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魏國內亂,少主顯崢嶸!
三日前。
萬人魏軍從函谷關涌出,迅速席捲洛陽外的各縣。
這萬人魏軍,原本便是曹彰的嫡系部隊,在曹彰與曹丕握手言和之後,他們便安排在函谷關附近戍守。
原本曹丕是要帶着曹彰的萬人大軍,一同前去壽春的,但是考慮了各方面之後,並未有動作。
只是抽調其精銳歸長安,其餘數千人,會同函谷關原本的守軍,合計有萬人之多。
將萬人大軍留在此地,曹丕或許是有自己的謀算,然而不管他的謀算爲何,在曹彰派遣使者前來函谷關,這函谷關大半的魏軍,都被鼓譟起來了。
從函谷關出來之後。
他們隊伍整齊劃一,分爲若干個方陣,每個方陣都有堅實的陣列。
旗幟高舉,飄揚的軍旗上印有鄢陵侯的紋章,象徵着他們的歸屬。
士兵們的情緒高漲,士氣昂揚,他們一路高喊着口號,聲音洪亮,彷彿能震裂雲霄。
口號“曹丕弒父,鄢陵侯纔是魏王”迴盪在山谷之中,激發了士兵們的鬥志。
而隨着這口號的宣揚,河南全郡,皆是陷入慌亂之中。
以至於他們從函谷關到谷城,都沒有遭受多少抵抗。
反而是有許多百姓,自發的加入他們。
至於原因,也是很簡單。
在函谷關附近,以至於到谷城這一帶,這些百姓,有許多都是漢中之民,去歲曹操攻伐漢中的時候,便移漢中之民到長安,也有部分進到了洛陽。
論起百姓的風評,曹老闆那是連給劉備提鞋都不夠。
作爲移民,自然是在政治上沒有地位,加上心中仇怨,便想要搏一搏,爲自己搏出一條出路出來。
另外一些加入這從函谷關出來的萬人魏軍隊列的人,也大多是山匪、遊俠之流的。
這些人中,大多數有自己的小九九。
或是想要拼一把,獲得富貴。
更多的,則是想要亂中得利。
曹丕還是曹彰做魏王,他們一點都不在乎。
但是,他們能不能得到好處,那可太在乎了。
參與亂軍之中,攻拔城池、村邑的時候,他們便可以乘亂打劫。
什麼強搶民女,什麼金銀錢糧,都是我的!
在混亂之中,人的野性也被釋放出來了。
這個時候,人比野獸還野獸。
而且,這些跟隨萬人魏軍的遊俠、流民、別有用心之人,也是非常聰明的。
若是這從函谷關出來的魏軍,真能將洛陽打下來,那黃鬚兒曹彰真的能成爲新的魏王。
那他們可是有從龍之功的。
到時候不就能撈個一官半職了?
而且在攻破洛陽的時候,還可以狠狠的搶一把。
那些個白嫩嫩的貴女,他們可都眼饞得緊。
嘴更是饞了。
若是這從函谷關出來的萬人魏軍未能攻下洛陽,曹彰的叛亂被及時鎮壓下去,那麼,他們也不會跟着送命。
直接做鳥獸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再不濟,落草爲寇便是了。
是故,當這些裹挾着各類各有用心的人到谷城的時候,這支叛軍的人數,已經是有三萬人了。
從谷城往下看去,密密麻麻的,當真是一眼望不到頭。
這谷城中壓根就沒有正經魏軍,只有五百州郡兵,那縣長見此情形,那還抵抗什麼?
投降罷!
是故。
當魏軍攻佔谷城時,城內情勢一片混亂。
所謂的攻城戰,幾乎沒有發生過。
這支魏軍幾乎是兵不血刃的,便拿下谷城。
而拿下谷城之後,有曹彰副將約束的魏軍倒還能把持得住,那些一路隨行的‘鬣狗’們可就不跟你客氣了。
一個個紛紛衝入城中,燒殺搶掠。
城內頓時充滿了兵禍的慘狀。
許多屋舍被火點燃,屍體散佈在街頭巷尾,城內血跡斑斑。
慘叫聲,施暴的快意之聲,絕望的拼殺聲,孩童的啼哭聲
那真是不絕於耳。
“夠了!”
