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三 明争暗斗

“指挥军队的感觉怎么样?”不知什么时候,高锋已经出现在了会议室内,笑呵呵的问向阿海,目前北洋战区在大陆只有青岛要塞一块地盘,司令部只能设在济州岛,实际上大部分的军队都在这里,济州岛只维持了少量军队,以免满清窥视合众国实力,由此导致的就是,阿海实际上是借用了北洋战区的办公设施。

实际上不仅如此,阿海的参谋部人员组成也是从统帅部和北洋战区临时借调来的。

“我对指挥军队一点兴趣没有,幸好将军们经验丰富,我只需要指挥好将军就是了。”阿海让河原田兵卫离开,微笑着让高锋坐到了主位上。

“阿海,你真的很像元首,非常像,元首的性格就与你一般,永远是谋定胜天,胜算在握的样子。”高锋坐下,说道:“你不知道,我第一次指挥作战的时候,患得患失,怕失败,怕伤亡,好几天休息不好。”

阿海笑了:“时代不同了,即便没有这群日本人,我们一样会获胜,甚至赢的更快更好,但政治高于军事,不是吗?”

正如阿海所言,这群日本人对于胜败根本不重要,如果阿海想要速胜,完全可以在幕府大军尚未集结起来的时候,命令陆战队在江户湾登陆,然后陆军主力上岸,与集结起来的幕府军进行一场决战,如此算下来,幕府军只能集结十万到十五万,而合众国陆军、陆战队加上一众依附的日裔军队,少说能集结七万五千众,这样一直规模巨大且实力强横的军队,完全可以在关东平原上击溃日本的主力,如果日本愿意和谈就谈,不愿意和谈就在京都之类的地方再打一次,只要灭掉了德川幕府的主力,再向其余大名抛出橄榄枝,就能结束对日战争,但这样的结果就是战胜而不能得利。

十七世纪中叶的日本是一个拥有近三千万人的大国,即便没有这么多,至少也用两千五百万人,这样一个有着相对独立的文明、单一的民族和历史源流的国家,是不可能被完全征服的,就算打造成殖民地都要用很多年,而这一次战争的主要目的还是胜而得利,并且在日本内部打造亲华势力,为日后的殖民、控制打下基础。

对阿海来说,这次出战日本,就好像抢劫一个村落,最好的结果并不是冲进去把反抗的人杀死,其余的赶走,然后把屋子里那点少的可怜的财货拿走,因为这样的收获实在太少,若要扩大收获,就得自己下田收割稻谷了,更好的办法是,击败这群农民,强迫他们收割稻谷,然后把稻谷和钱财再拿走,但这都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击败这个村子的村长,然后向其勒索三倍于村子价值的财货,通过维护村长统治的办法,让其代为剥削这个村子,每年从收获的稻谷之中拿走一部分,这种办法可以连续获得最多,投入的也比较少。

因此,阿海虽然给这个联盟取名为倒幕联盟,却不是真正要灭掉德川幕府,而是击败他,让其成为合众国敛财的工具,简单的说,在实力不足,时机也不好的现在,先把日本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但幕府与后世清末的满清朝廷可不同,满清朝廷统治中华二百多年,是独一无二,所以可以在很长时间内通过维持其统治的方式剥削整个中华民族。而德川幕府只实际掌握这个国家四分之一的实力,只是诸侯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如果一个不慎将其打死,那可就没有替合众国剥削的人了,甚至将之打残了也不行,因为这个国家还有许多实力强横的大名。

中国有句俗话,叫治大国若烹小鲜,实际上打大国比烹小鲜还困难,因此阿海不得不做两手准备,一面要拥有击败日本德川幕府的实力,一面还要用倒幕联盟抓住大部分的外样大名,以免他们落井下石。

“说实话,这种仗也只有你和元首能打,要拿捏的分寸实在是太精准,我可收拾不了。”高锋无奈摇摇头。

高锋说的是心里话,这仗若是打的不好,会中荷兰人的计策陷入战争泥潭,如果打的过好,把德川幕府一棒子打死了,那就要下田自己割稻子,也相当于陷入泥潭,难就难在分寸的把握上。

阿海道:“没有办法,过去的大半个世纪,荷兰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国家,以其多年的纵横智慧给我们出了这个题,想要解答而且要答好,就必须更聪明,更严谨。”

高锋摆摆手:“说道荷兰人了,阿海,你猜测荷兰人藏匿到了哪里,你肯定猜不到?”

阿海想了想,说道:“新几内亚?”

阿海在战略会议上判断殖民者联盟会采取避战方略,藏匿舰队,很快就得到了证实,宿务、怡朗、班达、巴达维亚、马六甲、加勒港、吉大港,西蒙斯派遣的快船找遍了东方地区所有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港口,都是一无所获,要知道,西蒙斯这半年来一直随时准备着,等殖民者舰队一出现,立刻出击,干掉荷兰人。

在港口一无所获之后,合众国的船只开始四处寻找远离主要航线的港湾,比如苏门答腊岛的西海岸,爪哇岛的南海岸,这些都是只有荷兰舰船才会涉足的地方,但仍然不见踪迹,阿海知道一些侦查方向,因此猜测可能在新几内亚,传说马特索尔科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殖民据点,但合众国的船只绕岛一周也是没有找到,可一个能隐藏起来的据点,应该支持不起殖民者联盟的舰队吧。

高锋摇摇头:“我就知道你肯定猜不到,事实上,连元首都没有猜到,荷、西的舰队逃到了奥兰治堡!”

