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登火計劃上的日程越來越緊迫,整個發射中心的氣氛也隨之籠上了一層緊張與忙碌。
不過緊張歸緊張,卻沒有任何人對發射計劃的前景感到擔憂。
早在兩個星期之前,國F部、華國航天局、科工局等多家國家部級局級單位,便在這座航天發射中心設立了指揮中心,並且由陸院士親自擔任總設計師,來組織並指揮這次發射計劃的實施!
由陸院士親自指揮!
當這個消息最初被公佈的時候,所有登火計劃的參與者都振奮了精神,士氣也隨之達到了頂峰!
對於華國航天人來說,那個人的名字,早已不再僅僅只是一個名字。
它就像是一個符號。
從它被寫在計劃書扉頁上的那一刻起,一切的難題都彷彿不再是難題,所有的困難都變得簡單了起來。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很快到了啓程日的當天。
一架巍峨的空天飛機在工程車的牽引下緩緩挪出了機庫,停在了發射中心指揮樓外的跑道上。地勤人員和叉車在空天飛機的周圍來回奔波着,爲即將起飛的霞光號做着最後的檢查。
再過半個小時,徐福號殖民艦的第一批組件便要從這裡起飛,由“霞光”送去同步軌道,再由等候在那裡的“鵲橋”接手,接力前往月宮號空間站的太空港口。
當所有的組件發射完畢,等候在地面的殖民者將踏上最後一波航班,前往月宮號登艦,並從那裡前往數千萬公里之外的火星!
準備工作終於就緒。
空天飛機前的地勤人員在塔樓廣播的指示下,很快向四周散開了。
跑道上的信號燈次第亮起,勾勒出一條筆直的軌跡。
“艙門關閉!”
“聚變引擎成功運轉!”
“等離子加熱室預熱完成!”
“發射工作準備就緒!”
“點火——!”
沒有倒數的聲音,只有一聲乾淨利落的“點火”。
當發射工作成爲常態之後,人們便不再將點火視爲一件頗具儀式感的事情。
就像民航客機的飛行員不會爲自己的起飛倒數一樣,早已經習慣了往返空天的宇航員們,也早已不再爲自己的起飛倒數。
隨着那道命令的下達,坐在座艙內的飛行員也同時按下了釋放引擎加熱室內等離子體的開關。
數千萬度的等離子體在磁場的包裹之下,一瞬間從引擎的噴口中釋放。那炙熱的溫度彷彿點燃了空氣,也扭曲了周圍的時空。
在這股龐大力量的推動之下,銀白色的巨鳥開始向前滑行,最終脫離了束縛它的跑道,奔向了頭頂的晴空。
目送着那湛藍與橙紅相交的弧光在空中拉出一道狹長的軌跡,看着它一直消失在雲端的盡頭,站在指揮塔內的常和志主任,心中的思緒也不由自主地隨着它一併走遠了。
自從那天在航天裝配中心,隨着陸院士參觀了登火計劃的殖民艙之後,他的心情便一直無法平靜下來。
相比起李局長、袁煥民院士這些從登月工程開始便參與到了華國航天計劃的老人,他是最近才被航天局委任加入到登火計劃中的新人。
在此之前,他雖然一直都有聽到陸院士的大名,但也僅僅只是在鋪天蓋地的新聞中看到,以及在同事們激動的討論聲中聽過而已。
那天在航天裝配中心的見聞,幾乎承包了他今年一整年的震撼。不管是那座裝配殖民艙的工廠,還是那座殖民艙本身,這其中一切關於技術、關於航天、關於未來的想象,都在那不過數千個平方的世界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現。
和絕大多數航天人充滿信心的理由不太一樣。
如果說他們是因爲陸舟的名字而信心十足,那他便是因爲那些驚人的技術本身。擁有着如此精良的設備,他實在是想象不出有可能會失敗的理由。
甚至別說是火星了。
就算是更遙遠的世界,恐怕也不在話下吧……
就在他的思緒已經被那道消失的“霞光”帶向遙遠星空的時候,一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員從門外走到了他的旁邊。
“常主任。”
從指揮塔的窗外收回了視線,常和志看向了站在旁邊的那名工作人員,定了定神開口說道。
“什麼事情?”
“陸院士有事情找您。”
陸院士?
臉上露出了意外的表情,雖然好奇早上才和自己見過一面的陸舟有什麼事情找自己,但常和志也沒有多想什麼。
組織上將它派到這裡,便是爲了配合陸院士的工作,如果陸院士有什麼事情需要他的話,那對他來說自然是首要被考慮的事情。
因此,他立刻開口說道。
“快帶我過去吧。”
“是。”
那工作人員點了點頭,便轉身走在前面帶路了。
跟着這位工作人員的腳步,常和志很快從指揮塔樓,移動到了發射中心主樓一層的會議室。在這座略顯空曠的會議室中,他見到了正坐在會議桌前,面對着一份文件陷入思考的陸舟。
很顯然,他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到來。
爲了表示自己已經來了,常和志清了清嗓子,開口打破沉默說道。
“陸院士,聽說您有事情找我?”
注意到了門口傳來的聲音,陸舟從手中的文件上挪開了視線,擡頭看向了走進會議室裡的常和志主主任,笑着站起身來做了個請的手勢。
“你來了?請坐吧。”
常和志也沒有客氣,拉開了椅子坐下。
重新坐回到了椅子上,陸舟將手中的文件暫時放到了一邊,看着坐在對面的常主任,語氣認真地開口說道。
“關於月底的發射計劃,我有點事情想和你商量下。”
聽到這句話,常和志主任臉上的表情頓時認真了起來,正襟危坐說道。
“您請講!”
陸舟點了點頭,也沒有繞圈子,直入正題地說道。
“我打算將第一批載人登火計劃的人數,從三人改成五人。”
會議室裡安靜了一會兒。
“五,五人?”沒想到陸舟會說起這個問題,常和志主任愣了下,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爲什麼是五個?”
爲什麼是五個……
這該咋解釋?
對於這個根本沒法解釋的問題,陸舟乾脆不解釋了,言簡意賅地說道。
“因爲實際需要。”
“三個人遠遠不夠,對於這五個人的工作安排,我都做出了詳細的部署,沒有一個人是多餘的!”
倒也沒有懷疑什麼,只是有點兒擔心,常和志主任皺了下眉頭,遲疑道,“可是,五個會不會太多了?”
“不會,”陸舟搖了搖頭,“從安全方面來講,我們的全循環式殖民艙最大荷載是十名成年男子,五名殖民者還不到最大荷載的一半。多攜帶兩個人的補給,對於徐福號殖民艦來說也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事情。就技術可行性方面的問題,在剛纔的會議上我已經和航科集團那邊的專家們討論過了,條件毫無疑問是允許的。”
“可是如果失敗……”
“那是不可能的,”打斷了常主任的顧慮,陸舟毫不猶豫地說道,“我不會允許那樣的事情發生。”
不管是三個人還是五個人。
只要他還坐在這個總設計師的位置上,就一定不會讓那種悲劇發生!
對上了那平靜中充滿張力的視線。
有那麼一瞬間,常和志忽然明白了,爲什麼這座航天發射中心不管是工程師還是指揮人員都對他的命令深信不疑,對他的崇拜甚至於幾乎變成了一種信仰。
心中的疑慮逐漸消散了,被這堅定不移的目光所感染的常和志,鄭重地緩緩點了下頭。
“既然您認爲有必要的話,我相信您的判斷。”
“我會在文件上簽字。”
“就按您說得來吧!”
——
(新開了一個學霸2羣:857106765,羣裡dalao很多,歡迎小夥伴們前來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