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不神 第135章

文言文言简意赅,但也意味着一个字、一句话可能会有多重理解,还别说有通假字、一词多义、倒装句等特殊语法,以及更古早的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阅读断句非一般人可行,至于抠字眼的学术研究,更是失之毫厘差以千里!霓虹人遮遮掩掩地拿着拆解后的古籍来请问时,这便是华国中医想要的东西。几十年下来,霓虹手里的古籍已经被套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便是黑羽家族手里的最后一本€€€€《黄帝外经》。

“是陈士铎所著的《外经微言》吗?”这一本也被称为《黄帝外经》,一样是对阴阳五行和道家思想的回答阐述。大多数医者对这本书也了解不多,程白术闲暇时有所翻阅,然而其格局上不可和《黄帝内经》相比肩,更是达不到启微照明之用。

但是,程白术却是看见覃浩渺摇了摇头,说:“是三十七卷的《黄帝外经》。”

程白术瞠目结舌,“黄帝外经?!”

怎么可能?!哪怕是上辈子,《黄帝外经》也是失传的,失传千余年的东西,怎么可能……

然而€€€€

“真的吗?”

作为一个中医人,却是难免心怀希望。

如果……如果,这是真的呢?

程白术定定地盯着覃浩渺,只见覃浩渺缓缓点头。

程白术一下怔住,竟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心中百感交集。《黄帝内经》是华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医书,是中医四大经典之首,更是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可见其地位。而外经与内经相对,却遗失多年,千百年来的医家为之遗憾,遗憾未能亲眼目睹其风采。

如今……他却有这个机会!

一瞬间,程白术明白了为什么覃浩渺能够持续数十年如一日,不断地与黑羽套近乎的原因。没有任何中医能够拒绝《黄帝外经》的诱惑!没有人!

覃浩渺点了点程白术的额头,说道:“现在已经差不多了,不需要你们再低头了。”你们只需要昂头挺胸,扛起中医大旗大步往前走,这便够了。

程白术眸光微动,半晌,他只能说道:“覃会长,我会好好讲课的。”

覃浩渺瞧着程白术感动的模样,顿时笑得不行,说:“你们只要在,便是最好的。”

程白术被那么多的老朋友认为青年一代中医里的架海金梁,不是没有原因的,其能力、心性、悟性等都是首屈一指。让他们这些老不死的,也忍不住惜才之心,为其扫平一切阻碍。也难怪肖毅逸那么勤快地给程白术维护外网的名声,摁死不少乱舞的牛鬼蛇神。

再多的细节,覃浩渺便没有和程白术说。像是将内容套到手,国家那边估计会出面造个假,做个假文物出来,免得被黑羽家拿捏。别说什么正不正直,黑羽家的古籍还是从华国抢走的!真要正直,他们就该归还当初在华夏大地上抢夺的珍宝!

内心有了成算,程白术接下来的几天,便多留意了一下霓虹来的中医。然后,他意外发现,不管是哪个国家来的医者,只要学了中医,对华语不说了若指掌,但基本的沟通都是没问题的。

不等程白术继续观察,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便正式开始了。

这不管什么会议,这第一天永远都是枯燥的开幕式和各位领导发表讲话。

正无聊着,祝开心灰头土脸地坐在程白术身边,程白术诧异道:“你这是怎么了?”

祝开心说:“不,没什么,被爷爷教训了一顿。”

程白术疑惑道:“你不是说回来读博吗?怎么你爷爷不开心?”

祝开心抹了把脸,罪魁祸首就是因为你!为什么你会这么优秀!然而,这话说出来,就显得很酸菜鱼,又酸又菜又多余。于是,祝开心没说出口,转而说道:“报了,导师也找好了,大概接下来几年,我们还能常常见面。”

程白术点头,只要祝开心不钻牛角尖,相处起来就很舒服。

漫长的第一天结束,第二天却依旧不是许多人期待的标准定制,而是大佬分享经验。尤其第二位讲座的是中医科学院的,是全面科学化、现代化中医的先头部队,算是将中医与国际接轨的主力军。从实验科学的角度来看待中医,角度还是非常新奇的。程白术这听着便若有所思,看来蔺霜洁一个心外的找中医做联合实验并不是头一回啊!

