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實力倍增

舟山羣島和崇明沙洲,都是資源相對匱乏的小島嶼。

這裡只能作爲趙銘襲擾,攻擊滿清的前哨基地,而不能作爲趙銘的大本營和後方。

現在洪承疇封鎖沿海,崇明和舟山已經很難從大陸獲得資源,趙銘必須要爲自己尋找一個穩固的後方。

放眼四周,只有臺灣最適合,這裡土地適合耕種,有樹木造船,有鐵礦冶煉精鐵打造兵器,還有製造火藥所需要的硫磺,物產可謂極其豐富。

以臺灣爲後方,可以爲趙銘提供充足的資源,同時臺灣距離江南,並不算太遠,亦不算遠離大陸和抗清中心。

現在趙銘要整合舟山,需要一段時間,不過卻可以先將一部分人送到島上去,讓他們自己發展。

這些人將以親近黃斌卿的人爲主,這樣既能方便趙銘整合舟山,同時還能在臺灣放上一枚釘子。

有這枚釘子在,荷蘭人和鄭芝龍都得先拔掉這枚釘子,纔會騷擾舟山,能爲趙銘爭取船隊形成戰力的時間!

六艘俘獲的戰艦,加上鎮海號戰艦,趙銘再造一些配套的福船,加以訓練,一旦形成戰力,趙銘就有了雄霸東海的本錢。

屆時,清軍攻擊明軍,趙銘就入長江,甚至衝入大沽口,打幾年輔助,讓正面明軍不垮。

在此期間,趙銘則襲擾沿海,獲得人口和補給,佔據臺灣,拓殖屯墾,繁衍人口,編練十萬新式精兵,幾年後邀請湖廣明軍建瓴而下,他則直入長江,會獵金陵,甚至直接從山東河北登陸,攻佔北京,滅亡滿清都不是不可能。

現在,趙銘的策略逐漸清晰,就是儘量保證大陸上的明軍不被打垮,讓他們吸引清軍注意,而他則經營海島,四處出擊,積蓄實力,等待反攻大陸的時機。

是夜,在金塘島官廳內,金塘島衆人,籠罩在歡樂喜慶的氣氛中。

這時,陳明遇道:“這一戰,大帥不僅擊敗了紅毛夷,獲得了紅毛夷的戰船、火炮,解除了金塘島的危機,同時也控制了舟山,可以說一舉數得。”

這一戰後,趙銘面對的局面,確實有了很大的改觀,不再是岌岌可危,而是豁然開朗。

現在他需要的只是時間,消化獲得的實力,一旦他完成整合,就沒人能夠治得了他,包括鄭芝龍。

趙銘在鎮海號甲板上,接見舟山衆將後,很快就讓王朝先列了一個名單,重新委任了一些千戶、百戶,接見了原來的軍官,並適當提拔,初步掌握了黃斌卿的一萬人馬。

在近一年半的時間裡,趙銘已經擁兵兩萬,他現在缺的只是時間,等着兩萬人,再練個一兩年時間,趙銘便能成長爲一支能夠動搖滿清統治的力量。

趙銘微笑道:“繳獲清點出來沒有?”

馬士鰲拿來一本冊子,遞給趙銘,“清點出來了,俘獲紅毛夷六艘炮船,火炮二百七十門,其中紅夷大炮一百二十門,兩千斤重炮一百門,一千斤火炮五十門。火藥三千斤,鐵彈一千五百枚,燧發火銃四百杆,鎧甲六百套,長矛、細劍若干。斬殺紅毛夷四百餘人,水手兩百餘人,俘虜紅毛夷兩百餘人,另俘獲水手四百餘人。”

荷蘭人口少,船上一部分水手,乃是沿海和臺灣的中國人,以及南洋的土人。

趙銘展開冊子,看了一眼,繳獲可算十分豐厚,他很關心艦隊何時能夠形成戰力,問道:“六艘炮船情況如何?”

馬士鰲道:“回稟大帥,其中三艘損傷較輕,兩艘損傷較重,還有一艘擱淺。這六艘船,或多或少的都需進行維修。”

趙銘沉聲道:“要儘快設法修好!”

船隻修好了,水軍才能開始操練,逐漸形成戰鬥力。

陳明遇道:“那就只能先將堡壘停下來,調集人手修建船臺,並採購木料和桐油,如此才能儘快修復。”

一艘荷蘭炮船,長有七八十米,高十幾米,維修不是易事,必須建築船臺,需要耗費石料物資,不會比築堡多少。

趙銘點了點頭,“那就先將堡壘停下。”遂即趙銘又對馬士鰲道:“俘虜的紅毛夷和水手,先編爲一營,看管起來。這些炮船修復後,要形成戰力,本帥還需要他們。”

馬士鰲道:“卑職明白!”

處理完荷蘭人的事情,趙銘又問道:“我們損失如何?”

陳明遇沉聲道:“大帥,這次損失不小,軍民傷亡共計兩千餘人,舟山那邊也損失千餘人,另外金塘山堡牆被毀,大小海船共計損失了三十四艘。”

趙銘皺起眉頭,沒想到損失會這麼大,他沉默片刻,“好好安慰和撫卹眷屬。”

陳明遇點了點頭,“卑職會按着條例辦。”

說完陳明遇頓了一下,提醒道:“大帥,現在島上按着大帥制定的條例,來發放錢糧,撫卹士卒。島上的儲備,恐怕不夠三月之用!”

趙銘有些震驚,“怎麼花的,幾十萬兩銀子,這麼快就沒呢?”

陳明遇道:“大帥收編舟山明軍,戰兵將近兩萬衆,一月光響銀,就需要三萬多兩,除此之外,還有口糧,工匠工錢,材料費,以及築造船臺。另外將士撫卹,也是一個大頭,島上現在又沒有進項,可以說是坐吃山空了。”

趙銘皺起眉頭,沉吟道:“陳先生,本帥希望你能將都指揮使司,一個月的消耗,給本帥列出一個詳細單子,並彙總起來。”

人馬便多,特別是收編舟山明軍後,原來純粹靠大義來感召,讓士卒們效命,已經玩不轉了。

現在除了大義感召,還是要錢糧給到位,士卒才能用命抗清。

因此明知消耗巨大,趙銘還是決定發餉,只有拿了趙某人的錢,纔是趙銘的弟兄,纔是他的軍隊。

這個工作量很大,陳明遇猶豫一下,點了點頭,“卑職月底前便呈給大帥。”

趙銘遂即道:“李忠明傳消息回來沒有?”

馬士鰲搖了搖頭,“還沒有傳消息過來,不過劉鎮撫已經帶人連夜去定海縣增援了。”

趙銘聞語,頷首道:“李先生,你明日隨本帥去一趟定海,再帶些書吏,我們去將黃斌卿的家底清點出來。”

(明天加更,今天碼不出來了。求月票,推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