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一刀
⋒
一
⋓
这
里是无动寺的林泉,寂然地卧于往来的白云之上。由于高居大四明峰的南岭,毋庸说那东塔西塔了,连横川、饭室的山谷都尽收眼底,甚至连三界里尘芥般的大河都远远地挂在云霞之下,叡山的法灯和鸟语亦颤抖在春寒料峭中。
“与佛有因,与佛有缘,佛法僧缘,长乐我常。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
究竟是谁在念诵呢?无动寺深处的一室中传来了非诵非唱的十句观世音经。不,准确地说更像无意间流露出来的喃喃自语。不知不觉间,这自语声竟忘我地高亢起来,可凝神静听时,声音忽而又归于低缓。
黑黢黢的木地板走廊仿佛用墨洗过一样,一个身穿白色僧衣的小和尚正走在上面,将简陋的斋食高举在脸前,朝传来诵经声的杉板门内送去。“客人。”小和尚将斋食放在一角,“客人。”他又跪地提醒了一声,可被提醒者仍弓着腰,背对着他,似乎连他进来都没有察觉。此人乃是数天早晨前来此的修行者。当时,他拄着刀摸索到这里,浑身是血,惨不忍睹。
说到这里,此人是谁便不难想象了。从这南岭东下可到穴太村白鸟坂,西下则可直抵修学院白河村,当然也能到那云母坂和垂松的路口。
“午膳给您送来了。客人,给您放在这儿了。”
“哦。”武藏这才察觉似的,伸伸懒腰,回过头来。“不好意思。”一看见斋食和小和尚的身影,他连忙端坐,行施一礼。他的膝盖上散落着白色的木屑,细碎的木屑甚至撒落到榻榻米和走廊上。看来是楝树之类的香木,微微地散着一股香气。
“您现在就用膳吗?”
“对,现在就用。”
“那,我来侍奉您用吧。”
“那就劳驾了。”
武藏接过饭碗吃了起来。小和尚则出神地望起武藏身后熠熠闪光的小刀,和他刚才放下来的五寸大小的木头。
“客人,您在雕什么呢?”
“佛像。”
“阿弥陀佛?”
“不,我想雕一尊观音菩萨,可是不大会用凿子,怎么也雕不好。你看,老切到手指上。”说着,武藏伸出手给小和尚看,但比起手指上的伤,从武藏袖口露出来的胳膊上的绷带似乎更让小和尚皱眉。
“腿和胳膊的伤怎么样了?”
“啊,承蒙照顾,这些伤已无大碍。请代我向住持道声谢。”
“要是雕观音像,中堂那边就有一尊观音像,据说还是出自一位名匠之手呢。您吃完饭后想不想去看看?”
“那可一定得看看。不过,到中堂有多远呢?”
⋒
二
⋓
小
和尚答道:“不远,也就十町左右。”
“那么近?”
武藏当下打定主意,吃完饭后就让那小和尚领着去东塔的根本中堂看看。就这样,时隔十几日,武藏终于再次踏上了大地。尽管自己觉得已痊愈,可脚一踏到地上,左腿的刀痕依然发痛,胳膊上的伤口也感到一阵阵山风往里钻。飒飒摇曳的树间,山樱如飞雪般飘舞,天空也绽满了临近夏季的颜色。仿佛生生不息的萌芽本能地伸展一样,武藏的肌肉也因体内忽然涌动的某种东西而疼痛起来。
“客人。”小和尚抬头望望他,说道,“您是修行武者吧?”
“对。”
“那您为什么要雕观音像呢?干吗要学雕佛像啊?为什么不把这些时间用来习武呢?”有时候,童真的追问也会刺人肺腑。比起腿上和胳膊上的刀伤,小和尚的这句话似乎更让武藏心痛。更何况小和尚才不过十三四岁,跟武藏在垂松下最先斩杀的少年源次郎相比,不论是年龄还是体型都那么相似。
那一日究竟有多少人负伤,又有多少人亡命呢?武藏至今也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厮杀的?又是怎么从那地狱里逃脱的?这些也都只是些断断续续的记忆。但从那以后,即使在睡梦中,当日的一幕也总会在眼前闪烁:松树下,敌方名义上的掌门人少年源次郎那“好怕”的一声惊呼,还有跟松树皮一同被斩落在地的可怜尸骸。
莫心慈手软,斩!当时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武藏才断然最先斩杀了这名少年,可是如今活在世上的自己却不由得后悔起来。为什么要杀他?根本用不着如此残忍。武藏自己都对这过分的举动憎恨不已。
我做事不后悔!他曾在旅行日志的一角写下如此字句,并发誓牢记。可唯独少年源次郎一事,无论他如何为自己当时的行动开脱,也抑制不住心头微微的痛苦和悲哀。难道他在修行道路的荆棘中非得经历这种考验不可?若果真如此,那他前进的方向也太凄凉、太不人道了。干脆把刀折断算了!他甚至产生了这种想法。尤其是钻进这座法寺后的数日里,当他沉浸于极乐鸟般的清音中,从血腥中清醒过来,回归自我后,他也不禁产生了菩萨心肠。
在等待伤痛痊愈的无聊日子里,他之所以会突然雕起观音像,与其说是对少年源次郎的一种超度,毋宁说是为自己灵魂所做的忏悔。
⋒
三
⋓
“小
