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欽差大臣沈飛,暗訪淄市!(4,求自動訂閱)

古人云:治大國如烹小鮮。

意思很簡單,說的就是治理國家,要認真的如同做小菜似的,不要胡亂折騰,要求穩。

說白了。

上位者的一個念頭,可能不經意間就能夠改變很多人的命運。

這一點,沈飛比任何人都清楚。

所以。

他纔會一開始的時候對於內閣的想法有些遲疑。

因爲他不明白,這些大人物到底想要做什麼。

但是。

當他靜下心來的時候,沈飛就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了。

說到底。

就是因爲一個字。

錢!

任何時代,上位者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國泰民安,國強民富。

這就是內閣需要考慮的事情。

而自己帶領督導組在晉省所做的這個事情,是大夏帝國從未有過的一種模式。

把一個省當作產品包裝起來,進而推銷給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的人。

這種手段,是之前從未見過的。

哪怕是那些網紅、帶貨主播,他們也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

但是現在。

督導組聯合東方甄選做到了這一點。

晉省的經濟顯著增長,文化旅遊產業收益暴增,讓全省老百姓都得到了實惠。

這對於內閣而言,是十分意外的。

誰也沒想到,這個小小的文化娛樂產業規範督導小組,能夠做出這樣的成績來。

這種情況下。

他們當然希望看看,這是偶然的意外,還是必然的結果。

所以。

纔有了今天的這個事情。

想明白這個道理,沈飛自然也就心情愉快了。

坐在辦公室裡,沈飛想了想便找出魯東淄市的資料看了起來。

既然內閣打算讓自己帶着督導組去調研。

那沈飛肯定要提前做好準備的。

這時候。

辦公室的門被人敲響,陳大海跟李偉走了進來。

“沈組長。”

“沈組長。”

兩個人一起跟沈飛打招呼。

“正好你們來了,省的我一會兒找你們了。”

沈飛點點頭,指了指自己面前的椅子26道:“先坐吧,跟你們說個事情。"

兩個人都有些詫異。

原本他們過來是跟沈飛彙報一下最近這段時間的工作。

李偉本來都已經回去休息了,結果又被陳大海給拉了回來。

用陳大海的說法,有些工作就得他來說,自己講不明白。

“之前手裡的工作,移交給相關部門。”

沈飛沒等李偉和陳大海開口說話,便直接說道:“網絡信息管理局和文化管理局那邊,該他們負責的事情,就讓他們處理,我還是那句話,督導組沒有執法權,我們只是負責督查引導,並不需要做出判決,明白麼?"

“是,沈組長。”

兩個人自然是連忙點頭。

他們明白沈飛的意思。

畢竟督導組現在雖然看似一切順利,但盯着督導組的人也不少。

要知道,督導組成立至今的一系列行動,其實損害了不少人的利益。

那些人雖然已經倒了,但他們背後肯定還有別的勢力,這纔是真正危險的。

一旦督導組有什麼錯誤被他們抓住把柄,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下一步,我們準備去魯東。”

沈飛淡淡地說道:“我今天列席了內閣會議,首長交給我們督導組一個任務,那就是把晉省的成功經驗,推廣到全國範圍內。”

????

????

聽到沈飛的話,李偉和陳大海直接傻眼了。

他們萬萬沒想到,沈飛竟然列席了內閣的會議。

而且,上面竟然給督導組佈置了這樣的任務。

這簡直太讓人難以想象了。

這豈不是意味着,如果他們能夠成功,等於督導組一下子就進入了內閣的視線?

“老李,你去查一下魯東淄市的資料。”

沈飛對兩個人吩咐道:“老陳,你查一下,最近網絡上哪些主播比較火。”

“好。”

兩個人不敢怠慢,連忙點頭答應下來。

這可是內閣交代的任務,他們當然不敢打折扣。

三天之後。

沈飛終於拿到了李偉和陳大海送來的資料。

淄市位於魯東中部魯中山地與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區位優勢獨特,南連泰山,北靠黃河,

是魯東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鐵路貫通,公路縱橫,交通方便。

從歷史角度來說,這裡是大夏民族古老文明的一處發祥地,經歷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三個階段。

西周建立後,姜尚封齊,開創泱泱大風的齊國文化。

淄市地區作爲齊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數百年,被譽爲“海內名都”至西漢前期仍“鉅於長安。”

淄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作爲春秋戰國時期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冠的齊國都城長達八百年之久。

