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二 争议的建国纲领

四轮马车上,李明勋看着阿海提交的报告,眉宇之间满是喜色,他说道:“阿海,到底是高手在民间,我看有些百姓对国朝大事的理解比我们那些笔杆子还要精髓,这卖家闺女的论调着实有趣,形象而生动嘛,我看可以发到报纸上。”

李明勋手里的报告上,写的便是陈邦彦离开台湾的一些信息,其中也夹杂了他在福旺号沙船上的一些表现,这报告来自于安全局的情报人员,陈邦彦这类重要人物身边自有人安插到位,所以其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中。

“是,老师,当初从下面人手中看到陈邦彦最后那篇文章的底稿,我还有些担心,怕百姓群情激奋,与大明那边关系破裂了,现在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嘛。”阿海微笑说道。

李明勋点头说道:“实际上,我们与大明朝的蜜月期结束了,广东之战后,就没有大规模的从大陆移民就是一个标志,以后我们再也不用委曲求全了,大明朝四分五裂,各安一方,日后我们与他们之间只需要斗而不破也就是了。”

“是啊,以前既要照顾对方的面子,还要照顾他们的里子,着实太难,现在好了,至少不用那么面面俱到了。”阿海言语之中带着一些庆幸。

李明勋笑了,问道:“那你说,现在不用面面俱到,是面子重要还是里子重要?”

阿海道:“这要分人了,鲁监国和林士章更看重实在的东西,鲁监国做事大度,林士章权变开明,自然是里子重要,至于永历天子嘛,还是面子重要些。”

李明勋看着阿海那张刚毅中带着一丝狡黠的脸,拍拍他的肩膀,说道:“阿海真的长大了!”

二人下了马车,径直走进了元老院,列席今日会议元老很多,只有永宁、长崎和吕宋三地的元老未到,其余都在这里了,而除了这些元老,参政席上还有五十多个来自各行政区和领事馆的议员到了。

“向执政官阁下致敬!”议员们起身,施礼说道。

李明勋笑对众人,他很理解这些人的心情,关于建国的消息早已公开,其中一些细节也是为众人所知,建国之中很多章程需要议员们参与表决,甚至进行全体公民投票,所以很多在各地没有实职的议员都是赶到了,有些人甚至放弃了部分生意,也要参与这项盛会。

当然,更重要的是权柄,每个人都知道,目前社团唯一的权力机关是元老院,议员们只有在地方行政区才能拥有实权,但随着建国临近,元老院已经决定成立名为众议院的组织,众议院全部由各地议员担任,根据各地的公民数量划分额度,虽说计划中的众议院只有部分预算批复、立法等权限,是作为元老院的补充机构,但是谁都明白,随着公民对权力的热衷,这个机关的权柄会日益加重。

而相对来说,元老院将作为上议院和贵族院存在,在未来很长时间依旧是权力的核心,但元老院已经限定了普通公民加入其中,原因很简单,想要加入元老院,靠选票是不行的,只能是靠军功,要么御虏有方,要么开拓有功,只有这两个途径,至少很多人幻想的方式是破灭了。

很多议员幻想,在建国之中努力促成行政长官任期制度,在任期结束后,一级行政长官则回到大本营担任元老,继任的行政长官则由当地议员推举,顺便获得元老身份。

行政长官任期制是在计划之中的,但其余都是不可能,一级和重要的二级行政长官只能由元老院派遣的官员担任,而接任的行政长官也不会直接获得元老身份,这种权力的分配方式目的就是为了让元老院治下的土地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国度,而不是自由松散的联邦甚至邦联。

简短的礼节性问候之后,李明勋坐到了首席元老的主位上,听着元老们提出议案,议案全部是关于建国的,一开始只是国旗,国徽一类的问题,元老们有些争议,但也只是个人审美的问题,李明勋居中调和,要么让元老们投票,要么征询议员们的意见,哼哼哈哈的和稀泥,也就过去了。

首先,这个新的国家被命名为中华合众国,简称中国,简称很容易被接受,毕竟自古以来,外邦有很多这么称呼东方的封建王朝的,合众国就是标榜这个国家是公民之国,而非帝国,而在最前面两个字上,曾经有过争执。

最先有异议的是一些新议员,他们大多来自印度、泰西和南洋各国,基督教和天方教为主的地方,在民族上,他们与汉民族相去甚远,在文化上,他们也不属于中华文明圈,因此感觉被边缘化。

这些人提议以地名来前缀,比如东方合众国,太平洋合众国,甚至地球合众国的提议都提出了,并且请求元老院中唯一一位异族元老西蒙斯来游说,西蒙斯被逼无奈,再次站在了元老院的‘对立面’。

西蒙斯还是有些口才的,至少他的理由很真诚也很实际,按照西蒙斯的说法,这个新国家不仅要驱逐清虏,恢复大陆上的土地,也要拓殖世界上其他大陆的土地,这是元老院一贯的战略,本就无可厚非,但关键是,中华文明圈就局限于东方,遥远的美洲新大陆不说,仅仅是拓殖南洋就要当地土著的协助,在吕宋乱局上,就展露无遗,既然要收买容纳一些其他民族和文明的人,就要在国名上有包容性,不能让人一听就好像这个国家是你们汉民族的国家。

西蒙斯确实说服了一些人,但李明勋对此不置可否,如今的元老院治下土地的实质还有一贯的主张是一致的,那就是新国家要容纳各个民族种族,但只能有一个主体民族,那就是汉族,只能有一个文明,中华文明,只有如此,这个国家才具备坚强的凝聚力,不至于分裂。

