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開發臺灣

趙銘給兩個同知、六個僉事配備幕僚,使他們成爲一個類似六部的職能機構,處理治下的政務。

趙銘自己也開幕,將浙東收服的華夏、王家勤等人,收爲幕府書吏,來幫助自己處理政務,形成一個類似秘書處的班子。

現在馬士鰲、陳明遇、陳於階、馮京第、戴之俊、徐孚遠、華夏、王家勤、楊文琦、屠獻宸、董德欽等人,便是趙銘屬下文官班底。

此外還有一個夏完淳在崇明,不過他並非浙江都指揮使司的官員,而是朝廷官員,備加了監軍的頭銜,算是朝廷派到東海,監視趙銘的人。

在過一段時間,夏完淳就將來到金塘島,行使職責。

其實趙銘這麼做,到不是想做軍閥,只是這樣做,能使得他緊握大權,不受外界干擾,不被人坑。

在任命說完後,趙銘遂即正色道:“現在職責劃分後,本帥希望大家都能負責好各自的事務!”

衆人紛紛表示會盡職盡責,各人臉上都帶着興奮之色。

趙銘微微頷首,“從明日起,各位便各自行使職責,將東海諸地治理好!”

現在趙銘控制的地方,主要有三處,崇明、舟山、臺灣北部一小塊區域,然後便是沿海衆多島嶼。

趙銘對陳明遇道:“陳先生,這次本帥從浙東帶回來不少人馬和物資,你要召集書吏,儘快清點統計。原來金塘、舟山、崇明、臺北四衛若是編蠻,可再設一衛,發往臺灣屯田!”

浙江都指揮使司現在其實有五衛,還有一衛,乃是四明衛,只是這一衛,在四明山中,處於敵戰區,不好直接管理,所以趙銘給王翊很大獨立性。

明軍一衛爲五千六百戶,每戶出正兵一人,其餘男丁爲餘丁,趙銘的意思是,每滿五千六百戶,就可增設一衛。

這個衛,即是軍事單位,也是行政單位,就相當於一個縣。

趙銘準備以後得到的人口,達到一百二十戶,就增設百戶所,達到一千一百二十戶就設千戶所,達到五千六百戶,就設一衛,並都發往臺灣,以衛所方式來開發臺灣。

臺灣島上有荷蘭人,有西班牙人,還有少民,若是普通移民,肯定無法站穩腳跟,衛所既能屯田自足,又是軍事組織,有一定戰力,可以站穩腳跟,比普通移民更容易生存下去。

趙銘打算,開發完臺灣,今後拓殖海外,也可以採用衛所制度。

陳明遇對於這些已有經驗,他微笑起身,拱手道:“卑職領命,五日後,便會將文冊呈於大帥案上。”

趙銘點了點頭,陳明遇做事能直接說出期限,還是相當幹練的。

接下來,趙銘又吩咐了一些事情,如各百戶所設立蒙學,千戶所設中學,衛設立衛學,鼓勵各衛屯田開荒,倒也思路清晰,事事井井有條。

這讓新投靠之人,都露出驚訝的神情,趙大帥不僅善於打仗,也能治理地方,頗有威勢。

在處理完行政上的事情後,趙銘開始關注手下軍隊。

這次他從李成棟、鄭成功、張名振處,借調了不少軍官,同時也收攏了不少浙東義軍,再加上原來的兵馬,他已經有了一鎮兵。

這些兵馬同樣需要建立一個軍事體系,來進行管理。

不過此時,需要兵備科,先給新來的將士登記造冊,趙銘便先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水師身上。

金塘島,烈港,附近的船臺上,六艘巨大的荷蘭炮船,停在上面。

炮船旁邊,工匠用樹木搭了架子,工匠們正釘着木板,刷着桐油,修補着船隻。

這六艘荷蘭戰艦,在金塘島海戰中,遭受了不同的損傷,三個多月過去,依然躺在船臺上。

這時趙銘在陳於階的陪同下,來到烈港,不時有水師戰船,返回烈港,卸下一些糧食和物資。

趙銘雖回到金塘島,但水師卻並未回來,而是在沿海襲擾清軍,奪取物資。

“夏收過後,水師運回來的糧食和物資,已經減少大半了。”郭忠隨口說了一句。

趙銘微笑道:“如今已是八月底,秋收將近,屆時水師要大展身手。”

趙銘說着,看向遠處的船臺,不禁問道:“六艘炮船,還未修好嗎?”

陪同的陳於階忙道:“大帥,有三艘已經修補得差不多,大概九月中旬,就能下水,另外三艘,則還需要等一等!”

趙銘十分看重這六艘炮艦,這是威脅滿清的本錢,同時也是他爭奪東亞海上霸主地位的資本。

這些船修好,還需要調派水手來,適應、掌握六艘炮艦,達到荷蘭人操船的水平,估計要三四年的時間。

因此趙銘希望,船隻能夠儘快修好,以便水手能接過戰船,進行訓練,儘快形成戰力。

趙銘微微皺眉,“這是爲何?”

陳於階道:“大帥,主要是缺少原料,舟山島上沒有合適的木料。修好的三艘船,還是因爲拆了三艘破損嚴重的福船,纔得到一些木料。”

造成的木料,需要陰乾,放置兩三年的時間,也就是說,舟山島上即便有適合造船的木材,現在砍了也來不及。

“既然如此,那就再拆幾條福船,用來修理炮艦!”趙銘沉聲道:“若是如此,九月底,能不能全部修復?”

陳於階忙抱拳道:“卑職盡力而爲!”

趙銘微微頷首,忽然道:“舟山島太小,適合造船的樹木不多,陳先生着手準備一下,等船隻修復完,派一批工匠前往臺北,尋找合適的港灣,砍伐樹木,儲備木材,建立造船工坊。”

陳於階愣了下,抱拳道,“卑職領命!”

“從造船這個事情,就能看出,水師一旦有了優勢,就很難被人超越。”趙銘感嘆一聲,而後微微笑道:“如此看來洪老賊想要爲滿清訓練水師,並非一件易事,本帥水師在海上,至少能保持十年優勢,要是造船工坊做好,甚至能令滿清始終無法超越本帥。”

臺灣島廣闊,森林茂盛,有取之不盡的樹木可以造船,卻是比金塘島更適合建立工坊。

陳於階道:“大流球確實比舟山更適合造船,那卑職便在大琉球,建造造船工坊,金塘島的船臺,以後專門用來修補戰船!”

趙銘點了點頭,又吩咐道:“臺灣島上不僅有造船所需樹木,島上礦產易十分豐富,工科要派工匠,尋找鐵礦、石炭、硫磺等礦,並着手開採!”

陳於階聽了微微頷首,抱拳道:“島上匠戶不多,不過卑職會盡力去辦!”

趙銘聞語,沉聲道:“若是匠戶缺少,工科當設法,培養一批匠人出來。”

(感謝書友20190215223350074的打賞,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求加書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