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新世界與舊世界

趙銘聽說吳三桂稱帝,心中真是怒了。

很明顯,趙銘一直都看不起吳三桂這個三姓家奴,可現在吳三桂居然做了皇帝,比他還高了一級,便讓趙銘覺得相當噁心。

不過,憤怒歸憤怒,噁心歸噁心,趙銘此時對這個手下敗將,也是鞭長莫及。

很顯然,吳三桂也是意識到,趙銘拿他沒辦法了,纔敢在印度稱帝。

若是在趙銘眼皮底下,趙銘肯定會起兵捶死他。

趙銘對於吳三桂,居然跑去印度,感到意外,不過他的惱怒,卻不只是因爲吳三桂稱帝,還是因爲他動了趙銘的蛋糕。

印度之地,富饒廣闊,人口衆多,又好統治,數千年來一直被外族反覆殖民,當地人都已經習慣被人統治,並創造性的搞出了種姓制度來配合,使得這種現象不僅合理,還成了神的指示。

印度是塊很大的市場,英國殖民後,被稱爲女王王冠上的明珠,而這顆明珠,趙銘無疑也是想要的。

在吳三桂逃入西域之後,趙銘原本的打算,藉助吳三桂之手,整合和開發西域,等他們幹幾年,再將吳三桂趕入中亞,作爲大明朝開闊疆域的馬前卒。

至於印度,這塊肥沃,又容易統治的地區,趙銘早準備從海路發起殖民,趕在英國之前,控制印度,並利用種姓制度,控制印度,將那裡變成明朝的市場,還有原料生產基地。

現在吳三桂沒有進入相對荒涼的中亞,而是選擇進入富饒的印度,便脫離了趙銘的預期,打亂了趙銘的計劃。

若是吳三桂在印度稱帝,以三哥可憐的戰鬥力,吳三桂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佔據整個印度。

畢竟,如今明周的軍隊,戰鬥力已經相對於十八世紀中後期,西方殖民者的戰力,甚至是接近拿破崙戰爭時期的實力。

因此,幾萬周軍進入印度,還不是秋風掃落葉般,打垮印度的軍隊。

若是吳三桂佔據印度,以印度的人口,還有資源,對趙銘來說將是一個很麻煩的威脅。

趙銘聽了胡爲宗的話,沒有心情繼續視察,沉聲道:“回南京!”

當下一行人,離開了工坊,來到上海碼頭,登上一艘車輪船,便沿着水陸返回南京。

車輪船是一種內河船隻,船身兩側有兩個大輪,靠着水手在船艙內踩動,划水前行。

這種車輪船,兩邊轉動的輪子,就像是人力踩動的水車,靠着人力來驅動輪子轉動。

這種車輪船,如果裝上蒸汽機,立刻就能變人力驅動爲蒸汽驅動,進化爲蒸汽明輪船。

在初代的蒸汽機出來後,趙銘已經下令讓工部,研究蒸汽機上船,蒸汽機上車的項目,並且爲此撥款兩百萬銀元。

有集權政府不計成本的投入,趙銘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夠看見火車和明輪船。

說起來,或許明輪船,比火車還要簡單一些。

回南京的路上,趙銘沒有選擇騎馬,而是選擇坐船,並非是坐船比騎馬舒服,而是趙銘要整理一下思緒。

馬上就要到1663新年,這是明朝實現統一後,第一個新年,對趙銘而言,顯然是十分重要的一年。

因此趙銘需要思考,朝廷在新年後的計劃,對於帝國明歲和今後將要面臨的挑戰,也需要在心裡先過一遍。

這時趙銘站在船頭,看着長江,波濤廣闊,船流如織,陷入沉思。

這次巡視江南,趙銘發現許多問題,其中最嚴重的便是逆城市化的問題。

城市化與工業化,是同時發生的,工業化的過程,必然伴隨着城市化。

進些年來,趙銘鼓勵工商,造成江南手工業迅猛擴張,引得大批百姓進入城市工作,開起了江南的城市化。

可是資本主義商業,具有一定慣性,商賈看見紡織賺錢,工坊拼命招募工人加大生產,民間見棉花賺錢,也大肆擴張棉花種植,造成了整個產業的產能過剩。

現在布賣不出去,工坊減產,糧價升高,許多失業僱工,只能離開城市,返回農村種地。

但趙銘知道,進城的百姓,大多是回不去的。

因爲此前百姓進城之時,地方上就掀起大農場、大莊園的種植模式,取代了原來的佃戶耕種的小農模式,提高了種植效益。

這樣一來,原來需要一百人種的土地,現在可能只需二三十人,就能耕種了。

因此百姓返鄉,也不會有土地耕種,便會成爲乞丐和流民。

這將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甚至會引發巨大的危局。

所以,趙銘必須要爲棉布找到銷路,讓織機重新運轉,這就需要獲得更大的海外市場。

不過,現在西方的紡織業,也開始興起,明朝的手工業有了競爭對手,想要獲得市場,卻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麼看來,在大明完成統一後,趙銘下一個主要的目標,就是擊敗西方興起的手工業,在貿易中遏制西方商業的發展,保證大明世界中心的位置。

如果以此爲目標,那麼印度將是關鍵,便不能讓吳三桂佔據印度了。

明朝的紡織業,要在競爭中,擊敗對手,佔據更大的份額。

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一種是進行技術革命,降低生產成本,使得貨物物美價廉,以價格上的優勢,去佔據市場,擊垮西方的手工業,遏制他們進行工業革命的可能。

另一個途徑,便是依靠武力,來打開市場,並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和貿易壁壘,將西方的產品擋在大明勢力範圍之外,在勢力範圍傾銷自己的產品。

如今世界,主要分爲兩個核心,一個是以大明爲首的東亞,這裡是傳統世界的中心,也可以說是舊世界的中心。

另一個則是興起的西方諸國,他們是新世界的中心。

在原有的趨勢中,新世界在崛起,舊世界在衰落,而趙銘現在便需要扭轉舊世界的衰落。

那麼包括阿拉伯、奧斯曼、薩菲、莫臥兒在內廣大區域,以及非洲和美洲,都將成爲東亞與西歐爭奪的重要區域和市場。

這其中,像印度這樣,擁有一億多人口的大市場,倒地歸屬於誰,無疑將決定誰的商業能夠勝出,誰能進化到工業革命。

趙銘站在船頭,睜開眼睛,大概知道下一步的戰略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