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何騰蛟北伐

江南孔有德、耿仲明重兵圍攻武進,又令騎兵監視蘇松明軍,趙銘一時間無力去解武進之圍,短時間內,亦沒有擊敗清軍的可能。

這使得東海鎮所處的局勢,完全取決於了武進守軍,若是守軍能夠長期堅守,還能有所轉機,要是武進被清軍快速攻破,那趙銘便只能放棄蘇鬆,再次入海。

眼下,蘇鬆常局勢,總體而言,對趙銘不利,而就在這個不利的時刻,山東謝遷又傳來消息,清軍大舉圍剿山東的東海鎮屯軍,士卒和百姓死傷慘重,急需趙銘發兵救援。

這一下,便讓趙銘陷入了爲難的境地,江南清軍的威脅沒有解除,山東又出問題,讓趙銘一時間無力解決,只能派遣一支船隊北上,希望能將謝遷接應出來。

時間到五月,趙銘等待的戰機依然沒有出現,東海鎮面臨的局勢反而向着不好的方向,進一步惡化。

~~~~~

上游,湖廣。

去歲清軍兵鋒直逼長沙城下,幾乎將隆武朝廷,逼上了絕路。

時江南危機,豪格以湖廣明軍不足爲懼,遣孔有德、耿仲明兩王,率領湖廣精兵,順流而下,乃東擊朱以海、趙銘。

此時,湖廣清軍精銳東走,豪格將兵十餘萬,坐鎮武昌、襄陽、嶽州三地,以據湖南明軍。

四月間,隆武朝廷得傅上瑞之報,知江南戰火再起。

朝廷內部,立時分爲兩派,一派以堵胤錫、閻應元等人爲首,言此前朝廷數度危難,皆靠浙軍拼死相救,如今浙軍有難,朝廷當興楚贛之兵,爲浙解圍。

另一派,則以何騰蛟爲首,以趙銘不接聖旨,以及湖廣剛經歷大戰爲由,反對立即出兵。

五月初,陳明遇奉趙銘之命,趕至長沙,朱以海也派遣張煌言,奔赴行在。

兩人密會閻應元、楊文驄、堵胤錫等大臣,四處遊說,成說厲害,堵胤錫遂即率領十餘員大臣入宮拜見,以清軍主力集結江南,湖廣兵力空虛,正是朝廷建功,重振皇帝和朝廷威望的大好時機。

若大軍能夠,取嶽州,奪武昌,必是天下震動,而皇帝以此戰功,足以號令不臣。

眼下明朝向藩鎮割據演變,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藩鎮屢立戰功,而朝廷卻長吃敗仗,長此以往,朝廷威嚴自然喪失,藩鎮難免藐視朝廷。

如今清軍主力在江南,對於朱聿鍵而言,確實是一個機會。

若是隆武朝廷,能夠趁此機會,攻下武昌,收復全楚,隆武朝廷和他個人的威望,都會極大提升,不僅能扭轉抗清戰局,還能重塑中央權威,這對朱聿鍵急劇誘惑之力。

朱聿鍵是個銳意進取之人,當即便同意了主戰派的請求,何騰蛟洞察皇帝心意,且覺得光復武昌,是件了不得的功績。

此前,朱聿鍵被迫許諾,光復河山,有重大功績者可封異姓王。

雖說何騰蛟已經是內閣首輔,太子少傅,但是他對此,自然不會滿足,期望能夠更進一步,成爲大明的異姓王。

何騰蛟乃是隆武心腹,極善於揣測皇帝心思,見皇帝有意出兵,知道無法阻攔,立時便轉爲主戰,並且親自請命督師,率領湖廣明軍主力北伐,攻取嶽州,進戰武昌,震動天下。

隆武皇帝見此大喜,當即任命何騰蛟爲督師,堵胤錫副之,又令張先壁、黃朝宣、馬進忠、王進才、王允成、李過、郝搖旗、劉芳亮等十六鎮兵,合計二十萬衆,誓師北伐。

五月中旬,朱律鍵在嶽麓山祭天,築高臺,親賜何騰蛟帥印、虎符,誦讀討清檄文,“朕今痛念祖陵,痛惜百姓。狂虜污朕宗廟,害朕子民,淫掠剃頭,如在水火。朕今興兵,以大學士何騰蛟督師,統兵二十萬,痛擊狂虜~~~~~~”

