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量產新型計算機

姜沁的話令王衡陷入思考中。

這麼看來,計算機零配件廠應該考慮上馬了。

如果能生產線作業,大批量的生產新型計算機,就能供應上全國的需求。

到時全國所有科研院所的研究進度,都會快不知多少倍。

但是,要想生產線流水作業,還得和姜沁商量才行。

如果小姜同志不願意,那麼組織上也不能強求,畢竟這是人家的研發成果,沒人能強取豪奪。

王衡試探着開口,“小姜,我有一個想法,不知你是什麼意見……”

他把自己的構想原原本本和姜沁說了一遍。

姜沁當然是贊同的,這個型號的計算機,還不是啥太需要藏着掖着的東西,當然可以在全國普及開。

等以後研製出超級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那時候纔要注意保密,不能被人偷學了去。

她主動提出可以把安裝圖紙交給計算機系的教授,將來生產線上馬,由他們領着學生來組裝。

那麼多臺設備,全指望她一個人,還不得累死。

再說,她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要做呢。

姜沁覺得沒啥太高技術水平的東西,王衡卻寶貝的不行。

得到肯定的回答後,他高興極了,同時也暗自打定主意,將來組裝的每一臺計算機,都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編碼,綁定使用單位。

哪個單位的計算機出了問題,哪個單位承擔責任。

一定要嚴防死守,不能讓特務把自己的先進技術學了去。

“王主任,咱們華國現在的外匯儲備量還很少吧?”

姜沁忽地說話,打斷了王衡的思緒。

他不明白話題怎麼突然跳躍到了這裡,不過還是點了點頭。

經歷過十年混亂的日子,本就積貧積弱的國家,如今家底更是薄弱。

“只有不到兩億美元。”

他嘆口氣,答道。

饒是姜沁已經知道了結果,還是被這個數據給驚到了。

不到兩億美元,數字少的實在可憐,連2028年的零頭都不到。

“王副主任,我提議這個型號的計算機咱們先拿着用,半年以後就可以出口掙外匯了。”

“出口掙外匯?你的意思是,讓我們把它賣給外國人?”

王衡不敢相信地說。

他怎麼也沒想到姜沁會有這個提議。

這麼先進的計算機,外國人看到眼睛都要綠的,如果出口必定能爲國家賺取大量的外匯。

但王衡還有其他顧慮。

“這麼先進的技術,咱們還沒用多久,就要便宜他們了。”

姜沁神秘一笑,“半年以後,它將不再是最先進的。”

王衡一愣,心裡隱隱明白了她的意思。

姜沁繼續道:“我可以保證,半年後給咱們國家研製出計算能力超過100萬億次每秒的超級計算機。”

她把數據往下少說了一點,實際上想研發的是500萬億次每秒。

擔心說實話嚇到王衡,這才說低了一些。

然而就是這樣,還是嚇到了王衡。

“小姜,你說真的?”

“當然是真的。不過有一點,工廠那邊的技術也要跟得上才行,不然我需要的一些零配件他們做不出來,即便研製出來了也白搭。那就太可惜了。”

王衡這麼一聽,頓覺自己肩上的擔子重了不少。

這可真是甜蜜又沉重的負擔呀。

“這個事情我來解決,你告訴我零配件的尺寸、特點、材質,我讓工廠那邊去研究怎麼做出來。”

王衡保證道。

“好,等我研究有了眉目就告訴你。”

姜沁道。

寧校長在一邊聽着兩人的談話,越聽越欣喜,越聽越心潮彭拜。

啥意思?

小姜同學還能研製出更先進的計算機?

這也太逆天了吧?

還讓國家用這個型號的計算機去賺外匯。

領先世界至少十年的計算機,目前世界最先進水平,他已經能預想到西方國家到時瘋狂的購買力了。

絕對會爲國家創下一大筆外匯收入。

寧校長心口不自覺地砰砰跳起來,總覺得有啥改變世界格局的事正在發生中。

那邊於校長在胡思亂想,這邊姜沁已經和王衡談妥了後續事項。

由王衡向科技部宋主任彙報,籌備生產線,批量生產計算機。

學校這邊,由姜沁抽空把組裝技術傳授給計算機系的教授。

至於暫時的保密事項,則由科技部出面告之。

寧校長把計算機系的教授篩選了一遍,最後選出兩個人來。

後續,姜沁的工作之一就是教這兩名教授組裝計算機。

在姜沁看來,這不是啥特別有技術的活,練兩遍就熟能生巧了。

兩名教授都是學習能力非常強的人,尤其在知道面前這臺計算機的性能後,他們又驚又喜,盼着自己也能用上這樣的計算機。

也因此,他們學習得十分刻苦,姜沁教了兩遍後,就把手頭這臺計算機交給他們拆卸組裝。

兩人拆的是小心翼翼,生怕碰壞一個地方。

拆完後,第一遍安裝完最後剩下了多出來的螺絲,他們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從哪裡剩下來的。

等一遍過後,他們就再也沒犯過這種低級錯誤。

三遍後,已經能自己熟練操作了。

他們這邊學習的過程中,王衡也得到了宋主任的批示,帶着科技部的文件,去找相應工廠改造生產線了。

等生產線改造好,這邊也已經學習完畢,準備要教給學生了。

學生挑選的都是思想素質過關,能力突出的幾個。

工廠那邊很快生產出大量的零配件,由汽車拉到了計算機系的實驗室。

每次都是深夜拉過來,卸貨後就走。

那時候老師學生都早已睡覺,沒人察覺這件事。

第二天,計算機系的教授再領着學生過去組裝。

他們的組裝速度和姜沁比差遠了,兩個人一天能組裝兩臺。

但架不住人多,再加上後面越來越熟練,一個月後,就已經能兩人每天組裝十臺了。

仗着人多,計算機的生產速度很是迅速。

科技部的宋主任,早在生產開始之初,就把這項計劃報了上去。

很多事情他決定不了,還得讓上面來決定。

上面拿到報告後,十分重視,沒幾天就給了批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