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傳奇延續。

當然,這是站在一家人的立場上。

可就算站在真正的敵對立場上,面對這樣一個對手,他朱高煦又該如何面對?

一個能文能武,並且在對應領域都是有卓越功績的人,他如何面對?

所以不管是站在一家人的立場上,還是站在對手的立場上,對於朱高煦而言,此時的他已經輸了。

不僅僅只是在戰場上,更是在心理層面上。

他很清楚,相比起來,自己的大侄子明顯要比自己二哥更加適合做這個皇帝。

大明朝也只有交到他的手中,才能真正的興盛。

因爲這是已經驗證過的事實。

而自己二哥呢。

不管自己二哥如何的想,如何的認爲,他終究只是一個在戰場上帶兵打仗的大將。

將來能否將國家治理好,都還是未知數。

而他朱高燧能想明白的事情,自己二哥自然也是能夠想明白的。

這也是爲什麼那老頭子要執意將天下交給那小子的原因。

甚至於,直接越過了老大的存在。

要知道,歷史上在太子在世,並且在位,還表現不錯的情況下,幾乎沒有過將擁有天下的皇位交給太孫的事情。

老頭子這麼做,自然也是有他道理在的。

不過,這道理明白是明白了,但瞧着自己面前這位略顯落寞的二哥,朱高燧的心裡頭也不好受。

自己二哥是什麼樣的人,他很清楚。

愛面子,喜歡排場,那都是表面上的。

真正的漢王朱高煦,內心當中其實還算是一個有擔當的人。

不管是從小就照顧他們哥幾個,還是後來在戰場上一次次將他朱高燧從死亡邊緣拉回來。

爲此,自己二哥還曾經替他捱過好幾刀。

若自己二哥真的只是一個蠻漢,他又怎麼會做到這些。

都說那老大善於隱藏,看似唯唯諾諾,實則心懷天下,胸有乾坤。

但自己二哥,又何嘗不是呢。

骨子裡,自己二哥就是一個天生要站在一家人面前,替他們擋風擋雨的人物。

而如今要他去做一個平平庸庸,混在京城或者封地整天無所事事的富貴王爺,對於他而言,又是何其的殘忍。

身爲大明朝的王爺,身外之物幾乎不缺了。

要的就是腦子裡想的那點東西。

可如今他老二唯一的一點念想,到如今也徹底的破滅了。

身爲親弟弟,最瞭解自己二哥的人,他老三朱高燧又如何不爲自己二哥感到可惜。

不過一旁的老二朱高煦在感慨了片刻後,便又回過神來。

既然事已至此,也沒有什麼可糾結的了。

既然老爺子要演戲,那做兒子的自然是要配合老頭子一起演。

並且在他朱高煦不按照朝廷的旨意,獨自進京那一刻起,他已經是不得不配合了。

哪怕現在知道老頭子是在假死,卻也不得不這麼繼續做下去。…

伴隨着漠北一戰的結果在整個天下開始流傳出去,在漢王于山海關內拒不遵照旨意獨自進京後便顯得有些混亂的局面,有在逐漸的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但就算這個消息再好,做的再牛,終究只是一個開始。

