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我曹丕不做袁本初!

曹丕坐在位於壽春城的大堂內,面前坐着幾位重要的謀士,包括賈詡、吳質、司馬懿、陳羣等人。

他的眉頭微微皺起,面對着下階段該拿誰開刀這件事,他需要謀士們的智慧和建議。

曹丕沉默不語,謀臣們亦是不敢說話。

同時他們心中在猜測曹丕此刻的想法。

“賈公。”

賈詡乃老臣,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了,此事向他徵求意見,是再好不過的了。

曹丕看向賈詡,問道:“現如今東面之患已除,臧霸兵敗,不知所蹤,暫時來看,徐州局勢已穩。而如今江東孫權在攻打成德,荊州劉禪在謀汝南,孤是該先穩哪一邊,先殺哪一邊?”

賈詡微微一笑,沉聲道:“打孫權還是戰劉禪,老臣無法爲大王決策,我只得爲殿下分析一番,大王自行做決定。”

分析?

曹丕點了點頭,說道:“若孤欲先打劉禪,再攻孫權,如何?”

“此事有利有弊,大王且聽老臣言之:

攻劉禪,於魏國來說,利有三:

其一,汝南乃重地,攻伐之,可穩住國內人心。

其二,劉公嗣乃梟雄也,若是放任其在汝南肆虐,恐有大禍,屆時汝南若失,我魏國元氣大傷,徐州、青州、江東,恐又會生亂,可提前遏制劉禪野望。

其三,臧霸會反,完全是因那劉公嗣商盟而起,若大王能在短時間內擊敗劉禪,則江東之患自解!”

臧霸何以會反?

還不是因爲劉公嗣那根攪屎棍攪的。

臧霸如今動亂已平,再平定汝南之亂,江東孫權見無援手,自然會南撤,屆時,只需要收復合肥即可。

被賈詡這麼一分析,好像,先打劉禪小兒,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甚至

還可以將甄宓搶回來!

雖然老婆已經人手,但重奪回來

咕嚕~

曹丕嚥了一口口水,身體已經有反應了。

好像更刺激了!

“既有利三,那弊端呢?”

賈詡面不改色,繼續說道:“弊有五:

其一,汝南郡離大王行營有數百里之遠,調動兵力需要時間。

其二,臧霸未除,大軍若走,徐州依然有重新動亂的可能。

其三,江東孫權猛攻成德,若大軍去汝南,成德必定不保,壽春也有被江東打下來的危險。

其四,劉公嗣狡詐,用兵詭詐,聽聞諸葛孔明亦在其軍中,老小狐狸在汝南,我魏國難速勝,甚至有可能敗仗。

其五,大王未擊敗江東而走,軍中將士會作何想?還以爲大王懼怕江東孫權,則軍中士氣可能低落。”

汝南郡離壽春有數百里之遠,而江東大軍則是百里之內。

未調動軍隊,九江郡、徐州這邊自然沒有問題,但一挪窩,問題可能馬上就浮現出來了。

關鍵是.

打孫權與戰劉禪,誰更好欺負?

不言而喻。

那肯定是江東鼠輩好欺負了。

我魏國數敗於漢中王太子劉公嗣,但對江東,卻有過八百人衝十萬人軍陣的戰績。

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打汝南,有敗仗的危險,萬一一敗,則局勢危險了。

他的皇帝夢,估計也是要破滅了。

柿子要拿軟的捏。

呼~

曹丕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問道:“按賈公的話來說,我先攻江東,收復合肥之後,再對付那劉公嗣?”

賈詡沒有直接回答曹丕這個問題,而是說道:“先攻江東,亦是有利有弊,如何選擇,全看大王抉擇。”

毫無疑問,賈詡是偏向於先收拾好江東的那一方。

然而.

壽春大堂之中,還有一人,那是絕對不同意賈詡先攻江東,再討劉禪的策略。

司馬懿站在曹丕面前,鄭重地說道:“大王,如今劉禪纔是我們魏國的大敵,我們應該先着手解決他,而後再考慮對付江東孫權。”

他的聲音堅定而清晰,表達着他的決心。

這一句話,讓曹丕眉頭一皺。

是極!

