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知道了科舉改考題類型是事,自然是高興的。
關於這次科舉改革的起因,還要從年前說起。
去年快到年根的時候,康熙忙着各種政務,從各地呈上來的奏章來看,出現了不少老生常談的問題。
大的問題不說,就說一些小問題,比如一些地區新上任的官員,常常出現不懂如何去治理自己的管轄區。
還有就是一些官員在治理自己管轄區的時候,用的方法都是書上說的老套路,雖然治理方法是好的,但是因爲各個地區人文環境、理環境不同,一樣的方法可能在一個地方有用,但是在另一個地方可能就沒有什麼作用了。
康熙也知道這些問題自古以來就有,解決辦法也不是一天兩天能想出來的,只得嘆了口氣,然後對樑九功道:“去上書房看看吧。”
樑九功應聲道:“喳”
“擺駕上書房”
上書房現在有三、四、五、七、八、九、十等七位阿哥,大阿哥已經娶了福晉,離開上書房入朝辦差了,至於太子,則是由康熙指定的大儒,在指定的書房裡教導。
康熙的御駕來到上書房的時候,上書房的先生們正在給皇阿哥們講課,康熙在窗戶外看了看兒子們的狀態,覺得還不錯,心裡因爲奏章而產生的鬱悶都好多了。
康熙來到房間內,這時講課的先生看見了康熙,停了下來,講課先生給康熙見了禮,說了進來皇阿哥們的上課進度,康熙也在認真的聽着,心裡對自己的兒子都能如此優秀,還是很滿意的。
康熙:“嗯,朕知道了。”
講課先生看康熙有意詢問皇阿哥們,自己作爲一個臣子,也不好意思呆在這,於是道:“啓稟皇上,這節課已經結束了。”
康熙面無表情的說:“嗯,那你先下去吧!”
程大人:“奴才告退”說完,他就離開了。
康熙確實有意考察幾個兒子,看到程大人識趣的離開,他是滿意的。
而下面幾個兒子對康熙的到來是緊張的,畢竟康熙除了對太子有幾分偏愛,對其他的兒子,都是屬於“放養”狀態,皇阿哥們見到康熙,既有期待也有一種對皇權的畏懼。
除了太子以外的阿哥們,對康熙的偏心也不是沒有怨言,只不過康熙是皇帝,而且康熙最喜歡看到的是,他們兄弟之間可以兄友弟恭。
所以因爲各種各樣的理由,皇阿哥們在康熙眼中,倒都是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
康熙:“聽程師傅說,你們的課業完成的情況都不錯,快過年了,朕考你們幾個問題,你們中誰答得好皇阿瑪有獎勵。”
下面站着阿哥們聽了,自然是有期待的,期待倒也不是康熙的獎勵,而且要是他們要是能在康熙的提問中,答得和皇阿瑪心意,可以給康熙留下一個能幹、優秀的印象。
他們自認爲自己學的都不錯,當然了,他們學的也確實不錯。
皇阿哥的身份讓他們接受了優人一等的教育,讓他們比旁人有了更多的自信,甚至自信到了有些自負的地步。
三阿哥是這羣阿哥里年齡最大的了,他自認爲自己比下面的弟弟學的時間長,而且他讀書算是所有阿哥中最有天分的一個。
與生帶來的天賦再加上後天的認真學習,讓他十分有優越感。
三阿哥笑着對康熙說:“皇阿瑪,您隨便考。”
其他阿哥雖然沒有說話,但眼神中所要表達的,也大都是這個意思。
康熙看着兒子們如此有自信,自然欣慰高興,於是笑道:“好,我愛新覺羅家的子孫,就應當有如此氣魄。”
康熙接着正色道:“既然如此,那麼朕問你們,《大學》中‘古之慾明顯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爾後知至,知至爾後意誠,意誠爾後心正,心正爾後身修,身修爾後齊家,家齊爾後國治,國治爾後天下平’,誰能說說自己的見解?”
三阿哥聽康熙說的是這句,心裡默默的開心了一下,畢竟這句話他剛聽師傅解說過,並且他記得很牢。
三阿哥胤祉:“皇阿瑪,兒子來說,兒子覺得這句話主要意思是,想要成就大事,首先要在小事情上做好,當然這其中少不了要提升自己的自身修養……皇阿瑪,就這些,兒子說完了。”
康熙聽了,心想這老三還是老樣子,雖然在讀書上面有些天賦,但也只是在讀書上有天賦而已,不會自己思考,怎麼說都是徒勞。
胤祉說的自然有道理,但是那是所有別人思考出來的,胤祉只是將別人的成果,給搬了出來。
只能說胤祉背書很有天賦,死讀書而已,和那些只會用理論知識治理管轄區的官員,似乎沒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