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號晚些時候。
弗蘭克·維爾澤克教授在滬上國際機場。
明天就是大會開始的時間,爲了不錯過這場盛會,他特意提前了一天趕到這裡。
從安檢前往搭車地點的一路上,他已經記不清自己和多少同行打過照面。
這其中有他認識的,也有他不認識的,以及雖然認識但許多年都沒有來往過的。
物理學界是一個很龐大的圈子,龐大到即使是一位諾貝爾獎級的學者,對整個圈子有多龐大也很難有一個具體的概念。
除了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之外,如果不是在研究方向上彼此接近,或者在幾個特定的點上交流頻繁,也許即使是在某場報告會上交換了名片,也很難再見到彼此第二面。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威騰那樣,將CERN幾乎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很多人因爲工作或者學業上的需要,可能會去上那麼一次兩次,但若是沒有非去不可的理由,有些人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再去過。
正巧。
就在他費力地擠出人羣,四處張望着頭頂的路牌的時候,又見到了一位一年未見的熟人。
“威騰?好巧,你也剛到這裡?”看着那個臉上慈祥笑容的老頭,弗蘭克·維爾澤克的臉上露出了意外的表情。
“根據統計概率學,今天應該是‘高峰期’,畢竟從北美到這裡的航班一天就那麼幾趟,”四處張望了一下,威騰有些感慨地說道,“上帝……這裡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維爾澤克語氣有些抱怨地說道:“是的……我記得上次來的時候還沒有這麼多,至少沒現在這麼誇張。該死,難道他們都是來開會的?”
“生活在這裡的人本來就很多……說起來,你的酒店在哪?”
“就在國際會展中心附近,這裡正門不到兩百米。”
威騰眼睛一亮,說道。
“那太巧了,我猜你和我訂的是同一家酒店,咱們一起搭車過去好了。”
……
同一時間,遙遠的月球上,一座棱臺狀的登陸艙緩緩從月宮號軌道空間站拋下,沿着計算好的軌道緩緩墜落在銀白色的月壤上,掀起了滾滾月球塵。
解開了固定身體的尼龍鎖釦和生保系統的管線,嚴新覺深深呼吸了一口宇航服內供應的氧氣,向着艙外踏出了第一步。
就在一年前,跟隨盧院士從事物理學研究的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能夠踏上月球,更不會想到這個機會是自己的師弟提供給自己的。
不出意外的話,他大概是第一個接受過正式的宇航員培訓,踏上月球大地的物理學家了。
遠處,一輛銀白色的月球車,緩緩向着這邊開了過來。
一位穿着印有月球軌道施工委員會徽章的宇航員從月球車上走下,袋鼠跳着向他這邊飄了過來。與此同時,通訊頻道內,也一併傳來了那人的聲音。
“來自地球的朋友,歡迎!雖然我想給你個擁抱,但這恐怕會把你撞飛出去……先把這個戴上吧。”
看着這位向他走來的工作人員,嚴新覺從他的手中接過了那根纜繩。
“這是?”
“安全繩,這裡的重力環境很低,爲了避免發生意外,我們出艙活動的時候都會戴上……你應該接受過訓練吧。”
“可能在我的工作安排上沒有關於艙外活動的部分。”
“這樣啊,”人爽朗地笑了笑,看着將安全繩戴上的他,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我帶你去看看咱們在月球上都幹了些什麼,你一定會感到驚訝!”