那孫仲謀算得了什麼?

守戶之犬而已。

他曹子桓的宿敵,非是孫仲謀,而是那如今才十三四歲的劉公嗣!

見曹丕面有意動之色。

司馬懿繼續說道:“劉禪在汝南一帶立足,不僅僅是失地的問題,更關乎人心。如果我們放任他不加制止,他將逐漸蠶食汝南的人心,甚至會擴大影響,影響到魏國安定。如今他在那裡已經快站穩腳跟了,如果不採取行動,將來我魏國可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此言一出,堂中不少人開始交頭接耳起來了,顯然有不少人贊同司馬懿的這個說法。

那漢中王太子劉公嗣,慣用的手段便是蠱惑人心。

商盟之事,直接挑撥臧霸叛逆,若其在汝南站穩腳跟。

以汝南郡的重要程度,那可比劉禪打下南陽的影響大多了。

汝南的人口數量長期排在東漢各郡前兩名,在這個時代,管轄人口的多少就代表着實力的大小。

豫州全境分爲八郡國九十四縣,汝南郡就有三十七個縣,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作爲與潁川相鄰的郡,汝南同樣也名士輩出,其中就有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

名士輩出,也代表着在天下的影響力。

漢中王太子劉公嗣收心南陽士族,是故影響力甚至可以到徐州。

若那劉公嗣再把汝南拿下了,那我魏國豈非是永無寧日了?

曹丕的眉頭,已然是緊緊皺起來了。

見火候快到了,司馬懿再加了一把火。

他鄭重說道:“劉禪的兵力雖然有限,但我們不應該小覷他。他乃是漢中王劉備子嗣,自稱漢室宗親,天下人皆認爲他乃扶漢正統,而我魏國,漢中之戰劉備先勝一局,天下人皆以爲那劉玄德有天命,若大王現在還不重視,豈非坐視大敵做大而不顧?這漢中王太子劉公嗣,不容忽視啊!

如果我魏國不及時削弱他的實力,他可能會藉助過去的名聲在汝南招兵買馬,逐步壯大。請大王三思啊!”

司馬懿的語氣堅定,他繼續說道:“大王,劉禪的過往名聲不應成爲我們的顧慮。他能一勝,可二勝,能萬勝否?只要他一敗,便是一敗塗地,我等何須懼他?

而且,劉禪的糧草補充不足,正是我們應該抓住的弱點。荊州乃四戰之地,去歲多有戰亂,百姓疲敝,民怨沸騰,那劉公嗣能鎮壓幾時?

如今的局勢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不能因爲他過去的聲望而讓他得逞。他如今正處於勢弱的階段,正是我們進攻的最佳時機。只要我們能夠集中兵力,迅速打擊他,他必難以抵擋。”

“孫權雖然也是我們的對手,但目前他還沒有佔據明顯的優勢。只需留下一二萬人,守住壽春即可,待大王解決汝南劉禪之患,再來再針對孫權,必是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簡單。”

司馬懿的話語鏗鏘有力,充滿了自信。

他希望曹丕能夠聽取他的建議,不僅是私人恩怨,更是爲了魏國的將來計!

“仲達所言,也有道理。”

“大王,臣下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吳質站起身來,他的聲音沉穩而堅定,向着曹丕和堂下的羣臣表達了自己不同的觀點。

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吳質身上,他說道:“劉公嗣的兵力有限,荊州的糧草短缺,他難以在短時間內形成強大的威脅。而且汝南各城都在堅守,劉禪不可能迅速佔領這些城池。這也就意味着,我們有時間來面對其他更加緊迫的問題,譬如對付江東。”

吳質的話語充滿了自信。

“另一方面,江東的孫權雖然在外表上看起來強大,但實際上卻是一個軟柿子。先前我等已經派出使者前往徐州,情況表明我們有可能穩定徐州的局勢,甚至說服臧艾歸降。我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他的目光掃視着堂下的羣臣,然後繼續說道:

“是故,我建議大王趁勢穩定徐州局勢,同時將合肥收復。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穩固後方,爲之後對付劉禪做好準備。畢竟,劉禪雖然名聲不小,但他目前缺乏兵力和糧草的支持,我們無需過於擔憂。”

