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平穩過渡

顧家有子三人,次子顧苗和王瑞等年紀相仿,在經營方面頗有建樹。正是因爲他的堅持,顧家纔會進入交易所買股票,否則以顧思之的想法,是不可能碰股票的。

說話這人,便是顧苗的好友,顧思之氣得太陽穴青筋蹦跳,咬牙切齒,但終是沒有當衆發作,回家的次日便病倒了。次子來探望,也被他拒之門外。

交易所如火如荼時,危機也在隱現。就像顧思之說的那樣,在新鮮勁過去之後,大家也開始冷靜下來思考,自己投資的股票,到底值不值那個價錢。股市在一輪瘋漲後,進入了瓶頸期,雖然沒掉價錢,但是也停滯增長了。看這個情況,大概用不了多久,就真的曇花一現了。

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相對於看不見摸不着的股價,銅錢的本體價格還是堅挺的。投資者們對於銅的儲存意願,還是大於把錢投資到流動性的資產中。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途徑,那便是打破人們對銅的固有觀念。

大唐商報適時地,把會寧發現巨大銀礦山,以及倭國發現巨大銀礦山,並且已經付諸於開採的消息,完全公佈了出來。這次消息的披露是詳實的,不但介紹了儲量和未來的預計產出,甚至現在的產量有多少,都全部公開了。

消息一出,舉世譁然。

朝廷這是在搶!

這年頭,誰不知道朝廷窮?若是沒有橫空出世的李牧,國庫到現在還揭不開鍋呢。出來一個李牧,攪動得天翻地覆,幫朝廷賺了全天下的錢還不夠,這又挖出來倆銀山。這不是搶劫是什麼?

我們辛辛苦苦賺錢,那是要本錢,要投入,要經營的,您可好,直接從土裡挖,而且還是那麼大礦山,幾輩子都挖不玩的礦山。這些錢流入了市場,物價還能穩住麼?

這可是銀啊,銀比銅貴,如果這麼多銀流入市場,銅錢勢必大幅貶值。到時候貯藏在家裡幾代的銅錢,豈不是要一文不值麼?

銀礦的消息,像是漲了翅膀一樣不脛而走。引發了一輪巨大的恐慌,各地的士紳惶惶不可終日。有人試圖鋌而走險,但此時的大唐,也不是隋末的時候,朝廷兵強馬壯,是你想鋌而走險就能鋌而走險的?

況且,在消息發出來之前,兵部內部就已經通傳過了。明年大唐要逐步推行募兵制,已經是府兵的軍人,享有優先待遇。成爲了募兵之後,當兵就有糧餉了。在這個前提下,想股東軍士造反,簡直是癡心妄想!

造反不可能,那就只能接受了。

錢越來越不值錢,想要保值的最佳辦法,就是把它花出去,趁它還沒太不值錢的時候,把錢都花出去,變成保值的東西。

什麼東西保值?頭一個,土地!可是貞觀土改的新政正在全國推行,土地的私相售賣,與大唐律完全牴觸。想要囤積土地保值,已然是一條絕路了。

第二個,銅錢貶值,白銀貶值,那把銅錢變成黃金不就成了?

大家也都是這樣做的,一時間全國的首飾店都遭到了瘋搶,黃金一天一個價,最終有價無市了。顯然黃金的儲備量,也不足以抵擋這次的衝擊。

就在此時,洛陽交易中心宣佈,與揚州交易所一樣,接受民間資本的入住。手裡拿着錢沒地方花的人,立刻像是找到了臭肉的蒼蠅一樣,全都撲了上來。

既然錢沒地方花,我開個買賣總行了吧?朝廷對此也是默許支持,只要是能容納勞力,對社稷有利的買賣,米麪布油煤炭礦石等等等等,只要是生意,審計了之後全都允許掛牌。無數民間資本流入,洛陽交易中心竟然在三日內,創造了淨流入資金百萬貫的壯舉。