在此期間,風雲變幻,波瀾壯闊,姜太公、齊桓公、齊威王、管仲、孫武、晏嬰、田單、司馬穰苴等名君賢相、英帥良將,不僅創建了“臨淄之中七萬戶……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如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的這個海內外聞名的東方名都,也創建了一部雄壯曲折的齊國史。

在先秦的歷史舞臺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悠久的歷史,爲淄市遺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蹟,臨淄故城及其周圍地帶文物古蹟浩繁,被譽爲“地下博物館”。

臨淄的後李文化在我國北方屬首次發現,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嶽石文化、殷商文化在淄市皆有跡可尋。

清代文壇大家蒲松齡和他的鉅著《聊齋志異》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的關注,淄川區蒲家莊,也成爲一個風光優美、宛若仙居的聊齋文化旅遊區。

清代文壇領袖王漁洋、趙執信和蒲松齡被後人並稱爲孝婦河畔三名人,蘊藏深厚的齊文化,使淄市成爲一個名副其實的積澱深厚的文化旅遊之都。

“就這個?”

沈飛看着李偉,臉色頓時冷下來:“這種資料我用的着你給我找?"

這是實話。

他要的是那種詳細的資料,而不是這種隨處可見的資料。

“對不起,組長,我再回去弄。”

李偉苦笑不已。

沒辦法。

淄市這個地方,他沒去過,能夠找到的資料,也就只有在網上搜索一下。

“不必了。”

沈飛淡淡地說道:“通知老陳,讓他帶着人跟我先去魯東,你這邊隨時等我通知吧。”

李偉這個人,哪裡都好,就是做事情太過於一板一眼。

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太守規矩。

他所謂的原則,其實就是按部就班。

這樣的性格在機關裡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遇到突發事件,比如像現在這種情況,他就完全把握不住沈飛需要的關鍵。

很快。

陳大海便帶着幾個人,跟沈飛一起踏上了前往魯東的飛機。

“沈組長,咱們就這幾個人過去,是不是太低調了?"

坐在飛機裡,陳大海還有些奇怪。

按理說,

沈飛如今的身份也算是欽差大臣,屬於是奉旨督導淄市的經濟建設,結果他卻這麼低調,只帶了這麼幾個人就去,實在是有點讓人看不透。

“我們是去做事的,又不是去吃席,那麼多人幹什麼?"

沈飛白了陳大海一眼,對他說道:“讓你查的事情,查的怎麼樣了?"

“已經查的差不多了。”

陳大海點點頭,隨後說道:“網絡上比較火的那些主播,要麼是帶貨的,要麼是美食的,其實什麼樣的都有,但我還是不明白,您爲什麼要他們的資料。”

“很簡單,宣傳。”

沈飛笑了笑,淡淡地說道。

其實來這裡之前,他就在心裡面已經考慮了很久,要如何把淄市的名氣打出去。

想來想去,他覺得還是應該秉持着之前自己在晉省用過的那個方式,利用好互聯網的信息傳播速度。

當然了,這裡面的學問很深,哪怕是沈飛,也要小心翼翼的嘗試。

而且。

東方甄選那種模式肯定是不能再用了。

畢竟網友們已經有了免疫力。

不過萬變不離其宗,沈飛覺得,還是有可以操作的空間的。

說白了,社交媒體的出現,改變了敘事的傳播方式和傳播速度。

十年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希勒有本書叫《敘事經濟學》,說的就是這個變化:社交媒體能病毒式地傳播故事,引起廣泛的情緒共鳴,影響甚至改變人們的判斷,會讓“共識”快速凝聚,也快速消失。

爲什麼社交媒體時代會產生這種放大器效應?

這一點可能是因爲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尤其在信息過載的當下,注意力更是一種非常稀缺的資源。

在這種信息海洋裡面,人們更容易追隨那些吸引自己注意力的觀點。

所以。

沈飛覺得,自己現在需要找準的,就是一切切入點。

飛機在魯東國際機場降落,沈飛一行人離開機場,坐着機場大巴又抵達了火車站。

“沈組長,要不然我找戰友,派車送咱們過去吧。”

陳大海對沈飛說道。

他們這些工作人員無所謂,但沈飛畢竟是督導組的副組長,還是內閣軍機處的人,讓他跟着大家一起坐火車來來回回的奔波,實在是有點不合適。

“我又不是什麼金子做的人,幹嘛不能坐火車?"

