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亿PV突破纪念 读者问卷调查SS铜锣烧
三億pv突破記念読者アンケートssどら焼き
隔着玻璃眺望,有一个板着脸的卡古拉男性。
男性用大勺把面团捞起,然后滴到铁板上。
虽然看起来像是随意滴下的,但仔细一看,已经变成了漂亮的圆形面团。
我曾见过薄饼师傅用专门的工具制作圆形面团,但没想到一个普通的大勺就能做出这么漂亮的圆形,真是令人惊讶。
“……专业的技术啊。”
我被美丽的匠人技艺迷住了,像要贴在玻璃上一样,盯着铜锣烧的制作。
注意到这边存在的男性虽然板着脸,却露出为难的样子。(吐槽:死鱼眼的小孩贴着玻璃死命盯着看很可怕哈哈哈哈哈)
但是,动摇的瞬间马上又回到铜锣烧的制作上。
把大勺放入盛有面团的大碗中,然后把面团滴到铁板上。
纵列三列,横列五列,共计十五个。
所有的面团都没有变形,画着漂亮的圆。
好厉害。
男人滴下最后的面团,看了一会儿,拿起小铲子,把第一块面团翻了过来。
于是,烤成漂亮的金黄色的面团就出来了。
那正是铜锣烧的质地的颜色。男性在翻转第一个后,又以鲜明的动作翻转第二个、第三个。
翻过来的面团不会从铁板上掉下来,也不会落到其他面团上。就像那里是自己的容身之处一样,在同一个地方翻身。
简直就像铁板上有一块被分割开的场地,像是在玩黑白棋那样。
不一会儿,所有的铜锣烧都翻了个底朝天,男人抱着胳膊盯着铜锣烧。
然后,用手抓住第一个翻过来的东西,就那样摆在后面的桌子上。
在那里的是男人的妻子吗?有个穿着围裙的女性。
夫人用细长的铲子把馅涂在面皮上,然后盖上面皮。
有其夫必有其妇,动作也惊人地快。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在舀馅儿了,非常流畅。
一转眼铜锣烧就做好了。
在这段时间里,丈夫又在铁板上滴下新的面团。
看着夹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又烤出了新的面团。
用铲子又把它翻了个底朝天。
看到那个瞬间心情非常好。
虽然并不是我在做,但光看就觉得是这样。
这就是所谓的专业技能吧。
“不好意思,请给我五个铜锣烧。”
“好的。”
就在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掀翻的动作时,突然来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客人。
丈夫没有反应,夹完馅的夫人笑着回应了。
与之相反,丈夫却没有露出一丝笑容。
板着脸,目光落在铁板上。
光看这个样子就知道这个人很不讨人喜欢。大概是夫人在弥补吧。
“你在做什么?”
正这么想的时候,女性客人的孩子问道。
大概是觉得站在旁边的我很不可思议吧。
“在看铜锣烧的制作。”
“……那个很有趣?”
“看专业的技术很开心,有空的话也可以看看啊。”
“专业的技术!要看!”
虽然年纪小,但毕竟是个男孩。一听到是专业的技术就突然表现出兴趣。
顺便说一下,做铜锣烧的丈夫也微微上扬嘴角。好像有点高兴。
稍微空出一点地方,我就和小孩子并肩看铜锣烧制作。
“现在做的是烤面团,用大勺把面团摊在铁板上。”
“漂亮的圆形!”
“是啊,只滴一次就能做出那么漂亮的圆,真正是专业人士的技术。”
“原来如此。”
我对后来的孩子这样解说,他的反应非常坦率。
果然,年纪小的很老实,真好啊。
丈夫不一会儿就把十五个铜锣烧滴下去了。
“然后,这里就是看点了,用铲子把铜锣烧漂亮地翻过来。”
在孩子屏气凝神的注视下,丈夫从最初滴下来的面团开始,依次翻面。
“呜哇!好厉害!”
看着流畅翻面的样子,少年露出天真无邪的喜悦。
总觉得翻转的动作比我看到的时候快,是我的错觉吗?
“铜锣烧买好了要回去了。”
“等一下,我在看专业的技术。”
“哎呀哎呀?”
母亲结完账也不当回事。小孩子好像决定和我一起看铜锣烧的制作。
母亲并没有责备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身后悠闲地眺望着铜锣烧的制作。
不转移孩子的兴趣,让他随心所欲。我认为这的确是很好的教育方针。
一直眺望着,铜锣烧渐渐地烤好了。
然后,烧好的铜锣烧由夫人迅速夹上馅完成。
孩子对这样的动作也很感兴趣,两眼放光。
“给,送你的。”
“哇啊、谢谢!”
“非常感谢。”
盯着铜锣烧的制作,夫人把刚做好的铜锣烧递过来,我和孩子乖乖地接过。
刚做好的铜锣烧很热。隔着包装也能清楚地感受到它的温暖。
吃了一口,温柔的面团的甜味和湿润的馅的甜味扩散开来。
咬上一口,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味道。
没错,就是这个。这才是我所追求的和风的甜味。
“母亲也请。”
“可以吗?不好意思呢。”
“哪里哪里,有小孩子在看的话,店主也会有干劲的。”
我和孩子吃的时候,后面的母亲也拿到了。
真是温暖的对话啊。
“给我三个铜锣烧!”
“麻烦给我十个。”
“好,马上来!”
几个人聚集在店前,行人可能也会在意,陆续有新的客人聚集过来。
“铜锣烧吗……久违地吃一次吧。”
“最近没怎么吃过呢。”
客人多了,又会吸引许多行人的目光,吸引新的客人。
哦喔,刚开始只是我一个人在看,不知什么时候热闹起来了。
实在是人太多,母亲拉着孩子回去了。
热闹得这么厉害,也不能悠闲地看铜锣烧的制作了。
也会给排队的客人添麻烦吧。
虽然不能看到铜锣烧的制作很遗憾,但店的生意兴隆还是很高兴的,我也老实回去吧。
“……拿去。”
恋恋不舍地想要离开店门口时,做面皮的老板递给我一包铜锣烧。
对于第一次说的话和收到十个装的铜锣烧感到困惑。
“这么多可以吗?”
“……多亏了你客人增加了啊。”
“谢谢。”
虽然是有点笨拙的笑容,但是很能传达出丈夫的心情。
我道了谢,乖乖收下,离开店门口。
然后移动到杳无人烟的小巷,利用转移再次回到神社。
走在与路边摊街不同的没人气的院内,坐在楼梯上。
凝望着红叶覆盖的群山,我大口吃着丈夫给我的铜锣烧。
“嗯,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