和尚。”武藏终于找到了回答对方的话语,“这法寺里不是也有不少圣人雕刻的佛像吗?什么源信僧都的作品、弘法大师的雕刻之类,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也是啊。”小和尚纳闷地低头想了想,“这么说来,和尚也会画一些画、制作一些雕刻之类呢。”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道。
“所以,武者雕刻乃是为雕琢武之心。佛家拿起刻刀来,恐怕也是为了从无我的境地去接近弥陀之心。绘画是这样,学习书法亦是如此。许多人都在追逐同一个月亮,可有的在高岭的迷途上徘徊,有的则会绕道而行,归根结底,大家的目的都一样,都是为实现功德圆满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一旦说教起来,小和尚似乎也没了兴致。只见他在前面一路小跑,然后指着草丛中的一块石碑,像导游一样说道:“客人,这儿的石碑据说是一个叫慈镇的和尚写的。”
武藏于是走过去,读起那绿苔下面的文字来:“济世此法水,细流淙淙流多远?将来之末世,思来不觉心中寒,比叡之山风萧萧。”
武藏静静地伫立在石碑前。这披满苔藓的石碑简直就是个伟大的预言者。由于信长这个惊人的破坏者和建设者的横空出世,连叡山也没能从他的大铁锤下逃脱。自那以后,禅宗五山便被从政治和特权中流放,虽然现在正悄然回归原来的法灯传承之山,可法师之中仍残存着倚仗守戒功德而恣意妄为的遗风,争夺座主之位的明争暗斗也不绝于耳。
本是拯救俗世的灵山,可他们非但不拯救世人,还要被世人供养,依靠这种布施经济才苟延残喘到现在。一想到如今这种颓废的寺风,武藏也不由得在石碑前感叹起这无言的预言。
“走吧。”小和尚正催促前行,身后忽然有人挥手喊了起来。原来是无动寺的打杂僧人。僧人径直奔到两人面前,二话不说质问小和尚:“喂,清然,你究竟要把客人带到哪里去?”
“去中堂啊。”
“干什么?”
“客人每天都在雕观音像,可老雕不好,我就说中堂那边有座名匠雕刻的观音像,带他去看看。”
“那也用不着非今天去不可啊。”
“这……我也不知道有事啊。”小和尚含糊其词,有些顾虑地对武藏说道。
于是,武藏接过话茬向打杂僧人道歉:“是我不知道他还有事,擅自将他带了出来,实在抱歉。原本也用不着今天去,还请将他带回去吧。”
“不,我不是来叫这小和尚的,而是客人您。您如果方便,就请回去一趟吧。”
“什么,叫我?”
“是的,您好不容易走到这儿,实在抱歉。”
“是不是有人造访在下?”
“我一再回话说您外出了,可对方却始终黏在那里不依不饶,说刚刚还看见您,无论如何也要见您一面,让我等务必叫您回来。”
咦,到底是谁呢?武藏有些纳闷,不觉间迈出步子。
⋒
四
⋓
尽
管叡山延历寺僧兵的横暴势力已完全被逐出政权和武家社会,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残势如今还残存于这山上。正所谓“禀性难移”,尽管世道已变,可他们依然没有改变从前的装束,既有脚穿高木屐横挎大太刀者,亦有腋下佩带长刀者,总之,一群十人左右的僧兵正等在无动寺门前。
“来了。”
“就是那个?”
一群人顿时交头接耳起来。说话间,这群头戴赤黄色头巾、身着黑衣的影子已迎了上来,视线都汇集到武藏、小和尚与迎接二人的打杂僧人身上。
到底是什么事呢?连叫自己的人都不清楚,武藏更是无从知道。只有一点在路上已听说:对方乃是东塔山王院的堂众。可是武藏一个都不认识。
“辛苦了。已经没你们的事了,退到门内。”一个大法师挥着长刀将打杂僧人和小和尚轰走,然后问武藏:“你可是宫本武藏?”
由于对方并未以礼相待,武藏也站着答道:“不错。”他点点头。
这时,一名老法师从后面上前一步。“现在宣示中堂延历寺的众判。”接着,他如同下达文书似的说道,“叡山乃净地,乃灵域,断不许负怨恨逃避者潜伏,况不逞争斗之徒乎!而今已知会无动寺,令汝即刻退出本山。如有违背,必依山门严则处罚。汝可知晓?”
武藏望着对方凛然的样子,一阵哑然。为什么?真是奇怪。当初摸到这无动寺乞求收留的时候,为谨慎起见,无动寺已向中堂的衙署打过招呼,对方并未反对,无动寺是在得到许可后才答应容留自己的。如今对方却像驱赶罪人似的突然要赶自己出去,这里面一定有缘由。
“尊意已明。只是在下未能收拾准备,今日白天恐有些勉强,可否容在下明早起程?”武藏先是乖乖地答应下来,然后又问,“可是,这究竟是官府司直的指示,还是本山衙署的命令?先前无动寺提出申请时明明已答应容留,如今却突然下此严命,在下甚是不解。”
听到武藏质疑,对方答道:“哦,既然你问,那就不妨告诉你。当初,衙署也对你在垂松以一人之身力敌吉冈一门之举抱有满腔敬意,可后来世上纷传你行为卑劣,于是众议认为不可再留你于山上。”
“卑劣?”武藏点点头,仿佛意料之中似的。那之后吉冈方会如何向世间败坏他,这一点完全不难想象。既然如此,在这里跟这些笃信道听途说的人争论还有什么意思呢?武藏再次冷冷地说道:“明白了。既然无法容人分辩,那在下明早一定离开。”他正要进入门内,背后突然传来法师的唾骂声:
“邪门歪道!罗刹魔鬼!”