沈飛擺擺手:“走,去淄市。”

他就是這個性格。

不管做什麼事情,既然決定要做,那就要做到最好。

陳大海見狀也不好再說什麼,一行人便上了車,前往淄市市。

對於沈飛的安全,他倒是不擔心。

這一次督導組來了十個人,除了他和沈飛之外,剩下的八個人裡面,陳大海特意挑了四個刑部的人。

雖然沒帶槍,但都是正兒八經的格鬥高手。

原本沈飛覺得沒必要帶這麼多人,但陳大海表示,既然是暗訪,那最好還是安全第一。

說白了。

萬一出什麼事情,哪怕事後出了氣,可誰也不敢保證沈飛這個督導組副組長會不會有事。

陳大海可擔不起這個責任!

他這麼堅持,沈飛也不好多說什麼,便點頭答應下來。

坐在開往淄市的火車上,沈飛跟陳大海坐在一起,其他幾個人坐在他們附近。

坐在他們對面的,是一對小情侶,看樣子應該是大學生。

“你們也是道淄市的麼?"

沈飛笑着對那對小情侶問道。

反正閒來無事,索性就聊聊天。

“嗯。”

那對小情侶當中,男孩子比較開朗,笑着對沈飛道:“大哥你也是?"

“啊,對。”

沈飛點點頭,隨後笑着道:“我是做小生意的,這是我表叔,我們打算去看看,淄市有沒有什麼合適的生意。”

“做生意?”

那男生有些意外,隨後笑着說道:“幹嘛,賣烤串啊?"

“烤串?”

沈飛一怔。

那女孩伸出手,推了一下自己的男朋友,隨後說道:“大哥你別聽他胡說八道,我們學校附近有不少燒烤店,大家總說這淄市別的不多,就燒烤最多。"

“爲什麼啊?”

沈飛不解的問道:“淄市人喜歡吃燒烤?”

“額,大概是因爲便宜吧。”

那女孩子想了想說道:“我們宿舍每次吃飯,基本上都是吃烤串,四個女孩子加起來,一百多塊錢,吃的飽飽的。”

“我們宿舍也差不多。”

那男孩子笑着說道:“改善生活基本上都是去吃燒烤,平均下來兩個人百八十塊錢到頭了。”

聽到他們的話,沈飛跟陳大海對視了一眼,倒是有些意外。

要知道。

他們在燕京這邊,也是吃過燒烤的。

正常情況下,燕京這邊的燒烤,一頓飯兩個人得兩三百。

而且味道說實話,相當一般。

但按照兩個大學生的說法,豈不是人均幾十塊錢就能飽餐一頓燒烤?

“大哥,聽你口音是燕京那邊的?”

那男孩子笑着說道:“我們宿舍還有個燕京人呢,他說你們燕京那邊什麼都貴。”

“差不多。”

沈飛點點頭:“燕京就那樣,房子貴,出門還麻煩,要不然我能來淄市找機會麼。”

跟兩個年輕的大學生聊了一路,沈飛對於淄市如今的情況,倒是有了一些瞭解。

事實上。

如今的淄市,經濟發展狀況相當一般。

畢竟作爲一個三線城市,這裡在全國範圍內來說,還真就不算什麼有名氣的地方。

至於剛剛那個年輕人說的燒烤。

倒是很有特色,說白了,就是把肉串用餅捲起來吃,裡面可以搭配各種材料。

據傳,這種燒烤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的一個叫“週記”的小攤販,他首創了用豆腐皮包裹、炭火烤制羊肉串的方法,並以此贏得了當地人的喜愛和口碑。

但網上也有不少淄市本地人表示,其實並沒有什麼所謂乾隆年間“週記”小攤販的事情,淄市人烤羊肉串還是跟外地人學的,只不過後來經過本地人根據本地飲食習慣的改良,於是就有了“三件套”的吃法。

說實話。

沈飛現在對於這個淄市肉串,倒是有了一點興趣。

畢竟這也算是一個地區的特色了。

火車到站,那對年輕的大學生情侶下了車,跟沈飛和陳大海告別。

“大哥,你們要是想去的話,就去八小局那邊,那裡燒烤店很多,特別好吃。"

男孩子還在給沈飛當嚮導。

不得不說。

魯東人還真是熱情不已。

沈飛笑着點點頭,便跟對方揮手告別。

下一刻。

他收斂起自己的笑容,對身邊的陳大海說道:“走吧。”

陳大海不敢怠慢,自然是跟在了沈飛的身後。

而站在他們兩個不遠處,是另外八個督導組的成員。

一行人就這樣走出了淄市火車站,隱入了人羣當中。

而此時此刻。

沒有人知道,沈飛的這一次暗訪,會爲淄市這個地方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哪怕是始作俑者沈飛自己,也萬萬沒想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