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馴養

第72章 馴養

如果換做男人們在場,他們會更加關心成年猞猁因何而死,屍體是否還有利用價值,女人們的注意力則被毛絨絨的幼崽吸引,撫摸它們柔順溫熱的毛髮,愛不釋手。

“可憐的小傢伙……”瓊花說,“沒有媽媽它們肯定活不了了。”

“聽阿媽說,猞猁肉是酸的,不好吃。”

“而且它們瘦得只剩皮包骨了,也沒什麼肉可吃。”

“要不帶回去養着吧?”有人提議,“就像養兔子和養竹鼠一樣。”

當食物充足的時候,男人們會活捉一些野兔和竹鼠回來圈養,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馴養,而是一種特殊的食物保鮮技術,用作冬天的儲備糧。冬日漫長,不能光靠熏製的肉乾,偶爾也要吃點新鮮肉食,打打牙祭。

蘭花知道女人們心軟,她也憐憫這三小隻,但她的頭腦很清醒,正色說:“猞猁是吃肉的。”

雖說部落現在不缺肉食,但也沒有充裕到可以用肉食飼餵野獸的地步,何況猞猁肉並不好吃,養大了有什麼用?

林鬱說:“我們可以用肉湯和內臟餵它們,等它們長大一些,就放它們自己去覓食。儲藏在洞穴裡的穀物和堅果,經常被老鼠啃食吧?猞猁是捕捉老鼠的好手,養在洞裡可以保護我們的食物不被偷吃。”

原始語言裡的老鼠泛指小型的齧齒動物,以鼠科動物爲主,並非後世那個人人喊打的老鼠。

老鼠是食物的一大威脅,也是各種病毒的攜帶者和傳播者,人類與之纏鬥了數十萬年,雙方都在進化,至今仍未分出勝負。

最早馴養貓也是爲了對付這些鼠輩。

不過單純爲了除鼠而飼養猞猁,實在是有點大材小用,成年的猞猁完全可以協助狩獵。

盛唐時期的貴族圈子裡就有馴養猞猁的風氣,當貴族們騎馬出遊或捕獵時,猞猁會和人一起坐在馬背上,招搖過市,十分氣派。

林鬱心裡這樣想着,但沒有說出口,族人們對於馴化野獸爲己所用沒有概念,這種事說出來她們不會相信,只有親眼見到了,纔會發自內心地接受。

紅花笑道:“看來林是很喜歡這幾隻幼崽了,瞧她抱得多緊!”

蘭花也露出溫和的笑容。

難得見林有特別喜歡的東西,而且她說得沒錯,洞穴裡鼠患嚴重,每年儲備着用於過冬的食物,至少要被那些畜生糟蹋一半,若小猞猁有捉鼠驅蟲的本領,倒是幫了大忙。

再不濟,也可以隨時宰了飽餐一頓。

想到這,她便點頭應允:“行吧,帶回去再說。”

……

狩獵的隊伍是最後回到洞穴的。

歸來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陶器燒製得如何了。

孩子們嚴格按照他的要求在陶窯頂部覆蓋了木板,不許任何人觸碰。

直到張天回來,木板仍然蓋着,有淡淡的煙氣從縫隙間溢出,走之前堆積成山的木柴,如今已化作一地的灰燼。

他摸了摸窯室的外表面,觸感溫熱,冷卻得差不多了。

略有些忐忑地掀開木板,悶在窯裡的熱氣混雜着濃烈的煙味撲面而來。

他拿手扇了扇,看着窯室裡被燒成橘紅色的陶器和磚塊,心立刻放下一半。

用指關節敲了敲陶罐底部,發出清亮如鐘磬的聲響。

張天咧嘴而笑,他知道,發出這種聲音就代表陶器沒有開裂。

將兩口鍋、四個罐子和八隻碗取出,僅有兩個碗燒出裂痕,應該是捏泥不均導致的。

剩下的陶器全部完好無損,色澤均勻,陶身雖然沒有掛釉,卻也足夠光滑,和之前從河底釣起來的陶土碎片比,也就領先了幾千年吧。

他露出滿意的笑容,卻忽然覺得少了點什麼。

舉目四望,洞穴外的空地上昏暗清冷,只有山風不知疲憊地呼嘯着,林間枝葉簌簌抖動,時而有棲鳥驚起,啼叫一聲,更襯出秋夜的寂寥。

他驀然驚覺:今天竟然沒有觀衆!

怪不得覺得少了點什麼,原來是少了族人們的震驚和彩虹屁。

他感到奇怪,他在外面晃悠這麼久了,梟竟然不出來觀察情況,林大廚口口聲聲說要大展身手,竟然也不出來關心一下炊具的成色。

“陶器燒好了!”

張天朝洞穴裡大喊。

他滿以爲族人們會爭先恐後跑出來觀摩新鮮事物,結果卻只等到林鬱的一句:“燒得怎麼樣?拿進來我看看!”

“……”

“我來啦!”

只有梟跑了出來,臉上掛着老父親般慈愛的笑容。

張天使勁眨了眨眼,確認自己沒有看錯,梟的臉上確實掛着老父親般慈愛的笑容。

“你們在幹嘛?”他十分納悶。

梟咧着嘴笑,說:“媽媽她們帶回來三隻猞猁幼崽,和我巴掌差不多大,說是要養在洞裡面捉老鼠呢!你、我還有林,咱們仨各養一隻!”

“猞猁……嗎?”

張天哭笑不得,誰能想到部落嘗試馴化的第一種野獸竟然是猞猁,貓可是養不熟的啊!

“這就是陶器?”

梟蹲下來仔細觀察,松果描述過陶器的樣子,說是黑不溜秋的像塊石頭,裡面都被挖空了,可以用來裝東西。

“爲什麼是紅色的?”

“正常就該是紅色的,品質不好的纔是黑色或雜色。”

露天燒製的陶通常以紅褐色爲主,但如果黏土中混入了較多的植物莖、葉、殼等,在燒製過程中,植物炭化,就會使陶胎呈現出黑色,胎質較爲疏鬆。

梟用手指戳了戳,驚訝道:“真的變硬了!”

他記得早上還是泥巴,用火一燒,果真變成石頭了!

兩人將燒製好的陶器抱進洞穴,沉迷逗貓的族人們這才紛紛圍上來,對着陶罐敲敲打打,清脆之聲不絕於耳。

衆人也都驚奇不已,不明白軟趴趴的泥土怎麼突然變成硬邦邦的石頭了,而且是肚子被掏空的石頭,這不是天然的儲物器具麼!

張天往各個陶器倒滿了水,進行滲水測試。

儘管人類早在兩萬年前就開始燒製陶器了,但真正燒製出耐用且不滲水的優質陶器,還是在進入農耕社會之後……這是林博士告訴他的沒什麼用的冷知識。

“只是把泥巴捏成各種形狀,用火燒一天,就變成石頭了?”

“準確地說,是變成了陶,陶雖然也很硬,但比石頭脆得多。”

衆人不明所以,對於物體的各種物理性質他們尚不具備清晰的認知。

張天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另一隻手舉着有裂痕的陶碗,從同一高度同時鬆手,石頭和陶碗同時落地,這既證明了重力加速度和質量無關,也證明了陶不是石頭——因爲石頭安然無恙,而陶碗瞬間碎了一地。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