说着,台上的刘教授便笑着继续说道:“当然,就在四个月前,粤府中医院的蔺霜洁教授联合程白术医生,一同研究中医治疗手段对心外手术的影响及术后保养。一共出了两篇论文,都上了柳叶刀,这不仅是两位医生及其团队的一小步,更是我们中医进入全世界人民眼中的一大步。”

程白术大小算是个名人,刘教授一说话,就有不少人视线撇过来了。他们心中感慨一下,要不是刘教授说,他们都不知道程白术大小也是拥有两篇柳叶刀论文的富翁了。天知道中医写论文有多么令人头秃,不仅写论文困难,上期刊也困难。国内注水的野鸡期刊不算,想上正经有影响因子的大型医学期刊难如登天,犹如水中明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得!

多少人内心酸的不行,原本还以为程白术离了燕国医这个大平台,会逐渐泯然众人。结果,这才过去多久?对方已经悄无声息手握两篇柳叶刀?!

艹,这人和人的差距有时候比人和狗的还要大!

刘教授眼神不错,跟随会议视线就找到了嘴上刚刚提到的程白术。他笑了一下,年轻人自有年轻人的意气风发啊!

想罢,他便继续顺着PPT往下讲。

€€砜 接下来是第三天、第四天,不少大佬都掏出压箱底的本事,倒是让猴急不已的医师冷静下来,默默掏出笔记本疯狂书写。

直到这第五天,牵头这一次国际针灸研讨会的石老再次站上讲台。第一次便是第一天的开幕式,和世卫组织的领导、卫健委的领导一起剪彩。

所有人都打起精神,尤其是棒国的那一群,生怕石教授来一个一刀切,导致棒国针灸全军覆没。

石教授也知道许多人来参加便是为了这一天,看了眼非常紧张的棒国代表,又看了一眼表示很期待的世卫组织领导和国内卫健委领导。他微微一笑,便开始说道:“各位领导、各个代表们,早上好,针灸是华国传统民族医学€€€€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中医是华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的瑰宝……”

所有人都在认真地听,石教授用的是中文,场内也就给世卫的领导配了同声翻译,至于其他的一个都没有。程白术再次确定,东南亚文化圈是以华国为主,哪怕嘴上喊着韩医是中医祖宗起源的棒国韩医也一个个都精通华文,听说读写不在话下。

石教授简单讲了讲针灸的起源与传承,遍数历代针灸名家的事迹。他看了看台下一个一个认真的面孔,笑着说道:“……时常有人问我针灸的标准是什么,为此,国内外数百位中医联合起来讨论了将近半年,这才确定了针灸的标准。”

这一刻,会场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在期待石教授的下一句话。

“针灸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

场内一片哗然,没有标准?

程白术惊诧不已,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坐在前面的覃浩渺等人,他们的脸上似乎没有奇异表情,这是知情人?

石教授继续说:“是不是很惊讶?然而并不,针灸和中药的处方思路都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刺激经络和人体,并达到缓解和治疗疾病症状的目的。那么,只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针灸,都是允许的……”

程白术内心感叹,国内高瞻远瞩的人还是多啊!

没有标准才是最好的标准,不管哪个年代,都不会缺人才,更不缺闪闪发光的天才。只要给他们营养,他们就能够野蛮生长。

显然,这一点,也非常多的人能够了解。

以往一直都没有动静,显然是为了无为而治。如今开始行动,却是因为……

程白术扫过不远处的棒国代表团,面对如此宽松的标准,他们不仅没有喜色,反而面容惨淡。脑子稍微一转,便能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难看€€€€

这不就是在逼着一向以宗主国自居的棒国承认韩医源于中医,从官方层面,向全世界宣告。这不比杀了他们难受?

不承认?

棒国代表团内心沉重,华国去年短短一年的运作,成功将针灸是中医的,中医是华国的印象成功烙印在全世界人民的脑海里。他们一旦不承认针灸是以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那么他们将会被除名,这同样是韩医所不能接受的!