吳質的話語引起了堂下羣臣的議論聲,有些人點頭贊同,有些人則臉色凝重。

而曹丕則一直保持着沉默,他的眼神深沉。

“季重,汝之言,確有道理,只是定策,孤還需要再多加考慮。”

吳質點了點頭,拱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能夠引起曹丕的重視,在衆臣面前彰顯自己的地位,那就已經足夠了。

曹丕坐在主位之上,猶豫不決。

賈詡,吳質和司馬懿的不同意見在他腦海中交織,讓他陷入了兩難的抉擇。

江東孫權和汝南的劉禪,兩者都是巨大的威脅,而且他們所在的方向戰略重要,決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曹丕心中明白,吳質所言並非沒有道理。

劉禪雖然名聲不小,但眼下的局勢,汝南的城池堅固,劉禪難以在短時間內成爲真正的威脅。

而孫權的江東大軍雖然強大,但他們攻城日久,說不定士氣低沉,正是突襲的好時機。

然而,司馬懿的看法同樣不能輕忽。

劉禪雖然缺乏兵力和糧草,但他的存在依然對魏國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汝南的地理位置重要,如果劉禪得以在那裡站穩腳跟,將來勢必給魏國帶來更大的麻煩。

曹丕環顧四周,思緒深陷。

他明白,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決策,關係到魏國的未來。

他需要在這兩個選項之間作出一個選擇。

我居然成袁紹了。

當年官渡之戰之時,袁紹帳下謀臣人才濟濟,向袁紹獻了不少的計策。

每一個計策,都有可取之處。

袁本初自認爲是‘取長補短’,每人的計策用一點,結果導致心腹大臣反水,官渡之戰慘敗,由原來的大優勢,變成了劣勢。

至死後,兩個兒子兄弟鬩牆,致使袁家四世三公的基業付之一炬。

我曹子桓,怎能學那袁本初?

曹丕長時間的沉思終於迎來了他的決斷。

他站起身,目光堅定地看向羣臣:“諸位,孤已經決定。我們先以劉禪爲重,穩定汝南局勢,不讓其在我國內部立足。隨後,我們再處理江東孫權的問題。”

先打劉禪,確實有很多問題。

然而,劉禪是他的心腹大患,他必欲除之而後快!

區區劉公嗣罷了。

我父王不是你的對手,我曹丕難道不是你的對手?

我要告訴天下人,我曹子桓,比你劉公嗣強!

而且是強得多!

曹丕繼續說道:“劉禪雖然兵力有限,但他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先除大患,再理小憂,以免將來麻煩不斷。至於江東孫權,我們會在穩定汝南局勢後,再行對付。畢竟,萬事不能急於求成,必須謹慎處理。”

這.

吳質張了張嘴,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你管江東孫權是小患?

人家都打到成德了,再把壽春打下來,江淮之地都是他的了。

如此的話,霸王之基,也有了。

賈詡面色冷峻,卻是一句話都沒說。

他做謀臣的職責已經到了,至於主君聽不聽,他也沒辦法。

司馬懿則是面露狂喜之色。

一方面,曹丕用了他的計策,便是表示對他的看重。

另一方面,看到那劉公嗣不能在汝南掀起風浪,司馬懿就像是三伏天喝了冰可樂一般,那叫一個爽!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司馬懿報仇,那是要一天到晚的。

劉禪,我要你後悔與我爲敵!

“大王,或可與江東議和,假意將合肥應允與他,我聽說江東孫權有一女名曰孫魯班,或可將其與公子聯姻,暫且穩住江東,再做打算。”

穩一面,打一面。

既然選擇了先對付那難纏的劉公嗣,江東這邊,自然是好好穩住了。

至於曹叡的意見?

他是他曹丕的兒子,老子的決定,他能違背?

“便依仲達之計。”

曹丕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之色。

或許賈詡與吳質的計策是對的。

然而.

此刻,曹丕遵從本心。

他不想當袁本初,他只想做自己。

他的決策可能會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但他相信,只要他穩紮穩打,審時度勢,魏國終將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因爲他曹丕,纔是天命之人。

我曹子桓,比你劉公嗣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