“那些西班牙人肯定恨死马特索科尔,害他们环游了世界,什么也不干。”阿海轻松的笑了。

西班牙人这几年增调了不少战船道菲律宾都督区,原本多几艘盖伦船对如今的合众国来说是不疼不痒的,但现在看来,马特索尔科组建反华联盟的坏水憋了不是一两天了,这些西班牙战船多是来自新西班牙总督区,但却是在加勒比海方向,盖伦船南下之后,沿着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航线越过了美洲最南端,抵达了中美洲,继而横穿太平洋,来到了菲律宾都督区,继而又接到隐藏舰队的命令,前往爪哇岛南海岸线汇聚,前往了奥兰治堡。

所谓的奥兰治堡在大西洋上,实际上就在贝赫勒菲河的入海口处,距离合众国南非殖民地的首府开普敦不过三百里,就位于正北方向,而奥兰治堡则是马特索尔科‘对等开发’原则的示范区,实际上,这并不是马特索尔科原本的命名,马特索尔科将这片殖民地命名为热兰遮城,如此命名与设立据点的目的一样,都是在恶心合众国罢了。

奥兰治堡作为马特索尔科钦定的示范区,实际上也是唯一‘对等开发’的成果,这一原则在马特索尔科上任之后得到大规模的践行,南非的奥兰治堡,瀛洲(马达加斯加)的图莱亚尔、澳洲的阿德莱德,这三个据点是马特索尔科命令要大力开发的。

东印度公司为图莱亚尔投入了上千移民,但很快就宣告毁灭,因为这是东非殖民公司的殖民范围,作为一个殖民公司,手段就比国家丰富多了,高明义直接买通了盘踞在玛丽岛的欧洲海盗把荷兰人刚建立起来的栅栏城镇直接烧掉,荷兰殖民者不是被杀,就是被驱赶,最终只有不到一百人逃回,荷兰人想要报复的时候,海盗们已经加入了东非殖民公司了,接下来只能扯皮。

阿德莱德位于西澳与龙城之间,是一块水土丰美的好地方,因为澳洲只有合众国的殖民地,所以马特索尔科比较谨慎,一直秘密移民,专门派遣三艘船伪装成中国或者葡萄牙船只,往阿德莱德运输人和物资,这条航线上只有往来于龙城与西澳的移民船,返航时运载羊毛和棉花,还不是主要航线,也没有什么海岸警备队,所以荷兰船只没有被发现,而阿德莱德又隐藏在海湾之中,航行在外面的船只根本发现不了。

最后是澳洲行政区的捕奴队从陆地方向发现了阿德莱德,但荷兰人已经殖民了四年之久,阿德莱德的居民超过了七千,虽然其中只有不到五百人的荷兰人和混血,其他的都是被放逐的爪哇人、马来人,但四年间荷兰人修筑了堡垒和炮台,开垦的田亩和发展了畜牧业,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定居点了,在两国不曾宣战的情况下,当时还担任行政长官的马东来也不能出兵灭掉阿德莱德。

阿德莱德被发现后,当地的当地荷兰长官派遣使者前往龙城,希图友好,马特索尔科就此也与合众国外交部协商,希望可以让阿德莱德与龙城、西澳之间进行自由贸易,实际上就是让合众国承认荷兰在澳洲有殖民地的事实。

如果不是意外,阿德莱德才是马特索尔科对等开发的典范,而这个意外就是澳洲发现了金矿,继而引发了淘金热,消息很快传到了阿德莱德,当地的荷兰领民热血上涌,但荷兰长官控制所有人不得离开领地,而马东来发现这一点,接走了几个奴隶,让其前往淘金,有所收获之后,又以逃奴罪,把人扔回了阿德莱德,这些奴隶最终被绞死,但死之前证明了金矿是真的。

荷兰人的领民开始了大脱逃,而不长时间后,逃走的人又给阿德莱德带去了更多的消息,即澳洲行政区对所有的淘金者一视同仁!阿德莱德居民再也不受控制,麦田抛荒,奶牛饿毙,人们扔下一切,前去淘金,一年功夫,当马特索尔科的使者兴冲冲的带着合众国承认阿德莱德存在的消息赶到阿德莱德的时候,这里已经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三百人,其中不少还是捕捉的当地土著,就连欧洲白人都逃走了一多半,阿德莱德就此荒废了。

奥兰治堡则不同,虽然从一开始成立,就被南非殖民地长官派遣海盗船、马队、土著、火枪手前去捣乱、袭扰,但东印度公司投入很大,而欧洲人也乐意见到欧洲殖民者在东西方贸易的必经之路上拥有据点,因此来自欧洲的没有捣乱,只有支持。

马特索尔科首先吸引了许多西印度公司的商人和农场主前来,因为在五年前,西印度公司丢掉了所有在巴西的殖民地,这些种植蔗糖和棉花的商人没有了土地,在奥兰治堡,所有的土地都是免费的,他们可以在肥沃的冲击平原上种植棉花,也可以深入大陆去抓捕在美洲行销的黑奴,而为了巩固这个据点,东印度公司还曾一口气从欧洲运来了一千三百名破产布尔(农民),给予其免费的土地,奥兰治堡的开发始于1653年,短短七年时间,就已经拥有了上万欧洲白人,还有各类混血、土著,多达两万。

而东印度公司在这里修建了船坞和港口,为往来于东西方的商船提供修造服务,与开普敦形成了竞争,好在开普敦是自由港,合众国也不遗余力的支持,近十万国民也不害怕荷兰人的竞争和挑衅。

奥兰治堡足够大,也足够安全,设施也完善,这也难怪马特索尔科将那里选择殖民者联盟的藏身之地,实际上这也不算是藏身了,即便是已经公开,合众国的舰船也不会前往大西洋开战,战舰不是商船,从台北前往南非,能折损五分之一的船和人,这个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阿海想了想:“显然,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海上的战争一时半会打不起来了,我们可以专心攻略日本,抵抗满清,天命果然在我合众之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