而且李明勋清晰的提出,中国与西方任何一个殖民国家都不同,泰西诸国殖民过程中对当地的各民族和文明、宗教进行包容的最主要原因是实力不济,西班牙、英国、葡萄牙、荷兰直邮几百万人,最强的法国也不过两千万口,但中国不一样,在大陆之上,中国拥有近一亿百姓,只要占领土地,这个民族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角落扎下根,然后形成了一个巨大规模,永宁就是最好的例子,现如今汉民族已经成为了绝对的主体,而在民族融合方面做的也不错。

所以在汉族特色和包容特色的前缀之上,大部分人选择了前者,但前者之间也有争论,有些人建议是华夏合众国,也有人建议是中华合众国。中华与华夏看似差不多,实际上区别很大,首先说华夏,这个词听着像个名词中性词,实际上完全就是‘自我吹嘘’,华是所有褒义词的综合,夏指的是夏族,也就是汉民族的前身,华夏翻译过来就是牛逼的夏人,或者牛逼的汉人,显然,这是有民族界定的。

而中华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概念,中者,原本只是指的中原的河洛地区,但随着疆域扩大,民族融合,所有融入其中的地盘都为中,而中华的华则是指的高贵先进的文明,因此,拓殖的地盘和加入的种族都可以称之为中华,中华一词更有包容性。

因此,国名被定义为中华合众国,在民族上具备包容性,但又坚持汉民族为主体,中华文明为核心的格局,当然,无论将来如何拓殖,古老的东方仍然是重中之重,而中华文明圈则视这个新国家的基本盘,因此也更符合实际。

一直到将要发布在报纸上进行公开的建国纲领上,激烈的争吵开始了。

建国纲领的大纲是李明勋亲自拟定的,核心就是十六个大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海陆兼备拓殖空间。

对于这十六个大字组成的基本国策,大部分人没有意见,毕竟这个国家就是要光复与开拓并重,虽然现在元老院还没有正式提出新国家是中华正统,但从国名上就可以看出端倪,而对于正统,李明勋的意思是不去争,而是去证明。

正统不正统不是说说就算的,弘光之前,朱明是毫无争议的正统,但弘光之后,朱明四分五裂,也无力抗拒清虏,正统的位置就受到挑战,开创新国,也只是多了一个正统的继承者罢了,至于谁是正统,实际上很简单,谁能驱逐鞑虏,谁能光复中华,谁就是正统,反过来说,满清除外,谁拥有中华故土,谁治理中华之民,谁就是正统。

而新国家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建,开拓的地位丝毫不亚于光复,而从近期实力有限来说,开拓的实际利益甚至远远高过了光复,所以后面八个大字同样得到支持。

而前面八个大字引申出来的问题则引起了巨大的争吵,显然,新的国家认为自己对东方大陆也用法理上的继承权,但即便建立新国,与明国协同御虏也会是一项较为长久的国策,毕竟民族矛盾才是现在的主要矛盾嘛。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协同御虏之中,从清虏手中收复的国土属于谁,按理说,那些都是大明故土,可反过来说,谁打下来就应该是谁的,如果按前者来说,合众国就失去了光复中原的动力了,现在的合众国不需要大规模的移民了,如果不能得到土地,那么参加大陆战争就没有多少实际利益了,毕竟那是战争,靠感情是维持不住的。

可是若谁打下来的就是谁的,且不说大明各个政权接受不接受,仅仅是这个原则就能让原本就不容易团结起来的明国各政权就会四分五裂,毕竟无论是永历、鲁监国还是社团,都没有单独对抗清虏的实力,而协同光复就是一笔糊涂账,怎么也分不清。

这件事其实从一开始大家都在争执,有些人未雨绸缪,生怕未来参与大陆战争得不到实际利益,而有些人开始算旧账,现在社团可是出钱出粮帮着两个政权,花了那么多钱,死了那么多人,却是一块土地都得不到。

“从实力上来讲,我们的合众国依旧无法独立承担起任何一块战区的攻防,与明军合作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无奈之举。”李明勋制止了众人的争吵,出言说道。

众人安静下来,听李明勋细说,李明勋道:“首先,我们不能再翻旧账,广州之战前,我们参战而得民,与大明之间互不亏欠,至于一些援助和协防都只算是同族之谊,而广州之战,我们确实帮着大明稳住了粤西四府的防御,但也得到了近六万百姓,而粤西四府也向合众国全面的开放市场,也算是互惠互利,在粤西和浙东两个战场,合众国与明国不会亏欠,日后也不能再算旧账。”

“但那一切都过去了,日后再参战,我们就不能再无偿参战了,毕竟守土守的是大明之土,他们理应付出代价,而进战则是恢复中华,谁出力谁受益,所以在下一次的抗清御虏统一阵线会议上,我会提出这事,显然,明国各个政权都不会轻易同意,但是为了团结,我们也不应该强逼,所以,按照统帅部的计划,我们应该开辟一片专属于合众国的独立战场,在这片战场上,胜负得失都由我们自己负责。

当然,这是战略规划,从军队实力来讲,至少今年不行,但巧合的事情,我们的开国大典也定在年底进行,所以我建议,正式开国之前,一切按照以往,而开国之后,适时开辟独立战场,如何?”李明勋环视一周,问道。

“同意!”

“同意!”

元老们纷纷表态,算是把这一主要矛盾搁置起来了,得以进行接下来的议题。

PS:左传有云: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把华夏也当成一种文化概念,但我还是感觉华夏有些过于局限于民族,所以更支持中华一词。

青少年的时候,最恶心那些欧美人自称自由的美国人,高傲的法国人种种,但是自从领略了华夏一词的真意,感觉还是别恶心了,自己老祖宗都叫自己是牛逼的中国人,没脸再嘲笑别人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