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李恪脑子有点乱。父皇这副表情是几个意思?(求订阅求票)
那位开口说话的须发花白的长者,顿时成为了茶肆之中的焦点。
迎着那一双双狐疑与探询的目光,他却没有半天拘紧或者是不自在,继续悠哉悠哉地饮着茶汤。
旁边的一位读书人忍不住朝着这位一礼。“这位长者,莫非你那你有什么消息是我等不知道的?”
“你们不知晓的事很多。”长者很是高深莫测地一笑言道。
“例如说,长安城内外的诸多私塾都在教授《三字经》乃是有人暗中怂恿。”
“老夫更听闻,还有人愿意给那些私塾赠书,但这里边得有个条件……”
“条件就是他们都得在一个月之内熟读并且还会背诵《三字经》。”
扔下了这么几句话之后,这位老者一脸高深莫测地离开了茶肆。
留下了那些听到了消息之后议论纷纷的茶客。
“莫非,那些人的背后,就是《三字经》的创作者?”
“他居然敢如此大张旗鼓的找那些私塾,可他怎么就不敢露面,莫非有什么问题?……”
“听那位老先生的意思,这里边,怕是有什么蹊跷……”
李恪晃晃悠悠地打马朝着府邸而来,扶着那显得有些空虚的腰子,犹自在回味着昨天晚上的温柔乡。
等他晃晃悠悠地抵达了吴王府邸,跨步进入了家门之后,看着那些宦官屁颠颠地窜到跟前来行礼致意。
一想到头一晚上迎接自己的还是那些水灵兼水润的漂亮小姐姐,李恪就索然无味地哼哼哈哈几声之后,继续大步前行。
“本王昨个在城外的书坊忙得脚不沾地,实在是困乏,先睡上一觉,有什么事情,都等本王睡了再说。”
听到了这话,一干宦官管事都只能齐声应诺,看着这位呕心泣血地在城外书坊忙碌了一夜。
忙得一身脂粉味香浓扑鼻的吴王殿下扶着腰子大步前行……
来到了自己那张柔软的大榻跟前,李恪毫不犹豫地把自个扒个净光。
然后和身扑倒在了榻上,不大会的功夫,呼噜声响了起来。
#####
“殿下,殿下……”一阵急促的呼唤声越来越近,近到仿佛有呼吸都已经吹到了自己的脸上。
李恪这才艰难地睁开了两眼,然后,原本惺忪的睡眼陡然瞪圆。
他看到了正急得一头臭汗低唤自己的宦官,还有那位站在宦官身后边的毛脸侍卫赵昆。
“赵将军你怎么来了?”李恪打了个激灵,本想一个鲤鱼打挺蹦起来,奈何腰力不足,只能挣扎着坐起了身来。
“奉陛下口谕,请殿下速速入宫。”
赵昆看着这位精神萎靡不振,犹如霜打过的茄子般的吴王殿下,还有那股子淡淡的脂粉味道。啧啧啧……
“不知赵将军可知晓是什么事情?”听到了这话,李恪的小心肝顿时悬了起来。
“略知一二,应该是跟吴王殿下你派遣人去长安城内外,跟那些诸多私塾打交道的事情有干系。”
“……”李恪一呆,旋及恍然。我就知道,果然,自己做什么都逃不过父皇的法眼。
上一次及时认怂是对的,但是……李恪那张恍然大悟的脸瞬间慢慢地开始变得煞白。卧槽!
那岂不是说,昨天自己去“城外印书坊”呕心泣血一夜未眠的消息,会不会也被父皇知晓?
“还请殿下莫要耽搁,速速随末将入宫去见陛下。”
看到了李恪那副如同吃了翔一般难看的模样,赵昆嘴角微扬,然后继续板着脸,维持着铁面无私的忠勇护卫形象。
忧心忡忡,感觉自己命不久矣一般的李恪,只能灰溜溜地跟前赵昆离府直入皇宫而去。
此刻,李世民正坐在甘露殿内,呷着菊花茶,打着哈欠扶了扶有些空虚的腰子。
昨天晚上,起夜太早,结果又因为有点失眠,导致李世民后半夜睡的不多。
之前倒也让太医给自己开了方子补了补,感觉还行,但是这段时间,那种空虚感又来了。
不过,一想到父皇五十出头,还能够给自己生下一堆的弟弟妹妹,李世民颇有些不太服气。
正在胡思乱想的当口,终于看到了殿门处出现了赵昆还有恪儿的身影。
看到了恪儿这小子,李世民淡然一笑,招手示意他过来。“不必多礼,来,坐下吧。”
心中有鬼的李恪份外乖巧恭敬地正襟危坐好之后,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李世民有些狐疑地打量着这小子,总觉得李恪有些不对劲。“我说恪儿,你没事吧?”
“没有没有,孩儿没什么事,就是昨天夜里睡得不沉,嗯……有点失眠。”
说这话的时候,李恪还偷偷地拿眼角的余光扫了眼父皇。
听到了这话,李世民不禁又打量了一眼这位英果类已的儿子,一脸感同身受的表情。
“???”看到亲爹一脸唏嘘感慨,仿佛感同身受的样子,让李恪脑子有点乱。父皇这副表情是几个意思?
李世民下意识地扶了扶腰,另外一只手指了指堆在案几一角处那厚达尺许高的小折子,朝着李恪示意。
“来,你看看,这是这几日,绣衣从长安各处收罗来的消息……”
李恪伸手从上面取下了第一份,只看了几眼,脸色不禁变得难看起来。
“父皇,这是……”
“还有,继续看吧。”李世民没理会李恪,反倒抄起了一本书籍。津津有味地一边欣赏,一边喝着茶汤。
你们这帮混帐小子,成天在暗戳戳地捣腾些破事,害得老夫动不动就要给你们擦屁股,总得让你们长长教训才是正经的。
李恪只能硬起头皮一份份的折子翻看下去。这些折子里边,可是记录着从长安城内的那些茶肆、酒肆,客栈等人群聚集之地议论的话题。
而且全都是关于有人暗中与诸私塾交道,用免费赠送书籍为诱饵,让那些私塾教授《三字经》的八卦消息。
里边,有着各种各样的阴谋论,有些人认为是《三字经》的作者别有用心,另有目的。
有些人则认为《三字经》分明就是邪书,所以那位著作者不敢露脸。
总之,各种各样的猜测都纷纷喧嚣尘上,看得李恪两颊浸汗,作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