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尚书房内,弘治皇帝看着书桌上成堆的奏疏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自从刘晋王守仁走了之后,这需用自己批阅的奏疏是越来越多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大明朝廷出了很多的事情,需用天子来处理呢。
结果呢,这里面的奏疏大多数都是熘须拍马、请安问好、互相攻讦、弹劾的奏疏,还有一些都是狗屁倒灶、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把奏疏送到了自己的书桌上面。
“这屁大点事情竟然也把奏疏送到朕这里来?”
弘治皇帝将一份奏疏狠狠的丢到地上,吓的周围的小太监们一个个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
弘治皇帝一向脾气很好,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发火了,这突然间发火,也是吓的大家一跳。
“又是弹劾王守仁的奏疏,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结党营私?”
弘治皇帝翻看下一本奏疏,快速看了一遍,顿时就更火大了。
王守仁是什么人,弘治皇帝自然是最清楚了。
才华横溢,为人正直,绝对是当世之比干,岂能干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事情出来?
自己每年拨款几百万两银子打造的厂卫力量难道是瞎子不成?
自己会不知道王守仁的情况?
“又是弹劾刘晋的奏疏,以权谋私,结党营私,不守孝道,守孝期间没有天天跪在草庐旁边,经常出海打鱼?”
弘治皇帝看完顿时又气的将奏疏狠狠的扔到地上。
这些大臣是真的越来越过分了,刘晋和王守仁两人不再朝中,这是天天被人弹劾,什么帽子都往两人的头上扣过去了。
这丁忧守孝虽然说是有着诸多的规矩,什么必须要在墓旁边建草庐日日跪拜,什么不能吃荤,不能和妻妾同房等等。
真正这样做的有几个?
刘晋在家看看书、出海打打鱼就被人天天弹劾攻讦,真心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不为别的,只为了恶心自己这个皇帝。
自己好歹也是天子,日理万机,整个大明的事情很多,现在倒好偏偏尽是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来耽误自己的时间,让自己恼火。
现在给弘治皇帝的感觉就是一下子回到了以前的情况了。
每天都有批不完的奏疏,而这些奏疏里面基本上又都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又或者是各种各样请安,互相弹劾攻讦的奏疏。
真正的国家大事反而是被放到了一边,变成了不重要的小事了。
“又是弹劾刘晋的奏疏~”
“还是弹劾刘晋的奏疏~”
“还有写的这个奏疏,真的是又臭又长,卖弄那点可怜的才学,浪费时间。”
弘治皇帝将一本又一本奏疏不断的扔到地上,转眼间就扔了一地,整个人都气的半死。
麻蛋,关于国家大事的奏疏呢?
一封都没有,全是这些弹劾刘晋、王守仁、韩文、钟藩、李昆他们这些人的奏疏,弹劾就弹劾吧,你好歹有点事实根据吧,结果全部都是胡乱找借口、戴帽子、张嘴就来的。
真的是把弘治皇帝给气坏了。
真要是信了这些奏疏上面所说的内容,那么就要是要否定大明这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了,要否定弘治皇帝怎么多年来所坚信的一切了。
刘晋和王守仁,弘治皇帝了解的清清楚楚,这些人不厌其烦的上书弹劾刘晋王守仁,无非就是为了让自己起疑心罢了。
“父皇!”
这时,朱厚照走了进来,看到一地的奏疏已经生气的弘治皇帝也是很惊讶。
到底是出什么事情了,让一向好脾气的弘治皇帝给气成这样。
“什么事啊,把您气成这样?”
“你自己看看这些奏疏就知道了。”
弘治皇帝稍微平复下自己内心之中的情绪说道。
朱厚照一听,也是拿起奏疏看了起来。
“刘晋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结党营私?”
“王守仁也贪污受贿?”
“韩文闭塞言路?”
朱厚照随便捡起一些奏疏看了起来,顿时就傻眼了。
“这些人都该统统发配去北海种土豆!”
朱厚照也是生气的将奏疏全部扔到了地上。
老刘和老王是什么样的人,自己还会不知道,刘晋需用贪污受贿?
他的银子多到花不完的地步了,贪污能够贪几个银子?
还结党营私,结什么党,和我结党?
营私又营的是什么私?难道是和我一起做买卖?
