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咸陽立朝

洪承疇下了驪山,來到周軍大營,吳三桂聞之,不禁大喜,要不是他穿戴整齊正與屬下商議,差點就跣足出迎。

吳三桂與洪承疇乃是老熟人,曾在洪承疇手下效過力,知道洪承疇的能力。

因此洪承疇來投,他還是很高興。

時下,吳三桂雖擊敗了姜襄,但是周軍遠道而來,糧食補給困難,需要翻越秦嶺,走數千裡的棧道,才能運來關中,後勤壓力巨大。

如今,姜襄困守山頭,吳三桂一時間,無法解決,也是進退兩難。

這時,吳三桂得知洪承疇的來意後,頓時大喜過望,撫掌歡笑,攜手入帳。

經過短暫又十分愉快的商議後,吳三桂接受了姜襄的條件。

姜襄乃是山西的地頭蛇,吳三桂周國新立,需要姜襄爲他鎮守河東,抵禦阿濟格。

因此,吳三桂同意姜襄鎮守河東,軍隊不接受改變,河東官員由姜襄舉薦,只不過還沒當熱乎的“晉王”不能再當,被降下一級,改爲平東郡王。

畢竟吳三桂纔是周王,姜襄豈能還稱晉王。

除此之外,爲了防止姜襄今後叛亂,須送王妃和王世子,前往西安爲質子。

洪承疇得了答覆,連夜返回驪山大營,向姜襄稟報吳三桂的條件。

如今姜襄其實沒多少選擇,投靠東清,不如投靠吳三桂,於是便招來部將和謀士商議。

八月十日,大清晴天,數萬周軍在驪山腳下,列成軍陣,旌旗招展,旗幡如雲。

這時,從驪山上,一片人潮,彷彿泥石流般漫野而下。

姜襄在近百晉軍將校的催擁下,領着六萬晉軍,前來投降。

這時,身穿金甲的吳三桂,威風凜凜的駐立於大纛旗下,待姜襄打馬過來,頓時領着千餘精騎迎上。

姜襄身後大軍,在山腳下停止,他則領着心腹將領,奔馳向前。

兩人相距三十步時,齊齊勒住繮繩翻身下馬,吳三桂大笑着張開雙臂,“哈哈哈,姜兄!”

姜襄快步迎上,滿臉微笑,“哈哈哈~周王~”

吳三桂托住姜襄要下拜的雙手,滿臉真誠道:“今日之後,你我兄弟聯手,蕩平天下,指日可待啊!”

姜襄動情道:“敢不效死!”

“哈哈哈~”驪山腳下,周晉兩軍的屍骨未寒,吳三桂卻拉着姜襄的手,使勁的搖晃,兩人雙眸對視,激情四射,似乎根本沒有打過一仗,好得如同穿一條褲子的兄弟一般。

陝西,乾州。

一名騎兵疾馳而來,進入孟喬芳的大營。

“什麼?”帥帳內,孟喬芳滿臉震驚,“姜襄投靠吳三桂了。”

帥帳內,張勇等將,都是面面相覷,就在方纔,他們爲了支持姜襄,還襲擊了一支周軍的運糧隊。

“大帥!周軍傳來指令,讓大帥前往咸陽聽命。”騎兵跪地稟報。

這時孟熊臣知道了孟喬芳的路數,以爲孟喬芳又要投靠吳三桂,於是忙說道:“父帥,姜襄都投靠了吳三桂,父帥還是儘快前往咸陽吧!”

孟喬芳卻沉默不語,王永鎮和姜襄的失敗,令孟喬芳整個人都好了。

“王永鎮擁兵十萬,又是關中勢力,極有可能奪取關中,可卻失敗了。姜襄率河東之衆,兼併王永鎮之軍,聲威之盛,卻敗給了吳三桂。現在吳三桂,也未必長久。兩順王已經投靠了東清,近日有消息傳來本帥這裡,言阿濟格有意趁着關中大亂,收取河東和關中之地。本帥還是再等一等!”孟喬芳被王永鎮和姜襄接連失敗,搞得有點怕了。

西安被福臨一把大火燒了大半,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吳三桂暫時駐紮於咸陽,傳檄關隴各地,令各州縣官員,大小軍閥,還有各路義軍首領,前來咸陽聽命。

驪山一戰,周軍擊敗了晉軍,吳三桂聲威大振。

關隴之地,各地軍閥和官員,畏懼於周軍的兵威,陸續前來咸陽,拜見吳三桂,送來人質,宣示效忠於周國。

時間到九月初,整個關隴地區,只剩下三股勢力,沒有臣服於周國。

第一股是兵敗後,逃到寧夏的王永鎮,第二股是撤退到會寧的孟喬芳,第三股則是活動於蘭州、甘州、涼州的回回義軍。

咸陽行宮內,吳三桂身穿龍袍,頭戴翼善冠,腰纏金帶,坐在王位上,

節堂兩邊,站着周國文武,洪承疇也穿着官袍,站立其中。

在說服姜襄歸降後,吳三桂投桃報李,向姜襄要來洪承疇,委任其爲周國右丞相,與左丞相孫可望共同處理周國事務。

佔據關中後,吳三桂身上逐漸多了一絲威嚴,“王永鎮、孟喬芳還沒到咸陽嗎?”

孫可望沉聲道:“這兩人不知死活,信使去了幾回,一直在言語推脫。臣建議,大王直接點齊大軍征討,滅了他們。”

洪承疇出列道:“大王,據斥候探查,滿達海、勒克德渾弒殺了福臨,將福臨首級,送給了阿濟格。阿濟格大喜之餘,認爲西清滅亡,關隴大亂,正是乘機收取河東和關中,恢復版圖的大好時機。臣想,阿濟格必然不會放棄這次機會,從斥候探查的消息來看,耿仲明和尚可喜的軍隊,已經進駐陝州。臣以爲清軍極有可能近期進攻,對於孟喬芳和王永鎮,還是應該招撫爲主。”

孫可望聞語,不禁有些不快的看向洪承疇,本來他總攬周國政務,洪承疇的出現,無疑分掉了他的權力,令孫可望相當不快。

“既知清軍將要進攻,那便更要立刻發兵,解決孟喬芳和王永鎮!”孫可望立時大聲道。

洪承疇卻搖了搖頭,“是陝州距離咸陽近,還是寧夏、會寧距離咸陽近。甘肅之地,易守難攻,大軍進攻耗時持久,短時間內定難解決孟喬芳和王永鎮,而大王新佔關中,地方尚未穩定,一旦離開咸陽西征,東清必然乘虛而入。”

吳三桂聽左右兩個宰相之言,他更傾向於洪承疇,孫可望內政還行,但對於軍事,還是差了許多,不然也不會被他擊敗。

吳三桂皺眉道:“之前已經數度傳信,兩人都不曾過來,怎麼才能讓孟喬芳、王永鎮乖乖前來?”

洪承疇微笑道:“臣有一策,大王可用征伐孟喬芳、王永鎮之名,調集關隴各地大軍,齊聚於咸陽,展示實力,派人前往甘肅,限期令兩人前來聽命,實則聲東擊西,先發制人,兵出潼關,奪取陝州。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化解清軍攻擊,孟喬芳和王永鎮也必會前來投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