裹挾而來的暴民涌入城中燒殺搶掠,也帶動起魏軍前去劫掠。
他們是來爭魏王位的,可不是土匪。
“速去將平定城中,誰敢生亂者,殺無赦!”曹彰副將面色很是難看。
然而,卻是有經驗豐富的校尉上前來說道:“如今我等若是上前阻止,猶如熱油上加水,會濺得滿身熱油,不若等着鍋熱油冷卻下來,再去定奪,我等只需要佔住糧倉便是了。”
“這”副將眼中明顯還有猶疑之色。
鄢陵侯交給他的任務,可不是這樣的。
“現在局勢如今,便也只能按此行事,只要我等將糧倉佔住,能聚起大軍攻下洛陽,君侯交給我們的任務,便就完成了。”
哎~
那副將嘆了一口氣,說道:“現今之計,便也只得如此了。”
谷城內的‘狂歡’,持續了整整一日,一日之後,魏軍接管城防,再有生亂者,格殺勿論。
城中情況果然一靜。
之後,他們立即開倉放糧,無數被施暴者,見此糧草,紛紛眼睛大亮,不少人直接加入其中。
打不過就加入。
與其被別人欺負,不如欺負別人。
於是乎,這支從函谷關出來的魏軍,人數便更加衆多了。
其氣勢洶洶,朝着洛陽飛速而去。
一時間。
河南震怖。
洛陽震動!
洛陽。
帝嚳、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
帝嚳都亳邑,夏太康遷都斟鄩,商湯定都西亳;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
太多的故事,在此地上演了。
崤函帝宅,河洛王國。
洛陽城位於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謂“陽”,故名洛陽,又稱洛邑、神都。
境內山川縱橫,西靠秦嶺,東臨嵩嶽,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據黃河之險,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關都邑,八面環山,五水繞洛城”的說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稱。
然而.
此刻的洛陽城中,卻是民心躁動,官吏軍士都無心正事。
洛陽城內的百姓聽到谷城已被攻下的消息後,一時間驚慌失措。
有人匆忙收拾家當,揹着兒女,帶着老弱,急匆匆地離開洛陽,尋找避難之所。街道上一片混亂,人羣擠成一團,爭相離開。
谷城的下場,他們可清清楚楚。
官員們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魏王府。 尚書檯大堂中。
侍中劉廙、鄭稱、辛毗、衛尉夏侯楙、尚書令桓階等人匆忙會晤,每個人的臉色都有些難看,甚至可以用鐵青來形容。
他們知道必須採取行動來穩定局勢,否則,裹挾着流民的亂軍,真有可能將洛陽打下來的。
而一旦洛陽陷落。
那後果,簡直不可設想。
最起碼在尚書檯的這幾位,便無法擔得起責任來。
“諸位,局勢如此,我等該如何決策?”
尚書令桓階環視衆人,面色略顯陰沉。
夏侯楙當即上前說道:“先派使者前去壽春告知大王,同時,洛陽城戒嚴,召附近大軍前來拱衛洛陽。”
夏侯楙乃是衛尉之職,負責洛陽以及宮禁防禦,加之他乃是外戚,深受魏王的歡心,他是最有資格說出這句話的人。
“信使早已經派出去,只是召附近大軍前來拱衛洛陽,實在不妥。”侍中劉廙卻是有自己的想法。
“侍中有何高論?”
劉廙乃是西漢長沙定王劉發之後。初從荊州牧劉表,後投奔曹操,甚受器重,爲黃門侍郎。曹丕繼位,擢爲侍中,並賜爵關內侯。
其爲政主張先刑後禮,且通天文歷數之術,與司馬徽、丁儀等名流相齊。
因此他的意見,夏侯楙不敢等閒視之。
“我聽聞那亂軍打出來的旗號是‘曹丕弒父,鄢陵侯纔是魏王’,此事恐怕與鄢陵侯有關,若是召外軍入洛,這外軍種有別有用心之人,這洛陽八關,豈非是形同虛設了?”
這萬人叛軍,是從函谷關直接過來的,是故能闖過洛陽八關。
這些人是禍患。
但若是爲了平定這一個禍患,便引來其他的禍患,這到底值不值得?
“況且,那關雲長可是一直在宛城的,聽聞他一直訓練兵卒,爲報當日之仇,我等若是抽調潁川之兵前來馳援,可會讓潁川拱手讓人?須知,陛下可是在許都的?”
侍中劉廙此話說完,衆人皆是沉默。
“其實我等是不好出主意的,如今洛陽,應當有人來主持大局。”武德侯傅鄭稱此刻卻是若有所指的說道。
主持大局?