⋒
五
⋓
“什
么?”武藏不由火起,停住脚步,对嘲骂自己的堂众怒目而视。
“你听到了啊?”回答者是刚才在身后骂武藏是邪门歪道的法师。
武藏遗憾地说道:“既然衙署有令,在下已乖乖地接受,为何仍要出此脏口?莫非是故意要与在下挑起事端?”
“我们是侍奉佛祖的,压根就没有寻衅滋事的念头。这些话都是不由自主冲破喉咙跳出来的,我们也没有办法。”
其他的法师也纷纷呼应:“是天声!是天让人说的!”
众人添油加醋地吵嚷,污蔑的眼神和叫骂的唾沫纷纷朝武藏身上砸来。武藏感到了难以忍受的耻辱,可是面对挑衅,他还是努力劝解自己,沉默不语。
这山上的法师,自古便以长舌有名。所谓的堂众便是学寮的学生,全是傲慢不逊、卖弄学问、光说不练之辈。
“有什么啊!乡里传得神乎其神,我还以为是个多么了不起的武士呢,如此看来,不过是个窝囊的家伙而已。哟,还生气了,我看连个屁都放不出来了吧!”
武藏不断忍耐,可对方还是谩骂不绝。他微微怒形于色。“是天让人说的,是天声对吧?”
“是又怎么样?”对方傲慢地回击道。
“那是什么意思?”
“还不明白?山门的众判都告诉你了,还不明白?”
“不明白。”
“是吗?但以你的智力也难怪。你真是个可怜的人!但不用多久你就会知道什么是轮回了。武藏!你的名声可真臭啊。下山也要小心点啊。”
“名声算不了什么,让人们随便说好了。”
“哼哼,好像还觉得自己挺对似的。”
“我没错!在那场比武中,我没有丝毫卑劣行径,没有一丝可耻的地方。”
“住嘴!决不容你如此胡说!”
“那我哪里卑鄙了?我做过什么卑怯之事?我敢对刀发誓,我的战斗中没有一丝邪恶。”
“亏你还有脸说!”
“若是别的事,在下也可以置之不理,可若是诽谤我的刀,我决不答应。”
“那就说说!倘若你能回答这个问题,你就答给我们听听!不错,吉冈方派了大量人马,确实过分!而你却毅然以一人之力血战到底,你的勇气、顽强和不怕死的劲头的确令人称赞,也堪称了不起。可是,你为何连十三四岁的孩子都斩尽杀绝?将那个叫源次郎的少年残忍地杀死……”
武藏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脸上悄然失去了血色。
“吉冈二代清十郎变成残废,悄然遁世,其弟传七郎也死在你手中。若说剩下来的血脉……便只有那幼小的源次郎。斩杀源次郎便形同让吉冈家断后。即使你是为了武士之道,也不该有如此血腥残忍的做法。说你是邪门歪道、杀人魔鬼都不解恨!你还算是人吗?你怎能配得上与这烂漫的山樱相媲美的武士称呼?”
⋒
六
⋓
面
对一直低头不语的武藏,对方继续说道:“山门对你的憎恨也是源于对这前后经过的了解。其他任何情形我们都可原谅你,可唯独对你将那名少年都算作敌人,并残忍斩杀的蛇蝎之心,我们无法宽恕。我们这个国家没你这样的武士。越是强大杰出,便越应慈爱体贴,懂得何为体恤众生。只有这种人才能算得上真正的武士!叡山现在要把你赶出去!你趁早滚,赶快从这儿消失!”
堂众们将所有詈骂和嘲蔑倾泻到武藏身上,陆续返回。武藏心甘情愿接受这种鞭笞,一直沉默。但对于他们的指责,他也并非无言以对。我是对的!我的信念没错!在那种场合,我只能如此坚持,毫无他法!他的心里绝非没有申辩的理由,即使现在,他也仍如此坚信。
那么,为什么还要斩杀少年源次郎呢?对于这一点,武藏心里十分清楚。源次郎是对方的掌门人,也就是大将,是三军的令旗,杀他有何不对?此外,武藏还有其他理由:敌人起码有七十人之众,就算化为舍利白骨,斩杀其中十人,也只能称得上是善战。而倘若只去斩杀那些吉冈的遗弟子,就算斩杀二十人,剩下的五十人照样会奏凯而还。为了获取胜利,必须要率先杀死身为敌方精神象征的大将。只要将敌人的中心一刀斩杀,就算战死,自己也照样能说获得了胜利。
倘要武藏继续说下去,从武道的绝对法则和本质上,他也能举出若干个理由。可是面对堂众的詈骂,他最终没有申辩一句。即使他坚信自己有道理,也仍有一种莫名的良心上的谴责比堂众的责骂更能让他感受到伤痛和惭愧。
“还谈什么修行啊,算了吧。”武藏抬起呆滞的眼神,仍呆立在门前。洁白的山樱花瓣飘散在傍晚的风中。他此前的坚定信念也似那花瓣一样,化为霏霏花雨朝天空飘去。
