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督導組會議,沈飛的提議(3,求鮮花評價票)

王忠軍的辦法有用嗎?

當然沒有了。

對於沈飛而言,這十年原身所遭受的痛苦,根本沒辦法用語言和文字來形容。

一個滿懷理想的少年,卻被生活磨滅了自己全部的熱情。

那種絕望的情緒,真的讓人窒息!

雖然沈飛現在重生了。

但是。

對於他而言,原身對於華藝兄弟,對於王忠磊和趙巖的怨念,他感同身受。

既然如此。

那當然要報仇了。

以德報怨?

不存在!

東四胡同的那個會議室裡。

督導組的主要負責人齊聚一堂。

周傳聲主持會議,他的目光在周圍衆人的臉上掃過,笑了笑道:“今天在華藝兄弟的調研,大家有什麼感想?”

有資格坐在這裡的,只有二十幾個人,都是參與督導組的各部門負責人和副手,剩下的普通成員,自然是回到各自的辦公室。

聽到周傳聲的問題,衆人互相看了看,卻沒有人先開口。

“大家也不用客氣嘛。”

周傳聲看沒人說話,笑了笑道:“咱們討論討論,看看有什麼感想,畢竟我們研了一上午的時間,總要有些收穫的。”

“是啊。”

沈飛也緩緩開口道:“大家都看了,也都瞭解了情況,說說看,有什麼收穫。"

這是實話。

這幫人誰也不開口的話,他怎麼對紫禁城那邊彙報?

聽到沈飛的話,幾個部門的負責人,頓時表情變了。

這位代表的可是內閣啊。

說白了。

如果這是一場戰爭,那督導組的這些人,就是出征的將軍,而沈飛是皇帝派來的監軍,真要是沈飛回去之後彙報的時候,說一句某某領導碌碌無爲,那這個人的前途,就算是徹底完蛋了。

對於皇帝而言,一個不能打仗的將軍要來有什麼用?

當吉祥物?

“我先說說吧。”

稅務總局這邊的負責人開口說道:“華藝兄弟的稅務問題,從賬面上看,是沒什麼問題的,但也不排除,他們提前知道我們會去調研的消息,做了應對措施。”

緊接着,其他部門的負責人也紛紛發言,都表示他們這邊也沒查出什麼問題

似乎除了因爲沈飛的合約而引出的霸王條款之外,華藝兄弟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呵呵,沈組長,你怎麼看?”

周傳聲聽完了大家的發言,看向了沈飛。

沈飛一笑:“周局,我覺得這恰恰說明了問題。"

“喔?”

周傳聲一愣神,隨即有些好奇的問道:“你說說看,有什麼問題。"

沈飛拿起面前的一份資料,緩緩說道:“華藝兄弟主推的是藝人工作室的模式,工作室自負盈虧,並且不對公司的收益負責,這造成了不少華藝兄弟的藝人,一旦成名之後,其實就是掛靠在公司名下而已。就好像今天我們看到的那些明星,除了二三線的藝人之外,其他一線藝人,其實就是掛着華藝的名頭罷了。”

說到這裡,沈飛笑着道:“這些人,其實就是我們的突破口之一。"

聽到沈飛的話,大家紛紛點頭。

這個倒是他們沒想到的。

頓了頓。

沈飛繼續說道:“而且,華藝很早就提出了去電影化的說法,比如他們的電影小鎮,電影文化城,都是他們在操作的項目。還有,華藝兄弟在上市之後,不斷通過高溢價收購明星成立的公司這種方式,來進行資本捆綁,從而達到和明星的深度合作目的。”

說完這番話,他看向了周傳聲:“周局,我覺得這裡面存在巨大的利益交換問題。”

周傳聲沒說話,表情卻非常的嚴肅。

不僅僅是他一個人,整個會議室的督導組主要領導,也都很嚴肅。

大家都明白沈飛的意思,按照他的說法,華藝所涉足的這些產業,包括地產以及金融行業等等,早已經超出了一家娛樂公司的範疇。

而且,沈飛說的收購明星公司這個事情,大家是知道的。

早些年,華藝兄弟以近八億元的高價收購了東陽浩瀚百分之七十股權,當時該公司註冊資金只有一千萬,而且成立僅有一天。

讓王忠軍願意投入幾十倍資金收購的原因是,李陳、楊影、馮少風、杜純等明星是這家公司的股東。

同年,華誼兄弟又以十億元的價格收購了馮曉剛的公司東陽美拉百分之七十的股權。

然而這家公司當時的資產總額僅有不到兩萬元,負債則爲一萬九千元,而賬面淨資產爲負數。

這裡面是否存在利益交換?

是否存在以股民的錢作爲公司謀取利益的資本?

都是需要督導組去調查的。

而且。

就像沈飛說的那樣,那些掛在華藝兄弟旗下的藝人們,真的就一清二白?

“沈組長,那你看,我們應該怎麼調查?”

稅務部門的負責人,對沈飛問道。

“很簡單,外鬆內緊就是了。”

沈飛笑了起來,對大家說道:“我建議,咱們對外宣佈,對華藝兄弟的調研工作

告一段落,同時私下開始調查,華藝兄弟旗下的藝人工作室,是否存在違規行爲?

他們收購那些藝人公司的交易過程,是否存在資本違規操作。”

聽到這句話,大家的表情都變了。

看向沈飛的目光,也變得不一樣了。

很顯然。

沈飛的提議,說到這些人的心坎上了。

這些都是真正的聰明人。

很多東西一點就透。

沈飛的話,一下子就讓他們明白了,華藝兄弟真正的問題,如果光靠現在這種調研模式,是完全不可能被發現的。

既然如此。

那自然就要換個套路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