嚴新覺笑了笑,沒有說話。
事實上,從金陵航天發射中心到月宮號再到這裡,這一路上他已經足夠驚訝了。
他實在想象不到,在經歷了這些事情之後,自己還能夠怎麼個驚訝法。
……
12月17日。
在這個並不特殊的日子裡,對於滬上這座城市來說卻註定是極不平凡的一天。
就在這短短的一天裡,這座城市聚集了幾乎全球99%的一二三線物理學家,以及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坐在會議廳裡參與會議,但幾乎所有能弄到會展中心入場資格的人,都想辦法弄到了入場資格。
12月18日。
也就是會議開始的當天。
會展中心一號會議廳內人頭攢動,放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片。
在大會組織委員會會長的開幕發言之後,同時擔任着IMCRC理事長與月球軌道施工委員會總顧問的陸舟,步履平穩地走到了臺上,伸手扶正了話筒。
根本不需要人維持秩序。
亦不需要任何人去提醒在座的人保持安靜。
幾乎就在他的右手觸碰話筒的瞬間,整個會場便霎時間安靜了下來,彷彿一根針落在地上都能夠聽見一樣。
事實上,一同安靜下來的不只是1號會議廳的與會者。
還包括那些站在會展中心的大堂仰視着大屏幕的人們,甚至是未能趕到這裡、只能通過IMCRC官網直播瞭解現場情況的人。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他開口。
等着他宣佈關於物理學即將進入未來時代!
“歡迎來到華國,歡迎來到滬上,也感謝遠道而來的諸位前來這裡,參加這場由IMCRC舉辦的這場盛會。”
將致謝放在了最前面,環視了一眼氣氛熱烈的會場,陸舟用了大概兩秒鐘的時間去組織語言,繼續說道。
“自從進入千禧年之後,實驗物理與理論物理之間的矛盾便日益增長,我們理論水平的進步已經遠遠超越了實驗能夠檢驗的範疇。”
“我個人一直是如此認爲的,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脫離實驗的理論就像是海市蜃樓,不管佇立在那裡的大廈多麼漂亮,我們也只能遠遠的看着。”
“然而現在,出現了新的轉機。”
“得益於航天技術的進步,我們的航天器已經逐步覆蓋了月球的軌道,並能夠輕而易舉地將施工設備送到那裡。”
“低重力、相對真空的月球環境,也使得我們能夠在上面建設更龐大、更壯觀的對撞機設施。”
“自從該項目立項以來,月面強子對撞機的工期便一直備受各方的關注。我們對它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夠檢驗我們的標準模型,希望它能夠發現新的物理……”
“現在,這一天終於到來了。”
會場內的氣氛被推向了高峰,陸舟的聲音也漸漸放大,從平靜走向了激昂。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代表月球軌道施工委員會,以及IMCRC理事會,向世界宣佈——”
“月面強子對撞機——”
“於今日起——”
“正式竣工!”
話音落下的瞬間,掌聲如瓢潑而下的暴雨,填滿了整個會場。
那雷動的聲音如同巨浪,差點沒將整個會展中心的天花板掀翻過去。
坐在臺下,頭髮花白的盧院士,臉上寫滿了激動的神色,鼓掌的雙手青筋凸起,彷彿用上了全身的力氣。
在他的眼中,他看見的不只是月面對撞機的落成。
更看到了,華國物理學界已經逐漸站上了世界之巔。
從今往後,IMCRC的聲音將取代CERN,作爲新時代物理學的中心,對世界物理學界發號施令,讓全世界的物理學家爲華國的研究服務,而不再是由他們去做些邊緣性的工作,爲坐落在西方世界的物理學大廈添磚加瓦。
一座新的大廈正在拔地而起,屹立在東方的一角。
或許自然學科是無私的,或許全人類都將從這些研究中平等地受益,但身爲一名生長在華夏的學者,誰不希望這份榮耀能夠由自己人去摘得呢?
這一天,他已經等待太久了……
沐浴着響徹會場的掌聲,陸舟嘴角翹起了一絲笑容,擡起雙手示意,並安靜地等待掌聲漸漸平息下去。
面對着平息下來的會場,他深呼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
“對撞機的第一次試運行,將在5分鐘之後開始。”
“現在,讓我們共同見證,這榮耀的時刻吧!”
大屏幕上,畫面一轉,跨越了三十六萬公里的距離,來到了一片灰濛濛的大地上。
坐落在環形山的一角,一座銀白色的建築屹立在那裡,與山體幾乎融爲一體。
那裡是月面研究基地。
同時也是,對撞機啓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