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暗示孫可望

明朝和趙銘對於火炮,有一種偏執。

這對明朝而言,或許是因爲火炮曾經幫助明朝,取得了戰爭的優勢和勝利。

對趙銘而言,則是因爲不知道哪個夥計說過,“真理在大炮射程範圍之內。”

近些年來,明朝在火炮鑄造上,已經具有明顯的優勢,連葡萄牙人都反過來嚮明朝購買火炮。

這讓趙銘頗爲自得,自然在取得了優勢後,熱衷於擴大和保持這種優勢,做到強者恆強,使得明朝的火炮,始終領先世界。

不過有時候,這種優勢,也可能成爲一種慢性的毒藥,讓人形成依賴,忽視其它方面,導致俯視敵人在別的領域取得突破,最終被人彎道超越。

現在,明朝上下對於火炮的投入,便比火槍要多的多。

雖說火槍更划算,但是趙銘也不差錢,能一炮解決,爲何要派火槍兵挨射呢?

因此,如今明軍不僅裝備了數目衆多的火炮,而且火炮的種類也很繁多。

眼前這門近七米長,重達兩萬斤,炮筒厚達五寸,一炮能夠將六百多斤的鐵彈發射出去的巨炮,便是按着趙銘的要求,專門研造的攻城巨炮。

聽了趙銘的要求,宋應升遂即吩咐,炮手進行裝填。

由於大炮太過巨大,炮彈太過沉重,只能用槓桿和滑輪進行裝填。

近五十人,圍着大炮,一起操縱了將近半個時辰,才完成裝填。

“殿下,準備好了!”宋應升有些緊張,“還請殿下後退一些,畢竟是第一次試射!”

趙銘立時就後退一大捷,如此巨大的火炮,要是炸膛,後果不堪設想,趙銘趕緊站在距離火炮百步開外,才吩咐道,“開始吧!”

這時宋應升,令旗一揮,遠處炮手便舉着火炬,將引信點燃,然後紛紛後退捂住耳朵蹲在地上。

炮身上引線閃着火花,咻咻的鑽入藥室,“轟”的一聲驚天巨響,巨炮炮身猛地一退,將炮尾阻攔的圓木,都一下撞斷,而炮口則猛烈的噴射出一團火焰。

趙銘只覺得耳膜生疼,而孫可望則被大地的顫抖,震得險些跌倒。

這時,那枚六百斤的炮彈,已經從火焰和煙霧中衝出,呼嘯着砸向靶牆。

“轟隆隆”的一聲巨響,便見靶牆煙塵滾滾,無數碎石從煙塵中濺射而出,整段城牆和大地都跟着顫抖。

趙銘震驚了,一旁的孫可望更是心頭狂震,看得肝膽俱裂。

六百斤的巨彈,砸到城上,那恐怖的聲勢,前所未見,令人畢生難忘。

這時,炮擊過後,煙塵逐漸散去,趙銘遂即大笑着領着衆人上前查看成果。

衆人只見,遭受炮擊的靶牆,形成一個巨大的凹陷,磚石還在撲朔朔的落下來。

趙銘見此,點了點頭,“嗯,威力不錯!”

宋應升鬆了口氣,“殿下,此炮專爲攻城而造。最堅固的城牆,哪怕是潼關,也頂不住三炮!”

宋應升察覺到趙銘的意思,故意拿潼關來說事。

孫可望聞語,心頭一緊,有必要特別提潼關嗎?

他目光中滿是恐懼,彷彿看見明軍哄塌潼關,一擁而入的場景。

在鎮江的江南製造總局視察一遍後,趙銘又帶着孫可望,一路向東,抵達常州、蘇州、上海,而後又前往杭州、寧波。

在這些地方,則是視察工坊,市舶司,還有寧波海港。

不過孫可望卻沒什麼心情,他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回放着那巨炮炮擊的場景,已經魔障,如今每夜都被惡夢驚醒,已經神經衰弱。

從龍駒寨,沿着漢水,一路東下,孫可望看過漢水、長江流域兩岸的繁華。

如今又看見蘇杭的富足,寧波的萬船雲集,但是這些都不足以讓孫可望感到恐懼。

畢竟,當年宋朝遠比遼、金、蒙古繁榮,可是最終卻被滅國。

經濟發達,往往意味着武備鬆弛,百姓戰鬥意願不強。

畢竟大家有家有業,日子過得舒服,不像北方,窮得叮噹想,吃口飽飯都不容易。

所以,覺大多數時候,南方都不願意打仗,而這也是自古以來,野蠻戰勝文明,多是以北統南,少有以南統北的原因。

因此,光經濟繁榮,財富收入高於周國,周國並非沒有機會,可是看到江南製造總局後,孫可望便已經知道,周國可能沒有機會了。

如今明朝,不僅是經濟實力強勁,軍備同樣厲害。

一般而言,經濟富裕地區的士卒,普遍怕死,而明朝火器厲害,遠距離殺傷敵人,或許能夠改變歷史常態。

這時,站在寧波港一處山頭,港內停泊着寧紹商幫南北兩號的海船,還有西洋各國,以及日本、安南、琉球的商船。

這些船隻擠滿海港,桅杆如林,十分壯觀。

趙銘對身邊盯着黑眼圈的孫可望道:“孫相國,你看着寧波港,半數都是海外諸國的商船。這天下,除了大明,還很廣闊。孫相國見此情此景,可有什麼想法?”

趙銘還是很看重孫可望的,希望能夠將孫可望、吳三桂一起降服,爲他開疆擴土,建立新秩序。

孫可望鎮定精神,微微一愣,除了大明,還很廣闊是什麼意思?

趙銘見孫可望不語,繼續說道:“天下紛亂數十載,人心思定!以孤如今實力,要一統天下,並非難事。不過,孤是不忍百姓遭受兵禍,不願徒耗中國元氣,放棄大好外擴的機會。孤王知道,孫國相乃宰輔之才,若是能爲孤王效力,孤王定不虧待。天下比世人想象的要大,孤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完全統治,只能居中國,而制天下。”

孫可望陷入沉聲,覺得趙銘的話很有深意。

“殿下之言,孫某記下了!”孫可望沒琢磨透,只是行禮道。

這時,護衛統領王雙,匆匆爬上山頭,對趙銘一陣耳語。

趙銘聞語,眉頭一挑,沉思片刻,忽然對孫可望道:“孫國相不是一直想盡早完成稱藩事宜麼?現在跟隨孤王回揚州,孤王給你一個答覆。”

(求月票,推薦,訂閱,求書單推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