嶽麓山下,數十萬軍民齊聲高呼,何騰蛟在震天的歡呼聲中,接過印信,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向北進軍。

湖南明軍的動向,立時就引起了湖廣清軍的注意,豪格探知消息後,當即親率人馬,前往嶽州禦敵,不過清軍自武昌奔至嶽州,一連等了數日,卻不見明軍蹤跡。

嶽州之南,汨羅縣,明軍大營。

何騰蛟領兵自長沙出發後,行至汨羅,便屯兵不進,一連數日都沒有動靜。

六月初,湖廣之地,已經入夏,天氣日漸炎熱起來,將士們的心情也跟着越發煩躁不安。

陳明遇指望湖廣明軍爲江南明軍分擔壓力,見何騰蛟按兵不動,不由得有些心急,於是便通過閻應元,求見堵胤錫,詢問大軍爲何按兵不動。

堵胤錫因爲擅自許落孫可望封王一事,失去了隆武皇帝的信任,不過隆武也知道他的能力,所以讓他給何騰蛟打個副手。

軍帳中,堵胤錫正伏案查看地圖,這時帳簾被挑起,閻應元領着陳明遇行禮道:“堵撫軍!”

堵胤錫聞語,擡起頭來,看見兩人,微笑道:“是麗亨和拱辰啊!”

陳明遇作揖一禮,“撫軍贖罪,今日拜託閻侍郎,帶下官來見撫軍,是有一事相問!”

堵胤錫將地圖合了起來,嘆氣道:“是問大軍爲何按兵不動,對吧!”

閻應元沉聲道:“清軍精銳擊中於江南,湖廣清軍兵力空虛,我軍本該兵貴神速,速速引兵北上,殺清軍一個措手不及,怎在這汨羅縣浪費時間。”

堵胤錫站起身來,“我知道你們來意,也罷,我這就去見一見何閣老,勸說他迅速進兵。”

當下堵胤錫離開帳篷,來的中軍大帳,大帳外,一杆大纛旗飄下,旗上寫着何騰蛟的一長串頭銜,看着十分唬人。

得到侍衛通報之後,堵胤錫挑帳進入帥帳,何騰蛟端坐帥位,其子何文瑞站在一旁,似乎是剛在商議什麼大事。

“督撫軍,來見本督何事?”何騰蛟端着架子冷淡道。

堵胤錫向何騰蛟微微作揖,便道:“嶽州近在咫尺,軍中將士對於大軍屯兵不進,頗有異議。如今清軍急攻浙軍,何閣老宜引兵急進,奪取嶽州,先聲奪人,而後趁其不備,攜勝復楚,破清必矣。”

何騰蛟搖了搖頭,顯然有自己的盤算,他頗爲自負道:“不然,今日建奴攻浙,勝則兵疲,我承其敝。不勝,建奴軍心動搖,則我引兵向北,同樣必破建奴。故不如先使奴與浙鬥!”

說着,何騰蛟得意的看了堵胤錫一眼,微笑道:“難道堵撫軍不知,虜與浙,皆是陛下心頭之患嗎?”

堵胤錫臉一下憤怒的漲紅,怒道:“此等時刻,何閣老還做此等計較。若浙軍速敗,建奴士氣大振,悔之晚矣。何閣老必成天下之罪人,遺臭萬年!”

何騰蛟臉上笑意頓收,冷笑道:“哼,浙軍歷來善戰,趙國公更是未有敗績,本閣相信浙軍不會被建奴輕易擊敗,定會兩敗俱傷。”

“這臨陣指揮,本閣不如督撫軍,然磋磨上意,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制定千秋萬代的大戰略,督撫軍卻不如本閣啊!”何騰蛟說着,有些不賴煩的揮手,“堵撫軍退下吧!傳令軍中,凡有不聽號令,擅自出戰者,立斬不赦!”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求書單收錄,推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