接下來,還是要看朱瞻基是否能夠繼續將他的驚世之舉延續下去。

奴兒干都司。

一支輜重隊伍正從南向北,前往關外運送物資補給。

如今的關外,

不像後世,東北地區得到了大力的開發。

對於明初而言,東北地區依舊還處於一個相對落後和原始的狀態下。

即便是在清朝之時,那也是苦寒之地。

所以駐紮在這裡的明朝駐軍,依靠的依舊是朝廷運送的補給糧草。

儘管自身在沒有戰亂的情況下也會種植一些,但目前的規模顯然達不到滿足自身需求的情況。

所以自從漢王率領的四十五萬明軍于山海關外叛亂後,運送的物資和補給就一支都沒有趕去關外。

儘管從叛亂開始到如今,關外奴兒干都司的糧草並不是太過於緊張,但伴隨着時間越來越長,來自於朝廷的補給和物資一直都沒有送上去,糧食的問題終有一天會爆發。

這個問題大明朝廷明白,其當地叛亂的女真部族又如何會不清楚。

奴兒干都司的地域很大,其中居住的人口又何止一個女真部族。

蒙古、女真、吉里迷、苦夷(苦兀)、達斡爾、漢人,都有人口存在於這裡生活。

大多以採捕爲生。

他們大多數都被朝廷任命執掌當地衛所,如今公然叛亂的,便是其中的女真部族。

而負責圍剿這些叛亂的人,則是漢人駐紮在這裡的大軍。

從兵力這個層面上,漢人軍隊的數量是佔據優勢的。

可難就難在這些女真部族的人動不動就會躲進深山老林當中。

在這種情況下,漢人大軍幾乎不可能對他們造成太大的損傷。

相反,那些女真部族的人則會利用這一點,不斷的對大明朝廷在這裡修建的官道上進行破壞和偷襲。

包括整個奴兒干都司境內的其它城池。

這些女真部族的人數是不多,但給予大明朝廷的損失卻很大。

按照朝廷的設想,如今這個時候正是將境內與奴兒干都司之間聯繫加深,促進種族融合,並且加深經濟往來的時候。

就是從關內沿途過來的地方,也大多都有驛站,甚至是客棧的存在。

還有各種行商。

可是,好不容易搞出來的局面,如今卻因爲那些女真部族圍繞在官道左右進行破壞和搶奪而功虧一簣。

這些女真部族的人數是不多,對整個大明朝也不會產生任何顛覆性的影響。

放在戰場上,幾萬騎兵一個衝鋒就能將他們給全部搞定。

可就是這區區兩萬出頭的女真族人,卻輕而易舉的將大明朝多年來維護出來的局面給徹底的打破。…

發展很難,破壞卻很簡單。

所以在前來的一路上,朱瞻基就一直在猜測,這些女真部族的人,到底是想要做什麼呢?

真的是想要趁着機會造反?

推翻明朝?

顯然他們的體量太小了,大明朝如今就是天下大亂了,也遠遠淪落不到被他們所佔據的程度。

所以,他們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只有搞清楚他們的目的,才能制定出相對應的針對辦法。

在朱瞻基看來,那些女真部族的人之所以敢在這個時候造反,無非兩個原因。

一是奴兒干都司幅員遼闊,明軍雖然在這裡駐紮了四萬兵力,但都分置於各地。

多的五六千,少的幾百。

所以,想要將這些兵力全部聚集起來很難。

也做不到。

因爲這些兵力一旦全部調走,那意味着他們駐紮的當地,很可能會出現明軍兵力的真空,從而導致更多的人站出來造反。

二就是明軍全國各地的駐軍都是必要的,無法全部抽調,而能夠抽調的,隨時可以使用的兵力,如今全部都在那山海關外,被漢王所率領。

在這種情況下,明朝的兵力空虛。

所以,他們真正的對手只有一個,那就是身處奴兒干都司本身的兵力。

這些兵力真正能夠給他們造成威脅的,只有小範圍內的幾百兵力。

儘管整個奴兒干都司境內的衛所肯定不止這點兵力,但因爲明朝在奴兒干都司施行的本就不是什麼完全掌控。

而是類似於結盟的狀態,只不過大家都認可同屬大明朝。

駐紮在這些衛所內的兵力,很多都是外族的。

可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外族首領掌控的衛所,又怎麼可能幫助漢人來平亂呢。

而這些女真部族的人之所以站出來造反,唯一可以解釋的原因就是,他們明白一旦按照明朝的方法繼續讓奴兒干都司存在下去,那就是鈍刀子割肉。

唯一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或者說給他們女真族留下一個發展壯大機會的辦法,就是切斷明朝對奴兒干都司地區的控制。

使整個奴兒干都司處於一個混亂,無主的狀態。

就好像那草原上的各個蒙古族一般。

之所以不是選擇霸佔整個奴兒干都司地區,而是切斷明朝對這裡的掌控,原因還是他們本身的力量太小了。

奴兒干都司,其地域之廣袤,頂的上兩三個大明朝境內的行省了。

區區幾萬人,怎麼可能全部佔領。

只能是通過這種辦法,給自身一個發展和成長的時間。

在朱瞻基想明白這些女真部族到底是在打什麼主意後,再針對,辦法就多了許多。

就好像此刻正在由南至北運送輜重物資的補給隊伍。

這就是朱瞻基給他們擺下的陷阱。

你們不是想要切斷明朝對奴兒干都司的實際控制嗎?…

那好,我現在來送補給了,你是要不要動手?