“而且还有阿通……”武藏忽然想起了商人的怡然,想起光悦和绍由的生活。不!他大步走进无动寺。房间里已经掌上灯。这儿也只能待最后一晚了,明天必须离去。无论是巧还是拙,只要能把自己那颗祈福的心送到菩提那里就足够了。就趁今夜赶紧雕好,留在寺里吧。他在灯盏下坐下,将未雕完的观音像按在膝上,拿起刻刀,再次专心地撒下新的木屑。
这时,没有关上寺门的无动寺大走廊里,有一人悄悄地爬了上来,像只动作迟缓的猫一样蜷缩在屋外。
⋒
七
⋓
短
架灯的光暗下来,武藏剪了剪灯芯,接着又弯下腰,拿起刻刀。群山已经淹没于沉沉的夜色和静寂里。唰、唰,刻刀锋利的刀锋一点点雕凿着木头,微微发出下雪般的声音。
武藏完全沉浸在刀锋上。他生性如此,无论做什么,只要开始动手,就全身心投入,此刻也一样。仅仅看他那手执刻刀雕刻的样子,便不难感觉到那股燃烧的不知疲倦的热情。不知不觉间,吟诵观音经的声音越来越大。他蓦地回过神来,又忽地降低声音,接着再剪剪灯芯,将一刀三拜之心全都凝聚在佛像里。
“唔……好歹雕好了。”当武藏伸起懒腰的时候,东塔的大梵钟已经敲响二更的钟声,“怎么也得去道一声别,这雕像也要在今夜拜托给住持才行。”
尽管雕得粗陋,可对武藏来说,这是他用惭愧的眼泪,一面将自己的灵魂一点点刻进去,一面为那亡命的少年祈祷冥福而雕成的东西。他想把它留在这寺院,永远吊唁源次郎的灵魂,抚慰自己的忧愁。
不久,他便带着雕好的观音像出门而去。
他刚一离去,小和尚便进屋迅速用扫帚打扫房间,然后将被褥全都铺好,随后扛着扫帚返回斋堂。
这时,本该空无一人的房间里,却吱呀响了一声,隔扇悄悄地开了一道缝儿,接着又关上了。不一会儿,对此一无所知的武藏回到房间。他将住持送给他的饯别斗笠和草鞋等旅途用具放在枕边,便熄灭了短架灯,钻进被窝。由于门并未关上,风立刻吹打起四面来。隔扇在星光的映照下透着明亮的蒟蒻色,树木的影子不禁使人想起大海的荒凉。
微微的鼾声传来,武藏已睡着了。随着睡眠深入,气息也越来越舒缓。这时,一角的小屏风一端微微动了一下,哧溜,一个像猫一样弓着背的人影爬了过来。
武藏的气息猛地停了下来,人影顿时趴得比被褥还低,一面小心地探测气息的深度,一面耐心地等待良机。忽然,人影像黑丝绵一样,一下子压向武藏,同时将短刀的刀锋对准他的喉咙拼命扎了下去。“唔,你小子,让你尝尝厉害!”
接着,只听当的一声,人影顿时飞到了一旁的隔扇上,连那刀锋究竟刺向哪里都已无从知道。人影像个厚重的包裹一样被扔了出去,只呻吟了一声,便翻着跟头与隔扇一起滚落到外面的黑暗中。
就在抛出去的一刹那,武藏忽然觉得那歹人的体重极轻,顶多有一只猫的重量。而且脸用布包着,头发像麻线一样银白。可是,武藏对抛出去的人连理都没理,便立刻抄起枕边的太刀。“站住!”他跳下外廊喊道,“难得造访一次,怎么也得打个招呼啊!回来!”话音未落,他便大步追赶黑暗中的脚步声。
不过,武藏并未真心去追。他嘲笑着慌乱奔向远方的雪白刀刃和法师头巾,不一会儿便折返回来。
⋒
八
⋓
恐
怕在被扔出去的一瞬就摔得够呛,阿杉仍在地上呻吟不止。她知道武藏已经返回,却逃也没法逃,起也起不来。
“啊,这不是大娘吗?”武藏扶起她。原来,冲自己首级而来的谋杀者既不是吉冈的遗弟子,也不是此山的堂众,竟是这衰老不堪的同乡好友的老母亲,着实让武藏意外。“啊,一切全明白了。到中堂抗诉,恶言中伤我的身世和行为的人竟然就是大娘啊。一定是堂众们听了大娘的话便信以为真,也十分同情,当下决定赶我下山,又趁着夜色帮大娘来这里暗害我。”
“唔……疼死我了。武藏,既然落在你手里,我老婆子无话可说,只能怪本位田家没有武运了。你快斩下我老婆子的头吧。”阿杉痛苦难当,强忍着说道。
尽管拼命挣扎,可阿杉根本没有阻挡武藏的力气。刚才摔得无疑很重,但自从离开三年坂,阿杉的感冒就一直未好,不时发低烧,浑身软弱无力,总之健康状况不佳。而且在赶赴垂松的途中,她又被又八遗弃,这给她年迈的心带来了更大的打击,也弄坏了身体。
“快杀啊!事已至此,快砍下我老婆子的头!”
