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都是牛人啊

望月楼现如今是京城的名楼,一向都是达官显贵初入的地方,普通老百姓根本进都不敢进去,里面的消费实在是太贵了,随随便便几十、上百两银子那都是再正常不过了,至于楼上的包间,那更是不为外人所知。

望月楼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地位,还是要归于前年的时候,刘晋在望月楼上面的一番惊天动地的高谈阔论。

后面望月楼的东家也是不断的抓住机会,进行运营,紧跟时代的发展,用上钢筋水泥,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重新装修,后面开海禁之后,更是专门弄出了海鲜楼,始终引领着京城酒楼业。

现在正是朝廷三年一次的伦才大典,望月楼自然是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几乎天天都有各种各样的诗会之类的在望月楼上面举办。

此时,在明月楼最高的五楼上面,一群才子分南北而坐,彼此显然是在比文斗墨。

坐在南边的以南直隶才子唐寅、浙江才子丰熙、福建才子林庭?、江西才子罗钦忠、广东怪才伦文叙几人为首,身边有二十多个来自南方的才子。

坐在北边的则是以山西才子刘龙、河间名仕孙绪、四川才子杨挺仪三人为首,身边同样有十几个来自北方各省的才子。

明朝的科举制度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分成南北两榜,各自分开考试,最后再一起殿试,选出状元、榜样、探花之类的。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子明朝科举考试分南北的缘故,在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又一次开科举考试,从第一名到第五十一名全部都是南方的才子给占据,当时就引起了北方士子们的极度不满。

而恰巧当时主持科举考试的刘三吾、张信全部是来自南方地区的官员,所以北方的士子就闹起来了,直言科举取士不公,偏袒南方人。

朱元璋同志呢,他不是一个喜欢去研究出现问题原因的人,他是一个喜欢直接解决闹出问题的人,所以他选择砍了主考官的脑袋来平息北方士子的怒火,同时又亲自点了几十个北方士子。

但是北方士子考不过南方士子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在唐朝以后一直到明朝建立前,北方地区都长期受到异族统治,自然而然的这北方人就更没有心思去读什么四书五经,自然也就考不过南方人。

洪武朝的科举考试,每一次北方士子几乎都被南方士子给完爆,这样下去对于整个朝廷肯定是有害无益的,因为一旦南方的士子垄断了这科举,以后必定就会形成南方人垄断朝局的局面。

事实上到了明中后期,以东林党为首的南方士子也确实是基本上垄断了朝局,彻底掌控了这个庞大的帝国。

为了防止这样的现象,当然也是为了体现朱元璋同志对北方地区关心,所以就有南北榜,南方士子和北方士子分开考,各自录取一定数量的进士,然后再一起殿试,如此一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平衡,稳定北方士林的心。

这就是南北榜的由来。

所以在明朝,南方的士子是看不起北方的士子,至少在科举考试上面是如此,北方的士子也确实是考不过南方的士子,江西、浙江、江苏这三个省都赫赫有名的考霸之乡,全在南方。

这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北方的士子虽然明知道自己可能实力上确实是要差一些,但历来也是不会服气的,自然而然每次科举考试的时候,自然而然少不了要聚在一起,彼此互相较量一番。

此时望月楼上面也是如此,双方分南北而坐,彼此互相出题、答题,好一番较量。

刘龙和孙绪、杨挺仪等人互相看了看,微微有些叹气,尽管他们已经尽可能的联系了北方各省的才俊,可是和南方的这些才子一比,大家顿时就觉得压力山大。

这南方的才子还真心不是盖的,特别是这个南直隶的解元唐寅,才华横溢,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书法、笔墨等等,无一不精,一个人就压的大家抬不起头来。

“可惜了,北直隶的刘晋没有邀请到,如果他在的话,我们就轻松多了,毕竟是高人子弟。”

孙绪笑了笑叹口气说道,刘晋的大名他们这些北方的士子自然是早就已经如雷贯耳了,高人子弟、去年北直隶的解元,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相信有他在的话,应付眼前这个嚣张无比的唐寅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刘晋我也向他发出过邀请,只是他一向对这种诗会没有什么兴趣,加之事务繁忙,所以也是没有来。”

刘龙算是这一次北方士子的领头羊了,牵头组织了和南方士子的这次比斗。

“可惜啊,你们北直隶的刘晋没有来,今天即便是胜了你们,那也是不算圆满。”

唐寅人长的非常不错,有一副好皮囊,此时又刚刚好三十岁,也算是青年才俊,在北直隶这样的考霸之乡考中了解元,现在整个人都飘的很。

听到刘龙、孙绪提到北直隶的大才子刘晋,顿时就嚣张的说道。

“唐寅,胜负尚未知晓,你未免也太自信了吧?”