揚州這邊也不敢人後,作爲江南唯一的交易所。資金儲量並不比洛陽那邊少,如王瑞所說一樣,大勢所趨勢不可擋。終於也在交易所成立二十日後,達到了單日交易額過百萬貫。

這一輪一輪的融資,不知造就了多少腰纏萬貫的富豪。同時,一個買賣一個買賣的誕生,也誕生了無數的工作崗位,吸納了無數勞力。但凡是有點手藝的人,都遭到了瘋搶,隨着物價的上漲,這些工人的工錢也在上漲,一個月之內,工錢翻了一倍。現如今在揚州城,一個普通的勞力也要二百文一天了。

物價上漲,引起了李世民的擔憂。但是關注了一陣,他發現物價雖然上漲,但是市面上並未引起騷亂。原因是雖然物價上漲了,但是百姓的收入也上漲了,即便產生了一些抵消,但總體上來說,百姓可以支配的錢財相對於從前變多了。

而且隨着收入的增加,以物易物的情況得到了改善。從前百姓之間的交易,喜歡以物易物,而有些東西不便分割,讓交易很難進行。現在則不一樣了,做一天工就有百文錢入賬,一切東西都可以進行量化,交易也更容易了。

李世民想不通問題的所在,便把李牧叫來,讓他解釋。

“陛下,這個道理其實不難理解。物價上漲,原因很簡單,市面上的錢多了而已。但陛下想想,市面上的銅錢變多,只是因爲臣放出去銀礦的消息麼?便是一座金山銀山,數量也是有限的。更何況這錢還沒煉出來,還在石頭裡。歸其原因,是因爲天下人擔心,朝廷會因此而得利!”

“擔心朝廷得利?”李世民憤然道:“他們怎敢如此?難道只有他們可以得利,朕就不可以得利麼?這是什麼道理!”

“陛下,這其實也不能怪天下人。凡是人啊,對待錢財的事情,都有一個樸素的道理。那便是,如果這錢是辛苦得來的,那就是正當的,即便有人嫉妒,也不會說什麼。但若是像這樣,從石頭裡挖出來的,而且是一大筆錢,他們就會覺得心裡不平衡。但是他們有什麼辦法呢?造反是不可能成功的,於是只能被動的接受。”

“他們明知道,這銅錢日益貶值,爲了抵消貶值,就一定得把這些錢花出去。而之前朝廷推行土改,已經堵死了他們囤積土地的可能性。而其他的投資,也不足以容納如此短時間內龐大的資金,恰好此時,臣開放了洛陽交易中心,給北方的門閥們一個投資的渠道,他們自然而然,不管想不想接受,也得接受了。”

“這天下根本就不缺錢,只是這些錢,統統都在世族的府庫裡,人人都在藏錢,流通的錢卻是鳳毛麟角,現在市面上流通的錢多了,自然物價上漲,銅幣貶值了。”

“但是凡事,都要回歸一個根本。根本就是,銀礦還在石頭裡,咱們開採的銀,還沒進入流通。那麼,實質上,讓銅幣貶值的要素其實是不存在的。現在的情況,是因爲人們有了貶值的預期,於是……那本該是藏在府庫中的錢,統統流通起來,人們不敢藏錢了,市面上的錢增加了無數倍,更多人爲了將錢換成柴米油鹽甚至布匹以及一切民生物資,自然而然……這些東西也就隨之水漲船高。”

“所以當他們回過神來發現,其實銅幣沒有他們預期的貶值那麼多,而他們手裡的現錢卻實打實的少了,瘋狂的投資就會停止。物價上漲也會停止,一切會慢慢回到原有的軌道,銅幣也會再次升值。”

李世民皺眉道:“這樣說,交易所豈不是要關門?”

李牧笑了笑,道:“自然不會,首先,交易所催生的是無數的商鋪,牽扯無數的產業,這些產業發展起來,肯定是賺錢的,他們既然投資了,能隨便的撤回麼?有很多的牽扯。另外,臣也不會允許此事發生。當市面上的銅幣即將升值的時候,臣就會把儲備的白銀投入到市場,這樣一來,銅幣就又有了貶值的實質,市面上的流通的錢也會增多。而這樣投入的錢,纔是能爲陛下所用的額外的錢!”