如果从她的心理和肉体的衰老来考虑,她挣扎着说的这些话,也未必纯粹是弱者叫嚣的自暴自弃的疯话。或许她真的已完全死心,反倒希望早点死去。
不过,武藏并没有那样做,而是说道:“大娘,痛吗?哪里痛?我会服侍您,请不用担心。”说着,他轻轻地让她躺在自己怀里,又把她移到床铺上,坐在枕边,一直守护到天亮。
天空一泛白,小和尚便立刻将武藏要的便当包好送了过来。方丈连连催促:“也别怪老衲催逼,既然中堂那边昨日都那样严令了,还请尽早下山吧。”
武藏原本就打算如此,于是立刻打点行装,可麻烦的却是生病的阿杉。他与寺里商量,寺院方面似乎也怕留下这种人会带来麻烦,便说道:“那么,您看这样如何?”原来寺里正有一头大津的商人运货用的母牛,那商人把牛寄存在寺里,便去丹波路办事了,因此可以借用牛背,驮阿杉下山到大津,然后把牛放到大津的渡口或附近的批发市场就行。
《沙丘》六部曲合集
《波西杰克逊》系列合集
《猎魔人》合集
一
⋓
这
里是无动寺的林泉,寂然地卧于往来的白云之上。由于高居大四明峰的南岭,毋庸说那东塔西塔了,连横川、饭室的山谷都尽收眼底,甚至连三界里尘芥般的大河都远远地挂在云霞之下,叡山的法灯和鸟语亦颤抖在春寒料峭中。
“与佛有因,与佛有缘,佛法僧缘,长乐我常。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
究竟是谁在念诵呢?无动寺深处的一室中传来了非诵非唱的十句观世音经。不,准确地说更像无意间流露出来的喃喃自语。不知不觉间,这自语声竟忘我地高亢起来,可凝神静听时,声音忽而又归于低缓。
黑黢黢的木地板走廊仿佛用墨洗过一样,一个身穿白色僧衣的小和尚正走在上面,将简陋的斋食高举在脸前,朝传来诵经声的杉板门内送去。“客人。”小和尚将斋食放在一角,“客人。”他又跪地提醒了一声,可被提醒者仍弓着腰,背对着他,似乎连他进来都没有察觉。此人乃是数天早晨前来此的修行者。当时,他拄着刀摸索到这里,浑身是血,惨不忍睹。
说到这里,此人是谁便不难想象了。从这南岭东下可到穴太村白鸟坂,西下则可直抵修学院白河村,当然也能到那云母坂和垂松的路口。
“午膳给您送来了。客人,给您放在这儿了。”
“哦。”武藏这才察觉似的,伸伸懒腰,回过头来。“不好意思。”一看见斋食和小和尚的身影,他连忙端坐,行施一礼。他的膝盖上散落着白色的木屑,细碎的木屑甚至撒落到榻榻米和走廊上。看来是楝树之类的香木,微微地散着一股香气。
“您现在就用膳吗?”
“对,现在就用。”
“那,我来侍奉您用吧。”
“那就劳驾了。”
武藏接过饭碗吃了起来。小和尚则出神地望起武藏身后熠熠闪光的小刀,和他刚才放下来的五寸大小的木头。
“客人,您在雕什么呢?”
“佛像。”
“阿弥陀佛?”
“不,我想雕一尊观音菩萨,可是不大会用凿子,怎么也雕不好。你看,老切到手指上。”说着,武藏伸出手给小和尚看,但比起手指上的伤,从武藏袖口露出来的胳膊上的绷带似乎更让小和尚皱眉。
“腿和胳膊的伤怎么样了?”
“啊,承蒙照顾,这些伤已无大碍。请代我向住持道声谢。”
“要是雕观音像,中堂那边就有一尊观音像,据说还是出自一位名匠之手呢。您吃完饭后想不想去看看?”
“那可一定得看看。不过,到中堂有多远呢?”
⋒
二
⋓
小
和尚答道:“不远,也就十町左右。”
“那么近?”
武藏当下打定主意,吃完饭后就让那小和尚领着去东塔的根本中堂看看。就这样,时隔十几日,武藏终于再次踏上了大地。尽管自己觉得已痊愈,可脚一踏到地上,左腿的刀痕依然发痛,胳膊上的伤口也感到一阵阵山风往里钻。飒飒摇曳的树间,山樱如飞雪般飘舞,天空也绽满了临近夏季的颜色。仿佛生生不息的萌芽本能地伸展一样,武藏的肌肉也因体内忽然涌动的某种东西而疼痛起来。
“客人。”小和尚抬头望望他,说道,“您是修行武者吧?”
“对。”
“那您为什么要雕观音像呢?干吗要学雕佛像啊?为什么不把这些时间用来习武呢?”有时候,童真的追问也会刺人肺腑。比起腿上和胳膊上的刀伤,小和尚的这句话似乎更让武藏心痛。更何况小和尚才不过十三四岁,跟武藏在垂松下最先斩杀的少年源次郎相比,不论是年龄还是体型都那么相似。
那一日究竟有多少人负伤,又有多少人亡命呢?武藏至今也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厮杀的?又是怎么从那地狱里逃脱的?这些也都只是些断断续续的记忆。但从那以后,即使在睡梦中,当日的一幕也总会在眼前闪烁:松树下,敌方名义上的掌门人少年源次郎那“好怕”的一声惊呼,还有跟松树皮一同被斩落在地的可怜尸骸。
莫心慈手软,斩!当时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武藏才断然最先斩杀了这名少年,可是如今活在世上的自己却不由得后悔起来。为什么要杀他?根本用不着如此残忍。武藏自己都对这过分的举动憎恨不已。
我做事不后悔!他曾在旅行日志的一角写下如此字句,并发誓牢记。可唯独少年源次郎一事,无论他如何为自己当时的行动开脱,也抑制不住心头微微的痛苦和悲哀。难道他在修行道路的荆棘中非得经历这种考验不可?若果真如此,那他前进的方向也太凄凉、太不人道了。干脆把刀折断算了!他甚至产生了这种想法。尤其是钻进这座法寺后的数日里,当他沉浸于极乐鸟般的清音中,从血腥中清醒过来,回归自我后,他也不禁产生了菩萨心肠。
