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江北生變

大沽口,吳越軍在此紮下大營。

范文程追到通州後,看見了趙銘的恐嚇,一萬大軍便停在通州,不敢向前進軍。

沒了清軍的干擾,趙銘一面在大沽構築堅固的營盤,一面派遣李元胤等人,四處出擊,席捲附近州縣,攻破旗莊,撲殺旗人和包衣兵,解救大量旗奴,前來大沽口。

此時,在大沽口附近,已經聚集了十餘萬百姓,幾萬頭牲畜,還有大量糧食和軍資,但每天依舊還有吳越軍領着大批旗奴,進入營地。

附近:一些受不了壓迫的旗奴,也殺了旗莊頭目,主動前來頭靠。

看着趙銘將河北搞得一團糟,大量旗莊、旗田遭受毀壞,無論是北京的阿濟格,還是通州的范文程,都心急如焚。

趙銘所做所爲,嚴重損害了旗人的利益,而阿濟格作爲崇武朝皇帝,無法保護旗人的利益,難免使得旗人對他不滿,影響他帝位的穩定。

在阿濟格和范文程心急如焚之時,大沽口碼頭,近百艘大船,則正吞吐着士卒,裝運着物資和百姓。

從關外來的援兵,從船上下來,十餘萬百姓,還有二十多萬石糧食,無數銀錢和軍資,則等着被裝運上船,然後運到關外。

趙銘這邊在大沽口,緊鑼密鼓的將百姓和糧食運走,范文程那邊,卻此急得上火,屎都拉不出來。

二月十日,接到勤王詔書得和度,首先率領七千騎兵,自井陘奔回北京,而後又轉到至通州,與范文程會合。

范文程這才壯着膽子,拔營東進,行軍至天津,不過由於兵力不佔優勢,又不敢走了。

十一日,同姜襄對持的多尼,也率領七千騎兵趕至,清軍兵力達到兩萬四千人,范文程纔再次拔營,繼續東進。

這一次,清軍前進至大沽口,在距離吳越軍五里處下營。

不過,清軍依舊不敢進攻,只是登着眼睛,看着船隊運走百姓和糧食。

大沽炮臺,本來是清軍防禦吳越軍而建,現在卻成了吳越軍的據點。

此時,趙銘登上炮臺,伸手從侍衛手中拿過千里鏡進行觀看,旁邊謝遷道:“殿下,韃子目前有兩萬餘人,半數爲騎兵!”

趙銘觀察一陣清軍營盤,見其中騎兵奔馳,遂即吩咐道:“告訴李元胤,近期不要出營,放出去的各隊人馬,全都收回來!”

謝遷點了點頭,遂即又道:“殿下,阿濟格調集的援兵,近期應該會陸續趕至,殿下準備如何打算?是否百姓和物資運完,大軍便進行撤離?”

趙銘收了千里鏡,回頭看了眼聚集於海灘的百姓,還有堆積如山的物資,微笑道:“先運完人口和物資,再繼續堅守此地,拼且派出戰船,從它處破襲,牽制韃子!孤守在這裡,阿濟格的精銳,就只能留在河北對付孤,如此一來,南面的機會就來了!”

早前,趙銘已經派人前往江北,聯絡朱以海,邀請江北兵,攻擊徐州,並讓江浙的吳越軍,借道江北攻擊山東。

趙銘的意圖就是攪亂河北,牽制住阿濟格的精兵,爲南線創造機會。

這一次,趙銘即便滅不了阿濟格,也要重創他,報江北之仇,一雪前恥。

“臣明白了!”謝遷當即抱拳行禮。

趙銘聞語,又拿起千里鏡,發現清軍大營後方,又來了一支兵馬,不禁微微皺眉。

“又有清兵趕來了!”趙銘沉聲說了一句,遂即吩咐道:“百姓和物資要加速撤離!”

身後的顧炎武道:“殿下,船隊來往於關外與大沽口之間,需要時間,且十餘萬百姓,還有大量牲畜和物資,並非短時間內能夠運完,臣至少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趙銘聞語放下千里鏡,轉身看着顧炎武道:“先運人,後運物資和牲畜。”

然後又看向謝遷道:“傳令將士們,加固防線,清兵越聚越多,用不了多久,就該進攻了。”

“喏!臣等遵命!”衆人齊齊領命。

二月十六日,攻打山西的兩路清軍步軍,先後趕至大沽口。

此時,聚集於大沽口的清軍,已經多達八萬人。

二十七日,隨着吳越軍被包圍在大沽口,早就按賴不住的阿濟格,帶着滿腔怒吼,率領一萬大軍,與范文程會合,清軍兵力達到九萬。

若在加上一些包衣,早已超過十萬人。

阿濟格到了清軍大營,首先訓斥范文程作戰不利,不過阿濟格畢竟不像多爾袞那麼心黑,他還算比較厚道,只是訓斥幾句,並沒有拿范文程頂罪。

河北被趙銘禍害成這個樣子,北京之東,六七個縣的旗莊,幾乎全被摧毀,旗人死傷極多,還有通州的糧食和軍資被搬運一空。

這樣的責任,皇帝一般不能背,背了就顯得皇帝無能,會遭人記恨,要是多爾袞,肯定找個替罪羊殺了,來給蒙受損失的八旗貴族消氣。

阿濟格雖然暴躁易怒,喜歡殺人,但他臉皮比較薄,心裡知道範文程爲他背鍋,所以只是訓斥幾句,不好意思下黑手。

在訓斥之後,阿濟格遂即親自調動兵馬,開始發動對大沽口的進攻,不過吳越軍修築了完善的工事,加上大沽炮臺的重炮支援,清軍的進攻,很快就遭受失敗。

阿濟格見此大怒,不過他是殺場宿將,知道使蠻勁沒用後,便停止了進攻,瞪着帶血絲的怒目,看着一艘艘大船,將百姓接走。

時間到二月底,大沽口的百姓和物資已經運走大半,而這時,阿濟格等待的重炮終於到來。

二十七日,清軍百門重炮,一字排開,開始轟擊大沽口,摧毀吳越軍工事,吳越軍的傷亡,頓時慘重起來。

這時,在大沽口炮臺內,趙銘站在沙盤前。

“殿下,阿濟格炮擊之後,必然開始猛攻!”謝遷沉聲道。

趙銘皺起眉頭,問道:“時間過去近一月,南面還沒有消息嗎?”

趙銘正相問之際,參軍張家玉卻沉着臉走進來,呈上一份奏報,“殿下,江北生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