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无论是谁都至少有过一次,用「你那根本是歪理吧」这种话反驳过别人,或是被人这么反驳过。但要论起被认定为歪理之后,那个说法是不是当下就失效了,意外地倒也并非如此。其实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不管怎么看都是歪理的理论,就这样似是而非地横行于世。
例如三店方式(注:日本柏青哥店用来规避赌博的营业方式),例如艾弗雷特的多世界诠释,例如游戏王的效果处理,例如其实没被当成建筑物的京都塔……
社会基本上愿意接受这些歪理,是因为这些理论都遵循了一定的规则,有文字资料作为依据。可能是法律,可能是算式,可能是KO○MI语,可能是条例──并没有「常识」或「感觉」这种未有明文规定的个人规则介入其中。
在彻底思考、查明所有客观规则后,所谓的「歪理」便不存在。
既然没说办不到,就有可能办到;既然有可能办到,就有必要去思考。即使是直觉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在人类未能确认一切不可能的前提下,没去尝试过,便无法断言不可能。
而这个无限反覆的过程,正是所谓的推理。
我在大学的逻辑学课堂上,一开始学到的内容是这样的。「一旦无法再对推论提出任何反证,就表示『这个推论就逻辑上来说是正确的』」。所谓反证,指的是「除此之外,也可以用这种角度来看吧?」这样的吐槽。合理的回答要在越过无限的吐槽后才会出现,在这段过程中,真相将会不断地改变。
真相不只一个。
一旦接受歪理与跳脱常识的想法,推理便会踏上旅程,去探索各式各样的真相。是巨人支撑着世界?只要把猫放进盒子里,世界就会分裂?一旦逼近光速,时间就会变慢?假如在密室里发生了杀人案,表示犯人是用针线锁上了门?抑或躲在房里的某个地方?不不不,犯人其实是幽灵……!
请各位放心地释放自己所有的想法,没人会去责备你的歪理。在文字之下,所有想法都会得到认同与尊重──这正是推理作品的规则。
踏上名为推理的旅程之际,侦探们想必都会很欢迎你吧。
总之,这就是纸城境介带来的《夏洛克+侦探学园 Logic.1 犯罪王之孙辩倒名侦探》。为什么「挑选」跟「选择」的意义会不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