在等待伤痛痊愈的无聊日子里,他之所以会突然雕起观音像,与其说是对少年源次郎的一种超度,毋宁说是为自己灵魂所做的忏悔。
⋒
三
⋓
“小
和尚。”武藏终于找到了回答对方的话语,“这法寺里不是也有不少圣人雕刻的佛像吗?什么源信僧都的作品、弘法大师的雕刻之类,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也是啊。”小和尚纳闷地低头想了想,“这么说来,和尚也会画一些画、制作一些雕刻之类呢。”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道。
“所以,武者雕刻乃是为雕琢武之心。佛家拿起刻刀来,恐怕也是为了从无我的境地去接近弥陀之心。绘画是这样,学习书法亦是如此。许多人都在追逐同一个月亮,可有的在高岭的迷途上徘徊,有的则会绕道而行,归根结底,大家的目的都一样,都是为实现功德圆满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一旦说教起来,小和尚似乎也没了兴致。只见他在前面一路小跑,然后指着草丛中的一块石碑,像导游一样说道:“客人,这儿的石碑据说是一个叫慈镇的和尚写的。”
武藏于是走过去,读起那绿苔下面的文字来:“济世此法水,细流淙淙流多远?将来之末世,思来不觉心中寒,比叡之山风萧萧。”
武藏静静地伫立在石碑前。这披满苔藓的石碑简直就是个伟大的预言者。由于信长这个惊人的破坏者和建设者的横空出世,连叡山也没能从他的大铁锤下逃脱。自那以后,禅宗五山便被从政治和特权中流放,虽然现在正悄然回归原来的法灯传承之山,可法师之中仍残存着倚仗守戒功德而恣意妄为的遗风,争夺座主之位的明争暗斗也不绝于耳。
本是拯救俗世的灵山,可他们非但不拯救世人,还要被世人供养,依靠这种布施经济才苟延残喘到现在。一想到如今这种颓废的寺风,武藏也不由得在石碑前感叹起这无言的预言。
“走吧。”小和尚正催促前行,身后忽然有人挥手喊了起来。原来是无动寺的打杂僧人。僧人径直奔到两人面前,二话不说质问小和尚:“喂,清然,你究竟要把客人带到哪里去?”
“去中堂啊。”
“干什么?”
“客人每天都在雕观音像,可老雕不好,我就说中堂那边有座名匠雕刻的观音像,带他去看看。”
“那也用不着非今天去不可啊。”
“这……我也不知道有事啊。”小和尚含糊其词,有些顾虑地对武藏说道。
于是,武藏接过话茬向打杂僧人道歉:“是我不知道他还有事,擅自将他带了出来,实在抱歉。原本也用不着今天去,还请将他带回去吧。”
“不,我不是来叫这小和尚的,而是客人您。您如果方便,就请回去一趟吧。”
“什么,叫我?”
“是的,您好不容易走到这儿,实在抱歉。”
“是不是有人造访在下?”
“我一再回话说您外出了,可对方却始终黏在那里不依不饶,说刚刚还看见您,无论如何也要见您一面,让我等务必叫您回来。”
咦,到底是谁呢?武藏有些纳闷,不觉间迈出步子。
⋒
四
⋓
尽
管叡山延历寺僧兵的横暴势力已完全被逐出政权和武家社会,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残势如今还残存于这山上。正所谓“禀性难移”,尽管世道已变,可他们依然没有改变从前的装束,既有脚穿高木屐横挎大太刀者,亦有腋下佩带长刀者,总之,一群十人左右的僧兵正等在无动寺门前。
“来了。”
“就是那个?”
一群人顿时交头接耳起来。说话间,这群头戴赤黄色头巾、身着黑衣的影子已迎了上来,视线都汇集到武藏、小和尚与迎接二人的打杂僧人身上。
到底是什么事呢?连叫自己的人都不清楚,武藏更是无从知道。只有一点在路上已听说:对方乃是东塔山王院的堂众。可是武藏一个都不认识。
“辛苦了。已经没你们的事了,退到门内。”一个大法师挥着长刀将打杂僧人和小和尚轰走,然后问武藏:“你可是宫本武藏?”
由于对方并未以礼相待,武藏也站着答道:“不错。”他点点头。
这时,一名老法师从后面上前一步。“现在宣示中堂延历寺的众判。”接着,他如同下达文书似的说道,“叡山乃净地,乃灵域,断不许负怨恨逃避者潜伏,况不逞争斗之徒乎!而今已知会无动寺,令汝即刻退出本山。如有违背,必依山门严则处罚。汝可知晓?”
武藏望着对方凛然的样子,一阵哑然。为什么?真是奇怪。当初摸到这无动寺乞求收留的时候,为谨慎起见,无动寺已向中堂的衙署打过招呼,对方并未反对,无动寺是在得到许可后才答应容留自己的。如今对方却像驱赶罪人似的突然要赶自己出去,这里面一定有缘由。
“尊意已明。只是在下未能收拾准备,今日白天恐有些勉强,可否容在下明早起程?”武藏先是乖乖地答应下来,然后又问,“可是,这究竟是官府司直的指示,还是本山衙署的命令?先前无动寺提出申请时明明已答应容留,如今却突然下此严命,在下甚是不解。”
听到武藏质疑,对方答道:“哦,既然你问,那就不妨告诉你。当初,衙署也对你在垂松以一人之身力敌吉冈一门之举抱有满腔敬意,可后来世上纷传你行为卑劣,于是众议认为不可再留你于山上。”
“卑劣?”武藏点点头,仿佛意料之中似的。那之后吉冈方会如何向世间败坏他,这一点完全不难想象。既然如此,在这里跟这些笃信道听途说的人争论还有什么意思呢?武藏再次冷冷地说道:“明白了。既然无法容人分辩,那在下明早一定离开。”他正要进入门内,背后突然传来法师的唾骂声:
“邪门歪道!罗刹魔鬼!”