刘龙一听,顿时就微微怒了,对方这口气,简直就是视北方士子如无物,完全就没有看在眼里面,一个人对上大家就算了,连没有来的刘晋竟然也要算上,什么刘晋没来,赢了都觉得还不够圆满。

这嚣张的态度,要是大家都是考武举人的话,估计都能够把他给锤死。

“赢你们我还是有信心的。”

唐寅淡淡的说道,非常自信。

他的狂傲也是让身边的这些南方士子都有些看不下去了,不管怎么说,大家好歹也是同期,以后说不定都是同朝为官,纵然是真有才情,比人厉害,这嘴上多少还是要给人留足面子的。

这个唐寅就不一样了,狂,狂的没边,当然他也确实是有这个资本,真心是诗词歌赋、书法、笔墨等等,只要是文人们喜欢玩的东西,他都牛,江南才子之名也真心不是吹出来的。

但这嚣张、狂傲的态度也着实是让人不喜。

“我好像来迟了~”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众人赶紧看了过去,只见一个丰神俊朗、气度非凡的青年面带笑容的走了进来。

“刘晋~”

刘龙、孙绪等北方士子一看,顿时就有人喊了出来,显然认识刘晋的人还不少。

“在下永平府刘晋见过诸位兄台`”

刘晋笑了笑抱手和众人打招呼。

“见过刘兄~”

见来人是刘晋,那个传闻之中的高人子弟,北直隶去年的解元,现在好像也仅仅只有二十岁,非常的年轻。

众人忍不住仔细的打量一番刘晋,顿时一个个也是心里面忍不住默默点点头,至少从外表来说,刘晋这卖相比起唐寅来还要更好,毕竟更年轻十岁。

“刘兄,我来给你介绍一下。”

刘龙很是自然熟,拉着刘晋就开始给刘晋一一介绍起在场的这些士子。

“这位是河间的孙绪孙兄~”

“这位是四川的杨挺仪杨兄~”

“这位是南直隶苏州府的唐寅唐兄~”

“这位是广东的伦文叙伦兄~”

“这位是浙江的丰熙丰兄~”

“…….”

“好家伙,全是牛人啊,就差一个王守仁了~”

听完刘龙的介绍,刘晋顿时就忍不住惊呼起来,在场的这些才子还真心都是牛叉轰轰的人物。

广东人伦文叙就不说了,他是这一次考试的状元,最后官至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詹事府是皇帝给太子选接班人的地方,伦文叙也就是死的早,47岁就死了,不然将来肯定前途无量,一个六部尚书之类的肯定是跑不了。

浙江的丰熙这次考了头甲第二,也就是仅此状元的榜眼,最后官至翰林院学士,因为‘大礼仪’的时候站错了队,被嘉靖发配了到了福建镇海卫,不然也会了不得。

山西人刘龙这次考了第三,也就是探花,他最后当官做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

河间府孙绪,这次考了第四,最后官至吏部郎中,妥妥的也是一名大佬。

这一次考第五名的林庭?,最后官至尚书,还加了太子太保,毫无疑问又是一个大佬。

考了第六名的罗钦忠,死的太早,五十四就死了,死的时候官至督察院左副都御史,和伦文叙一样,要是多活个几年,说不定就是尚书级别了。

至于杨廷仪,他是牛人杨廷和弟弟,这次考了第七名,最后当官也是到了兵部左侍郎的位置,毫无疑问,又是一个大佬。

即便是这一次考的最差,历史上还因为鬻题案而被贬为小吏的唐寅唐伯虎,他最后也是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大画家,到了后世,他的名声比在场的任何一个都要响亮。

“牛人,全是牛人,一次全部都见到了,就差个王守仁了。”

听着刘龙一个个介绍,刘晋都忍不住感叹道,弘治十二年的科举考试,还真心是牛人辈出,一个个都牛的不得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