如果要動手,那好,我們就走出來好好的打一仗。

如果不要動手,那你們最初的目的就無法達到。

爲了儘快的搞定他們,朱瞻基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有的時候戰爭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尤其是對付這些善於東躲西藏的軍隊。

只要能夠準確的找到他們所不能捨棄的東西,這一場戰鬥便已經是贏了一大半。

在有了具體的作戰辦法後,朱瞻基自然也不會繼續拖延下去。

所以他並沒有按照之前預定好的計劃,等待馬寶的寶船艦隊趕到。

畢竟他在漠北的一戰結束的太快了。

就算那楊士奇有本事平定沿海地區的倭寇之禍,但也不是短時間可以搞定的。

所以,他在手下有了從漠北帶來的三萬多兵力後,一塊加起來也有近四萬了。

帶着五千人就敢跟兩萬瓦剌兵交戰的朱瞻基,如今更是絲毫不懼。

在那山間老林中,才真正是火槍兵發揮威力的時候。

因爲在那裡,弓箭根本沒有辦法使用。

四處都是遮掩物體,他們如何遠距離進攻?

只要能夠找到他們,朱瞻基就有絕對的信心將他們消滅。

至於在那空曠的地帶,那更好,也省去了他不斷尋找的麻煩。

三萬多全副武裝,剛剛從漠北退下來,並且都是跟隨老爺子打了多年仗的老兵。

其戰鬥力,絕不會遜色於那些女真部族的人。

再加上五千火槍兵,這仗不用打就能猜到結果。

就當朱瞻基派出去裝扮成運送輜重的隊伍來到了一處靠近山脈的官道上時,不出意外,那兩側的山林之間,頓時便冒出了無數女真部族的戰士。

他們嘴裡也不知道在喊叫着什麼,舉着大刀便衝了下來。

看到這一幕的運送小隊,儘管每個人的臉上都顯露着緊張之色,卻麼有半點的慌張。

因爲他們很清楚,己方的大軍就在不遠處。

一瞬間,一支類似於煙花的東西,被那爲首的百戶點燃,並且朝着上空發射出去。

看到這一幕,那些圍上來的女真將士卻並不清楚其意義,依舊還面帶狂喜的衝過來。

尤其是在看到那一車車的輜重時,心裡頭只怕早就樂開花了。

這些女真部族的人雖然世代生活在這裡,但他們又不是神仙,他們也會因爲食物的問題而發愁。

甚至在對食物的需求上,比明朝境內的百姓更加難以獲取。

如今他們這些人都躲在了山林之間,雖然很難被明朝的軍隊所找到和針對,卻也讓他們的食物獲取更加艱難。

一天兩三頓吃不上那是非常正常的。

就算之前有所儲蓄,但也架不住這麼多人沒日沒夜的消耗。

如今這些運送到奴兒干都司,交付漢人大軍使用的補給,可算是給他們解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然而。

事與願違的是,就當他們這些人開始不斷的靠近那些運送物資的補給隊伍時,卻發現那些不僅沒有慌亂的逃離,甚至拿出了一杆杆他們從未見過的武器。

就當他們疑惑之時,一聲槍響,以及一名同族將士的倒地,將他們拉回到了現實。

但眼看着那運送物資的小隊人數並不多,而己方的人馬很快就要衝過去近身,? 那爲首的女真將軍也沒有下令逃避,而是繼續呼喊着衝鋒。

儘管在整個過程中,女真族有很多的將士死在了明軍將士的火槍之下,但因爲距離太近,還是被他們衝到了近前。

一旦兩軍之間的將士匯聚到一起,那麼火槍的優勢便會徹底喪失。

不得已下,明軍的將士們也開始配合着從輜重車上拿出盾牌以及長矛。

漸漸形成一個防禦的陣型。

不求能擊殺多少的敵人,只求自保。

另外一邊。

正在遠處率軍跟隨的一支千人騎兵軍隊,在看到天上的一個煙花時,立馬便知道前面僞裝成運送補給的隊伍遭遇到了襲擊。

一整支火槍騎兵隊伍,立馬在那老五朱瞻的率領下,開始朝着前方支援而去。

儘管爲了僞裝的更像,所以兩者之間的距離故意隔了很遠。

但他們都是騎兵,速度還是很快的。

按照朱瞻基當初定下的標準,兩軍之間要間隔至少足足一刻鐘腳程的距離。

雖然他們是騎兵,但這個距離,依舊還是要花費不少時間的。

而在這個過程中,能不能抗下女真部族的突襲,就要看那些將士們自己了。

當然,爲了讓他們都有活下來的可能和希望,那些火槍、盾牌、長矛,以及面對敵人時的具體戰法,朱瞻基都有提前的交代。

甚至於連炸藥包都給他們準備了一些。

畢竟是誘敵,而不是送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下一章