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2章 老祖宗的論文

侯懷志是一名編輯。

不過,卻不是在普通報社或者雜誌工作的那種。

作爲全球讀者羣最廣、影響力最大的期刊之一,他所工作的《未來》期刊是無數學者心目中的燈塔,是衡量一名學者學術水平的量化標杆。

甚至在某些研究領域,還流傳着這樣的說法。

即,一位未曾在《未來》上發表過研究成果的學者,永遠稱不上是一流的學者,而一名學者在某些研究領域的貢獻是否突出,看他發表過幾篇《未來》就知道了。

也正是因此,對於自己的工作,他已經不僅僅只是熱愛,更是充滿了一種名爲榮譽的歸屬感。

尤其是每次坐在編輯部的辦公室裡的時候,他都有種感覺,彷彿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都與世界的命運緊密地維繫在一起……

扯遠了。

如往常一樣,將一天的家務口述給自家的仿生人之後,他便開着磁懸浮汽車來到了編輯部。

然而就在他哼着不着調的小曲,慢悠悠地走進辦公室的時候,卻是被眼前的一幕給驚訝到了。

只見他的同事們在某張辦公桌前圍成了一圈,就像是看到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一樣,對着那張懸浮在桌上的全息屏幕,指指點點的說着些什麼。

好奇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侯懷志擡步走上前去,朝着離自己最近的那名同事詢問道。

“到底發生了什麼?你們怎麼都圍在這裡?”

那同事臉上帶着明顯驚訝的表情,回頭看向了候編輯,語氣興奮且激動的說道。

“你絕對猜不到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居然收到了陸院士的論文!”

陸院士的論文?

聽到這句話的瞬間,侯懷志下意識地愣了下,緊接着整個人瞬間傻眼了。

“陸院士?!你說那個陸院士的論文?!”

“不然呢?還有哪個陸院士!”

侯懷志急急忙忙地問道。

“是什麼方向的?”

“可控核聚變!再細分領域的話,屬於氘/氦三核聚變研究!他從理論和工程應用兩個角度,梳理了二代可控核聚變研究方向上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途徑……雖然以我的學術能力很多公式和推論看不太明白!”

說到這裡,那名編輯部的同事,臉上掛着不可思議的表情,用讚歎的語氣繼續說道,“實在是難以置信……一位來自一百年前的學者,做到了本應該由一百年後的人們去做的事情。”

也許是聽到了他的話,站在旁邊的另一名同事插嘴說道。

“比起不可思議,我倒覺得咱們有麻煩了。”

侯懷志皺了皺眉頭。

“麻煩?”

然而這句話剛剛說出口,他立刻便意識到了,自己這位同事所說的麻煩到底是什麼?

“現在的問題是該找誰給他審稿。”

放下了抱在胸前的雙臂,王總編嘆了口氣說道,“二代可控聚變的研究本身談不上有多熱門,在這個領域大牛更是寥寥無幾,何況他的論文又涉及到了數學、等離子體物理、材料學和工程學多個領域,細分下去的話甚至能分出數十條研究方向。哪怕是綜述性的論文,將每一個技術瓶頸所面臨的問題都描述的這麼詳細,也實在是太誇張了點。”

說實話,到現在他都有些弄不明白,陸院士到底是如何做到將如此多的研究領域,都瞭解到如此深入的程度的。

編輯部裡的幾個人面面相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不約而同的掛着爲難的表情。

正如總編所說的。

這個審稿人……

還真不太好找。

就在這個時候,辦公室裡的沉默忽然被打破了。

忽然想起了一個人,思忖着的侯懷志,下意識地開口說道。

“要不聯繫張院士吧?我記得他是可控聚變和等離子體物理領域的專家,而且還曾經獲得過陸舟科學獎!”

一聽到張院士的名字,不少人都反映了過來,辦公室裡再次傳開了討論的聲音。

“你是說張飛躍的院士?”

“好巧!昨天晚上我還看到他在泛亞電視臺科學欄目的座談節目上,聊到了最近那個鬧得沸沸揚揚的二代可控聚變。”

“張院士的話應該沒問題,他可以說是可控核聚變領域的頂級專家了!”

“……未必吧,而且張院士研究的是等離子體物理。雖然也涉及到二代可控核聚變,但側重的還是理論方向。而陸院士的那篇論文,關於等離子體的部分只佔很小的一點篇幅,其中不少關於堆芯材料以及電磁體設計所需要達到的各項工程參數的精確計算值,纔是整篇論文的精華。”

辦公室裡議論的聲音爭執不下。

聽着同事們的議論,王總編在一番糾結之後,最終還是拍板做出了決定。

“就聯繫張院士吧!小侯,一會兒你……算了,郵件還是我來發吧。”

“不管怎麼樣,能不能登刊還是交給專業人士來決定,我們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

雖然只是從內容本身上來看的話,這篇稿子還是相當有水平的,但因爲那些公式和推論結果實在是過於複雜,以至於他們也拿不定主意這篇論文的學術價值到底有幾何。

……

金陵大學校園。

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看着全息屏幕中的那篇論文,張院士的心中也是一陣頭大。

《未來》期刊將皮球踢到他這裡,本來他是不想接的,但又忍不住想看看陸院士到底寫了些什麼。

說實話,在剛剛拿到陸舟的論文的時候,他的心中其實是好奇居多的,至於論文本身的營養,倒也沒有期待太多。

畢竟再怎麼說,那也是一個世紀前的學者寫出的東西,他所擁有的那些知識早已過時,更遑論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做出一些突破。

即便他相信,聰明的大腦不會過時,那也是建立在一定時間的學習的基礎上。

然而……

在將那篇論文看完之後,張飛躍整個人都傻掉了。

見自己的教授已經盯着同一頁看了許久都沒有動靜了,站在他身後將這一頁已經看了三遍的博士生,忍不住小聲輕喚了一句提醒道。

“教授?”

聽到學生的呼喚,呆愣在辦公桌前的張院士,終於從震撼中回過了神來。

定了定神,他輕咳了一聲,回頭看向了站在自己身後的學生說道。

“剛纔走神了一會兒,有什麼事情嗎?”

見老師問自己,那博士生立刻迫不及待地詢問道。

“您是怎麼看這篇論文的?”

“寫的很有水平,甚至可以說水平高的讓人意外。無論是從他坐上前往地球的航班之前算起,還是從他恢復身份之後的那天算起,滿打滿算到現在也不夠一個月。能夠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將二代可控核聚變整個項目一個世紀以來的所有研究成果吃透到這種程度,這個世界上八成也只有他能做到了。”

它就像是一張藍圖,已經勾勒出了整個二代可控聚變工程的輪廓,並且用嚴謹的計算羅列出了完成整個工程所需要的每一篇拼圖。

而在他看來,這纔是這篇論文最不可思議的地方!

也正是同一時間,一個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的念頭,忽然浮現在了張院士的腦海。

說不好……

這二代可控核聚變,還真有可能被那位大佬搞出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