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魯王危機

一六四五年,農曆乙酉年。

天下間發生了許多大事,並且影響深遠。

這一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領袖克倫威爾率領新模範軍,對英國國王查理一世的王軍展開決戰,於納西比擊敗王軍。

這場戰役的規模,只有兩萬餘人參加,於中國動輒幾十萬大軍會戰,比起來似乎不值一提。

可就是這場小戰役,卻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戰爭的轉折,也是世界歷史的轉折。

他是英國國內資產階級革命戰爭的決定性的一戰,使英國形勢徹底倒向革命一方,英國的社會制度逐漸改變,並最終影響整個西方世界。

同樣是這一年,清軍先後滅亡李自成的大順,南京弘光,杭州潞王監國,三個政權,兵鋒之盛無人可擋。

若是按着歷史原有的走向,先進的漢族文明,將被踐踏,面臨倒退,從此被西方直追而上,並將中國遠遠甩在身後。

一六四五年,是詭異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後退了,而西方則正在悄悄地進行一次社會制度的變革。

西方的變革無疑是革命性的,而中國明清易代,無疑沒有任何先進性,將使得中國失去三百年。

一六四五年下半年,這種倒退,終於迎來了第一個轉機。

就當世人以爲,清軍將一統天下之時,一道剃髮令,使得天下大勢,出現了變化。

江南之地,義軍蜂起,湖廣、漢中等地,也是遍佈義軍。

八月底,魯監國政權,爲了與隆武朝相抗衡,盡起浙東兵馬,合十萬衆,渡過錢塘江,近逼杭城。

太湖義軍在救援江陰後,退回湖中島嶼,暫避清軍兵鋒,可魯王使者陳子龍的到來,改變了義軍原來的計劃。

吳易、李成棟等人接受了魯王的冊封,他們得知魯王起兵復杭城,遂即大起義師,攻擊湖州,切斷南京清軍援救杭州之路,配合魯監國進攻杭州。

江陰義軍突圍,太湖義軍歸島後,江南義師本以經紛紛轉入防守,如今再次沸騰。

此時,杭州城內,清廷總督張存仁只有一萬餘人,便形成十餘萬明軍,攻擊一萬餘名清軍的大好局面。

如今杭州城下聚集了十萬浙兵,連營圍城,太湖義軍也離開太湖登岸,盤踞於杭州之北的湖州府,可以說江南抗清武裝,齊聚於杭州周圍。

這本是一個大好局面,連趙銘一度也這麼認爲,但是西路出現的清軍營盤,卻讓趙銘瞬間清醒。

魯王敢於發起復杭之戰,除了江南義軍蜂起,天下鼎沸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杭州清軍少,而清軍主力八旗兵,尚在北京避暑,南下還需要一段時間。

可現在看來,魯王錯了。

雖然義軍奪了清軍存放於蘇州的糧草,但是多鐸還是提前南下江南了。

阮美、李忠明等人聽說多鐸到了,心頭紛紛一顫。

那多鐸乃是努爾哈赤第十五子,清廷豫親王,能征慣戰,陰險狡詐,入關後從北京一路打進潼關,後又從河南出發,攻擊弘光朝廷,降四鎮、屠殺揚州,不到兩個月,就滅亡了南京朝廷。

當初南京朝廷,戰兵五十萬,坐擁長江天塹,也未能擋住多鐸,如今多鐸再來,以浙江一地,豈能抗衡。

不用多鐸兵到,衆人聞風,士氣就泄了一半。

阮美臉上露出慌張之色,肝顫道:“趙兄弟的意思是,前面是多鐸的營壘!”

趙銘問道:“老李頭,營地裡有多少人?”

不覺之間,趙銘已經成爲了衆人的頭頭。

李忠明舔着乾裂的嘴脣,“阿拉看了一眼,估摸着怎麼也有近萬人!”

近萬人少了些,多鐸派一員大將足矣,他的能力,最起碼也得帶十萬大軍。

趙銘道:“是不是多鐸的營壘,還不知道,但肯定是多鐸派來的!”

“多鐸派這支兵馬過來幹啥?”阮美皺眉道。

“大家過來看!”趙銘用刀在地上劃了兩個圈,又在圈的南面,劃了一條線,指着圈道:“裡面一圈,是杭州城,外面一圈是我們圍攻杭州的軍隊。”

幾人都點了點頭,趙銘指着那條線道,“這裡則是富春江和錢塘江。”

趙銘繼續劃線道:“如果咱們眼前的這支清軍,這樣行軍,直接插向富陽,渡過富春江,攻擊紹興會怎麼樣?”

“那不完蛋了!咱們的人都在打杭州,浙東空虛,根本沒人守,魯王殿下的後路就被包抄了!”李忠明這個老兵油子最先反應過來。

阮美皺眉道:“清軍已經穿插到了於潛後方,爲何不先與土國寶兩面夾擊,攻擊咱們大帥,然後再過江呢?”

趙銘沉聲道:“因爲於潛一開戰,杭州城下的大軍就會收到消息,清軍就無法將我們全殲了!”

“好大的胃口啊!”李忠明不禁罵了一句。

可是罵完衆人又傻眼了,阮美咬牙切齒,“清軍真是狡詐,居然設下這麼一個圈套,這下浙東肯定完了。”

王大拿慌道:“現在怎麼辦?”

趙銘嚴肅道:“要是讓清軍得手,天下就完了。咱們必須全力一搏!”

李忠明道:“趙大個子,阿拉知道儂勇猛,可是儂再厲害,也擋不住近萬清兵啊!”

趙銘一陣懊惱,“老子要是有幾千兵,就跟清兵死磕了。現在只能比速度了!”

說着趙銘嚴肅向衆人一拱手,自我介紹道:“諸位,實不相瞞,我趙銘乃是江南天地會的堂主,現在我希望你們能加入天地會,爲天下盡一份力!”

~~~~~~

清廷江南省,寧國府。

寧國府位於湖州之西,杭州西北方向,與浙江交界。

寧國雖地處江南,但境內卻多山林,有文脊山,高數千丈,週三百餘里。

此時,在文脊山之陰,清軍紮下連營,入目望去,俱是一片墳包般的軍帳,難以計數。

山腳下密密麻麻的清軍穿行於營中,足有數萬之衆。

在清軍營地裡,一座巨大的軍帳內,多鐸正與一衆八旗將領,商討軍情。

九月間,對南方人而言,天氣日漸涼爽,不過對關外來的清軍而言,卻依舊酷暑難耐。

多鐸光着頭皮,只穿一件單衣,驕橫之色不改的坐在大帳中間,口中得意道:“本王令勒克德渾於揚州虛張聲勢,親率大軍繞道蕪湖,進入寧國。可笑那僞魯王尚不知中計,等李率泰兵佔富陽,包抄紹興,本王揮師南下,一戰可定江南。”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書單推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