承认,或者拒绝,这对他们是两难的选择。

然而,他们没有第三个选择……

见到他们如此为难,程白术隐晦地笑了。神药集团拉仇恨厉害不错,可韩医学院下的绊子他还没忘!而如今神药集团因为舆论,股票一落千丈,已经退出棒国顶尖财阀行列。从爷爷那边来的讯息,国家还在下手,其他的财阀也在下手。鲸吞蚕食之下,神药集团大不如前,希望朴宇俊能够坚持住。

再往旁边一看,是霓虹国的代表团,他们反而神色平静。石教授的标准对他们而言,没有任何变化,他们承认学的是中医,承认中医源于华国,便没有那么多难以抉择。

稍过去一些,是五颜六色的头发和五颜六色的皮肤,这些是海外中医。他们同样精于华文,对于石教授的宣布,他们反而欢欣雀跃。

能在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差异巨大的国外生存下去,他们的本事一点不比国内的中医差。不同的人种和不同的生活习惯会导致不同的体质,其罹患的疾病和症状也各不相同,治疗方案自然也是大大的不一样。这也导致,他们在国内中医看来,有点……野路子。

但是不管黑猫白猫,抓得到老鼠的都是好猫。只要官方不禁止他们的“野路子”,那他们就还有生存空间,甚至他们可以自诩得到官方承认,更加的“正规”,更好的给外国友人解释和服务。转头回国了,他们就能将那群干针湿针的西医按在地上摩擦,那群倒反天罡的东西,他们早就看不惯了。

从游兵散勇,到正规军,这提升的可不是一点半点,这如何让他们不狂喜?!

反观国内的中医,大多数面露疑惑,既无欢喜,也无悲痛,单纯的疑惑。许是以往他们针灸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全凭自己。他们大多挤破脑袋报名前来,更多的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结果没有?就像是已经将整本书背得滚瓜烂熟,正准备考试,结果是开卷考?略微有些茫然。他们参加这次会议的意义似乎没有了?因为这个会议开与不开,对整个华国中医界没有一点影响,更没有一点变化。

仅仅一个消息的宣布,便能看出各方的态度,程白术也观察得颇有兴致。

祝开心同样略微有些疑惑,低声问道:“白术,这没有标准……”

程白术同样压低了声音,回道:“针灸的标准又该谁来定?”

自古以来,从《黄帝内经》到《针灸甲乙经》,又从《针灸大成》到《针灸大全》,又有哪本书明确写了针灸应该怎么扎,不能怎么扎?

没有!

因为自古以来,所有医者都明白,医学本无应该与否,唯一的指标只是看病人的症状是否缓解,疾病是否治愈。

远了不说,当下的针灸流派,互相打架的也不是没有。如郭廷英教授重视针感,以意念御气,针感往往能流窜全身。可反观贺氏针灸流派,最为忌讳的便是酸麻胀等反应,认为其是神经传导,而非真正的针感。两家之言,几类儒分为八。理论学说不同,但却都能有效治病,各自成一方大家,能说哪个是错的吗?只不过是从不同角度切入看待病情、看待问题罢了。殊途同归,便是其解释。

所以,针灸的标准本来就是没有没有标准!

祝开心似乎领会了程白术的言下之意,沉默了下来。

这是真正从国家层面做到了无为而治,国家复兴宣传中医的决心不可小觑!

现在才是最好的时代,即将迎来百家争鸣的时代……

石教授略微停顿了片刻,给与会人员适当的缓冲时间。随后他继续说道:“……随后我们将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同时在实操方面也需要加强针灸过程中的无菌观念……”

石教授一开口,会场内便慢慢地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石教授演讲。

这一讲,便是一个上午。

结束时,石教授迎来满堂热烈的掌声。

出了会议室,热烈灿烂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走廊地面上,氤氲出一片明亮的光斑。

程白术看着窗外无知无觉的行人及车辆,轻轻叹息一声:“新时代开始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