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西方奇幻小说网 > 七夏娃> 5 密实

5 密实

  地球大气层并非是在高空瞬间归零,而是逐渐稀薄,直到几乎所有仪器侦测不到,接近完全真空。大约海拔一百六十公里下,大气浓度足以将轨道上的物体快速拉向地表,因此那段高度仅供早期太空载具短期使用。海拔越高,气体越少,轨道衰减速度也越慢。

  艾丝位置是海拔四百公里。好几亩面积的太阳能板和散热片,导致行动起来笨拙得与其质量不符,至少在站体与阿马尔泰连接因而加重之前是如此。

  对外行人来说,这有点矛盾,但小行星的质量使艾丝轨道更稳定。没有阿马尔泰的时候,太空站每个月会降低两公里高度,必须启动尾部火箭引擎修正。早期引擎装在红星模块上,但通常会直接利用正好停靠在艾丝最后侧的宇宙飞船引擎。

  那时的艾丝像风筝,面积很大,却没多少质量。如果用专业词汇说明,就是弹道系数低,即便环境气体量不多,造成的影响也很大。不过接上阿马尔泰以后就好比风筝上面压颗大石,弹道系数增加很多。石头动量抵消大气拉扯,于是轨道衰减变轻微——代价是一旦需要调整轨道,为了挪移那么一大块铁镍,就需要点燃引擎更久时间、消耗更多推进剂。

  尖兵和先驱扩建艾丝以后,弹道系数再度下滑,修正次数变得频繁,经常就得发动引擎维持高度。从基础结构延伸出的东西越多,问题越棘手,毕竟没有附加物的艾丝就称不上灵活。在任一点上施加推力,就会被周围模块分散、透过椼架或结构物传递,说白一点就是装了太多东西的艾丝变得软趴趴。除了修正轨道困难,要保持在太空中「飞行」的角度也不容易。在先驱部队最忙碌的阶段,干脆让轨道衰减十六公里之多,后来得一而再、再而三发动引擎,每次运转引擎,就暴露h2的结构弱点,当下却只能应急处置,好几回是靠束带与胶带度过难关。

  自A+0.144到250这段期间,艾丝内部口号是「密合、坚实」,后来自然而然简化成「密实」。主概念是针对仓鼠管周边椼架,还有这些头几个月赶工搭建的、自椼架往外延伸的结构体进行大翻修改造,同时试图处理其他问题。最重要的一项是设置更多散热片,将废热排入太空。若散热片太接近热能,就只是彼此转移、徒劳无功,于是散热装置必须在站体后侧大大展开,看来像箭矢尾羽,而实际功能也很接近。箭矢前端重量加上后面展开的羽毛两者相乘,使其笔直向前。这样阿马尔泰在前端、散热片分布于后端的设计,帮助艾丝维持正确面向,并减少引擎需求,同时也保护散热片不受微陨石袭击。虽然理论上任何方向都可能有陨石接近,但统计上大半仍从前面来,所以靠前面的模块几乎都配备装甲,阿马尔泰是最大最坚固的防具。

  按照最原始构想,太阳能板也该增加,但云方舟计划执行不久后,大家发现尽管光电技术做为辅助很有用,要确保系统运作无虞,终究得依赖小型核能装置如RTG(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核能装置一直生热是无可避免,相形之下散热片就更重要了。

  散热系统是零重力下一场浩荡的管线工程。多余热量必须从生成处集中(最主要是艾丝内经过加压的有人居住的区块)并传输到能排出的地方(也就是后侧新增的「尾羽」)。这个过程必须藉助液体循环,一端吸热、一端排热。吸热端使用热交换器与冷却板引导热量,液体从排热端进入微血管般细小的系统内,构造就像三明治。面板将热量转换为红外线,射进深太空,最后结果就是远方星系热了一点、艾丝却冷了一点。吸热端和排热端之间以水管与帮浦链接,规模越来越大,自然和地球上的管线工程一样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中比较特殊的是某些循环使用无水氨,有些却单纯倚靠水。氨的效果好,但危险性高,也无法从太空自给自足。云方舟若要存续,势必得以水为主轴,预计百年后所有冷却系统都是水循环,只是现阶段氨系统不能说停就停。