⋒
五
⋓
“什
么?”武藏不由火起,停住脚步,对嘲骂自己的堂众怒目而视。
“你听到了啊?”回答者是刚才在身后骂武藏是邪门歪道的法师。
武藏遗憾地说道:“既然衙署有令,在下已乖乖地接受,为何仍要出此脏口?莫非是故意要与在下挑起事端?”
“我们是侍奉佛祖的,压根就没有寻衅滋事的念头。这些话都是不由自主冲破喉咙跳出来的,我们也没有办法。”
其他的法师也纷纷呼应:“是天声!是天让人说的!”
众人添油加醋地吵嚷,污蔑的眼神和叫骂的唾沫纷纷朝武藏身上砸来。武藏感到了难以忍受的耻辱,可是面对挑衅,他还是努力劝解自己,沉默不语。
这山上的法师,自古便以长舌有名。所谓的堂众便是学寮的学生,全是傲慢不逊、卖弄学问、光说不练之辈。
“有什么啊!乡里传得神乎其神,我还以为是个多么了不起的武士呢,如此看来,不过是个窝囊的家伙而已。哟,还生气了,我看连个屁都放不出来了吧!”
武藏不断忍耐,可对方还是谩骂不绝。他微微怒形于色。“是天让人说的,是天声对吧?”
“是又怎么样?”对方傲慢地回击道。
“那是什么意思?”
“还不明白?山门的众判都告诉你了,还不明白?”
“不明白。”
“是吗?但以你的智力也难怪。你真是个可怜的人!但不用多久你就会知道什么是轮回了。武藏!你的名声可真臭啊。下山也要小心点啊。”
“名声算不了什么,让人们随便说好了。”
“哼哼,好像还觉得自己挺对似的。”
“我没错!在那场比武中,我没有丝毫卑劣行径,没有一丝可耻的地方。”
“住嘴!决不容你如此胡说!”
“那我哪里卑鄙了?我做过什么卑怯之事?我敢对刀发誓,我的战斗中没有一丝邪恶。”
“亏你还有脸说!”
“若是别的事,在下也可以置之不理,可若是诽谤我的刀,我决不答应。”
“那就说说!倘若你能回答这个问题,你就答给我们听听!不错,吉冈方派了大量人马,确实过分!而你却毅然以一人之力血战到底,你的勇气、顽强和不怕死的劲头的确令人称赞,也堪称了不起。可是,你为何连十三四岁的孩子都斩尽杀绝?将那个叫源次郎的少年残忍地杀死……”
武藏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脸上悄然失去了血色。
“吉冈二代清十郎变成残废,悄然遁世,其弟传七郎也死在你手中。若说剩下来的血脉……便只有那幼小的源次郎。斩杀源次郎便形同让吉冈家断后。即使你是为了武士之道,也不该有如此血腥残忍的做法。说你是邪门歪道、杀人魔鬼都不解恨!你还算是人吗?你怎能配得上与这烂漫的山樱相媲美的武士称呼?”
⋒
六
⋓
面
对一直低头不语的武藏,对方继续说道:“山门对你的憎恨也是源于对这前后经过的了解。其他任何情形我们都可原谅你,可唯独对你将那名少年都算作敌人,并残忍斩杀的蛇蝎之心,我们无法宽恕。我们这个国家没你这样的武士。越是强大杰出,便越应慈爱体贴,懂得何为体恤众生。只有这种人才能算得上真正的武士!叡山现在要把你赶出去!你趁早滚,赶快从这儿消失!”
堂众们将所有詈骂和嘲蔑倾泻到武藏身上,陆续返回。武藏心甘情愿接受这种鞭笞,一直沉默。但对于他们的指责,他也并非无言以对。我是对的!我的信念没错!在那种场合,我只能如此坚持,毫无他法!他的心里绝非没有申辩的理由,即使现在,他也仍如此坚信。
那么,为什么还要斩杀少年源次郎呢?对于这一点,武藏心里十分清楚。源次郎是对方的掌门人,也就是大将,是三军的令旗,杀他有何不对?此外,武藏还有其他理由:敌人起码有七十人之众,就算化为舍利白骨,斩杀其中十人,也只能称得上是善战。而倘若只去斩杀那些吉冈的遗弟子,就算斩杀二十人,剩下的五十人照样会奏凯而还。为了获取胜利,必须要率先杀死身为敌方精神象征的大将。只要将敌人的中心一刀斩杀,就算战死,自己也照样能说获得了胜利。
倘要武藏继续说下去,从武道的绝对法则和本质上,他也能举出若干个理由。可是面对堂众的詈骂,他最终没有申辩一句。即使他坚信自己有道理,也仍有一种莫名的良心上的谴责比堂众的责骂更能让他感受到伤痛和惭愧。
“还谈什么修行啊,算了吧。”武藏抬起呆滞的眼神,仍呆立在门前。洁白的山樱花瓣飘散在傍晚的风中。他此前的坚定信念也似那花瓣一样,化为霏霏花雨朝天空飘去。
“而且还有阿通……”武藏忽然想起了商人的怡然,想起光悦和绍由的生活。不!他大步走进无动寺。房间里已经掌上灯。这儿也只能待最后一晚了,明天必须离去。无论是巧还是拙,只要能把自己那颗祈福的心送到菩提那里就足够了。就趁今夜赶紧雕好,留在寺里吧。他在灯盏下坐下,将未雕完的观音像按在膝上,拿起刻刀,再次专心地撒下新的木屑。
