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點。
熬了一晚上將研究成果整理成論文的陸舟,打着哈欠去了實驗室,將自己這五天來的研究成果交到了錢師兄的手中。
然後……
“這不可能!”將論文拍在了桌子上,錢師兄斷然否決道,“CNTs材料對水泥材料的增強機理,就是爲水化產物的形核提供成核基體,降低成核勢壘,使水化產物易於形成!”
“你研究了一天竟然告訴我沒有影響?怎麼可能對早齡期水化反應毫無影響!你到底有沒有看過我給你的那些文獻!”
“毫無疑問,你的計算肯定出了問題,因爲這不物理!”
“但這很數學,”陸舟一聽自己的勞動成果被無情否定,頓時就不樂意了,強撐着睏意,據理力爭道,“我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沒有,4號樣本的FTIR圖表,在8~12h齡期時,摻CNTs試樣與空白試樣在800~1025cm^-1處特徵峰的遷移速度基本相同!這說明了什麼?”
他相信自己的計算不會有誤。
更何況在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他又重新算了至少三遍!
陸舟強硬的態度,讓錢忠明微微一怔,固執的態度,因爲遲疑而軟化了幾分。
盯着圖表看了半天,他捏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兩人的爭論,把在旁邊坐樣品分析的劉波吸引了過來。
問過爭論的原因之後,劉師兄盯着桌上的幾張A4紙,臉上浮現了耐人尋味的表情。
“CNTs材料對波蘭特水泥早齡期的水化反應沒有影響?這確實太匪夷所思了。如果這個結論是正確的話,甚至可以單獨作爲一項研究成果發表了。”
“我也是這麼想的,匪夷所思,”錢師兄認同地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從分子動力學的角度來講,這是不可能的,碳納米管側面高度離域化的大π鍵,勢必對硅氧四面體的聚合過程造成干涉……”
劉師兄提出反議道:“但這只是衆多流派的觀點之一,也許它並不正確,或者說存在疏漏……”
看着陷入討論的二人,陸舟沒有說話,也插不上話,因爲到了後面他完全聽不懂他們倆在討論些什麼。
隔行如隔山,就好像他要是講線性泛函的最優反演理論,他們兩個聽着同樣得是一臉懵逼,不知所云。
看着討論的二人,陸舟不由在心中感慨。
果然還是得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啊。
進入真正前沿的科研領域,一個數學學位怕是不夠……
要不,等着系統真給他整了個黑科技圖紙出來,只怕他也是兩眼抓瞎,門都摸不着。
其實如果陸舟對材料物理有所瞭解的話,便會知道,國際學術界對於碳納米管對複合材料的增強機理,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
雖然在材料中適當加入碳納米管,可以提升材料強度,在很多領域都得到證實。比如最典型的採用激光合金化及後淬火工藝合成碳納米管/4#鋼,複合材料硬度能達到HRC69……
但是,對於碳納米管是如何做到這點,目前都只是依據宏觀現象做出的理論猜想。所以,如果在不同教科書上看到不同的解釋,一定不要覺得奇怪,因爲這個東西本身就沒有一個“定論”。
而錢師兄所說的,便是關於碳納米管對水泥材料增強機理的主流猜想之一。
至於這種猜想是否正確,或者說能不能適用於這個課題……
老實說他自己並沒有深究過,而是直接拿來當結論用了。
如果陸舟的計算結果沒錯,那麼無疑將爲證僞這個猜想提供一個強有力的反例。
但這實在是太意外,也太荒謬了!
過了好一會兒,錢師兄和劉師兄兩人似乎達成了共識,看向陸舟。
沉吟片刻,錢忠明開口了。
“我無法立刻給你答覆……我需要進行實驗。”
“如果你的計算結果沒有錯的話。”
“這將是一個重大發現!”
陸舟立刻問道:“有多重大?”
劉波笑了笑,說:“具體多重大我也不好說,但對於碳納米管材料研究這一領域還是有相當大意義的,至少能讓後來者少走不少彎路。當然了,要說學術價值,肯定比不上你證明那個世界難題。”
陸舟不好意思笑了笑,謙虛道:“那都是虛的。”
“你這話說的,學術上的事情只分是或不是,哪有什麼虛不虛的,”劉波笑着搖了搖頭,停頓了片刻,繼續說道,“正如咱們錢師兄說的,這個東西還需要實驗論證,不經過實驗證明的東西,我也沒辦法給你一個確切的答覆。還有,我能不能厚着臉皮拜託你一件事?”
陸舟問:“什麼事?”
錢忠明乾咳了聲,不好意思地說道:“關於你的這個數學證明,能不能等到我們的項目結束之後再發表?因爲不只是我們在做這方面研究,就我們知道的折大也在做……”
現在發表這研究成果,等於給對手掃清通往終點的障礙,沒準別人也走進了這個死衚衕呢?
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雖然這麼做有些不厚道,但事關科研經費和大半年的努力是否白費,就是不善言辭的錢忠明,也不得不厚着臉皮提出這個要求了。
“我還以爲什麼事呢,就這啊,好說好說,”陸舟笑了笑,不在意地說道。
能夠發現這個結論,意外的成分居多。而且如果沒有錢師兄和劉師兄提供的那些實驗數據作爲支撐,他也不可能憑空寫出一大堆公式,更不可能發現這個出人意料的結論。
按照慣例,兩位師兄的名字,也能列在二作、三作的位置。
對於論文的二作、三作,他們的意見還是應該參考下的。
這既是禮貌問題,也是節操問題。
錢忠明:“最晚下個月月底,快的話這個月月底!我保證可以出結果,到時候你再發表這篇論文就沒問題了。”
陸舟笑着說:“沒事,我不急這一會兒,到時候通知我一聲就可以了。”
其實陸舟還是需要冒一點風險的,畢竟要是有人在這時候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並且率先發表了論文,那麼他這五天來連續奮戰的成果就付之東流了。
但,凡事以大局爲重。
而且這種可能性很小……
事關重大,錢忠明立刻給李榮恩教授打了個電話。
電話裡李教授沒說什麼,只是讓錢忠明帶着陸舟的那篇論文初稿和放在新校區實驗室的幾個樣品,立刻去一趟老校區的實驗室。
如果陸舟通過數學方法得出的結論是正確的話,那麼他們的實驗很明顯已經走入了誤區。
不過,現在糾正過來,還爲時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