息了吧?”蒋母继续道,“冬河啊,其实妈找你也没什么别的事,就是想跟你说一声,以后每个月不用再给我和你爸打钱了,我们俩哪用得上这么多,京市消费那么高,你全都留着自己花吧。”
“我自己一个人也花不了这么多啊,”蒋冬河笑了,声音很柔和,“你们两个把钱存起来,以后有急事还能用到,或者不用天天出摊,适当休息一下。我现在自己能赚钱,不想你们太辛苦。”
蒋母叹了口气,既欣慰又心酸:“你就是从小太懂事。”
那边遥遥传来蒋父对蒋母的说话声:“你在跟小河打电话?我也要说。”
“行行行,给你给你。”本想再和儿子多说几句话,结果被丈夫打断,蒋母佯装不耐烦,把手机塞到蒋父手里。
蒋父的嗓门要洪亮许多,中气十足地开口:“小河啊!”
蒋冬河应下:“哎,是我。”
蒋父续上蒋母方才的话题,夫妻俩一唱一和:“什么一个人花不了这么多,咱说不好听点,一辈子就这么长,指不定哪天就俩眼一闭一蹬腿儿了,这钱现在不花还等到什么时候花?你再多交点朋友,多和朋友们出去走走逛逛,别总是独来独往的。那么大一个城市呢,多少好玩的地方!我和你妈没去过,等我们下次去,还指望着你给我们当导游呢!”
蒋冬河:“好,到时候我带你们玩。”
“学校感觉怎么样啊?还习惯吗?”蒋父乐呵呵的,言语间满是自豪,“自打你考上名牌大学,咱家摊子在农贸市场都特别有排面。”
面对这些问题,蒋冬河一个个耐心地回复,脸上始终挂着浅淡的笑意:“学校很大、很漂亮,比明雅还要大好多倍。老师同学们都很友善,也认识了新朋友,你们就放心吧。家那边最近降温,你们多注意身体。”
“那我们先挂了啊,你早点睡觉!”
“嗯,你们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