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抗清低潮

趙銘離開舟山,原意是想去太湖向吳易借糧,不想轉了一圈,卻成了魯王朱以海的部將。

既然如此,他就得爲魯王政權考慮,而要改變浙東原有的軌跡,魯王原本與隆武對抗的政策,顯然就不行了。

現在多鐸大軍就在浙北,一旦清軍弄清楚炸包是怎麼回事後,多鐸大軍肯定會再次進犯,而那時以浙東數府,顯然無法與佔據北方和江南的清軍對抗。

炸藥包並不是什麼複雜的東西,趙銘估計清軍最多花費一兩個月的時間,就會摸索出來,而這麼短的時間內,趙銘又造不出什麼足以扭轉戰局的新器械。

因此在多鐸大舉進攻之前,趙銘必須爲浙東找來幫手,使得浙東能與清軍抗衡。

這不僅是幫浙東,也是在幫福建的隆武朝廷。

此時,明清兩軍沿着錢塘、富春江一線對持,短時間內不會發生戰事。

當下趙銘便向魯王要了一些糧食,便領着自己的百來號人,押着糧食前往寧波,準備返回金塘島,然後以魯王使者的身份坐船去福建,求見隆武皇帝。

在趙銘準備聯絡隆武朝廷,聯合天下抗清勢力時,江南地區的抗清武裝,卻遭受了慘重的打擊。

多鐸雖未攻擊浙東,但是卻加緊了對江南義軍的圍剿。

首當其衝的便是聲勢最爲浩大的太湖義軍,吳易爲了協助魯王攻擊杭州,召集太湖周圍數十支義軍,會攻湖州,切斷杭州與南京聯繫。

在得到趙銘送去的消息後,吳易雖有準備,但實力與清兵相差懸殊,駐守長興的義軍副總兵魯之嶼戰死,隨後義軍突圍過程中,在太錢湖口遭受清軍阻擊,總兵黃蜚、吳志葵力戰而亡,幸得胡爲宗自太湖引兵增援,前後夾擊之下,吳易、李成棟才逃入太湖。

此戰,太湖義軍遭受重創,加上清軍雲集江南,義軍只能躲在湖內,不敢出湖做戰。

與此同時,在南京西南方向,活躍與徽州府的金聲軍,也遭受了清軍的攻擊。

爲了復杭,金聲領軍佔據徽州府,吸引清軍兵力,爲魯王復杭創造機會。

誰知杭州不過多鐸一餌,目地便是圍殲浙兵於杭州,並引出江南義軍,加以剿滅。

金聲不知清兵意圖,堅守徽州城,意圖吸引清軍兵力,誰知正中多鐸下懷。

多鐸主力到江南後,對於義軍鑽山入林,藏於湖泊,很是苦惱,就怕義軍不出來,而現在義軍堅守城池,便給了清軍圍殲的機會。

金聲不想清軍精兵忽然殺至,被困城中,苦戰數日,爲漢賊黃澍出賣,與清軍裡應外合,攻破績溪縣。

萬餘義軍,只有金聲學生江天一領近千殘兵,遁入山中,而金聲則被清軍俘虜。

城池被破,清軍入城屠殺,金聲見清軍殘殺百姓,痛哭失聲,他被綁至博洛身前,痛聲請求,“徽民守城,都是吾指使,不關百姓之事,可殺吾,勿傷百姓性命。”

博洛對於金聲的請求,卻不爲所動,依舊下令屠城,並讓清軍押金聲至城樓,當着金聲的面,將全城屠殺乾淨。

金聲被俘後,徽州義軍遭受重創,江天一、吳應箕等人紛紛率殘兵入山,博洛令清兵進山圍剿,不久義軍首領吳應箕被清軍包圍於磨山嶺,重創而亡,只剩江天一領千餘殘兵,藏於徽州山林中。

至此,江南抗清鬥爭,陷入低谷。

十月間,南京城外,數百清兵押着一隊人,來到西郊大勝關外,大批聞訊趕來的百姓,站在道路兩側。

穿着白色囚衣,戴着枷鎖的金聲,與衆多被俘的義軍將領,還有門生,走在路上,看見穿着長衫馬褂,戴着滿帽的人羣,默默注視着他們。

數千人站在道路旁,鴉雀無聲,只是目送着金聲一行人進入大勝關。

就在金聲等人,走到城門前時,人羣中一名年輕人忽然淚目大呼道:“先生回來時,我等一定再來路旁恭候。”

金聲聞聲,戴着枷鎖轉身,看向衆多已是異國衣冠的百姓,微微笑道:“吾使徽人抗虜,今徽人俱死,吾豈能獨活。若再回來,我就一文不值了。”

說完,金聲看了眼徽州故鄉的方向,便大步邁走進了城門。

一日後,金聲被押至南京,洪承疇與金聲同科,便有心招降,勸說金聲投降。

金聲被提到總督府邸,只是端坐閉目,根本不理洪承疇,彷彿看他一眼,都會污穢了眼睛。

洪承疇竭力勸說,金聲被他說煩了,忽然破口大罵,“爾爲朝廷大臣,不能死而反誘人耶!今吾爲抗清而死,爾爲胡夷鷹犬,爾有何面目來見吾,又有何面目見先帝於九泉!”

洪承疇念及同榜之情,好言相勸,不想招來一頓臭罵,氣得不能發聲,連忙讓甲士將金聲押走。

幾日後,金聲被押往刑場,在萬人圍觀中遙拜明孝陵,大呼,“陛下,臣盡忠矣!”而後端坐飲刃。

當日一同赴死者,還有其弟金經、總兵範雲龍、吳國禎、餘元英,諸生項遠、洪士魁、副將羅騰蛟、閔士英、都司汪以玉等人。

觀刑百姓見此,無不垂淚,而消息傳入福建,隆武帝大爲痛心,下旨追封金聲爲左都御史,諡文烈。

在金聲被殺之時,另一人也被押送至南京,便是於富陽被俘的馬士英。

滿清爲了合理的佔據江南,一是不承認弘光政權,二是竭盡所能的污衊弘光政權,將弘光政權刻畫成一個不亡都沒天理的政權。

因此弘光政權必須是腐朽的,除了弘光本人要是昏君之外,還必須配上一個大奸臣,成爲腐朽政權的標配。

只有這樣,滿清滅掉弘光政權,纔算合乎情理,同時也能降低江南百姓的反抗。

馬士英就是那個奸臣,而江南百姓的苦難,都是他和昏庸無能的弘光帝造成的。

在馬士英被押入南京之日,同樣有數萬百姓圍觀,不過迎接他的不是百姓敬佩的目光,而是憤怒的臭雞蛋和爛菜葉。

南京城中,沒有人提及馬士英,堅持抗清,城破被俘之事,反而傳出馬士英逃跑途中被清兵抓獲。

在金聲被殺的刑場,馬士英被處以凌遲之刑,南京百姓深恨馬士英,馬士英死後,不僅無人收屍,連割下來的肉,也被人分食之。

人羣中,僅有一名書生搖頭嘆息,並寫下一書,記錄此事。

~~~~~~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感謝週週bgj的200打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