堂中的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麼話。
在曹丕走之前,確實是讓武德侯曹叡監國,他們這班臣僚,在一旁協助。
然而.
在讓曹叡監國的同時,曹丕亦是將武德侯曹叡禁足在宮中,除武德侯傅鄭稱可入內之外,其餘人不可輕易去見武德侯。
魏王的這般安排,讓他們這些臣僚,一時之間不敢太快下主意。
要說那武德侯從小得到祖父曹操的喜愛。常令他在左右。
其年幼聰慧,先王曾驚異地說:“我基於你可以有三世之業了。”
在朝會宴席上,也經常叫他與侍中近臣並列。
是故在曹丕登魏王位之時,當即便封其爲武德侯,以安人心。
但其畢竟是甄夫人之後,而甄夫人如今
或許魏王心中,亦是百感交集,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個兒子吧。
衆人遲疑,而鄭稱的話語可沒停下來。
“武德侯乃是大王血脈,本就被任命爲監國留守,值此危難之際,應讓其從宮中出來,主持大局!”
作爲曹叡的夫子。
鄭稱太知道自己這個學生的能力了。
他的聰明程度,遠遠的在其他人的預料之上。
只不過是因爲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讓他龍困淺灘。
只要能幫助洛陽度過此次危機,大王必定對其刮目相待。
爲自己的弟子謀劃,這是一個夫子應該做的事情。
“或許可請王太后前來主持大局,她德高望重,且那鄢陵侯亦是其血脈,或許可兵不血刃的平息此亂。”
“若那黃鬚兒執意要反,便是王太后出來說什麼,亦是無用。”尚書令桓階嘆氣一般說道。
“或許如侍中所言,請武德侯前來主持大局。”夏侯楙亦是在一旁說道。
“不!應當請王太后!”
王太后卞氏和武德侯曹叡的名字被提了出來,爭奪監國之位的爭議變得激烈。
大堂中的爭端進行了很長時間,各方爭執不下,各方都不願妥協。
“諸位,且聽我一言。”
辛毗在此刻站了出來。
他眼神閃爍,環視衆人,說道:“何須讓王太后或者武德侯一人前來主持大局?我等請兩人出山,不就可以了?”
他提出了一個妥協的方案,建議讓王太后卞氏和武德侯曹叡共同監國。
“這”
鄭稱眼神閃爍,他猶豫片刻之後,卻是重重點頭。
“此計甚好!”
那王太后卞氏對曹叡亦是寵愛,讓王太后一道出來監國,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
武德侯只需要表現出能力即可。
功勞方面,他用得着?
“事情危急,此事不宜耽擱太久,應及早決策,否則,等亂軍到洛陽了,則一切事情都遲了。”
夏侯楙在一旁催促。
他乃是夏侯惇之子,可謂是曹魏宗親,方纔選誰做監國主事,他直接推曹叡。
王太后畢竟是後浪了,不管日後武德侯會不會成爲新的魏王,總之,在他身上押寶,那總是不虧的。
“決策已定,那我便去請武德侯,你們去請王太后。”
鄭稱當即要朝着宮中武德侯的所在而去。
夏侯楙面無表情,說到:“我隨你同去。”
夏侯楙這句話說出來,堂中其餘人就回味過來了。
咳咳。
尚書令桓階咳嗽一聲,說道:“那我也隨二位前去請武德侯。”
其餘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尤其是幾位力主讓王太后卞夫人前來主事的,具是無言。
他們也只好想道:
因爲甄夫人的原因,聽聞陛下有意讓曹禮做繼承人,這未來誰做魏王,那可不一定呢!
此刻。
深宮中。
有一雅緻的小院。
院落中的開窗房間中,正坐着一個綁着兩個丸子頭的錦袍少年。
古代一般是男子二十歲成年,加冠。不滿二十歲的,十五歲時束髮讀書。十五歲之前,則是扎兩個丸子頭,男的叫總角,女的叫丫鬟吧。
說起來,今年曹叡也是十三歲,差不多和劉禪同歲。
或許是經歷的事情多了。
儘管華服錦繡,曹叡的眉宇間卻透露出一股深沉和成熟。他的眼神深邃而陰翳,彷彿隱藏了無盡的智慧和內心的沉思。這雙眼睛明亮而銳利,透露着超越年齡的成熟。
恰此時,鄭稱歡快的聲音,已經從宮門外傳來了。
“元仲,好消息,今日,汝可一展宏圖,讓天下人知曉,有你武德侯這個人的時候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