这时,没有关上寺门的无动寺大走廊里,有一人悄悄地爬了上来,像只动作迟缓的猫一样蜷缩在屋外。
⋒
七
⋓
短
架灯的光暗下来,武藏剪了剪灯芯,接着又弯下腰,拿起刻刀。群山已经淹没于沉沉的夜色和静寂里。唰、唰,刻刀锋利的刀锋一点点雕凿着木头,微微发出下雪般的声音。
武藏完全沉浸在刀锋上。他生性如此,无论做什么,只要开始动手,就全身心投入,此刻也一样。仅仅看他那手执刻刀雕刻的样子,便不难感觉到那股燃烧的不知疲倦的热情。不知不觉间,吟诵观音经的声音越来越大。他蓦地回过神来,又忽地降低声音,接着再剪剪灯芯,将一刀三拜之心全都凝聚在佛像里。
“唔……好歹雕好了。”当武藏伸起懒腰的时候,东塔的大梵钟已经敲响二更的钟声,“怎么也得去道一声别,这雕像也要在今夜拜托给住持才行。”
尽管雕得粗陋,可对武藏来说,这是他用惭愧的眼泪,一面将自己的灵魂一点点刻进去,一面为那亡命的少年祈祷冥福而雕成的东西。他想把它留在这寺院,永远吊唁源次郎的灵魂,抚慰自己的忧愁。
不久,他便带着雕好的观音像出门而去。
他刚一离去,小和尚便进屋迅速用扫帚打扫房间,然后将被褥全都铺好,随后扛着扫帚返回斋堂。
这时,本该空无一人的房间里,却吱呀响了一声,隔扇悄悄地开了一道缝儿,接着又关上了。不一会儿,对此一无所知的武藏回到房间。他将住持送给他的饯别斗笠和草鞋等旅途用具放在枕边,便熄灭了短架灯,钻进被窝。由于门并未关上,风立刻吹打起四面来。隔扇在星光的映照下透着明亮的蒟蒻色,树木的影子不禁使人想起大海的荒凉。
微微的鼾声传来,武藏已睡着了。随着睡眠深入,气息也越来越舒缓。这时,一角的小屏风一端微微动了一下,哧溜,一个像猫一样弓着背的人影爬了过来。
武藏的气息猛地停了下来,人影顿时趴得比被褥还低,一面小心地探测气息的深度,一面耐心地等待良机。忽然,人影像黑丝绵一样,一下子压向武藏,同时将短刀的刀锋对准他的喉咙拼命扎了下去。“唔,你小子,让你尝尝厉害!”
接着,只听当的一声,人影顿时飞到了一旁的隔扇上,连那刀锋究竟刺向哪里都已无从知道。人影像个厚重的包裹一样被扔了出去,只呻吟了一声,便翻着跟头与隔扇一起滚落到外面的黑暗中。
就在抛出去的一刹那,武藏忽然觉得那歹人的体重极轻,顶多有一只猫的重量。而且脸用布包着,头发像麻线一样银白。可是,武藏对抛出去的人连理都没理,便立刻抄起枕边的太刀。“站住!”他跳下外廊喊道,“难得造访一次,怎么也得打个招呼啊!回来!”话音未落,他便大步追赶黑暗中的脚步声。
不过,武藏并未真心去追。他嘲笑着慌乱奔向远方的雪白刀刃和法师头巾,不一会儿便折返回来。
⋒
八
⋓
恐
怕在被扔出去的一瞬就摔得够呛,阿杉仍在地上呻吟不止。她知道武藏已经返回,却逃也没法逃,起也起不来。
“啊,这不是大娘吗?”武藏扶起她。原来,冲自己首级而来的谋杀者既不是吉冈的遗弟子,也不是此山的堂众,竟是这衰老不堪的同乡好友的老母亲,着实让武藏意外。“啊,一切全明白了。到中堂抗诉,恶言中伤我的身世和行为的人竟然就是大娘啊。一定是堂众们听了大娘的话便信以为真,也十分同情,当下决定赶我下山,又趁着夜色帮大娘来这里暗害我。”
“唔……疼死我了。武藏,既然落在你手里,我老婆子无话可说,只能怪本位田家没有武运了。你快斩下我老婆子的头吧。”阿杉痛苦难当,强忍着说道。
尽管拼命挣扎,可阿杉根本没有阻挡武藏的力气。刚才摔得无疑很重,但自从离开三年坂,阿杉的感冒就一直未好,不时发低烧,浑身软弱无力,总之健康状况不佳。而且在赶赴垂松的途中,她又被又八遗弃,这给她年迈的心带来了更大的打击,也弄坏了身体。
“快杀啊!事已至此,快砍下我老婆子的头!”
如果从她的心理和肉体的衰老来考虑,她挣扎着说的这些话,也未必纯粹是弱者叫嚣的自暴自弃的疯话。或许她真的已完全死心,反倒希望早点死去。
不过,武藏并没有那样做,而是说道:“大娘,痛吗?哪里痛?我会服侍您,请不用担心。”说着,他轻轻地让她躺在自己怀里,又把她移到床铺上,坐在枕边,一直守护到天亮。
天空一泛白,小和尚便立刻将武藏要的便当包好送了过来。方丈连连催促:“也别怪老衲催逼,既然中堂那边昨日都那样严令了,还请尽早下山吧。”
武藏原本就打算如此,于是立刻打点行装,可麻烦的却是生病的阿杉。他与寺里商量,寺院方面似乎也怕留下这种人会带来麻烦,便说道:“那么,您看这样如何?”原来寺里正有一头大津的商人运货用的母牛,那商人把牛寄存在寺里,便去丹波路办事了,因此可以借用牛背,驮阿杉下山到大津,然后把牛放到大津的渡口或附近的批发市场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