李世民蹙眉思索了一會兒,道:“你是說,用這些本不在市面上的錢,投入到市面上裡面買東西,那豈不是說,朕在空手套白狼?”

“呃、”李牧臉色尷尬,其實這個道理,跟後世開動印鈔機沒有啥區別,不要臉是有點不要臉,但是有效啊!

李牧咧咧嘴,道:“事兒是這麼回事,但話不能這麼說呀,陛下富有四海,怎麼能說是套呢?臣斷然不許陛下這樣說自己!”

“不是朕,是你!”李世民哼了一聲,道;“你可真是好算計啊!”

“陛下這樣說臣,可真是冤枉了。臣有什麼辦法?陛下又要休養生息,又要征伐高句麗,錢從哪兒出啊?臣是絞盡腦汁,纔想出這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陛下怎能說臣是好算計呢?”說罷,李牧一臉決絕之色,道:“若爲陛下效忠,爲江山社稷,爲百姓謀福是算計,那臣就是算計吧,這個罪名,臣認了,就讓史官寫在史書上,讓後世唾棄臣吧!”

後世唾棄?怕不是萬世景仰吧,李世民懶得跟他糾纏,道:“總之如今市面上,還是有一絲擔憂的情緒,馬上就要過年了,朕要你在過年之前,讓所有事情塵埃落定。朕指望過個消停年,過了年,朕也得回長安了,承乾年幼,處事還是少些分寸,朕久不還朝,恐出亂子。而且,皇后的病,朕也十分憂心。”

說道長孫皇后的病,李世民眉頭緊鎖:“三年前,孫神醫說要去找雪蓮給皇后治病,一去音信皆無。朕派人尋找,也沒有一絲消息。想來是指望不上了,日後揚州港通聯四海,若是有什麼對症的好藥,要替朕和皇后細細留意。”

李牧答應下來,李世民有些乏了,便讓李牧告退了。

……

安置村裡,已經逐漸適應了新生活的突厥人們,也即將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大唐年’。

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風俗,突厥人是沒有‘年’的概念的。嚴格來說,突厥人都沒有準確的歷法,他們的歷法,是根據四季變換的,冬天來得早些,春天來的晚些,上下差個半月一個月的,對普通百姓來說都是正常的事情。也沒人在乎這個。

但是在中原,卻不能這樣,中原人一向都很注重節令。過年,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可馬虎不得。

對於突厥人要不要過年這件事,負責安置的‘白領子’們也有過討論。最終還是議定,爲了讓突厥人更快地與本地人融爲一體,要過年,而且要好好地過。在層層彙報之後,最終上面批覆了下來。過年的時候,休假七日。所有安置村的管事們,要把過年的禮儀,都教授給突厥人,但是不可強制。給予其選擇的權力,並且過年的時候,要組織一些聯歡活動。要考慮到突厥和本地人的差異,求同存異,歡度春節。

過年都想樂呵,聯歡正好對了所有人的心思。突厥人雖然說漢話還不甚利索,但是在能歌善舞的方面,卻是一點也不輸的。幾乎是個突厥人,都會一點舞蹈。他們的舞蹈貼近自然,律動也不似中原音律刻板,帶有特殊的異域風情,尤其是那些來到江南兩個月,每天都吃得飽,臉上去了菜色,已經恢復紅潤的突厥少女們,舞蹈起來更是有別樣的魅力,把本地的小夥子們迷得都找不着北了。

當天,就有不知道多少人,拜託到了管事的頭上,想求他們保媒。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是沒有什麼門第之見的,不會因爲姑娘是突厥人,就看低人家一層。

管事也樂得保媒,因爲上頭說了,促進融合是第一要務。能有什麼比聯姻更加促進融合的事兒了?在詢問之後,只要兩家彼此都有心思,管事的也是樂見其成,趕着春節,又是娶媳婦兒,安置村裡透着喜氣洋洋。

年後初八,李世民終於踏上了返程之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