  另外一项考虑是散热系统要有风险承受力。假如某段管线被月球碎片击中,并开始渗漏,得有办法切割,避免整个系统内宝贵的水和氨全部流失到真空。设计出的层级架构非常繁复:大量阀门、交换机和零碎装置相互连接。以前无论什么细节爱斐都能轻松应付,但这回连她的脑袋也装不下了。散热系统这件事情,爱斐直接委任专门工作团队,其中四分之三是俄国人、四分之一是美国人,相关的舱外活动、维修与扩建等等她也不大过问,一反常态地只要求每天交报告给她过目。

  可是所有管线和散热片都同样是加装在外的对象,需要艾丝的建筑结构加以支撑,而且归类在「软得飞不高」大项底下。爱斐启动熟悉的救火队模式,和地表工程师回归「密实」主轴——或者她私下的说法是要太空站整体结构「硬起来」。将尖兵和先驱部队做好的东西拆掉不是办法,只能在外侧重新包上排栅,从一公里外看上去很像古迹重建的场景:外头都是格子状构造,虽然很丑,却能满足功能需求,底下原本的建筑物被紧紧包覆、施工补强,但绝不破坏原本墙壁。

  最初做法是在地球上就将椼架组合完成并发射送达,再由航天员小队拉到定位安装,虽然能够迅速强化结构,却代价高昂。一方面,经济学的报酬递减法则在此同样适用;另一方面,大家不久后也意识到方舟世代——太空社会的新生代——不能永远依靠地球工程师先行组装。

  事实上,地球那儿的工程师也很难理解艾丝当前情况。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出的模型跟不上进度。迪娜察觉这点,是因为忽然很多工程师气急败坏写信来,希望她派机器人到这儿那儿、镜头对准这模块、那模块,否则他们没法判断如何处理。

  方舟世代需要自力建设的工具和材料,第两百二十天开始,东西逐渐送达,同时曝露出地上乱象越发恶化。各种计划的响应不只一种形制、不只一个来源,而且看不出协调统整。换作从前,一个系统经过提案要先变成三个字母的缩写,不同部门与承包商踢皮球长达十五年,最后才正式上路。

  后来大家发现,最方便的建材系统虽然年代悠久、概念原始,但却非常实用,类似水沟水管承包商放在卡车上的钣金折床,大卷金属片送入后挤压成沟槽形状,长度能够自定义。太空站使用的机器原理一样,将金属条压制为三角形切面柱状体,加以焊接固定。机器本身是西方发明,但中国太空总署发扬光大,原点之后一、两百天就将机器与操作人员送上去,只要有电力和铝卷,就能不断产出建材。要将一段一段金属柱连接为椼架或排栅这种复杂结构则没那么简单,在太空中进行焊接虽非不可能,但十分麻烦,而且一时间没有工具。于是中国人采用类似螺栓玩具的模式,大量生产对应三角柱的接头,柱子插入后用螺丝就能锁紧。起初从地表运送大量接头到站内,直到A+0.247,终于来了一台专门制作接头的3D打印机,有内建选项可以调整柱脚插入的角度。至此,云方舟总算有了自行设计和构筑椼架的能力,若依赖地表生产线是无法办到的。最后保险机制是费奥铎取得电子束焊机,可在零重力和真空环境下运作。这是俄罗斯的匠心独具,也无疑是史上最贵的焊接装置。费奥铎教维契斯拉夫如何操作,维契斯拉夫再教缇克拉以及另两名航天员,他们轮流在艾丝越来越复杂的结构各处进行焊接补强。外层支撑在中俄两国倾力下日渐坚强,引擎点火时不再冒出许多吓人的吱吱嘎嘎与乒乒乓乓。仓鼠管慢慢被防护排栅掩盖,同时,艾丝各端点像是花开枝头般新增许多对接埠,准备迎来下一阶段:首批元舟即将出发。

  地球上是八月——倒数第二个八月。有十数个新建或改建的太空港开始营运,全世界有八处能朝艾丝发射重运载火箭。发射台周边的火箭分节与各式元舟堆得越来越满,就像靶场囤积的弹药。

推荐阅读:
  • 《沙丘》六部曲合集
  • 《波西杰克逊》系列合集
  • 《猎魔人》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