朱厚照听着就恼火。
这些人啊,又死灰复燃了,刘晋王守仁回家去丁忧守孝了,他们又开始作妖了,又玩起了以前的那些套路了。
“确实是该全部发配去北海种土豆。”
弘治皇帝也是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你看看,现在奏疏的数量多到我的书桌都堆满了,以前的时候,一天顶了天也就是100多封奏疏,很快就看完了,少的时候就只有几十封奏疏,有着大量的时间可以休息,可以好好思索下国家大事。”
“现在呢,全部都是奏疏了,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到朕这里来了,还有就是各种各样攻讦、弹劾的奏疏。”
弘治皇帝指了指自己书桌上成堆的奏疏,显得很是烦躁。
这以前的时候,天天批阅如此多的奏疏倒也没有什么,习惯了就好。
可是随着刘晋开始当内阁大臣,这奏疏的量就越来越少,弘治皇帝慢慢的也就习惯了那样的生活。
奏疏少,但都是军国大事,弘治皇帝可以慢慢的看,仔细的思索,奏疏少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工作压力和负担。
每天花一两个小时批阅完毕之后,弘治皇帝还有空去散散步,陪陪老婆看看自己孙子们的学业之类的。
现在一下子奏疏又多了,弘治皇帝是真的不习惯又烦躁了。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习惯了高效的办公,对于现在这种情况那是非常烦躁的。
“依我看啊,这治理国家还是要用刘晋、王守仁他们这些人。”
“他们才是真正一心一意上效忠君王、下为黎民百姓。”
“现在朝中这些人,一个个口口声声说的是很漂亮,但却是道貌岸然、口是心非之辈。”
“父皇你是天子,是大明的天,这日理万机,每一分钟每一秒都是非常宝贵和重要的,岂能被这些事情给烦恼了。”
“他们弹劾韩文闭塞言路,所以韩文就不敢将这些奏疏给批回去,也就到了父皇你的面前了。”
“又不停地攻讦刘晋和王守仁,即便是明知道现在没有什么用,但水滴石穿,三人成虎,只要说的人多了,到时候父皇你起疑心了,这千里大堤也就溃于蚁穴了。”
“等他们掌握了所有的话语权和权力了,到时候他们恐怕又会露出本来的真面目了,依照他们一贯的尿性,到时候必然会想方设法的往各个行业去争夺利益了。”
“对于这些人来说,什么天子、什么百姓都比如他们自己的利益重要。”
朱厚照随便翻看了一些奏疏,也是感叹道说道。
“如果真正为了效忠帝王,那就应该要将事情办的漂漂亮亮了,让父皇您少操心,治理好天下,守牧好一方,百姓富足,天下安宁,父皇您自然就可以少烦恼。”
“看看他们上来的这些奏疏,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还有这种请安、问安,熘须拍马的奏疏也是一大堆。”
“看这些奏疏看的人眼睛都要眼花缭乱,还一个个都写得又臭又长,卖弄那点才学。”
朱厚照也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不懂什么事情的少年了,已经三十多岁的朱厚照在历史上这个时候因为落水,不久之后就直接领盒饭了。
但现在因为刘晋这个穿越者的变动,弘治皇帝依然好好的,朱厚照也是好好的,三十多岁的年纪,虽然沉迷于自己的研究之中,但对于朝廷各个方面的事情那也是了如指掌。
这朝野的事情,他也是已经看的很透了。
“嗯!”
弘治皇帝笑着点点头,自己的儿子是真正长大了,懂事了,对于国家大事也懂的更多了,也不枉自己这些年来辛辛苦苦的去培养。
“你这个北直隶布政使做的怎么样?”
随即,弘治皇帝也懒得去管那些奏疏,和朱厚照聊起北直隶的事情来。
朱厚照现在也是已经成功的晋级为北直隶布政使了,掌管整个北直隶一省的事情,北直隶现在可是大明最富有的省,也是最发达的省。
单单是京城和天津两座城市就是大明第一和第二的城市,工业发达,人口众多,农业也是极为的发达,交通便捷,发展迅勐。
“还行吧。”
“京津地区现在是我们大明发展最好的地方。”
“不过现在也是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一些工厂、作坊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这已经影响了京津两地日后的发展和形象。”
“我觉得吧,应该将传统的纺织业、水泥业逐渐的淘汰掉,让这些产业搬迁到其它的地方去。”
“而京津地区呢则是主要以汽车、机械、商贸、电力等产业为主,这些产业污染小,产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