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商周纔多大?大明,又有多大?!

遼東?!對於年少熱血的張世澤而言,毫無疑問是他所夢寐以求的。

畢竟現在的大明,西南漸平,也就遼東的戰事和沿海時不時的蠻夷犯禁比較合適大明的少壯派去刷聲望了。

然而沿海的戰事,需要碰運氣才能碰得到。

而遼東,雖然被譽爲大明的血肉磨盤,可是同樣的,遼東的連年大戰,養出來的名將也同樣是數不勝數。

張世澤當然對遼東的那塊能夠建立功勳的地方,神往已久。

至於時不時血肉磨盤?

一個區區十幾歲的少年,哪會去想那麼多!

他的眼中,都是功勞,都是建立起不朽功勳,而不是其他的!

畢竟從未上過戰場的少兒郎,即便是從無數久經沙場的百戰老兵口中,聽說過戰場的酷烈。

他又怎會去輕易放在心上?

聽着自己爺爺的這句話,張世澤頓時不鬧了,反而是雙眼中,透露着一股狐疑之色,低聲問道:“爺爺,你說的是真的?那昏……不,陛下,真的是要帶着孫兒去遼東?”

“不過坊間傳聞,天子就像是昔日英宗皇帝一樣,好大喜功,沒那個能力,卻要幹那個事,很可能回不來了。”

“爺爺,你覺得在你看來,真的會是這樣麼?!”

比起從其他人口中聽到的這些傳聞,張世澤更願意相信今天去面見過天子的爺爺,這關於當今天子的看法。

畢竟,坊間那些傳聞,幾乎就被自己爺爺那一句坊間傳聞不可信,天子乃是不世出的雄主,徹底擊破。

身處大明的權貴圈子最頂層,張世澤也不是什麼傻子,他當然很清楚,就連昔日的明武宗,在文人們的手中。

和在其他地方的記載中,都幾乎可以說是截然相反的。

大明朝的文官和皇帝不對路,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所以大部分時候,市井流傳的風言風語,張世澤也只不過是當個笑話聽聽。

只不過天啓帝放任魏忠賢乾的那些事,的確讓血氣方剛的張世澤有點不爽,所以民間對天啓帝的攻擊,張世澤才覺得是七分真三分假。

畢竟天下不爽魏忠賢,不爽閹宦當政的,可不只有文人集團。

同樣的,不論是百姓,還是武勳貴族,都對魏忠賢爲首的閹黨,極爲不滿。

看了看自己的爺爺,張世澤將自己的疑惑,問了出來。

“世澤,當今天子究竟是怎樣的人,你此去遼東,有着數月的時間,可以好好見識。”

“但是你要知道,爺爺不會害你,此去宮中,你留在陛下身邊作爲侍衛,好好學,好好看,沒準下了戰場之後,你就會有自己的功勳,自己的爵位。”

“張家雖然在此時,是明面上的大明武勳世家之首,可是一門在世兩國公的徐家在的一天,張家的所謂第一武勳,就只是一個笑話。”

“世澤,爺爺跟你交個底。”

“陛下跟我說,此去遼東,陛下打算以遼東爲試點,推行軍功爵制,殺敵即可立功,斬首即可立功。”

“陛下親自督陣,論功行賞不會短缺任何。”

“京師以及沿途,錦衣衛和東廠負責保證沿途糧草軍需供應路線的安危。”

“這一戰,可不是當初的英宗北征,上下不齊心。”

“這一戰,陛下可能是打算,畢其功於一役,徹底結束遼東的戰事!”

聽着自己爺爺的話,張世澤倒吸一口冷氣,驚呼道:“不是吧?!爺爺,陛下居然連軍功爵制都要翻出來?!”

“如果真的能夠以遼東作爲試點,那麼一場遼東之戰打完,大明,又要多出幾位國公,幾位侯爺?!”

軍功爵制,就是爵位的生產機器,這一點,張維賢也清楚的很。

可是也就只有軍功爵制,方纔能夠讓張家,真正的成爲大明名正言順的第一武勳。

若是說朱由校當初在宮中的許諾有假,這一點張維賢卻也不信。

他能從朱由校這個變革派天子的身上,以及文華殿暗室的一番對話中,看出來朱由校打算扶持一批新的武勳。

這也是爲什麼張維賢將大明武勳最後的榮光,賭在了朱由校身上的主要原因。

英國公一脈,本就是當時靖難之役中,纔在大明朝嶄露頭角的。

爲何又不能在遼東之戰中,煥發新生?!

看了一眼自己的孫兒,張維賢重重點頭道:“沒錯,陛下,打算以遼東,推行軍功爵制。”

“若是功高者,甚至可以異姓封王!”

“老朱家的異姓王爵,我想也沒幾個人敢在自己的生前去接納。”

“但是國公。”

“呵。”

“遼東打完,還有南邊,還有北邊,還有東邊!”

“以後的大明朝,國公怕是要不值錢了!”

一邊說着,張維賢一邊突然想到了他在文華殿暗室中,見到的那幅地圖。

像是遼東一樣,被做了標記的地方,張維賢看的清楚。

東北方向的朝鮮,日本。

南方的大島,西方高山後的王國,可都被自己的那位天子,做上了同樣的標記。

在大明和世界的接觸越發變多之後,張維賢這樣的大明武勳頂層,也知道了世界到底有多大。

同樣的,他也清楚,華夏子民自古以來,就有着極強的擴張意識。

西方的大漠,高山。

北方的大漠,草原。

東方的颶風,大海。

南方的大海。

這些困住華夏大地上人們擴張的東西。

在大明朝,已經無法對大明,形成有效的桎梏了。

早在二百年前,鄭和的寶船船隊,就征服過海洋。

而如今,只要大明的國力可以恢復到昔日的巔峰時期,有着軍功爵制的大明,將無可阻擋!

數不清的土地,可以供給皇帝敕封。

數不盡的財富,可以讓天子獎賞。

伴隨着土地擴張,國公不值錢,是肯定的。

張維賢很清楚,自己這一次,是把寶壓在了天子,能夠打贏遼東這一仗上邊。

所以別說是一個張世澤,就算是天子讓他一把老骨頭上戰場。

老張也會二話不說挽起袖子就是幹!

聽着自己爺爺的話,張世澤不禁一愕,低聲道:“爺爺,大明,哪有那麼多的土地啊?!”

張維賢恨鐵不成鋼的看了一眼張世澤,斥喝道:“癡兒!昔日商周纔多少土地?如今的大明,又有多少土地?!自己想想!”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